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这场比赛是在不断试验中度过的。
第一次炸了几片肉,外表焦黄颜色刚好,里面却没熟。第二次倒是都熟了,但炸老了。
第三次他总结经验,调整油温火候,炸的肉还算合格,但没有达到他认为的好吃标准,他觉得再试一两次或许能行,但可惜时间有限,他没有机会了。
好在这道菜的浇汁他做不错,是师傅的独家秘方,是以成菜的分数不算特别低,最终以第五名的成绩险入决赛。
走到这一步就已经赢了,全国比赛的前五名,已经得到了整个厨师界的瞩目,很多大酒店已经朝他们投来了橄榄枝。
沈青岚是这次比赛中最受关注的厨师,没有之一。首先因为她厨艺好,一路高分,个人最低分数9.9,分数高到让人怀疑她走了后门。
再者,她年轻漂亮,转播到电视上养眼至极,不比一些歌星影星差,凭一己之力拉高了本次厨师大赛的收视率,更创造了历届之最。
甚至,有导演看重了她的形象,想请她拍电影。
沈青岚自己倒没什么,把李丽慧激动得够呛,一个劲儿撺掇她答应人家导演的邀请。
“多好的机会啊!”李丽慧自己年轻的时候有当明星的梦,可惜没机会,现在闺女有了这样的机会,她很希望闺女能抓住,“你知道当明星多风光多赚钱吗,随随便便的就是几万几十万的,这不比你在厨房里油头满面的强啊,吃几年青春饭,后半辈子就无忧了!”
沈青岚笑:“妈,人要有自知之明,是哪块料就干什么事,我就只会做菜,在灶台上发光不代表就能在荧幕上发光,别回头风光没有,尽丢脸了。”
“你就是认死理儿!”李丽慧恨铁不成钢道,“人家也不傻,既然看中你了,肯定觉得你能行呗,再说人家肯定会教你的嘛,那些影星也不都是科班的呀,好多都是被星探发掘的寻常人,你这好歹还上过电视呢。”
或许老妈说的对,但沈青岚没这方面的想法,所以就不考虑了。
除了导演看中,还有几家大酒店也投来了橄榄枝,沈青岚也没有答应,她打算着趁着这股势头开属于自己的饭店。
“决定了吗?”许少庭怕她太累,对这个决定比较担忧。
沈青岚非常坚定,“当然,不过我这饭店是小饭店,我一个人掌勺,每天限量定制那种。”
许少庭一愣,想了想说:“你这主意倒是不错,店做得精致一点,私人订制饭菜,让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对,我大概就是这样构想的。”沈青岚说,“对于开什么样的饭店我一直挺纠结,又想接地气儿一点,又想做大,可是这样的大饭馆我一个人做不了,于是就想出私人订制的办法,到时候针对不同人群出不同的套餐,可家常可高档,一天就做几桌,客人随缘。”
最开始,她梦想开自己的饭店,本质是为了赚钱生活,但现在她已经不缺钱,所以可以更任性地经营自己的梦想。
这个私人订制饭店大概率不会赚什么钱,毕竟每天限量,对于忙碌生活的人来说属于不实惠的选择,但可以满足她做菜的爱好,反正不赔钱就行。
许少庭当然会支持她,哪怕赔钱也支持,“就这么定了,改天咱就去选门面。”
沈青岚太庆幸有这样无条件支持她的男人,她无数次想,如果没有遇到许少庭,她现在一定不会这么好。
最后一场比赛对师徒俩来说没什压力,因为高手云集,输了也没什么好丢人的,而且这一场只算主厨的分数,助手回归本职,只做助手。
王彬可轻松坏了,没有他扯后腿,师傅肯定能得第一!
