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黎书是什么时候对他动心的,黎书一定会回答——
“是我的少年,像盖世英雄一样,出现在我面前,牵着我的手,说带我躲雨的那一刻。”
因为那句“带你躲雨”,就好像是在说,他带她逃离一切想要逃离的东西一样,让她安心。
…
雨很痛快的下了十来分钟的样子就停了,雨停的时候他俩都还在车上。
于是带黎书躲雨的陶孑,在雨停了之后,带黎书去了海边。
因为刚下过雨,所以海边人不是很多。
这会儿黎书的情绪已经好点了,她开口说了今天遇到陶孑的第一句话:“谢谢。”
陶孑扭头冲她笑:“口头感谢?”
黎书被他说得愣了一下,默了几秒,黎书说:“那我请你吃个饭吧。”
少年笑起来,灿烂又张扬:“行啊。”
黎书想了想又补了句:“你选的地方便宜点,我没钱。”
陶孑:“嗯。”
黎书:“时间也是你定。”
陶孑拖腔带调的“啊……”了声:“那就现在吧,也差不多该是晚饭时间了。”
“……”
陶孑这人,张扬明媚,讨厌和喜欢都不喜欢藏着掖着。他这人,好像很多谦虚啊低调啊之类的传统美德,在他身上都不存在。要是他做了什么好事,从来不会“不留名”,那架势好像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一样。
所以陶孑跟黎书抱怨“我从今天早上出来找你,连一口水都没得喝”的时候,黎书也没感到有多意外。
让黎书感到意外的是,陶孑回为了找她,不喝水不吃饭。
陶孑带黎书在小巷子里左拐右拐,到了一家火锅店。
黎书其实很害怕陶孑为了照顾她的自尊,会让她请他吃泡面之类的——毕竟这事儿陶孑应该干的出来。但陶孑照顾她自尊的方式更让她舒服。
他把她放在平等的位置,身上没有那种娇滴滴的少爷气。没有因为要过分照顾她的自尊而真的让她请真的多廉价的东西。
黎书抿了抿唇:“陶孑,谢谢你。”
因为店不大,人又多,有人差点挤到黎书。
陶孑拉了她一把:“你要不,拿一辈子赔我吧?”
黎书可能觉得自己产生了错觉,因为她居然觉得自己从陶孑眼睛里看到了温柔和喜欢。
虽然心里劝说自己——陶孑不可能喜欢你。
但黎书还是控制不住脸红了。
她听见陶孑轻轻笑了声:“你以后,就给你孑爷我当牛做马,当我的小丫鬟。”
“……”
她就说,怎么可能从这家伙眼里看出喜欢!
因为店面很小,所以灯光就在视觉上变得明亮了很多。
两人找了最角落的桌子坐下,老板递上一张占满了油渍的纸质菜单。
黎书倒没什么特别爱吃的,所以陶孑把菜单递给她的时候,她说:“你看着点就好,我不挑食。”
陶孑直接把菜单铺在她面前:“黎书,吃饭的是咱俩,不是我一个人,不能只点我一个人爱吃的。”
黎书愣了下。
因为从小到大,她听到的都是——
“你有什么自己先考虑自己?”
“你就不能讲点礼貌吗?”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都那么懂事,你就只知道管我要东西?”
所以,她习惯了把自己的位置放在后面,永远都先想着别人。
陶孑是第一个跟她说“你不能只考虑我”这种话的人。
点完菜之后,陶孑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说和同学在外面吃了。
黎书很羡慕这样的家庭氛围,因为就算她一整个暑假不回家,也不会有人关心的。更别说不回家吃晚饭这种小事了。
陶孑挂断电话之后,发现黎书在盯着他看:“看什么呢?”
黎书这次没再回避他的话题:“就……挺羡慕的。”
“嗯?”
黎书笑了笑:“没事。”
陶孑:“对了,你家是南川那边的对吧?那江北和南川挺远的,你周末来不及回家……干嘛不干脆在那边上学?”
