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旭于是上表请求辞去六品校尉之职,并交还五千亲兵的兵符,只保留宁王世子封号,留在太皇太后身边侍疾,做个闲散世子。
惠帝马上就准了,他正愁找不到适当了借口让李凌旭交还军权。文清来过京城一趟,被他赶回去了,“青州营和我的那些亲兵就交给你了,那是我的心血!我是不能再带兵的了……”
文清很难过,他知道李凌旭为了青州营付出了很多心血,他本打算就在那里呆着了,谁知老皇帝突然死了,新皇帝那么狠,马上要逼他交权。
“世子,要不我们回北陈去吧,现在不同了,你舅舅会让你在北陈从军的!”
“不要了,北陈的太子也对我有戒心,我何必回去?我就先去找锦儿,以后再说吧!”“那我陪你去找锦儿!”
“你去干嘛?你要回去陪你的媳妇孩子,好好对她们,便是对我忠心了,你已经不是那个吃了我一个馒头就跟着我,要随时把命还给的是小乞丐了,你有家了,但我还是那个孤零零的世子……”
文清听了很心酸,眼泪不断地流着,但也拿他没有办法,只好回青州去。
丁子健也觉得很难过,武功骑射那么好的李凌旭从此只能做个被监视的闲人。
但李凌旭反过来安慰他:“也挺好的,朝廷的事太乱了,我十皇叔他刚登基,一群哥哥弟弟盯着他的位置,他防我很正常!”
“先帝也不给你安排个去处就走了,我觉得真是奇怪!”“不知道,他可能没有想到自己走得这么快吧,天意难违啊,我也没有想到锦儿这么快就离开了我,我还是要去找找她,说不定她就在哪个庙里等着我呢!”
“也好,你就出去走走,看看南陈的大好河山,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啊!”丁子健虽然也不大相信锦儿还活着,但他也希望李凌旭出去走走,他觉得李凌旭的精神状态很不好。
于是李凌旭在陪了太皇太后半个月,看她身体还好后,就借口要替太皇太后到江南的各个庙里祈福,离开了京城。
他一直觉得锦儿最有可能是到庙里去了,因为她总是说要到庙里去。他只带了何福出去,他知道有人跟着他,但是他也不管,他的幌子本来就是到庙里祈福,所以他可以名正言顺地沿着那条河,一个一个地方地去。
他还到大街上晃悠,想看看锦儿会不会在大街上摆摊,他知道南陈户籍制度严格,锦儿没有户籍,没有登记姓名身份的号牌,是很难谋生的,她只能到大街上摆摊售卖自己做的东西。
还好当时的寺庙是不需要号牌的,只要给了香油钱或者帮庙里做事情,她还是可以留在庙里的,所以她之前一直这么说。
李凌旭还想着要找到锦儿,就带她回苍澜谷,他总觉得皇帝是不会容他的,惠帝只有一个儿子,万一早逝,他又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子继承人了。
本朝没有封王,他能不能继承宁王位也是个很大的问题,虽说他不在乎,但别人总是不信。而且,现在最大军权所有者是晋王和连平郡王,大家都知道他们跟宁王的关系,李凌旭虽然交还了兵权,他依然是个很大的祸患。
“我就那么讨人嫌,到处都不能容我!”他经常这样想,“我跟锦儿多像啊,她也是一样,一被发现就要被处死!”他之所以还保留宁王世子这一封号,其实也是想着如果锦儿还活着,这可以成为他保住锦儿的交换条件。
他找了三个月,毫无收获。京城传来消息,太皇太后不好了。他赶紧又快马回去了,他也很清楚,他太奶奶已经快要走到尽头了,她也是在苦苦支撑。
不过她自己也知道,她捱不了多久了,她叫万公公去把晋王和五皇子叫来了,一点都没有躲着监视她的太后的人。她就是要让他们知道,她死了,还会有其他人护着李凌旭。
晋王是除太皇太后外,京中辈分最高的皇族。他不轻易表态,但也不容易妥协,比如他就坚决地拒绝了惠帝要收回八皇子的兵权,给他一个看似官位更高,但没有兵权的五品兵部侍郎的要求。
“臣什么都能听皇上的,唯有关于皇族中人的安排,臣作为现任李家族长,绝不可以不遵先帝遗命!皇上若不信臣,臣可以交还臣手上的军权!但八皇子的,不行!”他斩钉截铁地说。
晋王深知八皇子的口一开,其他皇子的先帝遗命也难保,一旦平衡打破,后果不堪设想。
惠帝也没有办法,晋王在朝中德高望重,他手上的兵没有自己的儿子带的,他甚至请旨取消他的世袭王位,但皇帝驳回了,他还不想做得那么绝,反正晋王的长子是个文人,没有任何官职,只在御书房任皇子皇孙们的先生,以后即使继承王位,也必然是个闲散王爷。
老太后终于在李凌旭的陪伴下,油尽灯枯,带着担忧,带着遗憾离开人世,李凌旭自请守陵,在李家皇陵呆了一个月,直到有一天,五皇子去看他……
几天后,李凌旭留书自请剔出李家族谱,出家云游的消息传来,他的黑金枪留在了皇陵,替他守陵。
惠帝自是不信,但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他的踪影。族长晋王坚持要等李凌旭出现,叩拜过宗庙才可以在族谱除名,现在只能保留名号。
但是,李凌旭就如人间蒸发一般,找不到了。有人说他回北陈了,但潜伏在北陈的探子说他并没有回北陈皇宫。更多人猜测他回苍澜谷了,但那是个神秘的地方,虽然知道在青州,但具体位置并没有人知道,惠帝的人也找不到。
所以惠帝在派人监视骠骑营京城营、青州营 、西北军营均没有发现李凌旭在军中的迹象时,他便暂时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