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民怨沸腾时
微龙唐2025-08-10 19:066,074

  镇上的冬天,冷得像是刮骨刀子,风从山脚下卷着枯叶一路吹进镇子里,把刚刷上白漆的宣传栏吹得嘎吱作响。早晨七点不到,镇政府门口就围满了人,三三两两站成一圈,低头盯着宣传栏上那张新贴的红头文件。有人嘴里叼着烟,有人双手插在棉袄口袋里,脚下踩着泥巴,鞋底还沾着昨天从田里带回的稀泥。

  “企业撤资,怎么写得这么好听?啥叫‘经营考虑’,直接说跑了不就完了?”人群里,一个穿黑棉袄的大汉咧着嘴,半真半假地笑着。他的嘴角裂开,露出一口黄牙,像是被烟熏久了,牙缝里还有菜叶。

  “你小声点吧,政府这不是给个说法嘛,总比啥都不说强。”旁边一个戴毛线帽的中年人低声提醒,眼睛却还死死盯着文件上的红字。

  文件不长,只有短短几百字。大意是某道地蕲艾产业园区的重点企业因“自身经营发展需要”撤资退出,但镇政府将继续营造优质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

  “啥意思呢?就是说我们这地方不好呗。”毛线帽的人抬头,吐了口白气,声音更低了几分,“这年头,企业跑了,政府能咋办?还能绑着不成?”

  “绑?绑也没用,人家要走你能拦得住?”黑棉袄嗤笑一声,声音尖锐,像刀子在铁皮上划了一道,“我倒是听说,这企业早就不乐意了,嫌我们这儿的政策不行。还优质营商环境,优质个屁,连水电都没给人家供应够。”

  “哎,别乱说,政策是镇里的事,你懂个啥?”毛线帽摆摆手,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了。

  人群里议论纷纷,声音压低了些,但那种不满和疑虑像一锅煮开的粥,咕嘟咕嘟地冒泡。镇政府二楼的窗户后,付平站在窗边,隔着玻璃看着楼下的场景。他面色沉静,一动不动,像是雕塑一般。

  “书记,通报贴出去了,下面的人情绪还算稳定,就是……”吴冲推门进来,手里捧着一叠文件。他个子不高,头发稀疏,脸上的皱纹像犁过的田地,深深浅浅的,笑的时候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付平转过身,接过文件随手放在桌上,声音低沉:“就是还有人不信,对吧?”

  吴冲点点头,又摇了摇头,“信不信都没用,关键是咱得赶紧想办法补这个窟窿,不然下面的人还不得炸锅?”

  付平站在窗边,看着楼下聚集的人群,像一群被寒风吹散又勉强聚拢的麻雀,叽叽喳喳,不安分得很。他没说话,眼睛里是一种深不见底的平静,仿佛外面的一切喧嚣都与他无关。他在这穷乡僻壤的镇子上扎根了十几年,什么风浪没见过?一个企业撤资,算得了什么?不过是压死骆驼的一根稻草罢了。

  吴冲看着付平的背影,心里直打鼓。这位付书记,平时话不多,但心里明镜似的。他知道付书记心里肯定不好受,这蕲艾产业园可是他一手抓起来的,寄托了他多少心血和希望?现在说没就没了,换谁也受不了。

  “书记,要不,我下去跟他们说几句?”吴冲小心翼翼地问,声音放得很轻,生怕惊扰了付平的思绪。

  付平摇了摇头,依旧看着楼下。“说什么?说我们会想办法?他们听得进去吗?说企业是因为经营原因撤资?他们信吗?说多了,反倒显得我们心虚。”

  他顿了顿,转过身,走到办公桌前,拿起桌上的茶缸,轻轻吹了吹,喝了一口。“老吴,你去把老林叫来。”

  老林是镇里的管财政的,一辈子跟数字打交道,精明得很。付平知道,现在最要紧的不是安抚人心,而是搞清楚账目,看看这企业到底卷走了多少钱,留下了多少烂摊子。

  吴冲应了一声,赶紧转身出门。他知道,付书记这是要开始收拾残局了。

  窗外,风更大了,卷起地上的落叶,在空中打着旋儿。那些枯黄的叶子,像是镇上人的希望,被风吹得七零八落。

  没过多久,老林就来了。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戴着一副老花镜,手里还拿着一个算盘,珠子被磨得锃亮。

