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请帖
苏三一2017-05-06 02:064,082

  “爷,杨府让人送来了请帖!”

  听到张三的话,谢子玉扬了扬眉梢,好奇地接过请帖,一双漆黑暗眸又深沉了几分。张三吓得一个激灵,赶紧躬身退在两步远,暗暗观察着主人的脸色。

  略微扫了一眼请帖,谢子玉嘴角微扬,唇边浮起一抹嘲讽的笑。请帖上道老太太的寿宴就在二十天后,请他务必去一趟。只淡淡一笑,他就随意将请帖扔在故纸堆里,没有放在心上。

  他其实跟杨府并不是很熟,因为当年的救命之恩,杨府对他倒也是客气。不过,他想起杨府对舒念娇的无情之举,就在心里亲近不起来。也就是维持着表面的客气而已。

  “爷,你可要去?”

  见谢子玉已经看完,张三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毕竟,杨府的送信人还在外边等着,他也不好让人久等。

  “跟他说,我尽量过去。若是有事,那就不好说了……”淡淡地回了句,谢子玉又吩咐道:“记得给他一两赏银。”他们杨府虽然无情,他却仍要好生维持着关系

  没有了舒念娇的杨府,就算是请他去,他还觉得没意思,不过,他也不想把话说得太绝对,因此只淡淡地回了句尽量去。至于到底去不去,还得看舒念娇那边的情况了。

  忽然想起已经好几日没有在学堂里见到苏锦言了,谢子玉露出了然的神情。因着已经好几日都不见他的人影。每日里看着空出来的座位,感觉很奇怪。一次,他收回目光的时候,竟瞥见云泹也看着空出来的座位,一副怅然若失的样子。

  也是直到这时,才想到他可能是去忙活寿宴去了。

  ******

  杨府里里外外都在忙着太夫人的寿宴之事。

  作为杨府嫡女,苏夫人也参与进来,帮助杨怙安排。苏锦言也趁着这个机会,跟先生请了几天假,混在府上处处插上一脚。他其实什么都不懂,却什么都好奇得紧,看着别人忙忙碌碌,心里也痒痒的。他主动请缨,亲自去安排采办礼品。

  杨怙平日里就很偏爱这个外孙,见他忙前忙后,一副聪明伶俐的样子,心里也是乐开了花。

  “锦言,这几日你表现的很好,可有什么想要的东西?”

  书房里只有祖孙二人,杨怙笑眯眯地问着苏锦言。这句话正中了苏锦言的下怀,他却装作很惊喜的样子,欢呼雀跃起来。

  “真的吗?那我可要好好想一想。”

  他的眼珠子转了转,假装着在仔细的思考。其实,他之所以这么卖力,就是想要借着外祖父心情好的时候,可以跟他提一个要求。

  “我想好了,要东西太平凡了,没什么意思,我想要外祖父答应我一个条件。”

  “哦?什么要求,说来看看。”

  杨怙捋了捋胡须,饶有兴味地看了看外孙,心里也有几分好奇。

  “我先不说。要是外祖父可以答应我的要求,我才会说。”

  杨怙想了想,腹诽道:这么一个孩子,能提出多离谱的要求,估摸着不难办到。不妨答应了再说。于是点头道:“外祖父答应了。你说吧。”

  “好,那我说了。外祖父,其实我……“

  苏锦言抬眼看着外祖父,心里有些激动,他知道,待会儿自己说完,外祖父必然会暴怒起来,可也无可奈何了。

  杨怙心里忽然一动,想要拦住他,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待他说完,杨怙只觉得欲哭无泪,果然还是来不及。

  “我希望您可以让念娇回来一趟,让她可以去见一见太姥姥。”

  杨怙:……这孩子一定不是我的外孙。想到他将来终究有一天会与舒念娇决裂,老爷子心里就有隐隐的担心。

  苏锦言认真的看着他,眼里闪过一丝狡黠。

  “外祖父,你已经答应我了。”

  杨怙只觉得心里很憋闷,这孩子怎么不明白自己的苦心呢。

  “好吧,可你就不怕你的母亲伤心吗?”

  苏锦言摇了摇头,从容的说:“娘是大度的人,不会跟念娇过不去的。只要外祖父不告诉娘,娘就不会知道念娇回来的事情。”

  罢了罢了,杨怙理了理思绪,决定不再跟他纠缠这个问题。

  *****

  得了好消息,苏锦言第一个就告诉了老太太,乐得老人家合不拢嘴。

  “这件事,你做得很好。”老太太由衷地赞赏。

  “多亏了老祖宗指点。”

  满脸慈祥地看着苏锦言,太夫人挥了挥手道:“罢了,你也不要在这里吹捧我了,赶快去告诉念娇吧,让她打扮得漂亮些。回头日头过了,客人都走了,就来我园子里一趟,让我好好瞧着。”

  “是。”苏锦言话音未落,就行了一礼,欢天喜地地跑出去。身后的老太太无奈地摇了摇头,这孩子,性子还是那么急,不,是遇到念娇的事情就容易急。

  兴冲冲地出了东苑的门,苏锦言一心都在舒念娇的身上,没留意差点和一个人撞个满怀。苏锦言赶紧闪身往旁边避了避,这才看清是舒念娇的母亲杨氏。因自己让舒念娇出了宅子,杨氏一直对他冷冷淡淡,他心里也略有些惭愧。

