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四百八十章 惟求极速
诸葛不要太亮2025-01-31 14:253,985

唐河之战,打到眼下的战局,在许褚眼中,周必已经可以满意了。军师的谋算,唯一的弱点,现在看来就在荆州水军。

倘若换做是曹军的“水军”,他们虽然还没有形成战力,但也比眼下的荆州水军强,后者根本没有,与蛟龙军对抗的意识。

当然,这也和蛟龙军打仗聪明有关,换了一般的将领,对战船一味攻击,就有很大的可能,激起荆州军的反抗意识。

到那时,即便是为了保命,荆州水军也会与敌军作战。不管他们的战力到底如何,对战局,却会有深远的影响。

只不过,周必并不是一般的将领,蛟龙军对荆州水军展开的心理攻势,亦十分有效。重要的是,那是建立在雄厚的实力上的。

眼前的敌军不是定边军,没有蛟龙军这般无敌的水战能力,还能轮得到你用心理战?没等你用,敌人的刀剑都到了。

换做曹军的“水军”,其实也没有任何的意义,真正换了,自己和关羽能否在今日到达唐河还是问题,更别提与敌作战。

会认输,知道什么样的形势下,自己该输,对将领而言,是优点。现在的虎痴,显然深得其中三味,想的再多,没有意义。

他担心的是,既然周必的蛟龙一军能恰到好处的出现在唐河,阻挡自己和关羽的行进,那么,定边军会不会还有后援?

有一点,许褚将军可以肯定,连周必都不会有太大的意见,就按眼下的战局延续下去,最终占优的,还是曹军,还是虎豹骑。

许褚知道认输,周必一样,最终的结果,他不会多想,只看眼前,蛟龙一军要倾尽全力,给虎豹骑造成最大的困扰和牵制。

目下来看,定边军还有后援的可能性,被缩小了。倘若周必还有余力,以他的临阵指挥能力,就不会隐藏到现在不发。

他手中有足够的力量,是不会轻易允许关羽率军离开的。许褚手里,缺乏明确的军情,很多判断,都要依据眼下的战局做出。

相对而言,周必不用想那么多,也不用有任何的顾忌。定边军军情的完善,远在曹军之上,且即使敌军有援军,跟他没有关系。

来多少,只是战术上的差异罢了,蛟龙军的任务,不会有改变。

现在需要他身为主将应该做的,是控制自身的远程打击力量,让他们在长时间之内,保持对敌军的压力,能够牵制的更久。

战船之上的蛟龙军士卒,在他们彻底击败荆州水军之后,会成为自己的助力,也是最后的助力,何时用之,必须谨慎。

前方的两侧林间,还有虎豹骑残存的辎重营,加上关羽给许褚留下的一千徐州士卒。能随二将来到唐河的,是毫无疑问的精锐。

在曹军能够成为精锐的士卒,在定边军则未必,这是两军之间的实力差距造成的。周必不会多想,他只是看,看敌军的后手。

许褚决断送出虎符,关羽决然而去,只给虎痴留下了一千步卒。这一千步卒,加上辎重营的士卒,会成为许褚的最后底牌。

按眼下的战局,只要许仲康一刻不将所有的步卒投入战斗,周必也不会动战船上的蛟龙军,他的底牌,要留到最后时刻。

后手在什么时候投入战场,能获得最大的利益,许褚清楚,周必也清楚,最理想的状态,都是在敌军投入之后再投入。

以针对性的战术打击敌军,做到后发制人。二将不约而同的在准备,敌军援军出现的可能,眼前之战激烈,却也未全力尽出。

看敌军在林中的步卒,只是周必的关注点之一,是最重要的那个,临阵指挥之时,他对许褚麾下虎豹骑,亦看的十分仔细。

敌军的牵扯,移动,阵型变化,战术选择,显然已经有了极高的水准。尤其是骑军的基本战术,他们甚至不比六九两曲差。

这些都是重要的讯息,设若蛟龙一军此战必须为了完成军令,战死沙场。周必观察到的信息,会是他留给同袍的宝贵经验。

许褚率领之下的虎豹骑,还能有多强,还有多少的潜力,周必是要在战场上,将之打出了的,敌军也一定,隐藏不住。

对自身战力的信心,周必从来没有动摇过,蛟龙一军一旦用出全力,就以面前的战局为例,敌军也很难不跟着,全力尽出。

双方将领都有心思,也各有顾忌,唐河岸边的战局,越打越为胶着。势均力敌之下,成了拉锯战,消耗战,比的就是耐性。

这里比的是双方的耐性,十二队与关羽率领的援军之间,比的则是速度。当许褚和周必还在不断的拉锯之时……

十二队行在最前的两个小队,已经领先了关羽军,足足五里的距离。山地行军,受过训练的十二队士卒,优势更大。

但领先五里,至少在目前,并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因为直到此刻,两名队长也没有找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

没有地形作为屏障,十二队的小队跑的再快,也很难对关羽军形成威胁。他们没有停留,还在继续前进,不断寻找。

再往前行三十里,会有一处,微尘的密营,准确标准在地图之上。苟图昌麾下的情报机构,遍布大汉各地,配合主力作战。

情报机构,顾名思义,以探查军情为主,和主战部队,侧重点是不同的。但不同之中,也有相同之处,就是有利的作战地形。

一般而言,微尘清风大河的密营,都会选在战略要地的附近。平时或许不重要,一旦打起仗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和定边军一样,情报机构,也是在不断完善发展的。从一开始的潜伏打探消息,到具备斩首作战的能力,亦是暗影的出现。

