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平和徐向翰正聊得投入,门锁突然响了起来。徐向翰的妻子林小曼推开门,身后跟着付平的妻子刘逸霏,两人各自牵着一个孩子的手。林小曼穿着一件浅色连衣裙,看上去干练又不失温柔。
"你们两个还在喝!"林小曼一进门就皱起了眉头,"不是说好了今天晚上聚会吗?这才几点,你们就喝上了?"
徐向翰笑着举起酒杯:"就喝一点点,解解闷。"
付平赶紧附和:"对对对,就是小酌一下,活络活络气氛。"
两个孩子这时已经蹦蹦跳跳地跑到了爸爸们跟前,徐向翰的女儿小米才六岁,一张圆脸蛋上挂着两个大大的酒窝,凑到徐向翰身边时,却突然捂住了鼻子,往后退了两步。
"爸爸,你身上好臭啊,好难闻的酒味!"小米毫不客气地大声宣布,脸上夸张地皱着小眉头。
餐厅里一阵笑声。
付平的儿子付强也不甘示弱,装作很成熟的样子摇摇头:"叔叔们都变成酒鬼了!妈妈说酒鬼是会变成大笨蛋的!"
刘逸霏赶紧摸了摸儿子的头:"谁教你这么说话的?快跟爸爸和叔叔道歉。"
付强撅起嘴巴,不情不愿地说了声对不起,但眼睛里满是童真的倔强。
林小曼看了看时间:"都快四点了,你们收拾一下吧,马上要出发了。可别让吴老师和陈老等我们。"
徐向翰站起身,看着桌上的酒瓶,眨了眨眼睛:"老婆,你们先去车里等着,我和付平去茶房'醒醒酒',一会儿就下来。"
付平也迅速起身:"对对对,女士优先,你们先去停车场,我们马上就到。"
林小曼翻了个白眼:"就知道找借口,快点,十分钟内必须下来!"
两个女人牵着孩子们的手离开了,餐厅里重归安静。徐向翰和付平相视一笑,赶紧往茶房走去。
"今天陈老和吴老师都来了,正好跟他们谈谈芝麻山村的事。"徐向翰一边走一边说。
"对,正好借这个机会问问他们的意见,毕竟两位都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付平点点头,两人走进了茶房。
江城最大的商业中心"汇金广场"地下停车场,徐向翰和付平的两辆车一前一后停好。四个大人和两个孩子从车里出来,向电梯走去。
"我订的是'粤来粤好',环境不错,服务也挺好的。"徐向翰看了看手表,"应该正好赶上,不会让他们等太久。"
付平整了整衣领:"这家我来过,粤菜做得不错,适合老人家的口味。"
电梯直达汇金广场的五楼,穿过一条装饰典雅的走廊,他们来到"粤来粤好"的门口。服务员微笑着迎上来:"徐先生是吗?您预订的包间已经准备好了,其他几位客人已经到了。"
服务员领着他们穿过大厅,来到一间名为"桂香园"的包间前。推门进去,包间内装修考究,八角形的大圆桌上已经摆好了精致的餐具,一侧的茶台上,茶壶还冒着热气。
吴孟森和他的妻子正在靠窗的位置上坐着。吴孟森约莫六十岁上下,穿着一件浅灰色的衬衫,头发有些花白,但精神矍铄。陈老坐在他们对面,陈老比吴孟森还要年长几岁,一身中式立领的深蓝色上衣,显得格外精神。还有一位慈祥的老太太坐在陈老旁边,那是刘母。
"我们来晚了,真是不好意思。"徐向翰快步上前问候。
吴孟森起身笑道:"哪里哪里,我们也是刚到一会儿。快请坐,快请坐。"他的声音洪亮,一看就是经常在公众场合讲话的人。
陈老微微颔首,眼睛里带着慈爱的光芒:"向翰啊,好久不见了,工作还顺利吧?"
"托您的福,一切都好。"徐向翰笑着回答。
付平也上前问候:"老师,师母,陈老,身体都还好吧?"
徐如萍笑眯眯地看着两个孩子:"好着呢,看看这两个孩子,长得多快啊!小米,还认得奶奶吗?"
小米害羞地躲在妈妈身后,探出半个小脑袋:"认得,奶奶。"
付强则大方多了,一蹦一跳地走到徐如萍面前:"奶奶好!我可想死你啦!"
