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食堂里的新味儿
微龙唐2025-08-10 20:025,254

  傍晚时分,曹海镇产业园区员工食堂灯火通明,与外面逐渐昏暗的天色形成对比。后厨里蒸汽缭绕,锅碗瓢盆声偶尔响起,伴随着新上岗的芝麻山村妇人们略显生疏却认真的动作。

  她们中的许多人是第一次在这么大的厨房里工作,但脸上没有怯意,更多是新工作的兴奋和对村里任务的责任感。在她们中间,是两位气质沉稳、动作娴熟的厨师——周老板从江城派来的支援。他们不时指导着村妇们,调整火候,把控味道。

  一盆盆热气腾腾的菜肴被端出后厨,整齐地摆放在各个打菜窗口下的加热设备上。最后一盆红烧肉,色泽红亮,肥瘦相间,冒着诱人的热气,被小心翼翼地放在窗口。所有窗口的菜品都已经摆满,色香味俱全,与以往食堂里那种寡淡、油腻的“大锅饭”形成了鲜明对比。

  王大虎在后厨和前厅之间来回巡视。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角落,从食材的堆放到菜品的摆放,从灶台的清洁到地面的卫生。他在一个角落停下,指着一筐品相稍差的白菜,对负责这部分的村妇说道:

  “这个品相不行,倒掉!”王大虎的语气不容置疑,“咱们村自己种的菜,或者跟周老板那里进的货,都是好的,就用好的!宁可多花钱,也得保证食材的质量!不能学卢先锋他们,净用那些烂菜叶子、死猪肉!”

  他转向负责协调的王大为,语气严肃:“今天这顿饭,所有主菜的用量,都按照卢先锋他们之前双倍的量去备!一定要保证菜的质量和分量,让工人们吃饱吃好!”

  “是,大虎叔!”王大为大声应道,立刻去落实。

  王大虎走到前厅的窗口,看着已经摆放整齐的菜品。回锅肉冒着热气,散发出浓郁的豆瓣酱香味;青菜翠绿新鲜,仿佛刚从地里摘下来;番茄炒蛋红黄相间,色泽鲜艳;甚至连看上去最简单的家常豆腐,也因为使用了好的食用油和调料,显得格外诱人。

  负责打菜的村妇们,第一次接触到这种规模的食堂,也第一次看到如此“下本”的菜。

  “哎哟喂,这回锅肉看着比俺家做的还香!”一位大娘低声对身边的另一位大娘说,眼睛里带着惊讶和一丝期待。

  “是咧!是咧!”另一位大娘附和着,用手指了指旁边的青菜,“这菜叶子绿油油的,新鲜!不像以前食堂里那些,蔫不拉几的,叶子都黄了!”

  一个年轻的媳妇笑着说:“闻着味儿就流口水了,等下打完饭,我也得尝尝!也不知道味道咋样。”

  他们虽然是来工作的,但同样是村里人,是普通劳动者,对食堂的饭菜质量,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过去是什么样。眼前的景象,让他们自己都感到了惊喜。

  傍晚六点整,下班的哨声响起。园区内的道路上,结束了一天辛劳工作的工人们,像潮水般涌向食堂。他们三五成群,脚步匆匆,脸上带着疲惫和对晚餐的期待——虽然这种期待往往不会太高,多年的食堂伙食已经磨平了他们的热情。

  食堂门口,虽然新设置了分流措施,但面对庞大的工人数量,各个打菜窗口前还是迅速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工人们伸长脖子,试图看向窗口里的菜品。随着队伍向前移动,他们逐渐靠近打菜窗口,开始注意到今天的菜品似乎和以往不同。

  “咦,今天食堂怎么回事儿?这菜看着不像以前的样儿啊?”一个工人小声问旁边的工友。

  “是啊,这红烧肉,颜色真漂亮!还冒着热气儿,好像饭店里做的!”另一个工人惊讶地说。

  “闻着味儿就对了!喷喷香的!比昨天强多了!”

