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意外”的举报信与“消失”的档案
微龙唐2025-10-15 17:245,097

  就在付平满心欢喜地认为第一批轮岗名单这块最硬的骨头终于被成功啃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却如同一头凶猛的巨兽,以一种他完全始料未及的方式,张牙舞爪地猛然向他扑来。

  此时,距离轮岗干部正式报到仅仅只剩下最后的三天时间,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在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推进着。付平刚刚才主持完最后一个岗前动员会,带着些许疲惫但又满心欢喜地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办公桌上时,却突然被一个毫不起眼的牛皮纸信封吸引住了。

  这个信封孤零零地躺在那里,没有任何署名或标记,仿佛是一个不速之客。付平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异样的感觉,他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伸手拿起了信封。信封的质地有些粗糙,显然是被反复摩挲过,上面还残留着一些淡淡的指纹。

  信封的封口处用胶水紧紧地粘着,付平费了一番力气才将其撕开。当他看到信封里的内容时,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原来,这竟然是一封匿名举报信,信中的内容让付平瞠目结舌。

  这封信是由JW转来的,上面还有王部长那龙飞凤舞的批示:“付平同志阅处。务必查清,给组织一个交代。”看着这行字,付平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梁骨上涌起,迅速传遍全身。

  付平的心“咯噔”一下沉了下去。能让王部长用如此严肃的措辞批示的,绝非小事。

  他撕开信封,里面是几张打印出来的A4纸。标题是黑体加粗的几个大字:

  《实名举报省交通厅建设管理处副处长杜鹏飞严重违纪问题》

  杜鹏飞!

  这个名字像一根针,瞬间刺痛了付平的神经。他是这次云州派往江城轮岗的干部中最受瞩目的一位。年轻,才三十五岁,名校博士毕业,在交通厅以业务精湛、敢想敢干著称。付平对他印象极深,在审阅云州上报的名单时,他一眼就看中了这个“潜力股”,并把他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准备安排到江城市交通局一个关键的副局长位置上,让他大展拳脚。

  现在,一封举报信,将这一切都蒙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

  举报信的内容,条理清晰,细节详实,完全不像空穴来风的诬告。信中列举了杜鹏飞三大问题:

  一、利用职务之便,在云州至河阳高速公路的招投标过程中,为某建筑公司提供便利,收受该公司负责人价值数十万元的“好处费”。信中甚至详细描述了“好处费”的支付方式——通过其妻子的银行账户,以“咨询费”的名义转入。

  二、生活作风败坏,与下属单位一名女性长期保持不正当关系。信中连女方的姓名、单位,以及他们幽会的地点、时间都写得一清二楚。

  三、学历造假。举报信称,杜鹏飞的博士学位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其博士论文涉嫌严重抄袭。

  每一个问题,都足以致命。

  付平的后背渗出了一层冷汗。他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轮岗工作,最怕的就是在人选上出问题。如果一个带着严重问题的干部,通过轮岗交流,被放到了更重要的岗位上,那他付平,作为这个方案的主要推手和名单的最终审核者,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不仅仅是工作失误,而是严重的政治污点。

  举报人自称是交通厅的一名“良知未泯的老同志”。

  “良知未泯?”付平的嘴角泛起一丝冷笑。为什么早不举报,晚不举报,偏偏在杜鹏飞即将赴任的关键时刻举报?这封信的目的,昭然若揭——就是要把杜鹏飞,乃至整个轮岗计划,拉下马。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云州市委组织部长陈启明的手机。

  “陈部长,是我,付平。”他的声音很沉。

  电话那头的陈启明似乎正在开会,背景音有些嘈杂,不时传来人们讨论的声音和纸张翻动的沙沙声。他似乎意识到这通电话可能比较重要,于是快步走到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稍微喘了口气后,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地说道:“付处长!我们这边正准备给杜鹏飞他们开欢送会呢!江城那边都安排好了吧?”

  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付平打断了。付平的声音听起来有些严肃:“欢送会先停一下。”陈启明心里“咯噔”一下,他从付平的语气里听出了一丝不祥的预感。

  “陈部长,我问你,杜鹏飞这个人,你们市委组织部在推荐他之前,有没有做过全面的考察?他的个人情况,你们了不了解?”付平的问题像连珠炮一样抛过来,让陈启明有些措手不及。

  陈启明愣住了,他怎么也想不到付平会突然问起这个问题。他稍稍定了定神,回答道:“了解啊!鹏飞同志是我们市里重点培养的年轻干部,德才兼备,群众口碑也很好。考察程序都是严格按照规定走的,没发现什么问题啊。付处长,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我收到一封关于他的举报信,内容相当严重。”付平面色凝重地说道,但并未透露具体细节。