众人被付强的直率逗得哈哈大笑,气氛一下子变得热络起来。
服务员开始上茶点,徐如萍亲切地招呼两个孩子坐在她身边,而大人们则围坐在圆桌旁,开始交流近况。包间里充满了亲切的笑声和问候声,一场家庭聚会正式开始了。
午餐进行到一半,徐向翰和付平早些时候喝的酒已经醒了大半。
"来,咱们再喝一杯。"徐向翰举起酒杯,示意服务员倒酒,"难得今天这么齐全,敬各位长辈一杯。"
付平也举起了杯子:"对,聚会就是要热闹热闹。"
吴孟森笑着摇摇头,但还是端起了酒杯:"你们这些年轻人啊,一到饭桌上就离不开酒。"
陈老抿了一小口:"年轻人有精力,喝两杯无妨。不过,适量就好。"
服务员上完一轮菜后,吴孟森放下筷子,擦了擦嘴角,若有所思地说:"说起酒来,我倒是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你们觉得,一个人酒后的表现,是真实的他,还是酒精造成的扭曲?"
餐桌上安静了一瞬。陈老放下酒杯,轻轻点头:"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个人认为,酒后失态,多半是本性的流露。酒精只是放大了人的情绪和欲望,把平时掩藏起来的东西放大了。"
"我也这么认为。"徐向翰接过话茬,"对付平你了解的人,喝醉了也就是话多点,对不熟的人,喝醉了可能就会露出平时不会展现的一面。"
付平笑着补充:"所以说,看人酒后如何,也能看出一些真性情。像我们徐哥啊,喝醉了就喜欢感慨人生,上次在KTV差点没把服务员唱哭。"
一桌人都笑了起来,林小曼忍不住补充:"可不是嘛,上次回家,衬衫都湿透了,问他怎么回事,说是感动得哭了,我看八成是唱到激动处自己把酒洒身上了。"
徐向翰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哎呀,那不是情到深处自然醉吗。"
饭桌上的笑声更加热烈了。
孩子们已经吃得差不多了,开始在桌子旁边显得有些不耐烦。林小曼注意到了,放下筷子说:"孩子们吃得差不多了,我们带他们去广场的儿童乐园玩一玩吧。"
刘逸霏也起身附和:"对,让他们活动活动。你们慢慢聊,不用管我们。"
她起身前,特意看了付平一眼:"你别喝太多。"
付平点点头:"知道了,就再喝一杯。"
待女人和孩子都离开后,餐桌上的氛围微妙地变了。
几个男人面前的烟灰缸很快就亮了起来。徐向翰从口袋里掏出一盒中华烟,先给两位长辈递过去,然后自己也点了一根。淡蓝色的烟雾在包间内缭绕,为接下来的谈话增添了几分严肃的氛围。
徐向翰吐出一口烟,看向付平:"对了,付平,之前你说的那个芝麻山村的项目,到底是怎么个想法?今天正好吴老师和陈老都在,好好跟他们说说。"
付平精神一振,也点燃了一根烟。他稍微调整了一下坐姿,像是在整理思绪:"吴老师,陈老,是这样的,我最近有个想法,关于江城周边的乡村旅游发展。"
吴孟森靠在椅背上,目光专注地看着付平,陈老则拿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同样在认真听着。
"芝麻山村位于江城西北方向约三十公里处,背靠芝麻山,面临清澈的浔江,自然环境非常好。"付平的眼睛里闪烁着热忱的光芒,"但和很多乡村一样,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儿童,村里的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他顿了顿,吸了一口烟:"我的想法是,把芝麻山村打造成一个集生态农业、民宿体验、文化传承和休闲康养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利用当地的自然风光和农业资源,发展采摘园、农家乐;改造闲置的农房为特色民宿;恢复传统的农耕文化,让游客体验农村生活;同时引入一些康养项目,满足城市人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需求。"
吴孟森和陈老认真地听着,偶尔点点头,但表情都比较严肃。
付平继续说道:"最关键的是,我希望这个项目能真正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不是简单的开发和利用,而是村民共同参与、共同获益的模式。比如民宿可以由村民自己经营,我们提供培训和标准;采摘园和农家乐也由村民自主经营,我们负责整体规划和营销推广。"
"听起来很有想法。"吴孟森点点头,但眼神中带着谨慎。
陈老也轻轻地敲了敲桌面:"年轻人有闯劲是好事,思路也很开阔。"
徐向翰在一旁补充:"付平为这个想法已经准备了很久,实地考察了好几次,也和村里的干部做了初步沟通。村里对这个想法很支持,但在具体实施上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付平点点头:"是的,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中的困难也不少。正好今天有机会向两位长辈请教,希望能得到一些指导和建议。"
陈老把烟按在烟灰缸里,眉头微皱,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吴孟森则看着付平,目光中带着一丝审视。包间里一时间安静下来,只有服务员进来添茶的声音打破了这份沉默。
陈老沉吟片刻,然后直接切入核心问题:"付平啊,你的这个想法很好,很有创意。但是,做生意不是光有想法就行,还要考虑实际落地的问题。"他拿起桌上的笔,在餐巾纸上随手画了几笔,"我先问几个实际的问题。这个芝麻山村项目,你预计总投资要多少钱?"