最早,暗影是叶欢为了保护麾下战将谋臣所设置的。暗影之士,需要超人一等的身手和反应,在暗中保护,更为有利。

理论是叶欢提出,切实执行的则是苟图昌,当合格的暗影之士被培养出来之后,他便发觉了这支精锐,其他方面的能力。

当年王允和董承在西都设计,让董卓麾下自相残杀,最后“诛杀国贼”,很多王公大臣逃出生天,一路前往晋阳。

谁也不知道那是在李儒设计之下,董卓假死的将计就计。王允也好,董承也罢,都觉得自己有着击杀国贼的“跳荡之功”。

功劳,他们当然有,没有人会否认,但叶欢清楚,苟图昌在暗中的配合,至少要占一半的功劳,只不过无人知晓罢了。

那次之后,针对暗影的建设,首领有了更新的思路,不仅仅是暗影,微尘、清风、大河,皆有改进,分工更为明晰。

微尘,微如尘埃,无孔不入,潜伏工作,他们是最为合适的。

清风,无影无踪,传送情报,连接上下,他们的能力毋庸置疑。

至于大河,原本就脱胎与军中军官,想要做好情报工作,军事眼光也是必备的。大河之人在战时,多会成为情报领袖。

相对于微尘、清风、暗影的同袍,大河之人的军事眼光是最准确的。以他们的精细程度,从唐河至荆州的路线,会有关注吗?

你去问花奇和周必,一定会给你肯定的答案,除了他们二人,蛟龙一军上下,再无第三人得知。便是二人,也是出发之前知晓。

不单单是三曲四曲作战的拓领一地,再往前,至少还有三处路线,会在情报机构的监视之下。强要分别,人数多少罢了。

情报机构,是最神秘,也是最为隐秘的。一般大战之前,当一军主将出征之时,才会得到他们具体分布的消息。

主将麾下,则会有专人负责对接,传递讯息,了解军情。然后再将所有的讯息汇总,提炼出种种可能,上报至主将面前。

如此设置,是为了在最大程度上,节约主将的精力。让后者能将所有的精神,投入到作战之中,心无旁骛。

三十里之外的那处密营所在,周必知道,也知道其中有大河与暗影之士,共计十二人。因为那里,可以监视所有的道路。

对周必而言,知道就够了,除非要用之于战局之中,他不会有太多的考量。但在某些的特定条件之下,前者也能决定成败。

这一次蛟龙军出兵,情况稍稍有些不同,除了一军的侦察队首之外,花奇也清楚所有的详情,眼下,他能成为一支奇兵。

十二人,根据战况,他们还有很大的可能不在一处。对于关羽麾下的数千士卒而言,人数少的可怜,很难对之形成牵制阻击。

不过战局变幻莫测,战场的态势,每一刻都在改变。有那处密营在,十二队士卒及时赶到,就能快一步传送,最新的军情。

讯息和时间一样,在战场上,你做任何的估计,都绝不为过。哪怕早到一炷香时间,对主将的分析和定计,都有绝大的作用。

在路上寻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是两小队十二队士卒的职责。他们的最大的任务,则是提前赶到密营,传递讯息。

因此,在出发之时,最先踏上征程的两小队士卒,是花奇精挑细选的。其余一切都可以不论,士卒必须都是,飞毛腿。

现在的定边军,有信鸽,有千里镜,有各种各样的装备。传递讯息的手段,大大丰富,保证了讯息传递的安全和及时。

叶欢率军讨伐黄巾之时,苟图昌所部,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对一名优秀的侦察营士卒而言,靠双腿能跑多快,是关键。

不仅仅要快,还要有超人一等的体力和耐力。其时南华设计,想要调集九路大军围攻叶欢的定边军,侦察营靠的就是双腿。

如今在广陵之战中,协助太原军征战的张周,便是当时侦察营的队长。与南华之战,他在一天之内,跑了两百四十里山路。

到叶欢的大营之时,后者几乎不能凭借自己的体力站稳了。也正因为及时的军情,叶欢才能率领定边军,跳出南华的伏击圈。

从而将计就计,攻敌之不备,亦有了后来,巧合碰上被追杀的天公将军。可以说,那一战之中,张周的作用,不下千军万马。

一天时间,两百四十里山路,按当时的条件,几乎是不眠不休。速度惊人的同时,侦察营士卒的体力耐力,皆是顶尖。

再往后,情报机构开始有种种更先进的手段,装备,用来传递讯息。但靠双腿,作为基本,也从未被放下过。

再好,再强大的军械,技术,都是锦上添花。在训练之中,叶欢和高顺都强调过无数次,万不可对此形成依赖。

一旦你有了这样的想法,训练中会不知不觉的懈怠,那就绝非是叶欢和高顺的初衷。从一开始,叶欢就要扼杀这种可能。

当年的一天两百四十里,令人惊叹,今天呢?在不断的科学训练,及身体素质的加持之下,已经成了侦查营的平均速度。

半个时辰,十二队领先了关羽军,足足六里半,这个差距,随着体力和耐力的消耗,还在不断的扩大之中。

奔行五十里,以花奇对敌军的了解,是必须要停下休整的,那几乎是除了定边军以外,其余诸侯的极限了。

倘若不休息,强行军继续赶路,对他们而言,会得不偿失。当士卒的疲劳,积累到一定程度,倘若又恰恰遇上大战之时?

任何一个主将,都很清楚其中的危险,所谓奔袭三百里,必撅上将军,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没有体力的士卒,何来战力?

但很显然,这个顾忌,花奇是没有的。十二队最先出发的士卒,要的就是速度。更何况,他们的体力耐力,都经过严格训练。

全速奔袭,到达密营,先行传递讯息,其间,则不能有任何停留。这是花奇对麾下士卒的交代,也被之严格执行。

继续阅读:第三千四百八十一章 讯息网络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国之凤舞九天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