  议论声在排队的人群中迅速传开。好奇、猜测、以及一丝希望,在工人们心中升起。

  “是不是上面来检查了?临时搞一下?”有人猜测,这是食堂为了应付检查而做的样子。

  “管他是不是检查呢!”另一个工人急切地说,“只要能吃到好菜就行!快快快,排队!别一会儿又没了!”

  “希望别是样子货,能吃到嘴里才算!”有人依然谨慎,害怕这只是表面文章。

  食堂用餐区和打菜窗口,气氛渐渐变得热烈,甚至有些混乱。

  首批打到饭菜的工人,端着餐盘找到座位,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

  “卧槽!这菜绝了!!”一个工人嚼着回锅肉,眼睛猛地瞪大,发出一声惊呼。

  “是啊!这红烧肉,入口即化!味道正得很!”另一个工人惊喜地附和,“比我家做的都好吃!早知道多打点了!”

  “后悔!后悔死了!打少了!”有人看着自己餐盘里很快见底的饭菜,脸上露出懊恼的表情,站起身就要往回跑,“赶紧回去再打点!”

  食堂的价格是固定的,早饭5元,午晚饭10元,包含了两荤一素,米饭不限。这个价格在当地产业园区是普遍水平,甚至比外面小饭馆便宜不少。然而,在过去卢先锋的管理下,这10元吃到的是质次价高的饭菜。而今天,同样的价钱,吃到的却是如此美味、量足的菜肴,这让工人们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物超所值”。

  尝到“甜头”的工人们,纷纷做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举动——他们吃完盘里的饭菜后,不满足,再次排队回到窗口,要求额外加菜加饭。按照食堂的规矩,米饭和部分素菜是可以不限量的,但荤菜一般定量。然而今天,看到窗口里的菜既美味又量足,工人们抱着一种“占便宜”或者“怕以后没这么好”的心态,尽可能多打。

  这种额外的加菜加饭需求,像一股突如其来的洪流,瞬间冲垮了原有的供应节奏。尽管王大虎指示准备了双倍的菜量,但在几千名工人“回炉”加菜的热情面前,依然显得杯水车薪。

  食堂各个窗口前,加菜加饭的队伍与初次打饭的队伍混杂在一起,场面有些混乱。打菜的村妇们忙得满头大汗,却依然难以招架暴增的需求。

  短短一个小时内,奇迹发生了——所有菜品,包括那些准备了双倍量的,都被一扫而空。空空的菜盆,像被洗劫过一样,堆满了回收处。

  后面排队的工人,或者那些想第二次加菜的工人,来到窗口前,却只看到了空空的菜盆。他们的脸上立刻露出了失望甚至愤怒的表情。

  “还有没有菜了?再给我来点!”一个工人挤到窗口前,语气急切。

  打菜的村妇擦了擦汗,无奈地摇了摇头:“没了,都没了,盆都空了!”

  “怎么这么快就没了!”工人顿时不满起来,“我们还没打够呢!这是什么意思啊!饭都没吃饱!”

  “就是!以前虽然难吃,但至少有得吃啊!今天倒好,饭都没了!”其他没打到或没加到的工人也纷纷抱怨起来。

  后厨里,忙碌的村里妇人,甚至那两位芝麻山大酒楼的厨师,也通过传菜口或偶尔探头看到了前厅的盛况和后面的不满。他们对菜品如此受欢迎、消耗如此之快感到非常意外。

  “哎呀,俺们做的菜,他们这么爱吃啊?都抢光了!”一位村妇惊讶地说。

  “是咧!是咧!俺们村里办酒席也没这么快就吃光过!”

