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闺蜜的秘密
竹叶青2017-02-07 14:334,965

  “你俩——是怎么认识的?”米音非问道。

  徐金有些抹不开面儿,拿起杯子假装喝水。暴露在杯沿外面裂开的嘴角,没能掩盖住窃喜的表情。他用眼角瞟了一下徐悦南。

  徐悦南此时正在玩弄她盘子里的蛋糕,她用小叉子把蛋糕戳成碎屑。

  徐金看徐悦南没有回答的意思,只好自己说:“我准备报考MBA班,在课外补习班上遇见的。一来二去聊起来她跟我上的同一所大学,低我一个年级。”

  咦?米音非听这话倒比第一次知道相亲还感到诧异。她皱了皱眉头,脑袋里迅速翻过过去几个月的日历,她完全想不起徐悦南什么时候说过MBA班的事情。

  当着徐金的面,米音非不好刨根问底,只得掩饰住满心的狐疑,笑着对徐金说:“你们确定在学校里没有见过?开学时你们就没有主动联谊一下低年级的学妹们吗?学妹们天真烂漫,刚入学事事不知,正需要绅士学长的鼎力相助,那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嘿嘿嘿嘿,”徐金笑得紧贴在椅背上,随着身体的颤动,宽松的衣服上下晃动着。“那时候我们正忙着傻玩傻乐呢,你也知道一上大学整个人就放松了,学业没有那么紧,一天到晚光顾着打游戏。”

  “那你是学什么专业的?”

  “我呀,学文学的。”

  “哎呦,那可是你们学校的重点学科呀!”米音非指指徐悦南:“她那个专业也是你们学校顶尖的。像你们从老家那边考过来,分数肯定特别高。”

  徐悦南和徐金就读的大学是全国数一数二,在世界上也排得上名次的大学。每年高考时,是各地文科状元首选大学之一。其中文学又是这所以文科见长的大学中历史最悠久的学科,可以一直追溯到建校之初。这么说来,他们俩当初都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万里挑一的尖子生。

  “也就那样吧,我们高中除了考试做题,别的什么也不会干。考完还真以为分数考得挺高,结果到大学一看,水平在我们之上的比比皆是。”说完,徐金突然意识他这话等于变相地捎带上了徐悦南,说她只是会考试的机器,忙不迭地改口道:“我是说我们那儿小地方啊,估计别的地儿不这样。”

  米音非撇撇嘴:“别谦虚了,怪不得顾不上主动联谊学妹,你们这样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出口成章风流倜傥,小姑娘们肯定得上赶着倒追你们呀!”

  “啊?”徐金神色不自然地又瞧了瞧徐悦南,观察她的脸色,有没有因为这个问题而生气。她仿佛什么都没有听到。“哪里,没有没有,要不这还单着呢吗。”

  “哎,不管怎么说,你们都已经是名校的高材生,还像朝阳一般天天奋发向上,让我们这些人可怎么过?”

  “什么名校,大家还不是一样。都得拿着简历到处应聘,给别人打工,干着一线的活,谁也不比谁高级到哪里去。”徐金此刻说起这话坦荡荡的,表情却有些怅然,“你看我们公司那位老板,高中没上完出来社会上混。什么都干过,当房产中介,搞装修队,弄两辆卡车运土石。人是真聪明,干得早,最重要是胆子大,看哪儿有钱,二话不说就上去干。不服不行啊。”

  “你现在不是跟着你们老板,多跟他学着呗。”

  “我哪儿行啊,不行不行。你是不知道,他跟我们开会,腿往会议桌上一翘,点根烟,说‘内谁谁,客户怎么还没搞定?没搞定搞去啊,在这儿坐着干嘛呢!饭桌上搞不定就桑拿房搞,还用我教吗?’。我听他们说,他们每次上那种地下室的小歌厅,一进去好几个小姐围上来。我想想就浑身起鸡皮疙瘩,就这个我可真学不来啊。”

  说了这么半天话,徐悦南一直没有出声。起先她耐着性子假装听米音非和徐金对话,这会儿脑袋歪向一旁,眼睛溜号到来来往往的大爷大妈身上,不知道在想什么。

  徐金见状跑到自助餐区,跟工作人员要了一盘子新鲜的水果,推到徐悦南面前。

  徐悦南毫不客气地叉起一块西瓜放进嘴里。

  “味道还行吧?”徐金问。

  “嗯,挺好。”

  “我们同事都当这是福利了。平时我们没加班费,没奖金,也就借着看房的功夫蹭这点点心吃。”

  徐悦南皱皱眉头,突然间觉得对话了无生趣。她抬起手腕,指着不存在的手表:“我们在这儿坐会儿,没事儿,你忙你的。咱们什么时候往回走?”

