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平看着李晓婷,眼神发亮:“你看这样好不好?我们分几步走。”
“第一步,内部消化。咱们镇里马上要运营的产业园区食堂,还有我们长远规划的那个亲子研学基地,这两个地方的食堂,凡是咱们曹海镇合作社能够稳定供应的蔬菜、瓜果、土鸡蛋、鸡鸭鱼肉,一律优先采购合作社的产品!价格,我们可以参考你刚才说的市场价九折,或者我们坐下来再具体商定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合作社暂时供应不了的,或者咱们镇不生产的品类,比如海鲜、或者一些特定的调味品,由你的‘绿源公司’负责补充供应,确保食堂正常运转。你看,这块业务,就算是你进入咱们曹海镇市场的稳定基础,也是你支持家乡发展的具体体现。”
“第二步,也是更重要的一步,外部拓展!”付平的语气加重了,“我们合作社把农民组织起来,产量肯定会大大增加,光靠镇内这两个食堂是消化不完的。这些多余的、优质的农产品,能不能就委托你的‘绿源公司’,利用你现有的渠道,特别是你那两家‘惠民农贸市场’的门店,帮我们进行销售?”
“当然,”他补充道,“我们合作社这边,会严格按照‘惠民农贸市场’或者你其他渠道的要求,来规范生产、分拣和包装,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绿色无公害,全程可追溯。我们甚至可以接受你的公司派人来监督指导。”
他停下来,看着李晓婷的眼睛,语气诚恳而充满期待:“晓婷同志,你看,这样一来,对你来说,你的公司业务范围从单纯的高校供应拓展到了前景广阔的‘惠民农贸市场’零售端,而且有了我们曹海镇合作社这个稳定、优质、且有成本优势的货源基地做后盾。对我们曹海镇来说,我们合作社的产品,不仅解决了镇内一部分需求,更重要的是,通过你的渠道,直接对接上了江城的主流市场,特别是‘惠民农贸市场’这样的标杆渠道!农民的收入能实实在在提高,我们乡村振兴也找到了一个具体的抓手!这绝对是一个一举多得,对双方、对家乡都有大利的好事!是真正的双赢!”
付平一番话说完,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钟。
李晓婷的眼睛越来越亮,她显然迅速理解了付平这个“一揽子”合作方案的核心逻辑和潜在价值。付平提出的模式,巧妙地将她的诉求(进入家乡市场)和她的优势(现有渠道和管理经验),与曹海镇的资源(优质农产品)和付平的目标(合作社+销售渠道)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这比她最初只想着承包一个园区食堂供应,格局要大得多,前景也诱人得多。
她拿出随身携带的一个小巧的笔记本和笔,快速地在上面记录着什么,边记边点头:“付书记,您这个思路……我明白了。”她抬起头,脸上露出由衷的钦佩,“优先采购我们镇合作社的产品,用于园区和基地食堂,我做补充供应;然后,合作社超出内部需求的农产品,由我的公司负责对接渠道,利用我的‘惠民农贸市场’门店等资源进行销售;镇里合作社这边保证产品质量和标准化……嗯,这个模式确实非常好,把各方面的资源都盘活了,也解决了各自的痛点。”
她合上笔记本,看着付平,表情认真:“原则上,我个人完全赞同!这个合作方向绝对是对的,潜力巨大!”她的语气带着商人特有的敏锐和果断,但也保留着必要的谨慎,“不过,付书记,这个合作涉及到很多具体细节,比如各种产品的具体定价、利润分成、结算方式、损耗责任、还有产品标准的具体对接等等,这些都需要仔细敲定。而且,我公司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我先生也负责一部分运营管理,这么大的合作,我必须回去跟他详细商量一下,听听他的意见。”
“这是应该的。”付平立刻表示理解,他知道,越是重要的合作,越不能急于求成,“晓婷同志,你能这样想,我非常高兴!合作是大事,肯定要慎重。细节问题,我们可以等双方都有了明确意向后,再坐下来一条一条谈,一项一项落实。”
“那这样,”李晓婷提议道,“我尽快回去跟我先生沟通,争取这两天就给您一个明确的答复。等您这边合作社的框架搭起来,有了初步的产品目录和产量预估,我们再找个时间,把合作细节落实到纸面上,签一个正式的合作协议。您看可以吗?”
“没问题!”付平爽快地答应,“那就等你的好消息!我们这边合作社的组建工作,我也会马上启动,尽快往前推进!咱们保持联系!”
