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回门
桃笺2018-11-01 10:363,257

  烧瓷器的事儿往后放放,宋端午先该回门了。

  北镇抚司里也就给萧谨放了三日的假,这几日小夫妻两个都寸步不离。今日回门之后也就没这样好日子了,于是萧谨连马都没骑,在马车里跟宋端午腻了一路。

  宋家早就翘首以待了。张氏虽然知道萧谨必会对女儿好,但那家里可不仅仅只有萧谨一个,何况这成亲做媳妇,跟在家里做姑娘怎会相同?越想越不踏实,连着两夜都不曾睡好,今日更是大清早就起来,一听到门外马车声响,忙不迭就跑了出来。

  才到大门口,就看见萧谨穿着一身暗红袍子从马车上下来,回身就把宋端午扶了下来。

  张氏看到这番情景,那心就放下了一大半,再看宋端午身上穿着精致的大红袄子,梳着妇人头,插了一枝亮晃晃的金钗,就跟她在外头看见的大家小姐们一模一样,那笑脸便收都收不住,连忙就往上迎。

  新姑爷进门,自是要好生招待。田家一家子大清早就过来好一通忙活,叫田掌柜带着田金和宋大石招待新姑爷吃酒,张氏终于捉到空儿,连忙把宋端午拉到房里,又是高兴又是担忧地道:“这几日——可好?”

  “嗯。”便是在母亲面前,宋端午也不免有些羞涩,“大爷对我极好的。”

  “哎,这就好这就好。”张氏又笑又叹,“我也晓得姑爷对你定然是好的……就是——他家的二老爷和二太太……”

  宋端午笑了一笑:“娘放心吧,有大爷呢。再说,我们两房已经分了家的,就算他们要做什么,也管不到我这里来的。”

  张氏这才松了口气:“我就是担心这个。真是多亏了姑爷想得周到,先分了家……”这年头,父母在,不分家。萧老太太还活着,萧谨提出分家,其实在外人看来是不妥的,也就是萧谨吧,才宁可让外人议论,也要把这两房分开,免得二房寻宋端午的麻烦。

  宋端午抿嘴一笑:“大爷是想得周到……”张氏只知道有萧二老爷和萧二太太,还不晓得金玉兰的事呢,若是知道,更要担心了。

  张氏自是不知内情,只管感叹:“打你出了门子,你爹嘴上不说什么,晚上跟摊煎饼似的翻来覆去睡不着。今儿一早就起来了,还没等吃早饭呢,就到街口上去看了一回,我都笑他——哪有回门子这么早的……”

  宋端午晓得她虽说的是宋大石,自己也必定是担心的,心里不由得热乎乎的,拉了母亲的手道:“娘就放心吧,大爷真的对我很好。”

  “哎,我知道我知道。”张氏拿衣袖抹了抹眼角,“瞧着你如今这气色,就晓得顺心。只是去人家做媳妇到底跟在家做姑娘不一样,这回门之前还是新媳妇,便有什么人家也能容忍一二,等今日回去,就不同了……姑爷家不是还有位老太太?你可得好生孝顺着。”

  宋端午忙道:“娘放心,既是大爷的祖母,我自是要孝顺的。且老太太对我也是极和气的。”

  “那娘就放心了。你好生当她亲祖母一样——”张氏说到这里,忽然想到宋端午的亲祖母实在是没法儿说,若说拿萧老太太当宋老太太一般,还不如不说呢,连忙改口道,“你没有婆婆,就拿她当娘一般孝顺便是。”

  母女两个这里喁喁私语,宋大石与田掌柜在前头陪着萧谨吃酒。宋大石不善言词,但萧谨对他执礼甚恭,喝过几杯酒也便放开了些,说起宋端午小时的趣事来。萧谨爱听这些,再加上田掌柜能说会道,在一边凑趣说笑,气氛也十分活跃融洽。

  正吃着酒,忽然外头田金跑了进来,有些慌张地道:“外头来了两个人,自称是西厂的……”西厂番子,其恶名与东厂和锦衣卫不相上下,虽然如今他们的头儿远在边关,却并不影响百姓对其的惧怕。若不是家里还有个锦衣卫副千户在,田金真是要吓掉半条命去。

  “西厂?”萧谨略一思忖,对也有些慌张的宋大石和田掌柜道,“两位岳父大人暂且宽坐,我去看看。”

  田掌柜连忙唯唯,等萧谨出了门才叹道:“宋老哥,我可是跟着你沾了大光了。”得一位锦衣卫副千户也称一声岳父呢。以前他见了萧谨,可是要毕恭毕敬唤声大人的。

  宋大石闷声道:“我也没想到会有这一天呢……”从前只想着宋端午能回宋府,嫁个识字的秀才或殷实人家就好了,谁知道竟有如今的福气呢?