  “书记,你找我?”老林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眯着眼睛看着付平。

  付平指了指桌上的文件,“老林,你看看这份文件,重点是账目,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老林接过文件,仔仔细细地看了起来,眉头越皱越紧。他时不时地拿起算盘,噼里啪啦地拨弄着,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刺耳。

  “书记,这账不对劲啊。”老林抬起头,语气凝重。“他们从银行贷了不少款,说是要扩大生产规模,但现在看来,根本就没用到实处。”

  “哦?怎么说?”付平坐直了身子,眼神锐利起来。

  “这个产业园,名义上是重点企业,享受了不少优惠政策。水电费减免,税收优惠,还有各种补贴,加起来可不是个小数目。但他们上报的生产数据,跟实际情况根本不符,明显是虚报冒领。”老林的声音带着一丝怒气,他一辈子清清白白,最看不惯这种弄虚作假的事情。

  付平沉默了,他早就预感到事情没那么简单,但没想到会这么严重。他看着窗外,心里像压了一块巨石,沉甸甸的。

  “还有,他们还以产业园的名义,在镇上集资了不少钱,说是要给村民分红。现在企业跑了,这些钱……”老林叹了口气,没说下去。

  “这些钱,恐怕是打了水漂了。”付平接过了话,声音有些沙哑。他知道,这些钱都是镇上人的血汗钱,是他们辛辛苦苦攒下来的。现在全没了,他怎么跟他们交代?

  “老林,这件事,你一定要查清楚,仔仔细细地查,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付平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另外,这件事,暂时不要声张,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老林点点头,“书记放心,我明白。”

  老林离开后,付平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抽着烟。烟雾缭绕中,他的脸色显得更加阴沉。

  他知道,这件事远比想象的要复杂,牵扯的人也肯定不少。但他不怕,他付平不怕事,他怕的是对不起镇上的父老乡亲。

  他把烟头狠狠地摁灭在烟灰缸里,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依旧聚集的人群。

  “乡亲们,你们放心,我付平一定会给你们一个交代!”他在心里默默地说。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进来。”付平说道。

  门开了,进来的是镇上的派出所新所长张虎。他穿着一身警服,身材魁梧,脸上带着一丝焦虑。

  “书记,出事了。”张虎说道,声音有些急促。

  “什么事?”付平问道,心里咯噔一下。

  “有人在镇里小超市散布谣言,说企业撤资是因为镇政府贪污了钱,还说要组织大家去县里上访。”张虎说道。

  付平的脸色更加难看了。他知道,事情开始变得棘手了。

  “是谁在散布谣言?”他问道。

  “还在调查,但估计是跟企业有关系的人。”张虎说道。

  付平点点头,他知道,这肯定是企业的人在背后搞鬼,想把事情闹大,好浑水摸鱼。

  “张虎,你立刻去调查,一定要查清楚是谁在散布谣言,坚决打击这种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付平说道,语气不容置疑。

  “是,书记。”张虎应了一声,转身走了。

  付平再次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的人群。他知道,接下来的路,将会更加艰难。

  第二天一大早,付平就去了镇里的小超市。

  老板娘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穿着一件碎花棉袄,脸上堆满了笑容。

  “付书记,您怎么来了?”老板娘看到付平,连忙迎了上来。

  “我来随便看看。”付平说道,环顾四周,目光落在几个正在闲聊的村民身上。

  “听说企业撤资了,是真的吗?”一个村民问道,眼神里带着一丝担忧。

  “是真的。”付平点点头,没有隐瞒。

  “那我们怎么办啊?企业撤资了,我们的分红怎么办?”另一个村民问道,语气有些激动。

  “大家放心,镇政府一定会给大家一个交代。”付平说道,声音沉稳有力。

  “交代?怎么交代?钱都没了,拿什么交代?”一个穿着破旧棉袄的老汉说道,语气带着一丝不满。

  “老人家,您放心,我们会想办法的。”付平耐心地说道。

  “想办法?想什么办法?你们这些当官的,就知道说空话。”老汉说道,声音越来越大。

  “老人家,您别激动,有什么话好好说。”老板娘连忙劝道。

  “我有什么好说的?钱都没了,我还说什么?”老汉的情绪越来越激动,声音也越来越尖锐。

  “老人家,您相信我,我付平一定会给大家一个交代。”付平再次说道,语气坚定。

  老汉看着付平,眼神里带着一丝怀疑,一丝期盼,还有一丝绝望。

  付平知道,他必须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否则,镇上将会陷入一片混乱。

  他回到了镇政府。

  他把吴冲和老林叫到了办公室。

  “现在的情况很复杂,企业撤资,谣言四起,村民情绪不稳定。我们必须尽快拿出解决方案。”付平说道,语气严肃。

  “书记,我们该怎么办?”吴冲问道,语气有些焦虑。

  “首先,我们要查清楚企业的账目,看看他们到底卷走了多少钱。其次,我们要安抚村民的情绪,告诉他们,镇政府一定会给大家一个交代。最后,我们要想办法引进新的企业,填补产业园的空缺。”付平说道,语气坚定。

