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确实促成了秦淮茹与贾东旭的相识,这意味着他们在婚前已有交集。
然而,杨建国记忆中,贾东旭婚礼时,易中海并未显露出与秦淮茹相识的迹象。
整个院子里,似乎无人知晓这段由易中海促成的姻缘。
想必是媒婆与易中海串通一气,此事才如此隐秘,唯有田婶这样的资深媒人才知情。
“没错,这事是老赵家那人酒后吐真言。”
“当时几个媒婆在场,她炫耀说,这桩媒让她赚了一百块。”
“贾家出手真大方。”
田婶不假思索地吐露了实情,言语间满是羡慕。
“大方?”杨建国心中暗笑,赚一百是真,但这钱的来源却耐人寻味。
众所周知,贾家给媒人的酬劳不过一块钱。
那一百块,不言而喻,应是封口费吧。
“好了,不说这些了,到了。”
田婶领着杨建国来到一座四合院前,步入其中。
这里是江家的居所,一个大杂院。
刚入院门,便遇见了江天爱,她显然在此等候多时。
“田婶、杨建国,你们来了。”
田婶笑容满面,与江天爱寒暄几句后,便招呼杨建国进屋。
四合院分前后两进,江家住在后院。
“我大姐在家,她心情不太好,你一会儿多担待些。”
江天爱轻声对杨建国说。
这次相亲,大姐极力反对。
二妹的心思她明白,想为家里分忧,但她不能接受妹妹为了分担压力而嫁给一个离婚的男人。
在她看来,离婚的男人能有几个好的?
若非品行有问题,怎会走到离婚这一步?
不是家暴便是,女方忍无可忍才会离开。
“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杨建国应声道。
为娶妻,甘愿受屈
“江家的人,我带他来了,你来瞧瞧如何。”
至中庭,田婶径直步入后院主屋。
此乃后院最佳居所,宽敞两室,足见江家境遇尚佳,至少住房无忧。
细想也是,家境贫寒,何以儿女众多?
若非江天爱之父遭难,其家必繁荣昌盛。
“兄长,我们要糖,可有奶糖?无奶糖,不让你进。”
杨建国未及门槛,已被孩童拦截。
一对儿女伸手讨糖,拦住杨建国去路。
“小顺、小丽,你们在做什么?”
“杨建国,这是我小妹小弟,天丽、天顺。”
江天爱面露尴尬,深知此乃姐姐之计。
“无妨,我备有糖果,还是花生牛奶糖。”
访女方家,自当备礼,杨建国料想孩童众多,早有准备,手提一袋。
解开袋口,取出三斤花生牛奶糖,滋味远超单纯奶糖。
“给你们,这糖美味,内含花生。”
递上糖果,杨建国笑容满面。
其实,天爱弟妹已非孩童,年岁逾十。
“好吧,放你进去。”
二人略显失落,接过糖果,让出道路。
显然,此非真心索糖,乃是拦路之举。
“杨建国,定是我姐的主意,你别放心上,她也是怕我吃苦。”
天爱低声解释。
姐姐之事,着实棘手。
加之工作不顺,杨建国此番真乃屋漏偏逢连夜雨。
“没事,我早有安排。”
难道还要历经重重考验?
杨建国自觉非愚钝之人,不应如此艰难。
“来了,请进。”
一位年约半百的妇人走出,迎接田婶与杨建国。
“杨建国,这是我母亲,叫婶子便好。”
天爱介绍道。
“婶子,初次登门,多有打扰。”
“不知您喜好,带了些吃食。”
杨建国递上手中袋子,内装诸多美食。
“嗯,进屋聊,我去准备饭菜。”
江天爱望向杨建国,心中觉得他人还算不错,挺有精神。
只是他是二婚,不知离婚缘由,是否会对女儿不好。
“大姐,这位是杨建国。”
“杨建国,这是我大姐江天美,在文工团唱歌。”
进入江家,江天爱为杨建国介绍家人。
“这是江天北,我的弟弟。
我大哥出门了,这几天接了远地方的活,不回来住。”
家中除了大哥,其他人均在场。
江天美面色不悦地看着杨建国,江天北坐在大姐身旁,不敢与杨建国打招呼。
“你就是杨建国?为何离婚?”
