第509章 默契回应
微龙唐2025-08-10 18:595,013

  在与马县长会面后的稍晚时候,付平乘坐电梯来到了县委书记徐向翰所在的楼层。徐向翰的办公室通常比县长办公室更大,更显权威。门口的秘书看到付平,立刻脸上露出了然的笑容——付平是县委常委又是许向翰的学弟,拜访书记可以省略许多繁琐的程序。

  “付书记,您来了!书记在里面等您呢。”秘书恭敬地拉开门,示意付平进入。

  付平走进办公室。徐向翰正坐在办公桌后,面前的文件摞得很高,显然事务繁忙。听到通报后,徐向翰抬头,看到付平,脸上露出亲切的笑容,那笑容里带着一种领导对信任下属的温和,也带着一丝朋友间的熟稔。

  “付平来了!坐!”徐向翰站起身,示意付平在办公室内的会客区沙发上坐下。他一边说,一边仔细观察付平的神色。付平的状态不错,虽然可能略带疲惫,但眼神中有光,没有那种被打垮的沮丧,反而透着一种思考后的沉淀和新的斗志。这让徐向翰心里有了数——这次汇报,看来没有完全失败。

  付平在徐向翰面前显得更加放松,但依然保持着汇报工作的严谨和分寸。他先是坐下,接过秘书递来的茶,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然后准备开始汇报。

  付平没有直接说结果好还是不好,而是用一句带着苦涩幽默的话开场,这是他们之间独有的交流方式,既缓解了汇报工作的严肃性,也成功勾起了徐向翰的兴趣。

  “学长,您看我这状态…”付平笑了笑,带着一丝无奈,“可以说是‘谈崩了’吧!”

  徐向翰听到这话,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但看到付平脸上的笑容,知道他是在开玩笑,也就放松下来。“哦?”徐向翰端起茶杯,饶有兴致地看着付平,“怎么个‘谈崩’法?说来听听。”

  付平这才笑着解释:“哈,开个玩笑。马县长没有直接答应,但也给我指了个方向。”

  接着,付平将与马县长会面的整个过程详细地汇报给徐向翰。他没有避讳任何细节,包括马县长提出的顾虑——县里没钱、要平衡全县发展、担心风险责任、认为项目在“绑架县里”等等。他也说了自己是如何争取和陈情,解释项目的真正意义和紧迫性。最终,他提到了马县长设下的那个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条件——解决四千万资金来源,项目就可以同意。

  “……马县长听完,说方案很好,但县里不能出大头。”付平讲述着,“我说我们自己筹,他说不行,担心风险太大,县里兜不住……然后他就给我讲了个故事……”

  付平认为马县长讲述的故事是这次会面最重要、最具深意的一部分,也是马县长希望传递给徐向翰的信息。他详细复述了这个关于1998年隔壁县年轻副县长项目失败的故事,以及马县长关于“拽一拽袖子”的反思,力求语气和神态都尽量还原马县长当时的沉重。

  “……他讲那个故事的时候,语气很沉重,说有些教训是用无数人的前途和代价换来的……”付平说这话时,自己也再次陷入那种沉思,“他说当时如果有人‘拽一拽他的袖子’,可能就不会摔得那么狠……”

  复述完故事,付平向徐向翰分析了马县长讲故事以及最终设下那个四千万条件的深层心态和政治意图。这是付平政治成熟度的体现,他能够准确地解读马县长复杂的行为模式,并将这种解读呈现给徐向翰,深化了两人之间的策略联盟和相互信任。

  “学长,我琢磨着,马县长给我讲这个故事,不是没有用意。”付平语气认真起来,“他不会主动去找您,直接说他有多担心,或者说想让您理解他为什么对项目风险如此敏感。”他顿了顿,看着徐向翰,眼神中闪烁着光芒,“但他通过我,把这个故事讲给您听,就是希望您能通过我,了解他真正的顾虑,了解他对风险有多敏感,了解他为什么会设下那个条件。他不是想阻挠项目本身,他只是想把风险控制住,把根基打牢。”

  付平继续分析马县长的意图,这番分析,是在县级层面摸爬滚打的干部才能拥有的敏锐洞察力。“而且,我觉得他也有意通过这种方式,跟您这位一把手形成一种默契——他管经济,您从政治上把握和支持,双方互相理解和配合,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或立场不同而产生矛盾。”付平认为,马县长这是在寻求一种更顺畅的一二把手合作模式,“这对您和他的一二把手合作,都是有利的。他通过我传递信息,既达到了目的,又显得不那么正式和直接,也避免了被人利用挑拨的可能性。”

  徐向翰一直认真地听着付平的汇报和分析。他没有打断,只是微微点头,表情从一开始的兴趣转为沉思,再到若有所思。听到马县长讲故事以及付平的这番分析,徐向翰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他理解了马县长的“苦心”和付平解读的准确性。这番沟通显然增进了他对马县长行为逻辑的理解,也有助于他后续与马县长的互动,避免因为误解而产生不必要的隔阂。

  汇报和分析结束后,徐向翰询问付平接下来打算怎么办。他知道,四千万这个数字,对曹海镇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嗯…老马这个条件,确实有点难度。”徐向翰坦诚地说,“四千万……你有什么想法?能办到吗?”

