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误会
桃笺2017-07-05 21:003,180

  无奈汪直这个脾气,你越是不让他说的话,他越要说几句:“无妨。你看上了哪家闺秀,我去替你提亲!”西厂登门提亲,提的还是锦衣卫,有几家敢不从的?至于说让太监提亲,旁人会如何看待萧谨,汪厂公可就不管了。

  萧谨拿他无法,看看不远处唐窑官还在,便拉着汪直走远几步:“汪公,我不纳妾。”妾是乱家之源,他当锦衣卫这些年,官员后宅那些事儿难道听得还少了?妻妾相斗,嫡庶不和,多少人家都是自己从里头乱起来的?

  “不纳妾?”汪直摸摸下巴,正要再打趣几句,突然听出点意思来,顿时瞪了眼,“你可莫要说,你要娶此女为妻?”

  萧谨板着脸:“为何不可?”

  “你,你——”汪直指着他,“你如今是从五品,日后必定还能再升,娶一个工匠之女?这岂能门当户对?”

  萧谨反问:“何为门当户对?难道只看官职不成?”

  “看什么,你与她也不相配!”京城里这些官员结亲,连家里祖上出过几个官儿、故旧姻亲又是什么门第,都要拿出来衡量一二,可不管从哪一方面看,宋端午一个工匠之女,也绝配不得萧谨这个副千户。

  “相不相配,我自己知晓。”宋端午虽是工匠之女,可举止谈吐不比一般官宦人家的女儿差,若说到胆气韧性,怕还更胜一筹,所缺的不过是自幼生在乡下,许多事情不曾亲见罢了。

  “你——”汪直拿手点了几下,不知说什么好,“你可想清楚了。如今你前程正好,想寻什么样的亲事没有?”

  萧谨笑了一笑:“如今我得罪了万指挥使,想寻什么样的亲事,怕也是没有的吧?”得罪万通就等于得罪万贵妃,得罪万贵妃就等于得罪皇帝,谁敢跟他结亲?

  汪直瞪着他,半晌没说出话来。萧谨如今的处境的确如此,可从外头看来,他是皇帝亲自下旨连升三级,又做了太子的武师傅,可谓荣宠正盛。只要他不自己说破,往寻常官宦人家去求亲,只怕也是无有不允的。

  萧谨见他无话可说,连忙把话题就此打住:“汪公关切,我心领了,此事请勿再提。汪公如今切莫着急,还是先将彩瓷送入宫里,解了眼前之困,再图后续。”

  “罢了。”汪直难得好心相劝,却不被接受,也没了耐心,“你既有主意,我也懒得管。那武举之事,过些日子也该提出来了。只是,这可能成?”就算朝廷开了武举,与他出去带兵有甚关系?

  “总要一步步来。且考武举,必问布阵行军,汪公随侍陛下左右,也该能说得几句才是。”就算纸上谈兵,也得让皇帝知道你能谈。若是对这些一窍不通,谁也不敢让你去监军带兵啊。

  汪直其实自己也能想通,只是有些心焦,一时没耐性细想罢了。听萧谨这般说,心里颇为认同,脸上还要阴着:“这也太慢了……”

  萧谨笑笑不语,知道汪直不过这几年顺风顺水惯了,便是忍下了这口气,也要发发牢骚罢了。

  这会儿,宋端午已经从烧好的瓷器里挑了一对茶盘并两只茶盅,外加一只摆盘,都用锦盒装了捧过来。

  这茶盘便是方才看的双鲤浮萍纹样,颜色鲜艳。茶盅却是白釉底上绘了青色荷叶,杯耳做莲梗状,杯盖的提手却做成莲苞形状,尖端一点粉红色,乍看上去仿佛是一根莲梗将一朵莲苞自叶丛中送了出来,甚是别致。这是宋端午试烧的浅色彩瓷,其实不甚成功,除了青花之外,便只用了粉红一色,发色且还不足。只是形状颇具匠心,配这茶盘也极合适。

  那摆盘却是海棠花形的一只大盘,玄地金边,又有深红色云纹,中间绘着九个不同写法的青花寿字,甚是气派,也正是万贵妃会喜欢的那种。

  汪直看了这一套瓷器,不由得眉开眼笑,倒把宋端午多看了两眼。虽说万贵妃与皇帝的喜好,萧谨总会向她透露一二,但能烧出这样的东西,可见也是有些玲珑心思的。这一套送上去,不但万贵妃会喜欢,那茶盅定然也能投皇帝所好,纵然还有不足,皇帝也不会怪罪。

  “甚好。本公这就带了进宫去,若是陛下和娘娘满意,自有你的好处。”

  汪直说着,便叫黄喜等人牢牢捧了瓷器,转身便走。唐窑官忙跟了上去,小声道:“厂公,那宋监生……”