  这话明显是请徐金告退的。

  徐金思量自己刚才的表现,一定是光顾着和米音非说话,没有注意到徐悦南的情绪,惹她不高兴了。除了那盘子水果,他一时想不出还能做什么取悦徐悦南,又当着米音非的面,他只好顺势打开手机瞄了一眼,欠身道:“哦,你提醒我了,我去看看有什么需要照应的。你们继续坐会儿聊会儿,那边有饮料和吃的,别客气,随便拿。咱们还得过半个小时才走呢!”

  米音非看徐金走远了,伸出胳膊使劲推了推徐悦南的腿:“喂,你这是让我相亲呢?是你傻还是我傻啊,人家分明看上你了。”

  徐悦南懒洋洋地换了姿势,半倚在扶手上。都怪徐金那个家伙,说什么桑拿房、歌厅,扫了兴致。正是因为他说话分不清场合和对象,才会不招女人喜欢。

  “哎,我知道啊,所以才麻烦。”

  “哦,烫手的山芋往我这里扔啊。”

  “我不是想你们俩说不定能擦出点火花吗?真要是能撮合你们俩,我算是办了件好事,也就安心了。”

  米音非猜徐金肯定没想到徐悦南今天给他安排的是相亲,说不定他还以为是和徐悦南的约会。“你不喜欢就跟人家直说。”

  “说了,他听不懂啊。我也不想伤着他,其实他人挺好的,就是脑袋有点木。”这下好了,徐悦南还得再忍受这个木头脑袋一段时间。

  “好你不自己留着?”

  “我不是不喜欢瘦成他那样的人吗?抱起来没有一点手感。”

  米音非看着徐悦南,不知道是不是这几个星期相处少了的缘故,她在徐悦南脸上看到不熟悉的表情。不是她以前没有注意到这种表情,是徐悦南从来没在她面前流露过。以前她们俩之间没有秘密,对彼此是清澈透明的,所以一眼能够看穿心底。现在有了秘密,只有徐悦南自己才能解读的秘密,才会有这个表情。看起来她不打算把这个秘密讲给米音非。

  米音非假装漫不经心的问:“一点风声没有透露,瞒我倒是瞒得挺好的嘛。”

  “就他?都跟你说了,是他自己一厢情愿。”

  “谁问你这个了,考MBA是怎么回事?”

  “哦,MBA啊,就是试试,不见得是什么结果呢!”

  徐悦南若有所思的看着外面人工搭建的湖光山色,正午的阳光洒在地面上,泛起暖洋洋的亮黄色。不知道什么时候,舞台上的歌女下场去休息了,播放的轻音乐倒是更符合此刻的情境。米音非也不插嘴,静静地等着她继续往下说,以她对徐悦南的了解,这里面肯定有故事。

  “春节回家的时候,我爸妈严肃地跟我谈了次话。我觉得他们说的挺有道理。”果然,过了一会儿,徐悦南主动开口:“打毕业到现在4、5年了,咱们那工作你知道的,外表看起来人模狗样的,小西装穿着,小皮鞋踩着,出入高级写字楼,其实不过在别人给你指定的坑里慢慢刨。刨得好了,给点奖励,可日子久了自己也就陷在里面爬不上来了;刨不好了,哪天保不齐就把你剔出去。”

  米音非明白徐悦南指的是什么。一年多前,公司决定把在其他国家开展得十分风光的业务搬到国内来,于是大张旗鼓地招兵买马。惹得媒体纷纷以“第一次”、“第一个”这样的头衔冠以标题,引经据典,说该业务在其他国家是如何开创商业模式先河,如何构建完美生态关系,此次进入国内必定再造宏图伟业云云。要说团队不可谓不努力,一经成立便合纵连横,跑马圈地,从外头看起来似有不小的进展。

  没料到,其实最难的是在内部。每当团队欲以国内市场需求、用户行为、竞争环境如何如何为由,日日商讨策略,夜夜写报告开会,力图请求公司做出相适应的改变时,公司始终不理解为何其他国家适用的产品在国内就是行不通。别的不提,只一项用户界面设计,国内用户说难看不习惯,公司说全球统一设计方便跨语言跨地区使用,国内用户说我又不需要看别的地区······于是汇报、审批、修正、再汇报、再审批就耽搁好几个月时间,最终胳膊拧不过大腿,还得维持原判。

  更为致命的是,该业务在其他国家赖以生存的条件:空气、水、阳光要么不存在,要么是转基因的,原本搭配完美的拼版,变了形,再也凑不到一起去。就在新年前,公司突然决定在国内关闭该业务,精兵强将们一哄而散,各自寻找各自的出路去。

  “父母在老家,虽说比下有余吧,也不是大富大贵人家。我一个人在外生活工作,生活上照顾不到他们那边,经济上顶多就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他们倒不图我挣多少钱,就是觉得女孩子还是以稳定为主。我跟你不一样,好歹的你家在这里。我在这座城市没有男朋友,没有房子,工作又不是终身保障,也就没有根,总觉得飘飘忽忽的,说不定哪天风大雨急的就呆不下去了。所以他们想我回到老家,找一份事业单位的活计,踏踏实实干一辈子就好。”

  “你?来这里快小10年了,回去能适应得了吗?”