  付平回答:“我得回去想办法,看能不能争取到上级的政策性资金,或者通过绿源农产那边看看有没有他们的合作方能提供投资。”他语气中带着一种务实的决心。

  徐向翰作为县委书记,出于对付平的支持,也出于推动项目毕竟徐书记最初是认可这个方向的,可能提出了一些帮助。

  “需要我这边私下帮你做点工作吗?比如跟市里或者省里相关部门的领导打个招呼……或者我找一些做实业的企业家朋友问问,看看有没有对农业领域感兴趣的?”徐向翰提出了几种可能的帮助方式。

  然而,付平立刻婉拒了徐向翰直接的帮助。他知道,马县长最担心的就是“绑架县里”的风险,如果县委书记直接出面帮他张罗资金,可能会让马县长觉得他是在借徐向翰的势来压他,反而适得其反,加剧马县长的抵触心理。而且,付平也有更深层的考量——他不想因为项目潜在的风险而连累自己的政治盟友。

  “谢谢学长!您的好意我心领了!”付平诚恳地说,“但是……马县长那边最担心的就是‘绑架县里’的风险,他担心项目失败,县里要兜底。如果县委书记直接出面帮我张罗资金,可能会让马县长觉得我是在借您的势来压他,更觉得这个项目跟县委书记扯上了关系,万一出了问题,也可能会牵连到您,把风险转嫁到您身上。”

  付平的坦诚和顾虑,显示了他的谨慎和政治智慧。他看着徐向翰,语气坚定,“而且,这也是马县长给我的考验,他想看我有没有独立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让我自己去闯吧,这是马县长希望看到的。”

  徐向翰听了付平的婉拒和解释,脸上露出了赞许的表情。他知道付平考虑得周全,不仅为项目着想,也为他这个“学长”着想。

  “嗯…你考虑得周全。”徐向翰点头表示理解,“直接出面确实不合适,容易让人多想。”他思考了一下,转而提出了另一种更合适的帮助方式,既能提供帮助,又相对隐蔽,风险也小。

  “不过……我倒是认识几个做实业的企业家,他们不属于县里那些盘根错节的旧势力,为人比较可靠,也愿意跟政府打交道,之前也表达过对农业领域的兴趣,手里也有资金。”徐向翰说,“我可以给你推荐一下,你私下去跟他们接触接触,看看能不能找到合作机会。这个性质不一样,只是信息牵线,风险在你那里,也跟县政府这边没有直接关系。”

  付平听后,眼睛一亮。这正是他急需的帮助!可靠的企业家信息,能节省他大量时间去大海捞针。这是非常有价值的帮助,而且符合马县长要求的“民间投资”和“可靠来源”。

  “太好了!”付平欣然接受,“谢谢学长!这个帮助对我来说非常重要!能有可靠的企业家信息,能节省我很多时间!”

  谈完了正事,会谈的气氛变得轻松下来。付平提出私人邀约,希望感谢徐向翰,也想轻松聊聊。

  “学长,中午要不一起吃个便饭?”付平笑着说,“一来感谢您,二来也轻松聊聊。”

  徐向翰可能确实忙,或者想避免在县里公开与付平过多亲近,引人注目。他婉拒了邀请,但语气亲切。“不了,付平。中午还有个会,走不开。”他顿了顿,笑着补了一句,“等下次有机会,到你曹海镇去,你请我吃地道的农家菜!别忘了啊!”

  接着,徐向翰开了一个玩笑,既是体现他们之间关系的亲近,也可以开这种带着试探的玩笑。“怎么?是不是觉得我没帮上你大忙,就打算请我吃饭安抚一下,怕我不高兴?是不是只有我帮上你的忙了,你才留下来吃饭啊?”他的玩笑,既幽默,又暗示了他们之间的亲近感,可以这样不拘束地说话。

  付平听出徐向翰是开玩笑,也笑着回应:“哪儿的话!您是我的学长,更是我的领导,能得到您的指导,我已经很知足了!您永远是我最感谢的人!”他再次称呼“学长”,然后起身准备离开。“那您忙,我先告辞了。”

  付平走到办公室门口,拉开门,似乎已经要出去了。然而,就在他即将跨出门槛的一刹那,突然想起了一件之前答应贺志强,却被繁忙公务和项目攻坚忽略的事情——关于贺志强的调动。他停下脚步,又转回身。徐向翰看着他,露出疑惑的表情。

  付平带着一丝“幽怨”或“不好意思”的表情,提醒徐向翰关于贺志强的事情。“学长…还有个小事…我都差点忘了。”他语气带着点小心,因为这是之前徐向翰答应帮忙的事,但他一直没落实,付平心里有点没底,“之前跟您提过的,把我们镇委办主任,就是贺志强,调到县里政研室的事情…您看…怎么样了?”