  他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我现在需要你马上着手去做两件事情。首先,立刻派遣可靠的人员,以隐蔽的方式去核实举报信中提及的一些人和事,尤其是那个招投标项目以及与那位女同志相关的情况。务必记住,整个行动必须严格保密,绝不能惊动任何人,以免打草惊蛇。”

  付平稍稍停顿,给陈启明留出时间消化这些要求,然后继续说道:“其次,将杜鹏飞同志自进入交通厅工作以来的所有原始档案全部封存起来。这些档案包括他的干部履历表、历次考察材料、民主测评结果,以及他读博期间的全部学籍资料。之后,安排一个你最为信任的人,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些档案送到省城来。我要亲自过目。”

  陈启明听完,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他心里很清楚,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这不仅仅关乎杜鹏飞个人的前途和声誉,更关系到云州市委组织部的脸面。如果他们所推荐的干部真的存在问题,那么作为组织部长的他,恐怕难以推卸责任。

  “付处长,您放心!我马上就办!天黑之前,东西肯定送到!”付平语气坚定地说道,然后挂断了电话。他缓缓地放下手机,深深地吸了一口烟,烟雾在他面前缭绕,仿佛将他与外界隔绝开来。

  付平站在办公室里,开始来回踱步。他的步伐有些急促,似乎心中的焦虑无法通过静止来缓解。每一步都带着思考的重量,他的大脑像一台高速运转的计算机,飞速地分析着这件事背后所有可能的关联。

  是谁在举报呢?是杜鹏飞的政敌吗?这似乎是最有可能的一种情况。杜鹏飞在工作中得罪了不少人,也许其中某个人抓住了这个机会,想要给他一个下马威。

  或者,是被杜鹏飞动了蛋糕的利益相关方?他们不甘心自己的利益受损,于是采取了这种手段来报复。

  又或者……付平的眉头紧紧皱起,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会不会是某个不希望看到轮岗计划成功推行的人,故意扔出来的一颗“炸弹”?这个想法让他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一些。

  付平越想越觉得这件事情不简单,这潭水,比他想象的还要深。他停下脚步,凝视着窗外的景色,心中的不安却丝毫没有减轻。

  他拿起那封举报信,又仔细看了一遍。突然,一个细节引起了他的注意。信中提到,为杜鹏飞妻子转账的那家建筑公司,法人代表姓“高”。

  姓高?

  付平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江城市委组织部长高建业那张戴着金丝眼镜、笑里藏刀的脸。他记得,高建业的弟弟,好像就是搞工程的。

  这只是一个巧合吗?还是背后有着更深的联系?

  他不敢往下想,但他知道,这件事,必须查个水落石出。而且,必须快!

  时间,是他现在最稀缺的资源。

  下午五时许,夕阳西下,夜幕渐浓。一辆挂着云州牌照的黑色桑塔纳轿车,宛如幽灵一般,悄然无声地停在了省委大院的后门。车门缓缓打开,陈启明从驾驶座上走下来,他面色凝重,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滚而下,不知是因为赶路的疲惫,还是内心的焦灼。

  陈启明迅速走到车后,打开后备箱,取出一个上了锁的密码箱。他紧紧地拎着密码箱,仿佛那里面装着无比重要的东西。紧接着,他的副手也从副驾驶座上下来,手里拿着一个信封。

  两人对视一眼,都没有说话,只是脚步匆匆地朝着付平的办公室走去。

  “付处长,东西都在这里了。”陈启明一进办公室,便迫不及待地将密码箱放在付平的办公桌上,声音略微有些颤抖。

  付平抬起头,看了看陈启明,只见他额头上的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衣领。付平心里不禁一紧,他知道这件事情肯定不简单。

  陈启明的副手见状,连忙将手中的信封递了过来,说道:“这是我们初步核查的一些情况。”

  付平接过信封,打开一看,里面只有寥寥几行字:“举报信中提到的高速公路项目,中标单位‘江城宏业建筑公司’,法人高建军。此人系江城市委组织部长高建业之弟。”

  “信中提到的女性,为交通厅下属设计院工程师,去年底已离职,目前去向不明。”

  付平的瞳孔猛地一缩。高建业!事情果然和他有关!