  “引进新的企业?谈何容易啊?”吴冲叹了口气,语气有些悲观。

  “事在人为。”付平说道,眼神里闪过一丝光芒。“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渡过难关。”

  他看着吴冲和老林,眼神里充满了信任和期待。

  “老吴,你负责安抚村民的情绪,告诉他们,镇政府一定会给大家一个交代。老林,你负责查清楚企业的账目,看看他们到底卷走了多少钱。我,负责引进新的企业。”付平说道,语气坚定。

  吴冲和老林点点头,他们知道,接下来将会是一场硬仗。

  付平伸手揉了揉眉心,问:“那个老戴呢?”

  “还在外面跑呢,昨天给我打电话说有点眉目了,今天可能回来。”吴冲的语气带着一丝不确定,“老付,要不你给……”

  付平抬手打断了他的话,“先不急,你去盯着点,别让下面的人乱了。”他顿了顿,又补了一句,“特别是那些个老百姓,该安抚的安抚,该解释的解释,别让人觉得咱们啥都不干。”

  吴冲应了一声,转身出了门。他走得急,脚步声在走廊里回荡,渐渐消失在空荡荡的楼道里。

  付平的办公室不大,摆着一张老旧的办公桌,墙角还放着一盆快要枯死的吊兰。吊兰的叶子边缘泛着黄斑,像是被风干的菜叶,看着就让人觉得疲惫。

  电话响了,付平拿起听筒,还没开口,那边就传来一个浑厚的男声:“付书记,我是老林啊,你看咱们厂子现在还留在这儿,水电费是不是能再给点优惠?这两天老听说企业撤资,我们员工心里也不踏实啊。”

  付平皱了皱眉,语气尽量放缓:“老林,你放心,镇里肯定会全力支持你们的经营发展。水电的事,我再跟上面协调,争取给你们减一点。”

  “那就好,那就好,书记,这些天辛苦你了。”老林的语气缓和了一些,但话里还是透着一股小心翼翼。

  挂了电话,付平叹了口气,又拨了一个号码出去:“喂,王总,我是付平啊,咱们上次谈的合作项目,您看……”

  一上午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付平的声音沙哑了不少,但电话那头的回复却都模棱两可。吴冲端着一杯茶进来时,看到他正靠在椅子上,闭着眼,眉头紧皱。

  “老付,你这身体,别太拼了,真要累垮了谁来撑这个摊子?”吴冲把茶杯放在桌上,语气里带着几分关切。

  付平睁开眼,看了他一眼,淡淡地说:“撑不撑得住,得看咱们能不能把企业留下来。”

  吴冲叹了口气,停顿了片刻,试探着开口:“老付,要不你给老学长打个招呼?咱们镇上的事,他总不能不管吧。”

  付平的脸色微微一变,抬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没接话。

  吴冲看着他,犹豫了一会儿,低声说:“老付,有时候,咱们该低头还是得低头啊,这不是为了你自己,是为了镇上几万口人。”

  付平放下茶杯,声音低沉:“再说吧。”

  下午三点多,戴冠宇回来了。他一进办公室,就像一阵风,把门吹得砰地一声关上。他的脸冻得通红,呼出的白气在空气里散开,带着一股说不出的兴奋。

  “老付,老吴我找到企业了!”戴冠宇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手里还拿着一叠资料,“‘百姓医药’,愿意来咱们镇上投资,说是看中了咱们这儿的政策优惠。”

  付平接过资料翻了翻,眉头微微皱起:“百姓医药?”

  “是啊,做药品的,他们说了,只要咱们能提供厂房和水电,他们立马就能上马。”戴冠宇的语气里透着一股急切,“付书记,这可是个大企业,投资规模至少上千万!”

  付平盯着资料,翻到最后一页时,脸色渐渐沉了下来。他抬头看着戴冠宇,问:“你查过他们的背景吗?”

