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送别
桃笺2017-08-03 21:003,135

  汪直的外宅花厅之中,传菜的小内侍进进出出都是屏息静气,唯恐出了半点儿差错——厂公终于如愿要往边关去了,可脸色怎么好像不大好哪?他们还是躲远一点儿,让里头那位萧副千户去开解吧。

  汪直的脸色的确不是很好看。萧谨提壶给他斟了杯酒,笑道:“汪公后日就要启程前往辽东,多年宏愿,自此展翼,何以还是这般模样呢?”

  汪直白了他一眼:“少说几句风凉话吧。难道你不知道,我去是去了,身边可还跟着条狗呢!”

  萧谨微笑道:“不就是通事百户王英么?我听说他平日对汪公也甚为恭敬,颇为亲近呢。”

  汪直瞪起眼睛:“萧九畏,你可是故意来刺我的?真当本公是瞎子?王英瞧着对我恭敬,其实根本是尚铭的人!说什么去辽东帮我缉拿白莲教,还不是去当眼线的!”

  萧谨笑容不变:“这一点汪公不是早该料到的么?既然说是边关有白莲教徒,那汪公既要处置边务,又要缉拿白莲教,难免太过忙碌。皇上再派他人去协助汪公,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汪直瞪了他半天,终于泄了气:“你可是还记恨我未曾按你的主意回禀陛下,擅自加了白莲教与鞑靼人勾结之事?”

  萧谨摇了摇头:“汪公这般猜想,其实也没有什么错。白莲教如今在中原腹地站不住脚,的确有可能散至边关。这些人,若是普通教徒,无非是随波逐流,可那些腹心首脑之人,却必不肯就此罢休,若说丧心病狂勾结外族,也未必没有可能。汪公到了边关,的确要当心。这些人若是做了细作,实是大患!”

  汪直觑着他的神色半晌,终于确定他当真不是生气,这才松了口气,随后又觉得自己这般心虚有些丢脸,遂板了脸道:“这个本公当然知道,若不然也不会在陛下面前如此回禀了。”

  他自负甚高,然而从开设西厂到如今,几次都是萧谨给他出了主意,若说到今日宿愿得偿他自己占了七成,倒有三成功劳要算萧谨的。且他在宋端午之事上又出了岔子,越发觉得有些对不住萧谨,在他面前便有些摆不起架子来。

  萧谨自是看得出他的意思。但两人本也不是什么知交好友,各有打算,也并不指望汪直能如宁慎一般,遂不谈此事,只道:“汪公自己心里明白就好。至于那王英,若是他实心任事,能为汪公臂膀自然最好,若是不能——将在外君命尚有所不受,汪公有监军之权,又得陛下亲口允准‘便宜行事’,难道还无法处置吗?”

  “说的是。”若说整人,汪直的法子比萧谨还多得多,也不过发几句牢骚,便把王英扔到了一边,“说起来,你究竟是如何说服怀恩的?”

  怀恩的脾气,汪直知之甚深,那真叫一个油盐不进。就说去年关闭西厂之事,就有怀恩在其中出力,可见他对汪直是个什么印象了。上次汪直请收复河套,怀恩又极力阻止,这次皇帝许汪直前往辽东处置边务,怀恩居然没说话,这可真是奇了。

  萧谨笑了一笑,伸筷子挟菜:“怀公一心为公,边务之事,他难道不知其弊?又怎会一味谏阻呢?”

  “不对。”汪直可没这么好糊弄,“他虽然知道边关多事,可素来看我不顺眼,若换了别人去也就罢了,三月里他还阻止我呢,怎的到了六月就改了主意?你到底与他说了什么?”

  “三月里汪公是要收复河套,他担心你好大喜功轻起刀兵,当然要谏阻。此次只是处置边务,自然不同。”萧谨叹了口气,“我只对怀公说:军士畏战,久必成患,难道自土木堡之后,我大明军队就要永远龟缩不成?可若要战,如今朝廷之中,谁人既能主战,又能说服陛下?若不使汪公前往,难道要让梁芳尚铭之辈前去不成?”

  打仗,那是要钱粮的。有些边关将领不是不想打,而是得不到朝廷的支持。唯有汪直,既一心想打,还能说动皇帝,为他调拨粮草银饷。

  “这他就信了?”汪直斜眼看着萧谨,“没这么简单吧?他这会儿倒不怕我骚扰地方,杀民冒功了?”