  “这些人是多久没吃过好饭了?这么夸张。”周老板派来的厨师小声对同伴说,脸上带着职业厨师对食客反应的意外。

  打菜的村妇们很快也总结出了原因。

  她们对王大虎说:“村长啊,今天这菜是好,工人们都说好吃。我看他们也是憋久了,今天突然吃着好的,就想着多吃点,怕以后又没这么好了,所以才抢得这么厉害。”

  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关键。卢先锋时代的食堂,就像一个长期饥饿的人面前的过期面包,难吃却不得不吃。而今天,突然出现了一顿美味佳肴,工人们的心态瞬间从“应付”变成了“饕餮”,抱着一种“过期不候”的心态,拼命地抢夺,导致了供需的严重失衡。

  王大虎站在食堂办公室窗边,俯瞰着用餐区的热烈场景——前一分钟的抢夺和后一分钟的抱怨,以及依然弥漫在空气中的食物香气。他听到了工人们的议论和不满,也看到了空空的菜盆。他内心复杂。虽然因为份量没控制好,让一些人没吃到或者没加到菜,导致了不满,但这至少证明了他们提升菜品质量的方向是对的,而且是极受欢迎的。他长舒一口气,紧绷了一天的身体稍微放松了一点。

  “第一关,算是险险通过了。”王大虎在心里默默评估。这比他预想的要火爆得多,也混乱得多。但最核心的目标——让工人们觉得菜好吃、饭菜有希望——算是初步达到了。质量是关键,这个方向没错。

  但他也清楚,混乱和不满同样不能忽视。这说明,仅仅提升菜品质量还不够,管理和供应体系必须跟上。他开始思考长远计划。

  “周老板那边的大厨,是来帮忙的,这份情谊得记着,也得尽快把人还回去。”王大虎知道,临时借用不是长久之计。

  “得培养咱们村自己的厨师队伍!”他眼中闪烁着一种长远的目光,“从村里的年轻人或者有兴趣的妇人里选拔一些有天赋的,送到正规的厨师学校去学!费用嘛,村集体出!这是投资,投资咱们村的未来!以后,食堂不仅是食堂,还是咱们村的人才培养基地!”

  在这一刻,王大虎脑海中闪过了卢先锋的身影。他认为,卢先锋并非全无能力,能在制药厂后勤部做到主任,代管园区食堂,肯定有其过人之处。但那个位置,在那个体制下,因为立场不同(为自己捞钱)和追求不同(权力、金钱),做事的出发点就完全扭曲了。他把心思全用在怎么收回扣、怎么压榨供应商、怎么让食堂成为自己的提款机上了。

  而自己,是为了让村里人过得好,为了让园区工人吃饱吃好,所以心思用在怎么把事情办实、办好上。出发点不同,结果就天差地别。同样的管理权,在卢先锋手里是捞钱的工具,在他王大虎手里,却是振兴村集体、服务工人的平台。

  晚餐供应结束,后厨开始进行收尾工作。按照惯例,后厨人员需要清点剩余食材,计算当天的消耗量,并填写次日的食材供应需求表单,提交给负责采购的人员。这份表单,是食堂运营的核心文件之一,也是过去滋生腐败的重要环节。

  老欧在食堂里晃悠着,他知道今天晚上的盛况,心里五味杂陈。既对菜品受欢迎感到意外(毕竟是他之前管理的食堂),又对自己的失权感到愤怒和失落。他看到了后厨写好的供应表单,正准备接过来,按照惯例转交给新的负责人——理论上是他,但今天会议上已经说了由村里代管,他不知道这个采购权最终会落在村里谁的手上。

  就在他伸出手,准备接过表单时,王大虎走了过来。

  “欧主管啊。”王大虎的声音在老欧耳边响起。

  老欧身体一僵,恭敬地转过身:“王村长。”

  王大虎没有多余的话,直接伸出手,从后厨人员手中接过了那份供应表单。

  “这个表单给我。”王大虎平静地说道,但语气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以后的采购,由我来定。”