事情谈到这个份上,基本上算是尘埃落定了。双方都明确了合作的大方向和基本模式,剩下的就是各自内部的准备和后续细节的敲定了。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贺志强坐在一旁,听着付平和李晓婷你来我往,几句话之间就勾勒出一个如此宏大而又具体的合作蓝图,特别是听到“惠民农贸市场”这个他只在市里新闻上听过的名字,竟然也能和他们曹海镇的农产品联系起来,内心早已是惊涛骇浪,对付平书记的敬佩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看着眼前这个谈吐不凡、思路清晰的李晓婷,再想想记忆中那个沉默寡言的农家女,也忍不住暗暗感慨世事变迁,造化弄人。
谈话结束时,已经快下午四点半了。李晓婷站起身,再次向付平和贺志强表示感谢,并客气地提出:“付书记,贺主任,今天真是太感谢您二位了,给了我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要不晚上我做东,在镇上找个地方,咱们一起吃顿便饭?也让我尽一下地主之谊。”
付平笑着摆了摆手,主动起身送客:“晓婷同志,你太客气了!心意我们领了。你看这天色也不早了,你还要开车回江城,路上得两个多小时呢,晚上开车不安全,安全第一。”他话说得很诚恳,也很有技巧,“饭呢,下次有机会再吃,不急于一时。你现在最重要的,是赶紧回去把咱们今天谈的这个事儿,好好捋一捋,跟你先生商量好,这才是正事。”
李晓婷见付平说得真诚,也不再坚持,感激地点点头:“那……好吧,就听付书记的。那我先告辞了。有消息我第一时间联系您。”
“好,慢走。”
付平和贺志强一起,将李晓婷送到镇政府办公楼的门口。果然,楼下不远处,停着一辆白色的本田雅阁,虽然算不上豪车,但在曹海镇也算是相当不错的车了。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中年男人正靠在车边等着,看到李晓婷出来,连忙拉开车门。李晓婷和付平、贺志强再次点头致意,然后上了车。
看着雅阁车缓缓驶出镇政府大院,消失在街道拐角,贺志强才长舒一口气,转过头,脸上还带着几分未消的感慨和一丝疑惑,对付平说:“书记,刚才……刚才为啥不留她吃个饭呢?我看她挺有诚意的,又是咱们芝麻山出去的老乡,咱们热情点,吃顿饭,聊聊家常,关系不就更近了吗?这对以后合作也有好处吧?”他还是觉得,按照镇里的待客之道,送上门的生意,又是老乡,怎么着也得吃顿饭,喝两杯,才算尽了礼数。
付平笑了笑,拍了拍贺志强的胳膊,一边往办公楼里走,一边用一种既是解释又是点拨的语气说:“强哥,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更不能用老一套的办法去套所有的人和事。”
他侧头看了贺志强一眼,“你没注意到楼下那辆车,还有那个等她的男人吗?估计就是她先生或者合伙人。她今天来,是谈正事的,而且是关乎她公司未来发展的大事。咱们把合作框架谈妥了,她现在心里肯定装着事,急着回去消化信息,跟她的人商量对策,敲定细节。这个时候,我们硬留她吃饭,她嘴上不说,心里能踏实吗?我们表现得再热情,可能反而让她觉得不自在,耽误了她的正事。”
“让她顺顺利利回去,安安心心把咱们这个方案研究透,最终下定决心跟我们合作,这比硬拉着吃一顿索然无味的饭,效果要好得多。以后合作真要成了,咱们有的是机会一起吃饭庆祝,到时候气氛才真正到位,对不对?”付平循循善诱。
贺志强听得一愣一愣的,咂摸着付平的话,好像是这个道理。他以前只觉得待客就要热情,吃饭喝酒是拉近关系的最好方式,却没想过,有时候,适时的“不挽留”,反而更能体现对别人的尊重和体谅。
“这叫什么?”付平看着贺志强若有所思的样子,加重了语气,“这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咱们在基层工作,天天跟人打交道,待人接物,一定要学会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不能搞一刀切。死守着那些老规矩、老经验,有时候反而会误事。”
贺志强恍然大悟似的连连点头:“哦……明白了书记,明白了!还是您想得周到!受教了受教了!”
“行了,也别光顾着点头。”付平停下脚步,看着贺志强,语气变得严肃了一些,“对了,强哥,今天晓婷同志来的事,还有我们谈的这个合作意向,暂时不要跟任何人提起,包括镇里的其他干部。现在八字刚有了一撇,后续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万一消息提前走漏了,传来传去变了味,或者引起不必要的议论猜测,反而可能把好事搅黄了。等事情有了实质性进展,我会统一安排通报的。明白吗?”