  “我与怀公说:汪公于杨继宗尚且不予难为,升斗小民,杀之冒功,汪公不屑。”

  萧谨所说的杨继宗是嘉兴知府,有次入京觐见,汪直慕名前去拜访,却被他拒绝了。不少人都担心汪直会报复杨继宗,可皇帝后来问汪直“朝觐官谁廉?”,汪直却答“天下不爱钱者,唯杨继宗一人耳。”

  这件事知道的人不少。后来杨继宗得罪了中官张庆,此人的兄长张敏便在皇帝面前说杨继宗的坏话。皇帝听了反问他:“得非不私一钱之杨继宗乎?”吓得张敏赶紧写信给张庆,让他打消了报复杨继宗的念头。

  怀恩自然是知道此事的,且因他在皇帝身边伺候,比别人还知道得更清楚些——类似杨继宗的事情并不止一桩,汪直心高气傲,有些事情的确是不屑去做。且边关不宁,朝廷畏战,这也都是事实。两下斟酌,怀恩也只能缄口不言了。

  汪直干咳了一声:“这些小事,你倒知道得清楚。”他听惯了下头人阿谀奉承,多少肉麻的话也不过是一哂而已,萧谨这般平实地道出他的事,倒叫他有点不好意思,脸上竟破天荒地有些发热起来。

  萧谨微微一笑,并不揭破他,只道:“事实而已。”

  汪直又干咳了一声,摆了摆手:“罢了,不提此事。倒是你,原先我想带你去辽东的,如今看来,却是不成了。”

  “多谢汪公了。”萧谨倒暂时并不想去边关。宋端午这一次逃过一劫,可并不等于万贵妃就既往不咎了,若是哪天她再想起来生了别的事,可就未必能如这次一般好过关。所以若不把宋端午安顿好了,萧谨是不敢轻易离了京城,去边关那般遥远之地的。

  不过这话萧谨也不打算说给汪直听,只道:“这几年已经蒙汪公提携,也不好太扎了人的眼。何况我这身上还挂着东宫的差事,也不宜离开。”

  汪直哼了一声:“扎谁的眼?你这也是自己办差能干才得了的,哪像而今锦衣卫那边,自来了个草包指挥使,下头这些人也免不得草包当道了。如你这样的,若换了从前袁彬在的时候,哪就至于几年了还是个校尉?”

  武将非同文职,实打实是看功劳升迁的。萧谨自进锦衣卫,差事都做得漂亮,可就是不得升迁,故而汪直才有这几句话。他虽是依附万贵妃上来的,可对万通却是素来看不上眼,只是不好明说罢了。

  不过说到给太子做武师傅的事儿,汪直忍不住又要说上一句:“东宫那边的差事亦不好当,你又何必再搅进去?借着这个机会辞了岂不是好?”他当初给万贵妃出主意,替太子选武师傅,不过是为了让万贵妃在皇帝面前卖好儿,岂知看萧谨这样子,竟似是真打算在东宫长久呆下去似的。

  自然,那会儿萧谨就跟他说过结好东宫的话,可汪直身为万贵妃的亲信,能做的也十分有限。如今他心愿达成,要离开京城了,也就无意再跟东宫有什么瓜葛,同样的,他也不想萧谨再搅在里头了。

  “我在京里,娘娘或许还记得你是我荐的,等我出了京……怕是他们就冲着你去了,真要是生出什么事来,我可鞭长莫及。”

  萧谨只笑着点头,汪直皱起眉头,不客气地道:“你不会是早就想投了东宫,只是利用我吧?”

  他素来翻脸如翻书,这一下脸就拉得老长,目光也锋利了起来。若是被伺候他的小内侍看见,怕不早骇得跪到地上去了,萧谨却不为所动,反而挟了一筷子笋片搁在嘴里,嚼了片刻才道:“难道我的主意出得不好?或是汪公另有人选可用?”

  汪直瞪了他一会儿,到底还是悻悻地道:“你有主意,横竖我是不在京城了,也管不了你,是好是坏,你自己看着办,只到时若出了事,莫牵扯到我身上,更莫埋怨我不援手……”

  萧谨笑了一笑:“我知道汪公也是关切于我……”

  “关切个屁!”汪直翻了个白眼,“你若是自己找死,难道我还能拦着不成?”

  萧谨早习惯他这般说话,也只一笑而过:“倒是汪公,边关军务不但复杂,兼且琐碎,汪公去了,定要沉住气才好,切勿‘欲速而不达’。”

  这是句正经话,汪直便点点头:“我知道了。你放心,这是我自己费了许多力气求来的,定然不会草率行事。倒是你,若有什么事要我帮忙的,现在便说,不然后天我离了京城,也就顾不得你了。”

  萧谨也不跟他客气:“的确有一件事,虽不急在眼前,却必要请汪公费心安排一二,提前布置下来……”

继续阅读:第一百五十七章 团聚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五彩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