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太子
桃笺2017-07-20 21:003,134

  东宫里,太子还没有睡下,正捧着一卷书出神。

  秦良从外头匆匆进来,摆手示意旁边伺候的宫人下去,这才笑着小声向太子道:“殿下这下可以放心了,宋氏不但没有被问罪,还被陛下封了女官呢!”

  “哦?”太子又惊又喜,“封了女官?这可当真?”

  “奴婢怎么敢欺骗殿下呢。”秦良笑道,“奴婢乍听着消息的时候也是不信,可千真万确,陛下封了一个七品女官给宋氏,让她在御器厂当差,还管着烧彩瓷的事儿。听说,宋氏今日送进宫的莲子杯,是正经的青花三彩,陛下喜欢得很呢。”

  太子才高兴了一会儿,笑容又收敛了些,轻轻叹了口气。秦良有些不解:“殿下——”不是一直担心宋氏吗?现在宋氏因祸得福,怎么太子反而好像又不高兴了?

  “又是传奉官……”太子低声说了半句,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传奉官本就不合朝廷法度,皇帝却特别喜欢拿这个来封赏,以至于下头那些人借机敛财,而朝廷却靡费禄米。宋氏得赏他当然高兴,可是这个传奉女官开了例——只怕日后凡有奇技淫巧之人皆可得封,且无论男女,难道要叫那些人又得了一条敛财之路不成?

  秦良在他身边伺候已久,闻言思索片刻,便有些明白了太子的意思,忙道:“殿下不知,听说也不仅是为了烧出彩瓷,而是宋氏呈了一本册子,里头把到了御窑烧的每一窑瓷都记了账目,陛下夸她实心任事,说若是官员们都如此认真,这天下就能治理好了,这才封的。”

  “原来如此。”太子这才高兴起来,“如此,日后也少人说嘴。”因勤谨而得官,这比因宠信而得官要正当得多了。

  “殿下现在放心了,可该歇着了。”秦良笑着接了太子手里的书,“明早还有课呢。”

  太子由着他侍奉脱衣,一面道:“萧师傅那里也不知得了信没有。”他虽是太子,但手下能用的人却少之又少,往御窑传个消息已经是极限,京城外头他却伸不得手。

  秦良道:“殿下放心,汪直也在西山,这些消息,他必然是得了的。”汪直手握西厂,人虽在西山,宫里的消息怕没有他不知道的。今儿晚上宋氏得官,只怕明日正式的旨意还没有下去,汪直那边就已经得信了。

  说到汪直,秦良就不由得又说了几句:“陛下仿佛,真有意让汪直去带兵了。”

  “怎么说?”太子已经躺在了床上,又睁开眼睛。

  “也是因着宋氏的事儿……”秦良在永寿宫里有个同乡宫人,将将的能在殿内伺候,虽说到不了万贵妃跟前,却也能听着些消息,“宋氏在陛下面前对答,说了几句圣人书上话,陛下问起她是跟着杨复的母亲读书,想起杨复的好处,就把他又复了侍讲。”

  “这是好事。”杨复虽然被贬了官,可他的名字如今宫里哪个不知道,太子有些高兴,“可怎么又说到汪直了?”杨复弹劾的就是汪直等人,若是说杨复好,就不该提汪直才是。

  秦良轻轻哼了一声:“说是上回陛下跟汪直提起杨复,汪直反而说杨复是个直臣,陛下十分高兴……”这汪直真是把皇帝的心思都摸透了,他越是这么说,皇帝越觉得他大度无私,这不,说到杨复,就又想起汪直了。

  “也是建州那边派去的人不争气……”当时汪直想去招抚,怀恩都从中阻挠,结果这会儿也无话可说,“皇上就说,当初还不如就让汪直去了……”

  太子认真地听着,半晌才道:“朝廷里的官员,畏战已至如此了吗?”

  秦良忙道:“殿下,兵乃凶事,本就不宜轻启战端的。这一打起来,不知要填多少人命进去,更不必说军饷粮米了。”

  太子眼睛看着帐帷上绣的花纹,低声说:“可是现在是那些女真、鞑靼来打我们,并不是我们要兴兵啊。”

  秦良噎了一下,过了一会儿才道:“那不过就是癣疥之患。每年鞑靼都来,也不过是要抢些东西,闹不出什么大麻烦来。”

  太子静静听了,想了想才说:“可是他们年年劫掠,边关百姓苦不堪言,难道这就不是麻烦了吗?若打起仗来会死人,可不打仗,边关就不死人了吗?边关的百姓,就不是我大明的百姓了吗?”