付平早有准备,但面对陈老犀利的眼神,还是不自觉地坐直了身体:"初步估算,总投资大概在三千万左右,一期先投入一千五百万。"
陈老点点头,把这个数字写在餐巾纸上:"一千五百万,数目不小啊。那你有没有仔细算过运营成本?比如人工、维护、宣传等等,这些都要考虑进去。"
付平稍有迟疑:"这个...具体的运营成本还在测算中。"
陈老的眼神变得更加锐利:"盈亏平衡点在哪里?大概要多少客流量才能维持运营?"
付平的额头上开始冒出细密的汗珠:"这个需要更详细的市场调研和数据支持,还在完善中。"
徐向翰看出付平有些招架不住,帮着解围:"陈老,这些细节我们正在和专业团队一起规划,很快就能有一个详细的方案。"
陈老却没有放过这个话题:"另外,芝麻山村的自然环境怎么样?搞旅游开发,也要考虑环境承载力,不能破坏了原生态。现在都讲究绿色GDP,可持续发展,这些都要提前考虑清楚。"
付平认真地听着,眉头微皱,但眼神中却带着兴奋:"陈老,您问的问题太关键了!这些细节我确实还需要更深入地去调研和规划。"
他喝了一口茶,继续道:"关于环境承载力,我们确实非常重视。芝麻山村有一条清澈的溪流和大片的森林,这些都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的规划中,民宿和各类设施都会沿着村中已有的道路和居民点布局,尽量不破坏原有的自然景观。"
陈老的表情稍微缓和了一些:"这个思路是对的。现在国家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如果破坏了环境,不仅项目可能被叫停,长远来看也是得不偿失的。"
吴孟森在一旁插话:"关于客流量的问题,你们有没有做过周边城市的市场调研?江城本地的消费能力有限,如果只靠本地人,可能难以支撑起这么大的项目。"
付平点点头:"是的,我们考虑的不仅是江城本地市场,还包括周边的几个城市。芝麻山村距离高速路口只有十分钟车程,交通便利,辐射范围可以覆盖周边两百公里的城市群。"
陈老又问道:"你刚才说要吸引村民参与,这个想法很好。但村民普遍文化水平有限,服务意识和经营能力也不足,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付平没想到陈老会问这个问题,但很快就镇定下来:"这确实是个挑战。我们计划分阶段进行培训和引导。首先选择一些有想法、有活力的村民作为试点,提供专业培训,帮助他们提升服务水平和经营能力。成功后,再以点带面,逐步扩大参与范围。"
陈老轻轻点头,眼中露出一丝赞许:"这个思路不错,循序渐进比一下子全面铺开要现实。"
付平越说越有激情,眼中闪烁着光芒:"陈老,其实您提的这些问题,正好点出了项目成功的关键所在。我越来越觉得,这个项目虽然有挑战,但也非常有意思!"
