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贵客天降
微龙唐2025-08-10 19:585,792

  刚过九点半,已经带着几分灼人的热量,毫不客气地泼洒在曹海镇政府大院的水泥地上。这院子不大,一眼能望到头,地面勉强算得上平整,几辆漆面黯淡、挂着本地“江J”牌照的旧车,像几头温顺的老牛,安静地泊在角落。院子正中,是一栋三层高的苏式小楼,墙体在岁月的侵蚀下略显斑驳,几处甚至露出了内里的红砖,像老人脸上的褶皱。楼体正中,两块有些年头的牌子并列悬挂:“曹海镇人民政府”,红底白字,在阳光下依然醒目,昭示着这方土地的权力核心。

  沉闷的空气被一阵低沉的引擎轰鸣声搅动。三辆黑色轿车鱼贯驶入,与院内那些本地牌照的“老伙计”们形成了刺眼的对比。打头的是一辆崭新的迈巴赫,乌黑的车身在阳光下泛着幽深的光泽,车牌是省城的“江A”,数字也颇为讲究,无声地宣告着来客非同一般的身份和来意。这辆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的豪华轿车,像一位误入乡间小径的盛装贵妇,精准而从容地停在了办公楼前特意用黄色油漆划出的预留车位上,那位置,平时是镇党委书记付平的专属。

  迈巴赫后座车门甫一打开,首先探出的是一双擦得锃亮的黑色意大利手工皮鞋,纤尘不染,与脚下这片水泥地仿佛属于两个世界。紧接着,一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男人沉稳地跨出车厢。他身着一套挺括的深色定制西装,面料考究,一看便知价值不菲。衬衫雪白,领口微开,未打领带,却丝毫不减其严谨与威势。

  这人便是冯总,大名冯建国,中旅景程集团华中大区分公司总经理,此次曹海镇之行的核心人物。他面容清癯,线条刚硬,一双眼睛深邃锐利,带着长期身居高位者特有的审视感,仿佛能轻易洞穿人心。下车后,他只是随意地扫了一眼这略显寒酸的镇政府大院,目光在那两块牌匾上停留了不足半秒,便不再多看,仿佛这周遭的一切,都不足以引起他过多的注意。他抬起左手,看了一眼腕上那块百达翡丽,表盘在阳光下折射出冷峻的光芒。他的手指修长干净,指甲修剪得一丝不苟,每一个细节都透着精致与自律。

  迈巴赫车的副驾驶位和紧随其后的两辆轿车上,也陆续下来了五六个人。男女皆有,无一例外地西装革履或职业套装,手提着厚实的公文包,脸上是职业化的严肃表情,行动间透着一股大城市精英特有的干练与高效。他们自动在冯总身后半步的距离集结,形成一个无形的屏障,将冯总与这个陌生的环境隔离开来。

  办公楼的门厅处,曹海镇党委书记付平早已领着一班镇领导候着了。他的头发用发蜡梳理得一丝不苟,露出宽阔的额头,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热情笑容,既不显得过分谄媚,又不失地方主官的身份。他身后,镇长戴冠宇、副镇长吴冲等人一字排开,表情中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期待,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毕竟,这位冯总,可是他们盼星星盼月亮盼来的“财神爷”,芝麻山村那个搁置已久的项目,能不能盘活,就指望这位了。

  付平见冯总下车,立刻快步迎了上去,隔着两三步便主动伸出双手,声音洪亮而热情:“冯总,一路辛苦!我是曹海镇的付平,代表曹海镇党委、政府,热烈欢迎冯总一行莅临指导工作!”这“指导工作”四个字,用得极有分寸。

  冯总伸出手,与付平宽厚的手掌象征性地轻轻一握,触手即分。他的声音低沉有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付书记客气了。”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也无从判断他此刻的心情。

  镇长戴冠宇等人也纷纷上前,口称“冯总好”,冯总只是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并未与他们一一握手。他身后的随行人员中,一位看着像是秘书或助理的年轻女性上前一步,与戴冠宇等人简单地握了握手,算是代劳。这种微妙的层级感,在无声的肢体语言中传递得淋漓尽致。

  付平心中暗道:这位冯总,果然名不虚传,气场太强了,一看就是见过大世面、发号施令惯了的主儿。看来,今天这接待,怕是不好应付。不过,项目是硬道理,芝麻山村几十户贫困户的希望,曹海镇未来几年的发展亮点,都系于此。面子上的功夫,必须做足,再难啃的骨头,也得想办法啃下来!