“明白明白!书记您放心,我嘴巴严得很!绝对保密!”贺志强立刻拍着胸脯保证。
付平点了点头,看着贺志强那憨厚而认真的样子,心里也知道,交代给他的事,他一般是会不折不扣执行的。他刚想再说点什么,比如问问贺志强晚上有没有安排,或许可以一起吃个饭,再深入聊聊合作社组建的一些初步想法。
然而,他话还没出口,贺志强像是完成了任务一样,脸上露出轻松的表情,立刻接话道:“书记,那要是没别的事,我就先回去了?家里头……呃,家里头还有点事。”他的眼神有点飘忽,似乎在想着什么。
付平看着他那急于离开的样子,微微怔了一下,随即了然。他知道贺志强家那位烧得一手好菜,估计是惦记着回家吃饭了。这强哥,工作上是没得说,忠诚可靠,执行力强,但要说在揣摩领导心思、抓住机会主动靠拢这方面,确实还差点火候。刚才那个合作方案谈得那么激动人心,他作为办公室主任,按理说应该趁热打铁,多跟自己交流请示才对。
也罢,人各有志,不能强求。付平心里闪过一丝无奈,但脸上没表现出来,只是点了点头:“好,那你去吧。”
贺志强如蒙大赦,冲付平笑了笑,转身快步下楼去了。他心里确实惦记着老婆答应今天做的红烧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那滋味,想起来就流口水。至于书记刚才可能想说没说的话,他压根没往深处想。
付平看着贺志强的背影消失在楼梯拐角,轻轻摇了摇头,转身走回自己的办公室。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将办公室染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外面知了的叫声似乎也弱了下去,小镇开始进入一天中相对宁静的时刻。付平独自一人坐在办公桌后,没有急着离开。
他重新拿出那个黑色封皮的笔记本,摊开,拿起笔,开始认真梳理下午和李晓婷交谈的每一个细节,特别是最后敲定的那个合作框架:内部食堂优先采购,外部渠道委托销售,镇里保质,李晓婷保量保销路……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要点,他都仔细地推敲着,标注着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越梳理,他心里越是笃定。李晓婷这条线,来得太及时,太关键了!简直是瞌睡遇到了枕头!有了她这个拥有“惠民农贸市场”渠道、并且具备成熟运营经验的“内援”,曹海镇农产品“进城”这盘棋,最难的一步——找到一个靠谱的、能规模化销售的出口,就算是走活了!
“八九不离十了。”付平喃喃自语,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当然,他也很清楚,这只是第一步。框架搭起来了,接下来就是往里面填充血肉。最关键的核心,还是那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必须尽快把合作社的架子搭起来,把农民组织起来,把生产标准定下来,拿出实实在在的、符合要求的产品,才能让李晓婷那边的合作真正落地,也才能最终向市供销集团的李宏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这件事,必须马上行动!而且,必须找到最得力的帮手!
他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个人影——芝麻山村的村长,王大虎。那个性格豪爽、在村里一呼百应、跟着他搞旅游碰了一鼻子灰但仍然对他信任有加的汉子。合作社这事,尤其涉及到要把大家组织起来统一标准,必须要有王大虎这样在村里有威望、敢担当的人冲在前面才行。
想到这里,付平不再犹豫,拿起桌上的座机电话,手指熟练地按下一串号码。
电话接通,传来王大虎那标志性的大嗓门:“喂?哪位?”
“大虎哥,我,付平啊。”付平的语气带着轻松和亲切。
“哎呀!付书记!你回来啦?!”王大虎的声音立刻透出惊喜,“啥时候回来的?也不提前说一声!”
“刚回来没多久。”付平笑了笑,“怎么样,大虎哥,晚上有空没?一起吃个饭?老地方,镇上老刘家菜馆,我请客!”
“有空有空!必须有空啊!”王大虎爽快地答应,“书记您叫我,刀山火海也得去啊!不过……书记,您这刚回来就请我吃饭,是不是……有啥好事啊?”王大虎虽然性子直,但跟着付平久了,也学了点察言观色。
“哈哈,老哥,鼻子还挺灵!”付平心情很好,忍不住笑骂了一句,随即语气变得郑重而兴奋,“没错!有天大的好事要跟你商量!非常重要的事!关于咱们镇农产品销售,还有那个合作社的事,今天……有了重大突破!见面跟你细说!”
“真的?!太好了书记!”王大虎的声音也激动起来,“那行!我马上过去!老刘家是吧?我先去占个座!”
“好,那一会儿见!”
付平挂了电话,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笑容。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渐渐被暮色笼罩的小镇。远处的山峦只剩下朦胧的剪影,几缕炊烟袅袅升起。他的心里,却像是点燃了一把火,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干劲和期待。
曹海镇的振兴之路,似乎终于找到了一个清晰可见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