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太医,这抗生素有没有效,我还能不清楚吗?”
杨墨说道,“您老若是有什么事,直说就是。”
嗯?
这番堪称直白的话一说,倒是让这位也算是阅人无数的甄太医。
一时间,竟也有些不知该如何去接了。
这位荥阳侯,果真是与传闻中的一样,颇有些与众不同啊!
“嗯……”
甄太医听罢,沉吟片刻,“荥阳侯倒是与老朽见过的那些人着实不同,此番,确是老朽失礼了!”
说罢,旋即起身,微微颔首道:“实不相瞒,老朽冒昧叨扰,确是有个问题,想请教荥阳侯,还望荥阳侯能够为某解惑!”
“甄太医可先说说看……”
杨墨微微点头,却是没着急答应。
毕竟,这老头与他又不熟。
这突然来找他,谁知道是什么事?
又或者,是杨素那个老逼登的陷阱。
说起来,那老逼登,给他下套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荥阳侯,老朽只是想请教,这抗生素究竟是如何炼制?竟能有如此之神效?”
似是察觉到了杨墨的戒备,甄太医连忙斟酌了下言语,这才说道,“而且,老朽为何从药液中,隐隐嗅到了一股淡淡的刺鼻气味。那味道,颇像是稀释后的酒水,以及,产自塞外的胡蒜……”
【嗯……嗯?】
【卧槽!】
听到甄太医的话,杨墨顿时整个人都惊呆了。
【我去,这个时代的医生都这么牛逼吗?】
【这大蒜素,我都稀释成那样了,这你都能闻出来?狗鼻……额不是,你这是特么开挂了吧?】
“荥阳侯勿怪,老朽只是实在好奇,加之天生嗅觉灵敏……”
甄太医一见杨墨的样子,连忙略带歉意的说道。
好吧!
他也知道自己的问题,可能有些不太合适,甚至是过分。
但……
作为一个医理大家,心中的好奇心,还是驱使他想要一探究竟。
那个突厥人的伤势,他当时只是一眼看去,就确定对方必死无疑了。
虽然这位甄太医并不知道,对方是被什么样的兵器伤成那样的。
但是,那几乎算是炸裂的伤口,加之扭曲变形,还带着碎肉的肩膀(燧发枪近距离击中)。
不用说,以他从医多年的经验。
就那种伤势,哪怕并未伤及脏腑,那也是基本救不活了。
一个术后感染,就足以令其致命。
这个时代的医生,虽然不知道什么是感染。
但这不妨碍他们知道,这伤口越大,卫生越差,就越容易溃烂。
直到最后,整个人都因溃烂而死……
可,这么一个必死的突厥人,只是用了荥阳侯给的抗生素。
然后,发烧了那么几天。
就特么活过来了?
虽然肩膀依旧还是废了,但他却活下来了。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荥阳侯……荥阳侯?”
眼看杨墨只是惊诧不说话,甄太医忍不住说道,“可是觉得为难?若是为难,便权当老朽未说过吧!”
“额……嗯?”
杨墨回过神来,顿时心里又是一阵无语。
不是,你知道为难,你还跑来问?
专利,专利都不懂吗?
看来,回头是得找个机会,忽悠广哥搞一波专利法了……
要不然,次次都这样,那他还玩个屁啊?
至于眼下,既然已经被人看……闻出来了,那继续遮遮掩掩的,也没什么意义了。
不过……
“唉……”
想到这,杨墨随即故作轻叹一声,脸色有些为难的说道,“倒也不是不能说,只是这抗生素,乃是晚辈为陛下所制,所以……”
“荥阳侯放心,老朽醒得……”
甄太医瞬间听懂了杨墨话外之意,无外乎保密就是了。
这也合乎情理!
毕竟,既是御用之物,那也确实应当保密。
就是可惜了。
若是此药能够传世,那对医道而言,得是多么大的冲击啊!
“嗯,其实,这抗生素,原名叫做胡(大)蒜素……”
杨墨点点头,这才说道,“其药方嘛,就是您老闻出来的,胡蒜加上烈酒……”
“额……就这么简单?”
甄太医听罢,愣了许久,有些不敢置信的说道。
“就这么简单!”
得到了肯定的答案,甄太医顿时无言。
虽然他当时就已经闻出来了,但还是觉得,如此神药,做法怎会如此粗陋?
应当是还加入了其他不知名的药材……
“想不到,竟如此简单,这要是传将出去……”
甄太医一时有些失神,不过旋即,他似是又想到了什么,连忙追问道,“这药方中,起效的,莫非就是那胡蒜?”
“正是!”
“胡蒜也能入药?”
“有何不可?”
有何不可?
是啊!有何不可?
“荥阳侯果真医道大家也,只是一言,就令立言受益匪浅!”
甄太医(立言)微微开口,一脸郑重的说道,“今日冒昧叨扰,实属失礼,还请受立言一拜!”
杨墨:“???”
不是,这老头什么情况?
怎么突然就PUA起自己了?
我刚刚有说什么很厉害的话吗?
额……嗯?
等等……刚刚这老头是不是自称立言来着?
甄太医……立言?
甄立言?
卧槽,这老头是甄立言?
杨墨听罢,顿时大吃一惊。
别看这位在后世是声名不显,甚至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他。
但,其在隋唐年间,那可是了不得的人物。
甄立言不仅年岁上,与同时代的药王孙思邈相仿,甚至医道上,也与之不相上下。
好吧!不相上下不太合适。
毕竟,这二位精研医道的方向就不一样。
甄立言是精研寄生虫病的大家,而孙思邈则是药理。
不过,甄立言的很多行医理论,都被孙思邈记入了千金方中。
甚至于,其兄甄权,同样也是与孙思邈齐名的医道(针灸的)大家。
其所画的人体针灸脉络图同样,也被孙思邈给撰写记录了下来。
由此,足可见这二人的医术。
想不到,这么个在后世声名不显的隋唐名医,竟然这么巧,让自己给碰上了。
难怪啊!
难怪这老头能当到太医。
毕竟,放着这么一个享誉当世的名医(甄氏兄弟隋朝就开始有盛名了,跟孙思邈一样),你给他随便一个御医就打发了,那合适吗?
实际上,甄立言与其兄长甄权,曾经是一起入仕的。
隋文帝对他们二人都很是礼遇。
但,兄长甄权因无心官场,就主动抱病请辞,回家专心研究医学和养生去了。
直至后来,李二甚至还亲自去拜访过甄权,向其求取养生之道。
对了,值得一提的是。
甄立言还是历史上,最早记录并观察糖尿病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