  寒暄已毕,付平侧过身,热情地做出一个“请”的手势,引向办公楼内:“冯总,外面日头晒,咱们先上楼,到会议室喝杯茶,稍作休息。我再给您和各位领导简单汇报一下我们曹海镇的基本情况,以及芝麻山村生态旅游项目的初步设想和我们镇里的一些配套政策,您看如何?”

  为了迎接冯总一行,镇政府一楼那间最大的会议室,显然是经过精心打扫和布置的。老旧的木质会议桌擦得能映出人影,上面整齐地摆放着本地产的矿泉水、时令水果。

  那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标语,也像是刚擦拭过,显得格外醒目。办公室主任贺志强正指挥着两个年轻女干部,在每个座位前摆上新买的骨瓷茶杯,茶叶是付平特意从自己办公室拿来的珍藏版信阳毛尖。一切都力求周到,希望能给省城来的贵客留下一个好印象。

  然而,冯总似乎对这番精心安排并不领情。他微微一摆手,语气不容置喙地打断了付平的话:“付书记,不用麻烦了。”

  他目光扫过付平和一众镇干部,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天然的威慑力:“客套就免了,咱们不搞那些虚的。时间宝贵,直接去芝麻山村吧,我想先看看项目地。”顿了顿,他又补充了一句,像是解释,又像是不容辩驳的指令:“早点看完,我们也好早点做判断,不耽误大家的时间。”

  这话一出,包括付平在内的所有曹海镇干部都愣住了。会议室里的茶水点心、精心准备的汇报材料、投影仪……一瞬间都成了多余的摆设。付平脸上的笑容仅仅僵硬了一瞬,大约半秒钟,便立刻恢复如常,语气依旧热情,仿佛冯总的提议正中他下怀:“好!冯总果然是雷厉风行,干脆利落!那我们这就出发,我亲自给您带路!”

  付平心中却是一凛:这下马威给的……够直接,也够分量。不过,转念一想,也好。这说明对方不是来走过场、应付差事的,是真心想看项目。只要是真心实意,哪怕态度傲慢一点,也比那些笑眯眯却不办实事的官僚强。项目落地,才是王道。

  他迅速转过身,对身边的办公室主任贺志强低声吩咐了几句。贺志强立刻点头会意,小跑着出去安排车辆。几分钟后,镇政府院里那辆保养还算不错的丰田普拉多越野车和一辆金杯面包车已经发动起来,准备在前方引路。冯总的迈巴赫依旧居中,其余车辆殿后,车队重新编组,在扬起的一阵尘土中,浩浩荡荡地向着芝麻山村的方向驶去。

  一名年轻的镇干部,被贺志强临时指派,骑着摩托车,一溜烟地抄小路提前赶往芝麻山村,去通知村支书王大虎做好“迎接”准备。只是,这“准备”,在如此仓促的时间下,又能做到何种程度呢?付平心里没底,只能暗自祈祷,别出什么岔子才好。

  从曹海镇政府到芝麻山村,大约有十几公里的路程。前半段是平整的水泥路,路两旁是初夏时节绿意盎然的农田。车过中途,水泥路便到了尽头,变成了颠簸起伏的土路,车轮碾过,扬起阵阵黄尘,像一条黄龙在车队后翻滚。

  迈巴赫的优良减震系统,最大限度地过滤了路面的不平,但车内冯总的眉头,还是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付平坐在副驾驶,透过后视镜瞥见了冯总的表情,心里不由得又紧了紧。

  王大虎正带着几位村干部焦急地等候着。此刻,他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显然是刚接到镇上的通知,匆忙从田里赶回来的,甚至可能是一路小跑。他身后的几位村干部,也大多是相似的打扮,神情中带着几分乡下人特有的拘谨和不安。

  车队在村口停稳。付平抢先一步下车,小跑着绕到迈巴赫车后门,亲自为冯总拉开车门,同时介绍道:“冯总,这位就是芝麻山村的王大虎村长,我们都叫他大虎村长。”

  他又转头对王大虎说,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郑重:“大虎村长,这位就是我跟你提过的,专程从省城来考察我们生态旅游项目的冯总!”