  秦良登时被问住了。

  太子没看他,只是看着帐帷,仿佛自言自语般地说:“萧师傅说,汪直上书要收复河套,的确是有些好大喜功。可是朝廷上的官员反对,却是因为他们怯战。所以只要京城无事,就将边关百姓扔给了鞑靼,凭他们蹂躏去了。”

  “殿下!”秦良想反驳,却又不知该怎么说,“萧副千户怎么能跟殿下说这些……”

  太子这才转过头来看着他:“难道他说得不对吗?”

  秦良再次哑口无言。从土木堡之变后,大明上至朝廷下至军士,的确是害怕了那些草原上的悍徒。当初就有人劝景泰帝迁都,若不是于谦一力反对,搞不好现在京城都已经是鞑靼的了。就是到了如今,也不是没人提过迁都的事儿,他们也不明说,只说京城离大同边关太近,不安全什么的。只是永乐天子将都城从南京迁过来的时候就说了:天子守国门,皇帝不好违了祖训,所以并未听从。

  不过这怯战的话,当然没有人会主动说出来,更不会有人跟太子说。没想到,萧谨居然说了。

  “殿下,这个——”秦良绞尽脑汁地想着,“打仗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萧副千户自己都说了,收复河套那是好大喜功,这……永乐年间,河套可就……”永乐天子那么能征善战的人都缩了,还叫谁去打河套呢?

  太子沉默片刻,闭上了眼睛。秦良等了片刻,见他呼吸平缓,只当他已经睡了,便悄悄退出去,招来守夜的宫人内侍吩咐好生伺候着,自己才下去歇着。却不知他走后,太子又睁开了眼睛,静静看了帐顶良久,才慢慢睡去。

  这一夜难眠的并非只有太子一人,梁芳从永寿宫出来,脸黑得像锅底一般,跟着他的小内侍连大气都不敢出,还是被他捉了错处狠狠踢了一脚。

  这一脚好在是踢在胯上,并未踢中要害,小内侍忍了疼起来替他倒茶,知道他心结在何处,便大着胆子道:“爷爷,宋氏不过是封了个七品女官,行的还是工匠之事,谅日后也不会再升了,爷爷要整治她,有的是机会。”

  梁芳踢他一脚,这口气出了一半,心绪略平和了些,闻言哼了一声道:“你说得容易。这官职不在品级,她落了陛下的眼,这才是麻烦。”官职算什么呢?那宫人无品无级,一朝被皇帝宠幸,还能飞上枝头做凤凰呢。纪妃不就是如此?只是她实在命薄,儿子才进了东宫人就死了,否则熬到日后,谁还会记得她当初不过是个宫人呢?

  “那不是还有贵妃娘娘嘛……”

  梁芳又瞪了他一眼:“贵妃娘娘也不能拗着陛下来!”贵妃是个聪明人,更不会在这时候去动宋氏的。说起来,要是宋氏当真被皇帝弄进了后宫去,等过了这新鲜劲儿,贵妃倒好下手。如今这不上不下的封了个女官,还有正经差事,贵妃倒不方便了。

  小内侍想了想道:“娘娘不就是怕这宋氏进宫吗?宋氏年纪也不小了,给她指门亲事,嫁出去不就完了?”嫁了人,总不能再进宫了。

  “娘娘哪是怕她进宫……”梁芳嗤笑。到底这些小内侍们少见识,宋氏对万贵妃来说根本不值得怕,只像是只苍蝇,听着嗡嗡的声音心烦罢了。

  不过,这小内侍一句话,倒是提醒了梁芳:“你这小东西,虽没什么见识,却也有些鬼心眼儿。”随手从袖子里摸了块东西扔给他,“叫人去取些跌打酒来涂涂,别耽误当差。”

  小内侍接在手里,只见是一枚玉蝉。他不懂古物,却也知道能叫梁芳带在身上把玩的必定是好东西,忙眉开眼笑地接了,又服侍着梁芳洗漱完毕,这才退下去。

  这里梁芳已经将小内侍方才的话在心里打了个转:说起来女子再聪慧能干,总是嫁人一事就给限住了。凭你有才有貌,有智有勇,给你安排一桩不着调的亲事,就能毁了你这一辈子。宋氏自以为如今成了官身,就可高枕无忧了?却不知一个七品的官儿,在这京城里头比粒芝麻都不如,更何况她无根无基,万贵妃一句话,就能将她推进深渊之中,再爬不出来。

  万指挥使,仿佛前几个月,家里才死了一房小妾啊……梁芳摸着下巴,嘿嘿笑了——说起来万通官居正三品,手握实权,又是贵妃的弟弟,纳一个七品女官做小妾,其实已经是赏那宋氏脸了。谁叫宋氏生得美貌呢?想来万通定然会喜欢的。

继续阅读:第一百四十三章 做妾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五彩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