吴孟森敲了敲桌面,目光从付平身上转到徐向翰身上,又转回付平:"付平啊,陈老问的都是项目本身的问题,我想从另一个角度问问你,关于资金和控制权的问题。"
包间里的氛围骤然变得更加严肃,连服务员进来添茶都放轻了脚步。
吴孟森继续道:"这么大的项目,光靠镇上或者园区,恐怕很难独立承担吧?如果招商引资,引入外部资金,那项目的主导权和控制权,你打算怎么保证?"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付平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他正要回答,徐向翰却抢先插话:"要不,融资?现在很多项目都靠融资来启动。"
陈老立刻摇头:"融资啊,风险太大了。一旦资金链断裂,整个项目就可能垮掉。而且,引入外部投资者,利益分配和决策权方面也会有很多复杂的问题。"
吴孟森点点头:"陈老说得对。我见过太多项目,开始时热热闹闹,最后却因为资金问题或者内部分歧而半途而废。特别是这种乡村旅游项目,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如果没有稳定的资金支持,很容易陷入困境。"
付平沉思片刻,然后认真地说:"吴老师,陈老,你们说的都是问题的关键。现在看来,核心问题就是两个:一是资金来源,二是确保我们对项目规划的主导权,不能让外部资本牵着鼻子走。"
徐向翰叹了口气:"这两个问题,感觉近乎无解啊。"
付平却没有气馁,他眼神坚定地说:"是有些难,但我会认真思考,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吴孟森若有所思地说:"其实,我倒是有个想法。你可以考虑分阶段、小步快跑的方式。不要一开始就规划得太大太全,而是从一个点开始,比如先做好民宿或农家乐中的一两家作为样板,让大家看到实际效果。"
陈老也点点头:"对,从小处着手,积累经验和口碑,同时也能测试市场反应。成功了再扩大规模,这样风险会小很多。"
付平眼前一亮:"这个思路很好!确实不必一开始就全面铺开。我可以先选择村里条件最好的几户人家,帮助他们改造成精品民宿,同时开发一两个小型体验项目,比如农产品采摘或传统手工艺展示。这样初期投入可以控制在较小范围内,见效也会更快。"
徐向翰也来了兴趣:"对,而且可以争取一些政府的支持政策。现在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很多地方政府都有相应的扶持资金和政策,可以先利用这些资源。"
付平接着说:"另外,关于主导权的问题,可以考虑成立一个村集体企业或合作社,由村民共同持股,我们提供管理和运营支持。这样既能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又能保证项目按照我们的规划发展。"
吴孟森露出了赞许的微笑:"你这个思路不错,值得一试。"
陈老也点点头:"分步走的策略确实更稳妥。不过,你还需要做更详细的市场调研和财务规划,特别是要测算清楚每个阶段的投入和预期收益。"
付平认真地记下了两位长辈的建议:"谢谢吴老师和陈老的指点,我一定会好好完善这个计划。"
餐桌上的气氛逐渐轻松起来,讨论已经接近尾声。付平站起身,端起酒杯,真诚地看着两位长辈:"吴老师,陈老,今天真的非常感谢你们的指点,给了我很多宝贵的建议,让我对这个项目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敬两位长辈一杯!"
吴孟森笑着接过酒杯,眼睛里闪着狡黠的光芒:"哎,你这敬酒顺序不对啊,应该先敬我这个'吴老师',再敬'陈老'嘛,哈哈!"
包间里的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连一直严肃的陈老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陈老举起酒杯:"老吴啊,你又开始计较这些小细节了。付平,不用客气,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我们就是提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到你。来,大家一起碰一杯,为了我们今天的相聚,也为了付平的芝麻山村构想!"
徐向翰也起身举杯:"感谢两位长辈今天的指导,我相信在你们的帮助下,芝麻山村的项目一定会有好的发展。"
众人举杯相碰,酒杯轻轻相撞的清脆声响在包间内回荡。
就在这时,包间的门被推开,女人们带着孩子们回来了。小米和付强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显然在游乐场玩得很开心。
"爸爸,我们玩了旋转木马和碰碰车!"小米兴奋地跑到徐向翰身边,手舞足蹈地描述着,"还有一个超级高的滑梯,我滑下来的时候一点都不怕!"
付强也不甘示弱:"我玩了飞天转椅,转得可快了,都能看到天花板在动!"
林小曼看到男人们都举着酒杯,笑着摇摇头:"看来你们聊得很开心啊。"
徐向翰笑着点头:"聊得很好,有收获。"
刘母慈祥地看着众人:"都聊完了吧?要不我们去广场上走走,消消食?"
徐如萍也附和道:"对啊,坐了这么久,出去走走也好。"
众人纷纷起身,准备离开包间。付平和徐向翰走在最后,付平低声对徐向翰说:"谢谢你今天安排这次聚会,两位长辈的建议真的很有帮助。"
徐向翰拍拍他的肩膀:"这才刚开始呢,有想法就要行动,我相信芝麻山村的项目会成功的。"
付平点点头,眼中满是坚定的光芒:"我会认真考虑他们的建议,完善方案,争取早日把项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