  他强压住内心的震动,对陈启明说:“陈部长,你先带人去招待所休息。这件事,在有明确结论之前,绝对不能向任何人透露,包括你们市委书记。”

  陈启明点了点头,神情凝重地离开了。

  办公室里,只剩下付平一个人。他深吸一口气,打开了那个沉重的密码箱。里面,是杜鹏飞从一个青涩的大学毕业生,到今天成为一名处级干部的全部人生轨迹。

  他一份一份地翻阅着。干部履历表、年度考核登记表、提拔考察材料……所有的材料,都堪称完美。群众评议“优秀”,领导评价“前途无量”,没有任何污点。

  然而,当付平翻到他读博期间的学籍档案时,一种强烈的不安,攫住了他的心。

  那份档案袋,是密封的,上面盖着云州大学研究生院的骑缝章。但付平用手指轻轻一捻,就感觉到档案袋的封口处,有二次粘合的痕迹。非常轻微,但对于他这样常年和档案打交道的人来说,却如同黑夜里的萤火虫一样显眼。

  他的心跳开始加速。他小心翼翼地撕开封口,从里面抽出了几份关键材料——博士入学登记表、成绩单、以及最重要的——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和答辩决议。

  一切看起来都没有问题。然而,当他把那份答辩决议书拿到台灯下,借着光线仔细审视时,他发现了问题所在。

  决议书上,答辩委员会主席的签名是“林清玄”。这个名字,付平如雷贯耳,是国内桥梁工程领域的泰斗,也是付平大学时期一位恩师的挚友。林老的字,苍劲有力,自成一派,付平见过多次。

  而眼前这个签名,虽然模仿得极像,但在几个关键的笔锋转折处,明显带有一丝犹豫和生涩。

  是伪造的!

  付平的脑子里“嗡”的一声,仿佛有什么东西炸开了。如果签名是伪造的,那这份答辩决议,就是一张废纸!杜鹏飞的博士学位,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

  学历造假,这是组织工作中最不能容忍的“死罪”之一。它触及了一个干部最基本的诚信底线。

  可是,这怎么可能?杜鹏飞是云州大学自己培养的在职博士,学校怎么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而且,他的档案,从云州大学到交通厅,再到市委组织部,层层审核,怎么会没有人发现这个问题?

  除非……这是一场从上到下的集体包庇!

  付平感到一阵寒意从脊背升起。他意识到,自己可能无意中,触碰到了一个隐藏在云州官场深处的巨大脓包。

  而更让他感到恐惧的是另一件事。他把档案袋里所有的材料都倒了出来,反复清点。

  他发现,少了一样东西。

  按照规定,博士研究生的学籍档案里,除了成绩单和答辩决议,还应该有一份最重要的附件——经过查重检测的最终版博士学位论文的电子版光盘或纸质版归档。

  但是,这份档案里,没有!

  论文,消失了。

  没有论文,就无法进行抄袭比对。举报信里最致命的一条指控,就成了死无对证的悬案。

  这绝不是疏忽!这是有人在销毁证据!

  是谁?是杜鹏飞自己?还是……背后那个帮助他造假、并一路为他保驾护航的“贵人”?

  付平坐在椅子上,久久没有动弹。窗外,夜色已经浓重得像化不开的墨。他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迷宫,四周都是看不见的墙壁和深不见底的陷阱。

  他知道,他现在面临着一个无比艰难的选择。

  如果他把这件事压下来,就当没发现。那么,轮岗计划可以顺利进行,他可以避免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波,杜鹏飞的未来也不会受影响。但代价是,他将违背自己作为一名组织干部的基本原则,也给整个轮岗计划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如果他把这件事捅出去,彻查到底。那么,他将要面对的,可能不仅仅是杜鹏飞一个人,而是一个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他甚至可能会因此,得罪云州的整个官场,让他好不容易打开的改革局面,毁于一旦。而举报信背后那个若隐若现的高建业,又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是单纯的政治倾轧,还是……另有图谋?

  他拿起桌上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手指悬在王部长家的号码上,却迟迟没有按下去。

  他知道,这个电话一旦打出去,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

  就在这时,他的私人手机突然响了。是一个陌生的号码,归属地显示是江城。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起来。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经过处理的、嘶哑的男人声音。

  “是付处长吗?”

  “我是。你是谁?”

  “我是谁不重要。”那个声音带着一丝诡异的笑意,“我只想提醒付处长一句,水太浑的时候,不要急着下水。有些鱼,你捞不起,反而会把自己也拖进去。杜鹏飞的档案,看看就行了,别看得太仔细。不然,对你,对他,对大家,都不好。”

  电话,挂断了。

  付平握着手机,手心冰凉。

  这是警告,赤裸裸的威胁!对方显然对他的行踪了如指掌,知道他正在看杜鹏飞的档案。

  他的脑海里,瞬间闪过丁绍华处长那本笔记扉页上的八个字:

  “公心为上,实事求是。”

  他缓缓地闭上眼睛,再睁开时,眼神已经变得异常坚定。

  他拿起那部红色电话,毫不犹豫地按下了那个熟悉的号码。

  “部长,我是付平。我这里,有重大情况,需要立刻向您汇报。”

继续阅读:第622章 王部长的“太极”与高建业的“鸿门宴”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扶贫小村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