  王大虎紧张地搓着那双饱经风霜的大手,脸上挤出憨厚而略带讨好的笑容,连声说道:“冯总好!冯总好!欢迎冯总来我们芝麻山!山旮旯穷地方,招待不周,冯总多担待!”他的普通话带着浓重的乡音,但诚挚之情溢于言表。

  付平指了指不远处几间低矮的平房,那是芝麻山村的村委会小院,门口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芝麻山村村民委员会”。他再次试探性地提议:“冯总,这日头也毒,要不……咱们先到村委会坐坐?喝口水,歇歇脚。大虎他们也准备了一些关于村里具体情况的材料,想跟您当面汇报汇报。”

  透过村委会半开的窗户,可以隐约看到里面擦得锃亮的玻璃,门口的水泥地似乎也刚洒过水,扫得干干净净,显然是王大虎他们在接到通知后,用最短的时间做了力所能及的准备。

  然而,冯总的目光在村委会那几间简陋的平房上仅仅停留了不到一秒,便漠然地移开了。他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不用了,付书记,王村长。”

  他转向王大虎,声音里听不出任何情绪波动:“别坐了,直接去看现场吧,边走边说。我时间有限,下午还有其他安排。”

  这话一出,不仅是王大虎,连同付平身后的镇长戴冠宇、吴冲等几位陪同的镇干部,脸上的笑容都有些挂不住了。他们面面相觑,眼神中流露出几分错愕和尴尬。王大虎更是有些不知所措,他下意识地看向付平,眼神里充满了询问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为了这次“汇报”,他昨晚熬到半夜,让村里的文书用电脑打印了几份材料,还特意把他家存着待客的最好茶叶——几两不知道转了几手的陈年“龙井”——都拿了出来,准备泡给贵客尝尝鲜。现在看来,这些准备都成了泡影。

  付平脸上的笑容依旧努力维持着,只是眼角控制不住地微微抽动了一下。他深吸一口气,将那份不快压了下去,语气尽量保持着平静和热情:“好,好!听冯总的!冯总办事,就是讲效率!大虎,前面带路,我们直接去项目规划地!”

  村委会办公室里,那几张擦得一尘不染的旧桌子,刚泡好、正冒着热气的几杯茶水,洗得干干净净却无人问津的苹果和瓜子,还有那份王大虎视若珍宝的打印材料,都静静地待在那里,弥漫着一种被遗弃的落寞。也许,还有一条用红纸写的“热烈欢迎冯总一行莅临芝麻山村指导工作”的横幅,因为时间仓促,还没来得及挂上,此刻正孤零零地躺在角落的纸箱里。

  王大虎应了一声,转身便在前面引路。冯总和付平并肩而行,冯总的随行人员、镇长戴冠宇以及分管招商的副镇长吴冲等人则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一行人沿着村里那条新修的水泥路,向村子深处和紧挨着的山边走去。水泥路不宽,队伍拉得有些长。

  “冯总,您看,这片是我们村最好的地了,向阳,地势也平缓,后面就靠着芝麻山。”王大虎一边走,一边指着路旁大片的田地,磕磕巴巴地介绍着。他的词汇量有限,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句朴素的话,但语气却透着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

  付平不时地在旁边补充,将王大虎的介绍与镇上的初步规划巧妙地结合起来:“冯总,我们初步的设想是,利用村东头那片废弃的鱼塘和周边的空地,进行清淤扩建,打造一个小型的水上乐园,夏天可以吸引县城和周边乡镇的居民过来消暑游玩。”他又指着远处连绵起伏、覆盖着茂密植被的山丘和错落有致的梯田,“那边的山坡,光照充足,景色也好,可以开发成田园风光游览区,搞一些时令水果采摘、农耕文化体验、户外拓展之类的项目。城里人现在不都好这个嘛!”