这一场是自选菜品,但要有一个主题,沈青岚选的主题是素菜。
在宫里,做素斋是必备技能,宫里贵人大都信佛,每月都有斋戒日,这种时候就必须上全素宴。
素菜往往比荤菜难做,因为不容易做出彩。那些贵人斋戒是为信仰,并不是真的愿意吃素,所以你必须想方设法做得好吃。
因此在当时的厨界,素菜做得好才显真功夫。
沈青岚选了冬瓜,用来做素红烧肉,选了豆腐,松茸,用来做松茸豆腐汤,另外还有一道以豆腐菌类为主的菜,是罗汉豆腐,最后一道是用罗汉笋做的煨素排翅。
这几道菜都是太后最爱,因此她以前常做,做起来驾轻就熟。
可能是有了人气,也可能是她做菜的样子赏心悦目,期间摄像机一直对着她拍,主持人还老采访她,问她为什么做菜这么漂亮,师从何处之类的。
沈青岚便对着镜头,说出胖老头的名字:“我师傅是严柏青,他已经去世了,我计划着把这次比赛的奖金以师傅的名义捐助贫困山区的学校。”
主持人没想到还能有这样意外的新闻话题,对此大赞特赞,第二天这消息就作为头版登了报。
比赛最终结果,沈青岚凭借四道素菜获得全场评委的青睐,得了最高分。有个权威老前辈甚激动到语无伦次,他说他的祖父曾是宫廷御厨,曾经教他做过这些菜,可惜自己学艺不精,无法还原原本的味道,而沈青岚做的,味道甚至胜于他的祖父。
这种评价听起来像是笑话,可在场专业厨师谁也说不出不好,因此谁也不能否认。
一场厨师大赛的金厨奖或许影响有限,可加上这段评价,这含金量就高了,沈青岚因此一战成名。
这场比赛转播后,沈青岚的生活开始有了负担,除了出门会被熟人拉住祝福寒暄套近乎,以及被市民认出来要握手签名之外,还被一些慕名而来的人找上门拜师。
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找到家里来的,开始还只是零星几个,后来上门的越来越多,多到不堪重负之后,沈青岚决定搬家,一家都搬走。
沈军开始还有些犹豫,毕竟他舍不得老房子,“青岚啊,你挑几个徒弟收了不是也挺好的?”
沈青岚道:“爸,我是想收徒不假,但不是要这些明摆着就是来借我名声牟利的,跟我学两天,回去以沈青岚的名义开饭店,好了坏了都是我卖我的脸,早晚让她们卖臭了。”
“就是!”这次李丽慧站在闺女的立场,“这口子可不能轻易开,人红是非多,谁知道人家背后怎么编排你,你收个男徒弟,说你搞不正经关系,收有钱的徒弟说你为了钱,再不然说你卖名声圈钱,反正屎盆子总能扣下来。”
沈军想了想也是,只能点头答应了,“也罢,住了这么多年的老房子,是时候告别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能总让你们窝在这里,我知道你们是迁就我才一直没搬。”
“爸,我可不是光迁就您一人。”沈青岚笑看着老爸老妈说,“还有我妈呢,到现在你俩也没个结果,我们搬走了,我妈以什么名义住在一起啊?”
沈军一愣,口是心非道:“她不是自己有房子吗?实在不行就租房住,还能睡大街上去不成?”
这话实在不走心,最近这俩老冤家明显都有了冰释前嫌的意思,具体表现在,李丽慧干家务的时候,沈军由原先的挖苦唱衰变成了直接上手帮忙,而李丽慧又以他手脚不方便为由再抢回来,总之让来让去的,看起来颇为客气。
再具体表现在,原先沈军出门,李丽慧总要阴阳怪气说一句“别摔了”之类的,沈军再回一句“管好你自己”什么的。而现在,李丽慧的阴阳怪气变成了担忧,甚至会找借口跟着一起出门,沈军则从抱怨她跟着到默认。
街坊邻居们,任谁看了都要问这俩人是不是已经复婚了。
沈青岚故意道:“那您这意思就不让我妈跟我们一起搬走了啊,就让她出去租房啊,哎呀现在租房可不好找地方,一个单身女人住哪都怪让人担心的,胡同里有小流氓,楼房里有小偷,我妈天天起早贪黑的,太让人担心了啊。”
沈军嘴角抽了抽,“算了算了,反正新家地方多,随便让她住哪吧。”
沈青岚看了老妈一眼,换成平时,她这会儿早炸了,说一些诸如“打发要饭的呢谁稀罕住你家之类的”。
现在却愣了一会儿,像才反应过来似的嘀咕一句:“我要不是房子没腾出来,我也不能麻烦女儿女婿。”
沈军没再接茬儿,这话题就这么揭过去了。
搬家刻不容缓,因为再有二十来天许老三就要高考了,为了让他抓紧最后的时间安静复习,必须要搬离这个随时都有人打扰的嘈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