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乙凡和凤春来相约了,去看张招娣。
事发后,他俩来过张招娣家。那时,来探望的人比较多,他俩没跟张招娣说上话。那个时候,就是想说话,张招娣没有接话的心情。
这件事,过去有两个星期了。都乙凡和凤春来约了,想去看看。毕竟,曾经和章家根住一个房间。之前,都乙凡还认了瑶瑶为外甥女的。
张招娣没有上班。因为章家根是以牺牲对待的。厂里给了张招娣假期,算公休假,考勤上算正常出勤的。
两个人到的时候,张招娣在喂瑶瑶吃米粉糊。
瑶瑶很喜欢吃的。之前,章家根买过一回,出差时买回来的。后来,考虑到价钱贵了,就没买了。
现在做的米粉,是厂里来探望时,送来的,这是叫出差的人买了带回来的。
进门,看到这一景,都乙凡回头看了凤春来。
他俩来的时候,也带了礼物来的。
凤春来带的,是托人买来的米粉。
都乙凡带来了几样玩具。还有奶粉、奶粉是散装的。
那个时候,罐装奶粉不好买,比较好买的是散装的奶粉,据说,是荷兰进口的。这种奶粉,以前没有,也是这几个月才有的进口。
看见两个人来到,张招娣给出一个笑脸,只是,这种笑,多少有些不自然。
张招娣还没有从失去亲人的情绪中走出来。
两个人把带来的东西放到小方桌上。
张招娣说:“又让你们花钱了。”
都乙凡说:“见外了吧。我是瑶瑶的舅舅。凤春来也是。那次在我房间里喝酒,他也认了瑶瑶的。”
张招娣就笑了,这回,笑容自然了许多,“你俩坐吧。”
凤春来坐下。
都乙凡没有坐,上前去,从张招娣手上接了小碗。他要喂瑶瑶。
瑶瑶看见了都乙凡,很开心的。
都乙凡在喂瑶瑶米粉糊时,侧脸看了张招娣。
张招娣在泡茶。她泡出两杯茶,端了放在桌子上。
都乙凡一边喂瑶瑶,一边逗瑶瑶开心。
张招娣提示了,“你不可以这样喂的。瑶瑶容易呛着。”
都乙凡一惊。这就是自己的无知了。喂孩子饭,是不可以逗着玩的。
凤春来端起茶杯,呷了一口,看向张招娣。
对于张招娣的经历,凤春来也是知道的。现在,再看这个女人,觉得命运比他还要差。也听都乙凡说过,张招娣可是父母不爱,舅舅不疼的女人。
现在,失去了丈夫,张招娣就再也没有什么依靠了。
想到这,凤春来竟然有些心酸,为面前的这个女人。
都乙凡默默地喂瑶瑶吃米粉糊,一会,转过脸,问张招娣,“你不打算上班吗?”
张招娣说:“我也想。总不能就这样让厂里照顾。我心也不安的。只是,情况你也看到了,瑶瑶这样小,厂里的幼儿园不收的。”
都乙凡点头。也是。这该怎么办呢?
张招娣要是这样长期不上班,厂里可能不会催。但这样下去,对张招娣没有好处。与外界交往少,到最后,会把自己封闭起来的。
想到这,都乙凡就有了打算。他打算去找胡才华说一说。政工组已经不负责劳力资源和工资报酬的事。请胡才华向劳资组说一说,比都乙凡去,要好多了。
劳资组的组长,是部队上才转业来的一个干部,都乙凡不熟悉,说不上话。
都乙凡问:“张招娣。你家的煤还有没有。今天正好我有些闲空。我帮你去买煤。以后,凡是重的活,你说一声,我过来帮你处理。”
张招娣说:“煤还有的。家根出差前,把家里的煤,米什么的,都备齐了。”
都乙凡听张招娣这样一说,心里顿了一下。章家根早有安排?
过会,都乙凡又推翻了心中的假设。章家根是个心细的男人,把家中缺的东西备齐,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都乙凡和凤春来坐了一会,就告辞了。
“春来。你先回吧。我去胡才华家一趟。”
凤春来说:“今天是星期天,胡组长在不在家,还不一定。”
都乙凡说:“不管在不在,我跑一趟,不就是几步路的事。”
凤春来就先回了。
都乙凡去到胡才华家。
胡才华在劈柴。看这样子,是劈了生火起煤炉子用的。
都乙凡上前去,说:“我来吧。我有劲。”
胡才华已经劈了一会。这个活,毕竟是要出力气的。他可不是经常出力气的人,何况,上了年岁,体力上有所不支。他也就不客气,把劈柴刀给了都乙凡。
都乙凡接过的,其实就是一把锈蚀了的菜刀。
胡才华搓揉手心,说:“娇气了。年轻时,劈这些柴,根本就不是个事。”
都乙凡说:“这个事,以后有,你对我说一声,我来,就是一个小时的事。”
胡才华问:“怎么转到这里来了?”
都乙凡如实的说了,“刚才,和凤春来一道,去看了张招娣。”
“哦。张招娣不容易。一个人,要带一个那么小的孩子。听说,她家没有什么亲人。”
“亲人,倒是有的。就是离的远。”
话头到了这里,正是说事的时候,都乙凡就说,“胡组长。我觉得吧,张招娣再这样下去,很不好。”
哦?怎么就不好了?胡才华看向都乙凡。
都乙凡就把自己的观察说了,认为,张招娣要走出阴影,只有融合到一个群体中去,才好。可是,孩子又太小。
胡才华点头,赞同都乙凡的说法在理上。
都乙凡说:“我有个想法,就是把张招娣调到幼儿园去。让她带小班。这样,她既工作了,又带了瑶瑶。”
胡才华看了都乙凡。这小子,想法倒是实际。
“这事,不归我管啊。”胡才华这样说了。
都乙凡说:“劳资组长我不熟悉。我想请你出面,帮一帮张招娣。她太不容易了。”
“好吧。我试着,去跟老何提一提。”胡才华答应了。
胡才华又说:“成,与不成,是要他拍板的。”
都乙凡说:“我代张招娣先谢谢你了。有情后感吧。”
胡才华指点了都乙凡,“你小子,世俗的一套,你懂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