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第一次处务会的“下马威”
微龙唐2025-08-10 20:275,065

  付平在干部一处副处长(主持工作)的位子上坐了三天。这三天里,他像一块扔进深潭的石头,除了最初激起几圈微不足道的涟漪,很快便被机关那潭深不见底的“静水”所吞噬。他没有急于烧什么“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像个耐心的猎人,默默观察着周围的一切,熟悉着处里的业务流程,也揣摩着每一个同事的言行举止。他知道,在省委组织部这样的核心部门,任何轻举妄动都可能招致意想不到的后果。

  但观察不等于无所作为。在初步摸清了干部一处的基本运作模式和存在的一些效率不高、作风拖沓等问题后,付平决定,是时候吹响第一声号角了。

  上任后的第三天下午,干部一处例行的处务会在那间略显陈旧的小会议室里召开。长方形的会议桌擦得锃亮,能映出人影。墙上挂着一幅红底金字的“为人民服务”标语,在略显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有些意味深长。窗帘拉着一半,挡住了午后略显刺眼的阳光,也让会议室内的气氛平添了几分凝重。

  付平坐在会议桌上首的位置,这是他第一次以“主持人”的身份坐在这里。他的左手边是副处长赵光明,右手边是老资格科长老李,再往下,是处里的其他几位科员,有老油条,也有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笔,但多数人的表情都有些漫不经心,仿佛这只是一场例行公事、走过场的会议。

  会议开始,付平先是简单总结了一下前几天的工作,肯定了大家在各自岗位上的付出,语气温和而客气。然后,他话锋一转,切入了正题。

  “同志们,我来干部一处时间不长,还在熟悉情况的阶段。但通过这几天的观察和了解,我个人感觉,我们处里在一些工作流程和效率方面,似乎还有一些可以提升和改进的空间。”付平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声音不高,但清晰有力,“比如,我们的干部档案管理,目前还主要依赖纸质档案,查阅起来费时费力,也容易出错。如果能逐步推行电子化管理,建立一个全省统一的干部信息数据库,不仅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也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更及时、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再比如,我们在干部选拔任用的流程上,是不是可以考虑进一步增加透明度,引入更科学的评估机制,让选人用人更加公开、公平、公正?还有,我们与市县两级组织部门的日常工作联动,似乎也存在一些信息不对称、沟通不顺畅的问题,这方面是不是也可以探索一些新的工作方法,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付平一口气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改革思路,每一个都直指当前干部一处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弊病。他并没有用激烈的言辞,而是以一种商讨的、提出初步设想的语气在说,但内容却像一颗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打破了会议室里那份虚假的和谐。

  他话音刚落,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片短暂的沉默。几个年轻的干事低着头,在本子上刷刷地记录着,不敢轻易抬头。老李科长依旧闭目养神,仿佛神游天外,对付平的话充耳不闻。

  率先打破沉默的,是坐在付平左手边的赵光明。

  赵光明清了清嗓子,那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突兀。他慢条斯理地端起面前的茶杯,吹了吹上面漂浮的茶叶末,呷了一小口,然后才不紧不慢地开口,脸上带着那种招牌式的、皮笑肉不笑的表情:“付处长啊,您这新官上任三把火,我们大家伙儿都理解,也佩服您这股子想干事、敢干事的劲头。”

  他先是给付平戴了顶高帽子,然后话锋一转,语气也变得意味深长起来:“不过啊,付处长,有些事情,恐怕不像您在基层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们干部一处的工作,那可不是修条路、盖栋房那么直观,这里面的每一项工作,那都是有章法、有规矩的,都是咱们部里历任老领导们,根据多少年的工作经验,一点一点总结、完善下来的,可以说是咱们的‘祖宗之法’,轻易可是动不得啊!”

  赵光明说到“祖宗之法”四个字时,特意加重了语气,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他用手指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笃”的声响,像是在为自己的发言打着节拍,也像是在无形中给付平施加压力。“您刚才说的那些,比如档案电子化,听起来是挺好,挺时髦。可您想过没有,全省那么多干部,档案堆起来比山都高,要把这些都录入电脑,那得是多大的工作量?得投入多少人力物力?还有数据安全问题,万一泄露了怎么办?这责任谁来负?”