  镇上分管招商和农业的副镇长吴冲,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戴着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他也抓住机会,适时地插话,从更专业的角度介绍曹海镇在招商引资方面的一些优惠政策、芝麻山村独特的生态资源禀赋,以及潜在的市场前景。他语速不快,条理清晰,显然是做过充分准备的。

  此刻,在这乡间小道上行进的三方人马,心态各异,构成了一幅颇具意味的权力与利益交织图景。

  以王大虎为代表的芝麻山村干部,心态最为简单、朴素。在他们眼里,冯总就是“大老板”、“财神爷”,是能给村子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关键人物。他们不太懂什么复杂的商业谈判技巧,也不太理解什么叫权力博弈,更不在乎冯总那不近人情的“下马威”。他们的任务,就是把冯总陪好,把村里的好东西展示出来,别出什么岔子,争取把项目留下。至于冯总的直接和不讲情面,他们或许会私下嘀咕一句“城里大老板就是这样,办事麻利,不跟咱乡下人一样磨叽”,但绝不会往心里去。因此,他们的行为表现便是:认真指点,有问必答,言语不多,略显拘谨,但眼神中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而以付平为首的曹海镇领导层,心态则要复杂得多。

  像付平这样,身为主官,见识和格局相对开阔一些。虽然他也明显感觉到了冯总的强势和不留情面,甚至可以说是傲慢,但他更倾向于将此解读为冯总对项目本身高度重视、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的体现。“人家大老板,时间金贵,日理万机,哪有功夫跟我们在这儿磨蹭、听我们唱赞歌?直奔主题,说明人家是真心想干事,不是来敷衍咱们的。”付平在心里这样安慰自己,也这样开导手下。他更关注的是项目能否最终落地,能否给曹海镇带来实实在在的政绩和发展机遇。为此,受点委屈,不算什么。

  但镇上的绝大部分陪同干部,如镇长戴冠宇、吴冲等人,内心则颇有微词。第一次变更计划,不去会议室,可以说是节省时间,大家可以理解。但第二次,连村委会的门都不进,水都不喝一口,就显得非常不尊重人了,甚至可以说是刻意的轻慢和羞辱。“我们好歹也是一级党委、政府,最起码的待客之道还是要讲的吧?这么不给面子,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这冯总,架子也太大了吧?比市领导谱还大!”这些腹诽和不满,在他们心中翻腾,但没人敢当面表露出来。毕竟,项目是“希望”,是“政绩”,是领导关注的重点,谁也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触霉头。他们只能强颜欢笑,小心翼服侍着。

  至于冯总和他带领的那个精英团队,对于曹海镇和芝麻山村的接待水平、办公条件、乃至周遭的环境设施,内心可能是一种淡淡的不屑,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习以为常的无感。他们常年跟着冯总南征北战,考察过的项目地,从繁华都市的CBD到偏远山区的小村落,不计其数,见过的场面远比这个大得多,接触过的官员级别也远比付平高得多。

  冯建国本人,作为华中大区这家百亿级投资集团的副总经理,平日里直接对接的,至少也是地级市的市长、书记,甚至偶尔也会参与到省级领导主持的洽谈会。付平虽然是正科级干部,按照地方行政级别,也算是一方诸侯,但在冯建国眼中,其级别和影响力,显然还不够分量。曹海镇这种乡镇级别的接待规格,自然也入不了他的法眼。他早已习惯了这种高效率、目标导向、直奔主题的沟通方式,在他看来,所有与项目核心无关的繁文缛节,都是对时间的浪费。

  他此行的唯一目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对芝麻山村这个项目的潜在投资价值进行初步评估。至于是否会因此得罪地方上的小官员,他或许考虑过,但这个因素的优先级,远低于项目本身的商业逻辑和盈利前景。如果项目本身不行,双方关系再融洽,他也不会投一分钱;反之,如果项目潜力巨大,利润可观,地方政府自然会想方设法提供便利,扫清障碍,到时候,今天这点“不愉快”,又算得了什么?资本的逻辑,向来如此冷酷而直接。

继续阅读:第518章 派头不小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扶贫小村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