  “是啊,这就是人奇怪的地方。你说我家那也是城市,规模小点儿而已,但是论城市建设、文化活动、商业购物、教育医疗跟这里比算不上天壤之别。可真说要回去,就是舍不得,总觉得说在这里眼界就开阔,机会就更多,身位就更高。归根结底是心里的槛过不去,过千关斩万将地好不容易考来了,哪肯轻易回去呢。所以我想最后再试试,看能不能进这里的事业单位。麻烦的就是他们现在要人的条件挺高,都得是硕士以上学历。我思来想去,在职读的就是MBA最合适。考成了,留下,不成,就回家。”

  米音非不曾想这一趟竟勾出分离的话题,后悔不该刨根问底。可就算话不明说,也不过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罢了,看起来徐悦南已经拿定主意,该来的或早或晚总归要发生。处了这么多年的朋友,天天泡在一起,一想到以后或许不能常见,米音非未免有些伤感。

  徐悦南没有注意到米音非表情的变化,继续说:“仔细想想,回去也挺好。春节期间同学聚会,他们要么是在工作稳定,要么依着家里的关系做点生意,总之是买车买房,成家立业,生活过得又舒服又得意。像我这么大年纪的女同学,多数已经有孩子了。细算算咱们这几年,日子没比别人少过一天,辛苦没比别人少承担一些,落在自己身上的好处没几样。”

  米音非盯着自己的脚尖,喃喃地说:“话虽如此,你在外熬了这几年再回去,这边的积累荒废了,那边又已经比别人起步晚。”

  “可不是?所以现在必须是立下决断的时候。现在回去,那边的亲戚朋友多少还能帮得上忙,站稳脚跟应该不成问题。小城市这点好,人际关系更紧密,家家都有能说上话、办得了事儿的人。再过几年,两边的生活偏差越来越大,那边的人事关系淡了,想回都回不去咯!”

  “不管怎么说,你们多少还有条退路······”米音非说着,禁不住想:生于斯长于斯的土著,却上哪里去退?

  说起来别人羡慕土著占着天时地利的便宜,也不想想大多数平头百姓不过就是不招灾、不惹祸的过日子,出门也得挤公交,上学也得考试,看病也得排队挂号,下馆子也得给钱,领导心情不好给脸子看也得接住了。社会不会因为你是土著就包养你的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生活费总是要自己想办法挣的。挣得多了富裕着过,挣得少了紧凑着过,量力而行。那些所谓优惠本地土著的便利条件,哪个地方没有?有景区公园优惠价价的,有公车优惠价的,情理之中的事情。创业和就业机会大约比其他地方多些,也要看个人有没有本事抓住机会。细数数成了名立了腕的社会、经济、娱乐名人们,有几个是土著出身的?要说沾了前辈的荫,土著顶多比别人早得了所房子,还是巴掌大点的。可这也不至于招致非议,要不然上面几辈人过去几十年住在哪里呢。搬去其他城市发展?米音非未曾没考虑过,可是刚刚透露一点念头,米爸米妈立即挂起免谈牌。几辈子住在这里了,你拍拍屁股逍遥快活去,将来父母的养老谁来管?你想得美,在外面呆不下去了再回来,出去容易回来难,先不说能不能荣归故里,光是那一堆社保转换就够你折腾一阵的。再者说,亲戚朋友关系都聚集在这里,你还没出人头地呢,到外地去从零开始,哪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米音非本来也没十足的把握和信心,被米爸米妈一打击,彻底投了降。是好是坏的,也就在这里混下去了。

  徐悦南听米音非话说到一半没有了下文,这才注意到她渐渐地发呆的目光。这本不是徐悦南的计划,她想着板上钉钉了再说给米音非。但既然话赶话说到了,而且迟早要让米音非知道,索性摊开了好。其实徐悦南也不拿不准这一步迈出去是否正确,将来会庆幸还是后悔。然而路是人走出来的,不走这一遭,永远猜不到结果。

  徐悦南使劲踹了米音非一脚:“得,该走了。这事儿不是还不准怎么样的嘛,车到山前再说吧!”

继续阅读:第17章:跳蚤市场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隔墙有人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