  这个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回收了食堂最核心、最容易出问题的采购权。老欧心头一沉,他彻底明白了,自己不仅失去了升迁的机会,连手中仅剩的一点“油水”也被剥夺了。他表面顺从,低头应是,内心却充满了怨愤。他觉得王大虎和卢先锋一样,都是把持权力、不让人沾边的人。然而,他亲眼目睹了后厨团队集体辞职后凄惨的下场,这让他感到恐惧,不敢像之前那样轻率地对抗或抱怨。

  “欧主管啊,”王大虎将表单拿在手中,指着其中一份,对老欧说,“这份表你留个底。明天的食材送过来,就还是你负责照单子验收。你毕竟在食堂做了这么多年,熟悉流程。”他给老欧留下了一个相对不那么核心,但依然重要的环节——收货。这是给老欧留个体面,也是利用他的经验,同时将最容易出问题的采购决策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至于从哪儿进货,怎么进,我回去再研究研究,明天会安排好。”

  老欧心里骂娘,脸上却不敢表露分毫。他明白王大虎的意思——你只能负责收货,至于货源和价格,都与你无关了。他将王大虎的行为与卢先锋类比,认为王大虎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吃独食”。但他不敢轻举妄动。想到后厨主管老赵他们灰溜溜离开的样子,他感到一阵后怕。他低头应是:“好的,王村长,我明白了。明天我就负责收货。”

  “嗯,好。”王大虎点了点头。

  晚餐的忙碌终于过去,食堂逐渐安静下来。工人们吃完饭,三三两两地离开。王大虎没有立刻回家,他还要负责收尾工作。他带着王大为和几个留守的村里工作人员,在食堂里进行最后的检查。

  “大为,去看看水电燃气都关好了没有。”王大虎吩咐道。

  王大为带着人去检查后厨的燃气阀门、水电总开关,以及食堂各个区域的照明。

  王大虎自己则走到各个门口,检查门窗是否锁好。他走到食堂的后门,亲自拉了拉门把手,确认锁得严严实实。考虑到白天发生的集体辞职以及卢先锋案件的背景,他对食堂的夜间安全非常重视。

  “大为,”他叮嘱负责夜间巡逻的王大为,“晚上辛苦你了。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好好巡逻!特别是后厨那边,给我盯紧了!别让人钻了空子,搞什么破坏或者下毒!有任何不对劲,立刻给我打电话!”

  “大虎叔放心,保证没问题!我和兄弟们轮流盯着!”王大为郑重承诺。

  做完所有的安排和检查,确认食堂的安全无虞后,王大虎终于可以离开回家了。夜色已深,园区里只有路灯亮着。他走在回村的路上,一天的忙碌和紧张,像潮水一样涌了上来。他感到身心俱疲,腰酸背痛。

  他疲惫地继续往前走,远处的芝麻山村已经熄灭了大半灯光。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后面的路还长得很。食堂的管理、采购的规范、与镇里各部门的协调、村里人才的培养……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他投入巨大的精力。

  然而,当他想到今天晚上工人们吃上热腾腾、美味的饭菜时露出的惊讶和满足的表情,想到村里的妇人们在新岗位上的干劲,想到芝麻山村有机会借助食堂发展壮大时,他觉得这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这不仅仅是为了村集体的经济利益,更是为了改变那些长期遭受不公的普通人的生活,为了让村子在镇里赢得真正的尊重和地位,为了不辜负镇领导的信任。

  王大虎的背影在夜色中显得有些单薄,但他的步伐却坚定而有力。食堂里的新味儿,不仅仅是饭菜的味道,更是芝麻山村带来的一股新生和改变的味道。这味道能否持久,能否最终压过腐败和懒散的陈旧气息,能否让曹海镇的未来焕发新的生机,一切都才刚刚开始。

  他快步向家的方向走去,心里盘算着明天的早餐该怎么安排,以及如何尽快落实村里厨师人才的培训计划。虽然疲惫,但他的眼神中,依然燃烧着一种希望和决心。

继续阅读:第500章 夜访与震慑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扶贫小村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