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空气中水汽特别重,不出意外凌晨就会下雨。夜里闷热,齐庭玉翻来覆去睡不好,自然也连累华先生睡不着觉。
给他点了些安神香,好容易让他睡过去。可惜这种东西对华先生自己作用不大,常年和药材打交道,他体内的抗药性比较高。
今夜确实湿闷得不行,见齐庭玉安生了,他便搬了张躺椅放到院子里乘凉。天气不好,几乎看不见星星,就连月亮也被云层掩盖住。当真印证一句月黑风高……
靠着躺椅,华先生迷迷糊糊有几分犯困,刚想打个瞌睡,便觉墙头有异。一个黑影从墙外翻了进来,应该是没想到大半夜的院子里会坐着个人,顿时愣在墙头。
“我记得告诉过你,私闯民宅是什么罪过吧?”华先生很是无奈。
那人反倒像是松了口气,跳进来,走近他,嘿嘿笑着:“先生,叨扰了。”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杜羽亭。
“你这不爱走正门的毛病是不是得改改?”
“大半夜的敲门,我怕打扰先生休息。”
“你倒是不怕我送你去衙门?”
“先生仁义之人,杜某绝不担心。”
要说华鸣最怕遇到两种人,一种是讲道理也听不懂的人,另一种是不讲道理也不要脸的人。很显然杜羽亭属于后者,而且是相当的厚脸皮。
“看你手脚俱全,这次平凉山之行应该是顺利救出义妹了?”
杜羽亭听完就一脸你扎了我心的表情:“别提了,差点就回不来?”
“怎么了?”
“我差点就成了他们的牺牲品,不光是我,江湖上不少豪杰都着了道,要不是我轻功好,当真就逃不回来了。”
嗯???
华先生起身,把躺椅搬回屋内,说:“进屋细说。”
————
平凉山位处国境边界,东面是他们东域昌国,西面则是西域巫国。巫国很小,国力等各方面也远不如大昌,两国之间常有摩擦。本来以大昌的国力,吞了一个小小的巫国应该完全不是问题,可偏偏巫国会一些奇特的毒蛊之数,几百年来大昌国三朝交替,每一朝都有皇帝派兵攻打,结果都惨败而归。到了近百年来,大家似乎也习惯了也知道怎么和平共处,于是也就相安无事,互不干涉了。
问题出在平凉山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作为大昌和巫国的分界线,其实并没有特别明确的把山峰一分为二,东面归大昌西面归巫国。其实两国几乎都把平凉山视为自己国家的山脉,以至于这里是冲突最大的一个地方。
后来由于冲突实在太过激烈,两国便有了个不成文的规定,似乎一致把这里当成了流放之地,换而言之就是个三不管的无法之地。
大昌在平凉山下三十里外的平凉城里设了边防,而对山上发生的冲突和斗争几乎采取无视的态度。而巫国更绝,平凉山成了国内犯下重罪之人流放的场所。
因为乱,又是两国边境,地理环境特殊国情又复杂,平凉山也就成了一代代平凉城的守城将军的心头难,难得觉都睡不踏实的那种。
说起平凉山的山匪,就不得不说一下巫国这个小国家。
巫国和大昌国的治国体质不同,并不是帝王体系。巫国最至高无上的人称为圣巫女,必须是女儿身,而且十年一替换,任期之内巫女是没有成亲生子的资格的,必须是完璧之身才行。
圣巫女在巫国虽然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她的作用基本和大昌的国师差不多,大多只在一些参拜、祭祀、祈福等活动中提现个人价值,并不管国事和民事。而真正治理国家的是巫王和巫后,同时还有另一个拥有特殊话语权的人,那就是巫医。
别看巫王和巫后同为夫妻,但两者的立场其实并不相同。每一代的巫后都必须从卸任以后的圣巫女里选,理所当然巫后是绝对圣巫女体系的拥护者,一切都为圣巫女代言。而巫医则因为拥有毒术和蛊术,几乎相当于是巫国国力的代表,自然拥有非常高的话语权。
巫国和大昌的律法也是不一样的,巫国没有死刑,所以流放便是他们最大也是最严重的处刑方式。这在大昌国老百姓看来似乎是一件特别无法理解的事,在大昌国百姓看来,还有什么比死刑更可怕的吗?
巫国的百姓会回答你,有!那就是流放!
巫国是个完全的信仰国度,在他们看来死并不是一切的终结,相反死是一种救赎和解脱,死亡以后他们的灵魂就会回归到他们的女神身边,在她身边永享安乐。相反流放则是彻底剥夺了他们的信仰和归属地,流放之人哪怕是死也永世不得安宁,永远无法回到他们的女神身边,永远只能在天地间无尽的游荡和徘徊。
对一个心中拥有坚定信仰的人来说,这种处罚方式比死心更可怕,更致命。
流放自然是要找个适合的地方,于是平凉山就成了最佳选择。
一来这里距离巫国最远的边村之间隔了一整条河,巫国人称之为巫神水,被视为巫国边界之水,过了这条河就超出了女神庇佑的范围,也就意味着他们的女神无法再保佑他们的神魂。所以流放到平凉山在巫国人的眼中,自然是被驱逐出了女神的领地。
无论哪个国家,会被处以流放之刑的,必然是犯了当时的重罪。这些没有被执行死刑的不法之徒在平凉山聚集,随着流放之人越来越多,自然也就逐渐聚集,成了气候。尤其是当这些信徒脱离了信仰的管束和法律的制裁之后,也就越发的无法无天穷凶极恶。
最开始的时候,大昌这边的平凉山是有百姓居住的。随着巫国流放的犯人越来越多,制造的矛盾和惨剧也就越来越激烈,以至于最后平凉山成了只有恶人才能生存的不发之地。
平凉山上有山匪,这是大昌和巫国都知道的事。
但其实平凉山上又不止一波山匪,偌大一个平凉山被划分成三大势力,其一自然是巫国流放的那些犯人,几乎都是巫国之人,多少还能找到一些关于巫国信仰的痕迹和力量。其二便是大昌国的一些逃犯和自觉在国内活不下去的无法之徒,他们自行结成一派,占据一个山头,杀抢掳掠无所不为。还有一波则比较混杂,既有巫国人也有大昌国人,更有两者混血之人。这批人脑海中没什么国家和信仰的观念,基本都我行我素,有着自己的一套衡量标准。
而这三批人其实在平凉山上也是三足鼎立,稍有不慎就打得不可开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