江天美毫不客气,意图让杨建国难堪,希望他知难而退。
她自己能赚钱,不需要妹妹的婚姻来减轻家庭负担。
二婚男人,哪有什么好货色。
“嗯……性格不合吧。”
杨建国无奈,只能以常见的离婚理由回应。
“性格不合就离婚?”
江天美怒视杨建国,眼神如看渣男。
结婚前干什么去了,现在才说性格不合。
“不是,你误会了,我是被离婚的那个。”
杨建国更无奈,离婚并非他主动提出。
“哦,你连老婆都留不住,还算男人吗?”
杨建国明白,这是故意找茬,自己说什么都没用。
“姐,你要干什么?”
“杨建国,你别生气,我姐平时不是这样的。”
“她最近工作不顺,在单位受人排挤,连主唱的位置都丢了。”
江天爱连忙解释,她理解姐姐的用心,不能责怪。
姐妹情深,姐姐显然不愿江天爱为家庭牺牲婚姻。
这是故意要气走杨建国。
“没关系,我看得出来,大姐心情不好。”
杨建国颇为无奈,显然江天爱这关不好过。
“谁是你大姐?你比我还大两岁吧?别叫我大姐!”
江天美毫不客气,对“大姐”这个称呼也感到不满。
“姐,你别这样,我反正是铁了心要嫁给杨建国的。”
江天爱有些生气。
她决定嫁给杨建国,旨在改善家庭经济状况。
昨日探访杨建国后,她深感满意。
作为一位热爱美食的女子,杨建国能让她心满意足,因此觉得这门亲事颇为合适。
谈及娶妻费用,有人对一两千的花费表示质疑,但我坚信无误,甚至认为这并不为多。
以二大爷家刘光齐的婚礼为例,那场婚礼几乎耗尽了二大爷的全部积蓄,致使后来其弟娶妻时因家境贫寒而备受冷落。
二大爷身为七级钳工,月薪七十余元,生活节俭,每月存余四十余元,年储蓄至少五百块。
即便早年工级较低,以递升估算,十年间也应能积攒近
四千元。
然而,大儿子的婚礼却几乎耗尽了家底,由此可见,婚礼开销至少三千元方能称之为“掏空家底”。
六十年代,娶妻之费同样不菲,与后世房车相当。
若仅数十元便能娶妻,以傻柱三十七块五的工资,岂不是能月月迎娶新娘?实则不然,六十年代的钱财并非那般稀缺,京城百姓亦非极度贫困。
当时结婚讲究“三转一响”,与后世的房车无异,许多家庭都期望备齐这些物品才肯嫁女。
至于所谓六十年代物资匮乏、家家饥馑之说,实则源于票证制度导致的有钱难购物,而非真正贫穷。
例如三大爷家,虽被认为条件不佳,但家中的自行车与收音机却是院子里其他家庭无法比拟的。
在那个时代,收音机作为“高科技”产品,其价值超越了自行车,人们争夺的是票,而非金钱。
“我不唤你姐姐,叫你天美可好?”
“工作上遇难题了?我职场经验丰富,或许能助你一臂之力。”
杨建国无奈,只能设法缓和关系,毕竟难题出在江天爱的大姐江天美身上。
“别那么亲昵,叫我江天美。”
“帮我?你能如何相助?让我重夺主唱之位吗?”
“你不过是个厨师,离了厨房一无是处。”
江天美一心要让杨建国羞愧难当,放弃这门婚事。
“那倒未必,主唱之位,有何难哉?”
杨建国不以为意,心中暗赞江天美美貌,不输妹妹江天爱。
她故意板着脸,倒也别有一番韵味。
“说得好听,你若真能让我重回主唱之位,我便不再阻拦你与天爱之事。”
江天美满脸不屑地望着杨建国,认为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杨建国,一个厨子,恐怕连文工团的大门朝哪儿开都不知道,更别说观赏她们的表演了。
而江天美所在的文工团隶属于军方,演出专供军人与领导阶层欣赏。
“既是如此,一言为定。”
“那你先说说你的难题,我来替你筹划。”
杨建国脸上浮起一抹笑意,这话一出,江天美便难以收回。
只要搞定这位大姨子,婚事便十拿九稳了。
江天爱的母亲态度尚算温和,并未强烈反对。
“我主唱的位置,被团长侄女夺去了。”
“那女孩的父亲是干部,你说说,你一个厨子,如何帮我?”