黎书:“因为……我想走出来看看。”
因为,我想远离他们。
远离重男轻女的爸爸妈妈,远离家长里短的邻里。
所以她从南川逃到了江北。
陶孑见她不想多说,也没再问下去。
两人吃晚饭已经是九点钟了。
陶孑伸了个懒腰:“你请我吃饭,那我请你喝奶茶吧。”
对面就是一家奶茶店,黎书要了一杯热可可。
这地儿离黎书住的地方不远,买了奶茶陶孑就送黎书回家。
回家之后,黎书接到了一个电话。
电话是老妈打来的,还是今天早上打电话跟她说的那件事——让她回家,然后给她找了个进厂的工作,让她别读书了。
最离谱的是,老妈说让她回家相亲,然后嫁人。
所以黎书才觉得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然后请了病假想散散心。
她没想到会有人找她,会有人紧张她,会有人说“下雨了,会淋感冒的,我带你躲雨”,会有人担心她的安危而送她回家。
黎书想起陶孑,心里的郁闷消解了一大半:“妈,算我求您,学费生活费你们都没给我半分,所以……您也别拿您养了我这么多年来压我。我不会回去的。”
挂断电话之后,黎书躺在床上。
不知道过了多久,收到一条微信消息。
是陶孑发来报平安的,说他安全到家了。
还跟她说了晚安。
黎书想起今天送她回家的路上,陶孑跟她说的话。
他说:“黎书,商量个事儿呗。别什么事都先想别人,也请你想想自己。”
“黎书,你今天就这么联系不到,会有人担心的,至少我会很担心。”
“下次别再像今天这样联系不到人了,就算你想一个人待着,也请让我知道你的行踪。”
黎书盯着天花板。
谢谢你,陶孑。
寒假很快过完了一大半。
再过两天就是除夕,黎书看着渐渐热闹起来的城市,有些落寞。
如果在家里也会很热闹,但他们的热闹只是他们的。
她永远都是缩在角落里的小透明。
除夕的前一天,陶孑来找过她。
陶孑问:“除夕也不回家吗?”
黎书几不可查的叹了口气:“不回了吧,怪麻烦的。”
陶孑“嗯”了声,就没再说话。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陶孑又出了声:“那……要不要一起过个年?”
黎书听得愣了愣,随即灿烂一笑:“好啊。”
黎书意识到,陶孑是有家的:“但是……”
她话没说完,就被猜到她想说什么的陶孑给打断了:“除夕我应该是一个人过。所以,黎书同学,要报团取个暖吗?”
陶孑看着黎书,女孩柔和的轮廓被傍晚的灯光勾勒出来。
他已经不是第一次这么盯着她看了,也不是第一次看得这么出神了。
陶孑虽然明亮热烈,但是他从来没有像谁诉说过心事,就连宋晔也没有。他好像永远生活在阳光普照的大地上,永远没有心事,是个无忧无虑又意气风发的少年。
但可能是气氛刚好陶孑说:“黎同学,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这句话在这样的气氛下来得有点突兀,陶孑看着表情微愣的黎书,方才那股认真的劲儿已经不见了:“不感兴趣么?那不讲了。”
黎书微微一笑:“怎么办,我想听。”
这语气,挺像小女朋友撒娇的。
陶孑没忍住笑了声:“那我……成人之美吧。”
陶孑说:“故事的主人公,叫陶孑。”
陶孑从小就是没有爸爸妈妈要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被父母送到了孤儿院,据院长妈妈说,他是大概一岁的时候被送来的,那会儿奶没断干净。
他在孤儿院长大,一直到七岁那年,被现在的妈妈——也就是陶瑜收养。
后来妹妹陶然出生,父母因为感情不合选择离婚,他和妹妹都被判给了妈妈。
妈妈为了照顾从小就爱生病的妹妹,放弃了自己的舞蹈事业。
妹妹慢慢长大,因为身体不好,家里人难免对她更疼爱一些。
任性的妹妹一直说,陶孑是孤儿院来的野孩子,一直说让他从家里滚出去。
但他能被收养,能有爸爸妈妈,已经是很感激了。
他没有任何道理反驳妹妹——何况她说的是事实。
因为妹妹的不接受,每年回外公外婆家过年,都不会带上他。
后来妹妹虽然长大懂事了,已经能够接受他了——虽然很多时候还是嘴硬心软,但他还是很懂事的,不去打扰他们过年。
陶孑的故事讲完,黎书摸了摸兜:“呐,给你糖。”
陶孑盯着那颗草莓味的糖,笑了。
他剥开糖纸,糖体的甜味从舌尖迅速散开:“来我家吧,一起包饺子,兴趣来了还能做顿年夜饭。”
陶孑怕她会不好意思:“放心,宋晔也是孤家寡人,他明天也会过来。咱仨一起过年。”
这次黎书没再犹豫:“好。”
除夕这天,宋晔像往常一样,很没有必要的一大早就来找陶孑了。
以往宋晔来的时候,陶孑还在跟周公下棋。
今天有点不太一样,陶孑早早的就起床了。
宋晔惊讶:“哟,难得啊,今儿这么早。”
陶孑换好衣服:“今天接个人。”
宋晔疑惑:“什么?”
陶孑半挑着眉,语气得瑟:“今年,黎书跟我们一起过年。”
“卧槽!这你俩要说没奸情我都不信!”宋晔很是激动。
“收起你不干净的想法,就是朋友之间,一起过个年。”
宋晔像是听到了什么好笑的笑话:“咱俩都认识多少年了,你那点小心思,别人不知道,我还能不知道?喜欢人家就直说,当怂包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