  田掌柜感叹道:“这都是你老哥和嫂子厚道,才有这样的福报呢。”宋端午那个生辰,自己亲生父亲都不容,宋大石夫妇却拿她当心肝儿肉一般养着——在小陇村那个地方,肯花银钱让自家女儿学识写绘画的,十里八乡也就只宋大石一家了——到底如今得了这个女儿的好处。

  “啥福报哟——”宋大石声音还是闷闷的,“只要她过得好,我们也就安心了。打小她跟着我们也没享什么福,啥也没给她……”

  田掌柜嘿了一声道:“所以说你老哥哥厚道呢——如今宋家那些人,若是知道,还不知后悔成啥样……也不知他家现在怎样了。”

  “听说是分了家了。”宋大石虽老实,也托人打听过宋府的事儿,到底那是他的家乡,有来京中的同乡颇知道些消息,都告诉了他,“二房还是做生意,不过比从前是不如了,家底都给掏得差不多了……”

  “大房呢?”田掌柜最恨宋家大房,“听说是当官去了?真是老天没眼!”这种人也能当官的!

  宋大石素来有些缺乏表情的脸上也露出一点幸灾乐祸的笑意:“还是前几日才听说的,那官儿要当不下去了,说是上司苛刻,原本想提拔自己亲戚……”这却是宁慎打听来的,特意在宋端午成亲之前告知宋家,还说是一份礼物。

  田掌柜一听就明白了,不由得乐了:“还以为他们去了什么好地方呢……”却原来是碍了上司的眼,那日子如何还会好过呢?

  宋大石没说话,只是倒了一杯酒,吱地一口喝了下去。据宁慎所说,若是宋振有什么靠山也就罢了,可他却是靠了献女儿才谋得此官,如今宋端云自己在刘家都不怎么得意,听说惹得刘太监很是不喜,已经准备再纳一房了。

  如此一来,宋振还能得什么好处呢?他的上司就是打听到这些,才敢放心大胆排挤他的。何况宋振本人根本也不是什么当官的料,以前在宋家,不过是仗着家中看重,才能耍弄些小聪明;到了衙门之中,他一无处置公务之能,二无对抗上司之道,自然会被挤兑得无法立身。

  “此事大快人心哪。”田掌柜是亲眼看见宋振夫妻如何逼迫宋端午的,不由得也倒了一杯酒,文诌诌地说了一句从别人处学来的话,“当浮一大白!”

  宋田两人在这里饮酒,萧谨已经在前头见到了两个西厂番子。这两人并未穿着西厂的服饰,而是普通衣裳,风尘仆仆,若不是自己报上名头,怕田家人还根本认不得。其中年纪略长的一个见了萧谨出来便拱手:“萧大人。”

  萧谨仔细一瞧,只觉此人有些面熟:“你是常——”若他没记错,此人应是跟着汪直去了边关的。

  “萧大人好记性,在下正是常山。”常山自怀中取出一封书信,“在下两人是来送信的。这是汪大人的急信。”

  “汪大人有何事?”萧谨随手接过书信拆了开来,“立下那般功劳,他还不回京么?”

  常山轻咳了一声:“萧大人看信便知……”

  萧谨将书信一目十行地看过,眉头皱了起来:“边关之地,亦有白莲教徒?”

  常山叹道:“正是。那些人打着李子龙的名头,皆是白莲教余孽。也不知怎么跟鞑靼人勾结上了。”

  边关之地,多有奸细。从前鞑靼人的奸细多是本族之人,无论如何模仿汉人,终究有些不同之处,只消仔细观察,多半能寻出些破绽。因此鞑靼人多以行商身份进入城关,但若遇战时,边关对这些外族人自然多有防备,因此奸细能做的也有限。后来多改为以银钱收买关内汉人,传递消息。

  此法虽是隐密许多,但普通百姓哪得消息来源?故而鞑靼人所得亦是不多。

  只是这回他们勾结上的却是白莲教余党。这些人原就是百姓里不安分的人,如今做起奸细来,要比普通百姓精明得多。自数月之前起,边关守军就吃了两回亏,尤其第二次,汪直有些冒进,若不是运气好,怕是本人都要陷在外头了。

  “怎会如此……”萧谨不禁皱起了眉头。

  常山含糊道:“汪大人也是想击退鞑靼……”汪直前回大胜,雄心正炽,主帅王越虽与他提了这奸细之事,但他自觉白莲教已被肃清,硬是不信这邪。他如今得封监军,王越虽是主帅,却也奈何他不得,只得由他去了,结果就吃了这亏。

  这话常山自是不好说的,只道:“汪大人已经上了秘折,请皇上调派锦衣卫前往边关搜捕白莲余党。汪大人说,请萧大人前去,若能助他找回这场面,他保萧大人再官升一级。”

继续阅读:第二百零七章 分别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五彩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