  “哎呀!你看我这记性!”徐向翰拍了一下额头,带着一点不好意思的笑容,“这段时间县里事儿太多,我给忙忘了!那个…强哥是吧?嗯,上次你跟我说了的。本来应该早就办了…真是不好意思,让你白跑一趟了。”他立刻收敛笑容,认真地承诺。

  “这样吧,付平。你放心,我这周之内,一定把这个事情给办了!我马上让组织部那边把流程走起来!你回去告诉他,让他准备一下,很快就能到县里政研室报到了。”徐向翰的反应非常真实,一个日理万机的书记确实可能忘记一些答应的小事。他的尴尬和立刻承诺,显示了他对付平这个朋友兼下属的重视,也体现了他作为领导的魄力——答应的事情,即使忘了,只要提起来,立刻就办。

  付平听到徐向翰的承诺,脸上的“幽怨”立刻消失,转为满意和感激。贺志强调动的事情,是他对贺志强,也是对自己的承诺,更是稳定镇里干部队伍人心的重要一环。现在得到徐向翰明确而迅速的答复,他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那太谢谢学长了!您真是太好了!”他再次由衷地感谢,这才放心地离开了办公室。

  付平离开徐向翰办公室后片刻。徐向翰并没有立刻投入下一项工作。他可能坐在椅子上,靠着椅背,思索着刚才付平汇报的所有内容。马县长讲的故事,设下的条件,以及付平对马县长心态的分析,都在他脑海里盘旋。

  “老马啊老马,”徐向翰在心里默默地想,“你这老家伙,心里装的事儿比谁都多…怕风险是真,但想考验和用这个小付也是真啊…”他理解了马县长通过付平给他传递的信息——他需要县委书记的支持,但这种支持不能是以往那种直接干预行政的模式,而是政治上的把握和方向性的指导,同时也要理解他在经济领域所面临的压力和顾虑。

  马县长通过讲故事,让徐向翰感受到风险的沉重;通过设条件,让徐向翰看到项目的可行性需要建立在更扎实的基础上。这是一种微妙的、高层之间的默契沟通。

  “通过他给我透这个底…行,我明白了。”徐向翰脸上露出一个了然和带有策略性的表情。他站起身,走到办公桌前。他知道自己需要对马县长传递的信息做出回应,而且这种回应,需要是行动上的,而非口头上的。

  他拿起桌上叠放着的一摞文件,这些文件可能是县政府那边送过来请他批示的,其中有一份可能已经放了两三天了,属于需要县委书记圈阅才能往下走的程序。他找到其中一份文件,这份文件可能与县政府某个亟待推动或审批的事项有关,或者可能与马县长最近关心的问题有关。

  徐向翰拿起笔,在这份文件上迅速而干脆地圈了一个红色的“同意”字样,并在文件的批示栏签上自己的名字和日期。这个动作看似简单,但背后可能包含了县委书记对县政府工作的一种支持,一种积极回应,一种暗示他已经领会了马县长的某些意图,并且愿意在县级层面上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互相支持,避免不必要的摩擦。

  通过迅速批准一份可能与马县长相关的政府文件,他间接回应了马县长通过付平传递的信息,表明了自己支持县政府工作、理解和尊重马县长在经济领域职权的姿态。

  文件被圈阅同意,接下来将按照流程向下传递。徐向翰的这个动作,标志着县级层面一二把手之间的一种微妙但重要的互动完成,也为付平的项目在县级层面的顺利推进一旦资金到位扫清了一些潜在的政治障碍。徐向翰用自己的方式,给了付平,也给了马县长一个积极的信号:这个项目,只要资金到位,程序合规,他这个县委书记是支持的,并且愿意与县政府配合,共同推动。

  付平并不知道,在他离开县委书记办公室后,发生了这样一番微妙的高层互动。但他带着徐向翰提供的企业家信息,以及马县长设下的那个沉重却充满希望的条件,回到了曹海镇。他知道,真正的硬仗才刚刚开始,那四千万的资金,是他必须跨越的大山,也是他能否真正证明自己,证明曹海镇,能否将那个宏大蓝图变为现实的关键。

继续阅读:第510章 去哪里找金主爸爸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扶贫小村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