  “还有那个选拔任用流程透明化,咱们现在的流程,那都是经过组织严格把关的,每一道程序都是为了确保选人用人的公正性。您说要更透明,怎么个透明法?有些事情,涉及到干部个人隐私,涉及到组织内部决策,能随随便便就公开吗?万一引起不必要的猜疑和议论,影响了干部队伍的稳定,这个后果谁来承担?”

  赵光明越说越“有道理”,脸上的表情也越发显得“语重心长”:“至于说跟基层组织部门的联动,我们现在不是有文件传达,有会议部署,有电话沟通吗?还要怎么联动?机关有机关的规矩,基层有基层的实际,有些事情,不是说想当然就能一竿子插到底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啊,付处长!”

  他一番话说完,会议室里的气氛顿时变得更加凝滞。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这时候,一直闭目养神的老李科长,也缓缓睁开了眼睛,他那双藏在老花镜后面的小眼睛里,闪过一丝精明的光。他慢悠悠地附和道:“是啊,付处长,赵副处长说的在理。咱们组织部的工作,不同于基层一线,讲究的是一个‘稳’字当头,稳妥,周全。一步走错,影响的可就不是一个乡、一个镇,那可是关系到全省干部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大局啊。改革是好事,但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把一些行之有效的好传统、好做法给丢掉了。”

  老李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是每一个字都像重锤一样敲在人们的心上,让人无法忽视。他的态度很明显,就是要坚定地站在赵光明这一边,共同对抗付处长的提议。

  有了赵光明和老李这两位“老资格”的引领,处里其他一两个向来喜欢跟风、见风使舵的老科员,也纷纷开始附和起来。他们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地帮着赵光明和老李说话。

  “是啊,付处长,关于档案电子化的事情,我们之前也不是没有讨论过。但是这个难度实在是太大了,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啊。”

  “而且那个流程透明,我觉得现在已经够透明的啦。再进一步透明的话,有些工作恐怕就没办法顺利进行了呢。”

  “还有那些历史遗留问题,多得数都数不清。我们还是先把眼前这些事情理清楚就已经很不错了,哪还有精力去搞那些花里胡哨的新花样啊……”

  就在那一瞬间,会议室里像是被引爆了一颗炸弹一样,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让人有些应接不暇。质疑声、抱怨声、强调困难的声音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这些声音仿佛都在对付平提出的那几点改革思路进行猛烈的抨击,将其描绘成了一个可怕的洪水猛兽,仿佛这几点改革思路一旦实施,就会给干部一处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而在这喧闹的氛围中,有几个年轻的干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们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场面吓到了,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只是低着头,在本子上胡乱地划着。他们的手微微颤抖着,显然内心十分紧张,生怕自己会成为众矢之的,被这股强大的“火力”击中。

  这些年轻的干事不时地用眼角的余光偷偷观察着付平的反应,心中都为这位新来的、年轻的“一把手”捏了一把汗。他们心里都很清楚,这场面明显就是一场“下马威”,是对付平的一种挑战和考验。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几乎是一边倒的反对声浪,付平的脸上却并没有出现众人预想中的慌乱或愤怒。他静静地坐在那里,嘴角甚至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仿佛眼前这场唇枪舌战与他无关。他耐心地听着每一个人的发言,目光在赵光明、老李以及那几个附和的科员脸上一一扫过,将他们各不相同的表情和眼神尽收眼底。

  赵光明脸上那“语重心长”的表情下,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和挑衅;老李则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关键时刻我得说句公道话”的超然姿态;那几个附和的科员,则更多的是一种盲从和敷衍。

  付平心中冷笑,这帮老油条,果然是训练有素,配合默契。看来,他们是打定了主意,要给自己这个新来的“愣头青”一个教训,让他知道这省委机关的水有多深,不是他一个从基层上来的“泥腿子”可以随便搅和的。

  等会议室里的声音渐渐平息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付平身上,等待着他的反应。是退缩?是妥协?还是……爆发?

