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的冬雪簌簌落在青瓦上时,叶研秋正对着铜镜簪一支玉簪。镜中人眉眼温婉,朱唇不点而红,可眼角那抹不易察觉的落寞,却似深冬的寒雾,挥之不去。
叶氏曾是北方豪门,却因祖辈在南北之争时的犹豫,落得个日渐式微的下场。南迁后,幸得李氏照拂,年幼的李清泉便与叶研秋有了交集。那时的李清泉肠胃娇弱,每逢年关,油腻的菜肴总让他犯难。小小的叶研秋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年年都会为他单独熬煮一碗清粥。氤氲的热气中,两个孩子吟诗对句,情愫也在这一粥一诗间悄然生长。
及笄之年的叶研秋,才情出众,与李清泉志趣相投,堪称佳偶天成。当李清泉在适婚年龄力排众议,执意要娶家世普通的叶研秋时,这番深情令无数人动容。他对父母说的那番话,既为家族考虑,也饱含着对叶研秋的真心。
婚后,叶研秋将李府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对公婆孝顺有加,连下人都赞不绝口。她以为,凭借着多年的情分和自己的贤良淑德,定能与李清泉白头偕老。可命运的转折,往往就在不经意间。
叶研秋深知府中局势复杂,郑京华这个婆婆也经常为难她,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也为了讨好早就看上她贴身丫鬟的公公,她选择顺水推舟,提议将自己的贴身丫鬟送给公公。却不想,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主母郑京华。郑京华出身名门,与宫中郑妃沾亲带故,本就对赵姨娘之事耿耿于怀,又怎会容忍一个小小的陪嫁丫鬟妄图入府。趁着李老爷外出,郑京华便将丫鬟打发到乡下庄子,不久后,丫鬟竟香消玉殒。此事过后,叶研秋不仅失了管家之权,在李府的处境也愈发艰难。
就在叶研秋努力修复与婆婆关系、挽回夫妻感情时,楚玉出现了。楚玉生得沉鱼落雁,自幼饱读诗书,虽出身贫寒,却有着过人的才情。郑京华一眼相中了她,将她送到李清泉房中伺候。起初,李清泉并未将这个年纪尚小的丫头放在心上,可随着相处,他发现楚玉在诗文音律上天赋异禀,便亲自教导。一来二去,楚玉对李清泉暗生情愫,而李清泉也渐渐被楚玉的率真可爱所吸引,对她偏爱有加,叶研秋则被无情冷落。
叶研秋望着楚玉插在瓶中的那束花,几只被刺死的蝴蝶僵硬地绑在花枝上,鲜艳的色彩与死亡的气息交织,令人触目惊心。她向来喜欢雅致之物,可李清泉却对楚玉的 “创意” 赞不绝口。那一刻,她终于明白,自己在丈夫心中的位置,早已被这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取代。
楚玉仗着李清泉的宠爱,愈发肆意妄为。她女扮男装与李清泉外出饮酒集会,引得众人议论纷纷。郑京华忍无可忍,当众将楚玉鞭打二十鞭。李清泉虽心疼不已,却不敢忤逆母亲,只能眼睁睁看着楚玉受苦。楚玉满心失望,误会了李清泉的苦衷,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李府。
李清泉将楚玉安置在城郊别院,起初还时常去探望,可随着政务繁忙,去的次数越来越少。楚玉独守空闺,抑郁成疾,最终选择跳崖自尽,连尸骨都无处可寻。温乐师心灰意冷,辞去李府差事,回乡而去。
时光流转,李清泉依旧敬重叶研秋,可叶研秋却不再像从前那般执着。她恪守妻子本分,却不再对李清泉抱有期待,也不再过问府中事务。表面上,李府一切如常,再无人提起楚玉,可叶研秋知道,书房里那些楚玉留下的诗词,还有那只破碎的蝴蝶标本,都是李清泉心中永远无法磨灭的印记。
深夜,叶研秋独自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的月光,思绪万千。李清泉究竟爱的是谁?或许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在这封建礼教的桎梏下,他们的爱情,终究是一场逃不开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