  宋振在御窑受了几个月的罪,终于病倒了。唐窑官自不会操心这请医抓药的事儿,于是拖来拖去,宋振这病就更重了。

  “到底是有功名的,若是真死在这儿……”这不是普通百姓,也不是来服役的工匠,不能说死就死了。汪直自然不怕,可唐窑官未必担得起。他已经愁了几日,这会儿眼看着汪直高兴,才敢提这件事。

  “没用的东西!”汪直骂了一句,“那就叫他回去吧。”彩瓷已经初步成功,汪直心里高兴,便抬了抬手。

  唐窑官如蒙大赦,连忙答应。汪直略一停顿,又加了一句:“宋氏要什么,你不要怠慢。”

  “是是是,下官绝不敢怠慢!”西厂厂公送过来的人,又有锦衣卫的副千户时常探望,想想刚才听见的话,唐窑官心里自然有一笔账。更何况,这宋氏还真把彩瓷烧出来了,他头一回看见的时候也是大吃一惊——这若是入了陛下和贵妃娘娘的眼,那好处可多着呢,就是他这个窑官,也跟着沾光!这样的人,自然是要好生看待,怎敢怠慢。

  汪直走了,萧谨也不好久留。即使他今日不当值,一个锦衣卫总往御窑跑也不成样子。尤其如今他是万通的眼中钉,留得久了,只怕倒给宋端午招祸:“我先走了,过几日再来,若是缺什么只管说。”

  宋端午送了他几步,看着他上马离开,刚一转身,就见唐窑官站在身后,满脸笑容:“可是要给宋姑娘道喜了。”

  宋端午只当他说的是彩瓷之事,便道:“也是多亏了唐大人经验丰富,指点良多,否则哪里能这般顺利烧制出来。”她只想平平安安从这里走出去,烧出彩瓷的功劳分唐窑官一份有益无害,何乐而不为。

  唐窑官听话知音,一张脸笑得更开了:“哪里哪里,宋姑娘才是立了大功。将来皇上赏下来,我这窑官也跟着沾点光就知足了。”这般识趣,难怪能得人青眼呢,将来就是进了官宦人家的后宅,凭着这份儿聪明也足够站住脚了,“过些日子姑娘双喜临门,我还要道贺呢。”幸而打从这个宋氏来御窑,他就未曾得罪过,如今也好说话。若是能借此再搭上汪直和萧谨,他这个窑官也就有前程了。

  宋端午倒被他说糊涂了:“双喜?”彩瓷烧出来,皇帝大约会赏些银钱,这是一喜了。那另一喜何在,莫非是能放她回家?

  唐窑官看宋端午若有所知的样子,只当自己说中了,便笑道:“不知姑娘的好日子定在什么时候,若定了,必要告诉我一声的。萧大人年纪轻轻就做了副千户,将来必是前程万里。姑娘虽说是二房,到时候也能当太太呢。”

  “二房?”宋端午完全没想到唐窑官会说出这么一句来,一时怔住了。

  唐窑官一瞧这样子,不由得暗叫不好。莫不成这位萧副千户只把人拢着,还不曾说是做二房?那他这一说,会不会把窗户纸给捅破了,坏了人家的好事?

  这下糟了!

  唐窑官一边叫糟,一边又有些不屑——这位宋姑娘瞧着百伶百俐的,怎么在这上头倒不开窍了,难道还指着去做正头娘子不成?一边是官家,一边是工匠人家,士农工商,这中间差着几等呢,做个正经的二房,已经是难找的好事了。

  唐窑官一边想,一边连忙找补:“是我这话说得早了……萧大人这官儿将来还要升,二房又不同一般的妾室,也是要正经聘下的。再说,姑娘跟萧大人情投意合,这后宅里头,也得看谁得心不是?有萧大人撑腰,便是正室也不能难为你……”

  唐窑官后头说了些什么,宋端午几乎没听清,二房两个字已经将她惊得昏头昏脑了,只含糊答应了几声,便转身回了瓷窑。那里还堆着刚才挑剩下的瓷器,有些绘的时候十分漂亮,现在烧出来却糊成一团,显然是哪里又不对了。

  唐窑官看着她的背影,摇了摇头:“这也是痴心妄想,竟是想着做正房了。”定然是看着萧副千户往这里跑得勤,就真当自己个儿有造化了。不过,说起来,就萧副千户那热心劲儿,帮着寻了这许多的色料,换了别个,大概也得生了这念头。

  “男人家情热时候说的话,如何信得……”就说他自己吧,从前还跟家里通房丫头许过提她做姨娘呢,可过了那一阵子再一想,这没头没尾的,哪里真就能提了?若都如此,家里还不乱了规矩。

  “自己好生想想,想明白了,有好处……”

继续阅读:第一百二十八章 提议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五彩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