“莫非你背后也有大领导的亲戚不成?”
江天美言语间尽是嘲讽,若真被一个厨子相助,岂不显得自己太过无能?
唯有真正听起来悦耳,才是王道。
况且这歌词重复颇多,江天美着实未能领悟其唱法。
“好吧,你且听着,我来唱一遍给你听。”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如何,这首歌适合在十月一演唱吧?”
“若你们领导胆敢阻拦,除非他不想混了,到时候事情曝光,他可承担不起后果。”
“当然,你也得有所防备,别让人给捷足先登了。”
杨建国一脸得意之色。
讨好江天美这位在文工团工作的大姨子,他有专业技巧在手,不信她会拒绝这首歌。
况且,一旦真的演唱了这首歌,作为原唱的他便如同拥有了一张护身符。
即便再起,也无人敢轻易动她。
而作为歌词作者的杨建国,同样也会拥有这张护身符。
在这个时代,红歌的作用那可是相当巨大。
“曲子呢?快写曲子啊!”
张天美一脸急切,已然顾不得对杨建国故作姿态了。
“我一个厨子,你让我谱曲?你可真逗。”
虽然随身世界宿舍里就有现成的曲子,但杨建国并不打算拿出来。
表现得太过火也不好。
一个厨子能真心爱国并写出歌词,这能理解。
但若是让他谱曲,那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哼,厨子。”
“天爱,你跟妈说一声,我有事要出去一趟。”
张天美讽刺了杨建国一句后,便急匆匆地跑了出去。
她正好认识一位能谱曲的人。
“不行,杨建国,你跟我走。
这首歌词得先去相关部门注册一下,确定你是写词人。”
不过很快,江天美又返了回来,拉着杨建国就走。
她突然想到,那位能谱曲的人虽然能力很强,但人品却不怎么样。
若是轻易将歌词交给他,最终歌曲的归属权可就难说了。
必须先确定写词人身份,等她拿到演唱授权后再去谱曲。
最好是找个可靠的谱曲师,别找江天美认识的那位。
“喂喂喂,我是来相亲的。”
杨建国拒绝离开,他本是来见女方家长的,这样走了算怎么回事?
“放心,很快就回来。”
“二妹,没问题吧?”
江天美不顾杨建国的反对。
“没事,我跟你们一起去。”
江天爱感到头疼,只能跟着一起,否则杨建国被姐姐带走,真要成笑话了。
“妈,我跟大姐还有杨建国出去一下,马上回来。”
江天爱连忙向母亲告知。
“婶,天美有事要我帮忙,很快回来。”
杨建国没办法,只能跟着附和。
杨建国跟着江天美白跑了一趟,因为都下班了。
这时,兴奋的江天美才记起时间不对,又带着江天爱回家。
杨建国很郁闷,原本以为江天美有关系,即便下班也能办事。
原来,她只是迷糊。
他们约定第二天再去办手续。
杨建国从江天美口中得知,这个时代也有版权,只不过一般人不知道也不关心。
“妈,饭好了吗?”
一到家,江天美就叫饿。
“你这疯丫头,多大了还毛毛躁躁的。”
江母有些无奈,这个大女儿已经二十四岁了,性格还是大大咧咧。
“我知道错了,妈,赶紧吃饭吧。”
江天美不在意母亲的责备。
“江家的,你觉得这人怎么样?”
“要是你觉得可以,咱们就商量结婚的事。”
这年头,结婚都很迅速,从介绍到结婚,十天之内都有可能。
“这事,还得听天爱自己的意思。”
江母看了看女儿。
“我同意了,结婚的事妈你做主选时间就好。”
江天爱看了杨建国一眼,直接同意了,这是她早就想好的。
“二妹,是不是太急了?”
江天美对杨建国赠歌之事未再强烈反对,但仍希望二妹慎重考虑,毕竟杨建国是再婚。
“我主意已定。”江天爱摇头,心中已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