  付平依旧保持着那个淡淡的微笑,他端起面前的茶杯,轻轻吹了吹,却没有喝,又稳稳地放回桌上。然后,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得像一潭深水,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赵处长,李科长,各位同志,大家刚才说的这些困难和顾虑,我都认真听到了,也表示理解。”他顿了顿,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像一把刚刚出鞘的利剑,让接触到他目光的人,都不由自主地心中一凛,“我理解大家对现有工作模式的熟悉和依赖,也理解大家对改革可能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担忧。但是——”

  他特意加重了“但是”这两个字,会议室内的温度仿佛瞬间又降了几度。

  “但是,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我们的工作也不能一成不变,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祖宗之法’固然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和存在的价值,但如果当‘祖宗之法’已经明显滞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甚至成了阻碍我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的绊脚石,那么,我们就必须要有勇气去审视它,去调整它,甚至是……去打破它!”

  付平的声音不高,但每一个字都像一颗钉子,狠狠地砸进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里。

  他环视众人,继续说道:“我刚才提出的那几点,仅仅是我个人的一些初步思考和不成熟的建议,目的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引发大家的深入思考和讨论。我并没有说要立刻推翻我们现有的所有工作模式,更没有说要全盘否定大家以往的辛勤付出。”

  他的语气稍缓,但眼神依旧坚定:“既然大家对具体如何操作,如何规避风险,还有很多疑虑和担心,那这样,”付平伸出三根手指,语气果断而不容置疑,“我提议,我们先不急于下结论,也不做无谓的争论。我们先进行一次深入的、细致的内部调研。把我们工作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原原本本地摸清楚;把制约我们工作效率的症结,一个不落地找到。三天!我给大家三天时间,同时也给我自己三天时间。三天之内,我们每个人都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认真思考一下,我们干部一处,究竟应该如何改进工作,如何提高效率,如何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要求。三天之后,还是在这个会议室,我们每个人都拿出一个具体的、可行的、有数据支撑的初步方案,或者至少是几条有价值的建议。届时,我们再进行集中讨论,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改革思路和行动计划。”

  说到这里,付平的目光再次变得凌厉起来,像一把出鞘的宝剑,寒光四射。他的声音虽然依旧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抗拒的威严:

  “最后,我把话放在这里。我们进行改革,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是为了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全省的干部队伍建设大局,是为了不辜负部领导对我们干部一处的信任和期望。我相信,在座的绝大多数同志,都是想把工作干好的。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人因为个人私利,或者因为一些陈腐的观念,刻意阻挠改革的推进,消极懈怠,推诿扯皮,影响了我们干部一处的整体工作,那么,对不起——谁就要为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

  “承担相应的后果”这八个字,付平说得缓慢而清晰,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赵光明等人的心坎上。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片死寂。

  赵光明脸上的笑容彻底僵住了,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迎上付平那冷冽如冰的目光,他又把话咽了回去,只是脸色变得有些难看,青一阵白一阵。他手指敲击桌面的动作也停了下来,整个人像被点了穴一样,僵在那里。

  一直稳坐钓鱼台的老李科长,此刻也停止了轻轻摇晃着的二郎腿,他那双总是眯缝着的小眼睛,第一次完全睁开了,眼神中充满了惊愕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

  那几个刚才还在七嘴八舌附和的科员,更是像被掐住了脖子的鸭子,一个个都低下了头,不敢再吱声。

  就连那几个一直埋头记录的年轻干事,此刻也停下了手中的笔,震惊地抬起头,看着付平,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一丝隐隐的兴奋。

  他们都没想到,这位看起来温文尔雅、说话总是客客气气的新来的付处长,骨子里竟然如此强硬,如此不容置疑!这哪里是什么“愣头青”,这分明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猛虎啊!

  “如果大家没有其他意见,”付平打破了沉默,语气恢复了平静,但那股无形的压力依旧笼罩着整个会议室,“那今天的会,就先到这里。希望三天后,我能看到大家积极的思考和有建设性的成果。散会!”

  说完,他拿起面前的笔记本,站起身,头也不回地走出了会议室。

  直到付平的身影消失在门口,会议室里的人才仿佛如梦初醒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赵光明脸色铁青,狠狠地瞪了一眼付平离去的方向,重重地哼了一声,也起身走了。老李科长则若有所思地看着付平刚才坐过的位置,眼神闪烁不定。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似乎刚刚拉开序幕。而付平这记干脆利落的“下马威”,也让干部一处的这潭静水,开始泛起了真正的波澜。

继续阅读:第564章 堆积如山的陈年旧案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扶贫小村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