  戴冠宇愣了一下,“查了啊,正规企业,有资质,有规模,没问题的。”

  付平把资料放在桌上,语气冷了几分:“这是家重污染企业,你知道吗?他们在邻省的厂子刚因为污染问题被关停。”

  戴冠宇愣住了,脸上的兴奋一点点褪去,“这……付书记,这怎么可能?人家可是大企业啊。”

  付平叹了口气:“老戴,招商是重要,但咱们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把污染引进来。经济债咱们能还,可环保债,那是子孙债,咱们还不起。”

  戴冠宇的脸涨得通红,他忍了半天,终于忍不住开口:“付书记,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企业都跑了,咱们连活都活不下去了,还谈什么环保?未来未来,现在都没了,还有什么未来!”

  话音落地,办公室里一片沉默。

  .......

  窗外的天色已然暗了下来,冬天的日子短,四点多钟,天边的最后一抹灰白已经被吞没,镇政府办公室里显得更加冷清。付平把手伸向桌上的台灯,开关啪地一响,昏黄的灯光洒在桌面上,把那些文字和数据照得更加清晰,也更加沉重。

  门被轻轻推开了,吴冲探进半个脑袋,看到付平还坐在那里,走了进来,脚步放得很轻:“老付,天黑了,还不回家?”

  付平没回头,只是摆了摆手:“你先回吧,我再看看这事。”

  吴冲站在他身后,看了一眼桌上的资料,叹了口气:“老戴是真急了,老付,我看他不是不懂你说的理,只是……哎,现在大家都被逼到这份上了,谁还能不急呢?”

  付平抬起头,终于回过身看着吴冲。他的眼睛里有一层浑浊的疲惫,像是一口干涸的老井,又深又暗。他缓缓开口:“我知道他急,我也急。可有些事,急不得。”

  吴冲听了这话,沉默了一会儿,慢慢走到椅子上坐下。他的手指在膝盖上摩挲着,像是要把那些从嘴边溜掉的话重新捡起来。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了:“老付,你说得对,环保债,咱们还不起,可现在人都要活不下去了,咱们还能讲什么长远?这个企业,真就一点余地都没有?”

  付平摇了摇头,语气里带着一丝疲惫:“老吴,你也知道,我不是没想过妥协,可这个企业的污染问题一旦进来,别说将来,我们现在的水源和空气都得遭殃。你就看隔壁县的例子,他们当初为了招商,把一家化工厂引进去了,结果怎么样?污染了好几条河,鱼没了,庄稼也减产了,老百姓天天堵在县政府门口闹。这种事,咱们能干吗?”

  吴冲沉默了,他抬头看着付平,嘴唇动了动,却什么都没说出来。他知道付平说的有道理,可道理归道理,眼下的困局却像是一张巨大的网,把所有人都紧紧缠住,越挣扎越觉得喘不过气。

  两人正沉默着,走廊里又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接着戴冠宇推门而入。他的脸色红红白白,像是刚从外面吹了冷风回来,甚至连头发都凌乱着。他手里拎着一个黑色的文件袋,刚进门就把它往桌上一放:“我刚又查了一遍,这家企业确实污染大,但人家也说了,只要咱们同意,他们可以出资建污水处理系统,还承诺三年之内会整改到环保标准。老付,这样的条件,咱们是不是可以再考虑一下?”

  付平抬眼看着戴冠宇,眼神并没有因为他的急切而有丝毫变化。他伸手把文件袋拉开,抽出里面的资料,仔仔细细地翻看了一遍,眉头却越皱越紧。

  “老戴啊这个所谓的污水处理系统,咱们镇里有能力监督吗?他们的整改承诺,谁来保证落实?你知道这种企业有多少办法绕过检查吗?一旦他们的污染超标,咱们能拿他们怎么办?”付平的语气不重,但字字如锤,敲在戴冠宇的心上。

  戴冠宇咬了咬牙,猛地站起来:“可是不引进这个企业,咱们镇上的经济怎么办?那些失业的工人怎么办?咱们的税收怎么办?您总说环保债是子孙债,可现在的债,咱们连今天都过不去啊!”

  付平看着他,沉默了很久,终于叹了口气:“我知道你是为了镇上的发展着急,可有些路,咱们走不得。饮鸩止渴,不是办法。”

  戴冠宇的眼圈红了,他抿着嘴然后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开了。他的脚步声急促而凌乱,像是把心里的愤怒和委屈全都踩在了地板上,砰砰作响。

继续阅读:第424章 王二虎的五百万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扶贫小村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