  “小姨,你来了。”

  低下头不敢看杨氏的眼睛,苏锦言勉强从喉咙里挤出一句话。他如今,最怕看见这位小姨,怕极了她似有若无的淡漠。这些都让他越发感觉到自己当年的冲动莽撞。

  淡淡地看了一眼眼前的男孩子,杨氏握了握藏在宽袖里的手,这孩子眉眼之间,和他娘还真是像呢。这样一张薄唇,果然是薄情的人。

  杨氏有些为自己的女儿寒心,他不是说会照顾她的吗,如今可好了,听说也是好多日没有去看过她,她这一颗心错付了。

  “你忙去吧。”杨氏淡淡地说了句,便轻飘飘地从苏锦言的身边错身而过。

  看着飘走的白色身影,苏锦言还有些没有回过神,这位姨母,这性子还真是淡淡的,舒念娇是随了母亲的吧?

  *****

  来到东苑,杨氏给太夫人请安,丝毫没有提及遇到苏锦言这一出。

  不多久,她就得到一个惊人的消息——舒念娇居然可以在寿宴当天回来一趟,在西南院住一晚。

  杨氏当时正在给太夫人捶腿,听到消息,身子一震,手上的动作一顿。她没想到,居然还有回来的一天,虽然只能回来一天,也已经足够。转念间,她想到一个问题,便顺口问了出来。

  “祖母,父亲是看在您的面子上才准念娇回来的吧?”

  杨氏抬眼认真的看着太夫人,见她摇了摇头,神秘的笑了笑。眼前突然出现苏锦言兴冲冲的样子,心里明白了几分。

  “是——是苏锦言吗?”

  太夫人点头:“是啊,这孩子跟我说过,要求老爷放念娇回来。我告诉他,可以试一试,没想到还真成了。”

  她的眉头舒展,脸上的皱纹也松了松。杨氏跪在她身边,手上一上一下,轻轻地锤着,一双美目里眸色微敛,可不是,谁让他有个好爹,镇国大将军可不是闹着玩的。

  杨氏心里发堵,一些陈年旧事,又在她的心头浮起。

  她原本是有一个好看的女孩儿的,一个比舒念娇和苏锦言更好看的孩子,粉雕玉琢的小孩子,从小就很乖。那日,她的孩子突然发烧,已是奄奄一息。可她却身无分文,只能抱着孩子跪在将军府的大门外,求嫡姐将将军府的大夫借给她看看。

  她以为看在将军和这孩子的面子上,嫡姐会出手相助。她已然陷入了绝境,将军府是她最后的希望。只是,她跪了一天,最后却换来了门童的一句:“夫人让你滚远些,莫要让将军府沾了晦气,对刚出生的小公子不利。”

  说吧,门童赶紧关上了大门。厚重的朱漆大门在她的面前关上的那一刻,她的最后的救命稻草就这样沉了下去,自然,她的孩子,也跟着去了。那是她人生里的第一个孩子,她与这孩子却没有母女缘分。

  若不是嫡姐狠心,她与孩子怎会阴阳两隔。

  这件事就是她心头的一根刺,总是在提醒她,将军府还欠她一个公道。苏锦言的容貌很像苏夫人,每次见到他杨氏的心里却颇不平静。虽然她也知道苏锦言是个好孩子,也想从心底里疼爱他,可心结又让她对这孩子没法子亲近。

  虽然她平日里隐藏的很好,却终究还是骗不了自己的心。

  太夫人看出她的脸色有些怪异,担忧地问:“文娘,你怎么了?”

  杨氏这才回过神,赶紧换上笑脸,道:“文娘是想念娇了。”

  太夫人也叹了一口气,让人从钱袋里取出一锭银子,交到杨氏手里。

  “这锭银子给念娇送过去,让她添置几件新衣服,回头穿得漂亮些,让我好好看看。这孩子一去就是四年,还真是让我想得不轻。”

  “好,谢谢祖母。”

  杨氏答应了一声,轻轻地垂下眼皮。

  *****

  回去的时候,她还觉得整个人都是轻飘飘的,直到有人叫住了她。

  “小姨。”

  听见声音,杨氏停下脚步,发现苏锦言从假山的背后走了出来,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杨氏微不可察地牵动了一下嘴角,缓和了一下脸上的神情,柔声道:“锦言,可是在这里等我的?”

  她叫我锦言!苏锦言一下子红了脸,她何曾这样亲切地跟他说过话。平复了一下心情,苏锦言迈着步子,走到杨氏的面前,先是很有礼貌地跟她问了好,最后才扭捏地点了点头。

  “小姨,我有事情要告诉你。”

  心里冷笑了一声,杨氏面上不露声色,只淡淡地摇了摇头,好奇道:“何事?”

  苏锦言走过去,左右望了望,然后附在她的耳边,很小心地将舒念娇要回来的消息传递给她。

  “谢谢你!”杨氏装作很感激的样子。

  苏锦言刚要说什么,却突然变了脸,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紧张的递给她一个眼色。杨氏回头,这才发现站在自己身后的嫡姐——苏夫人。

  苏夫人黑着脸,狠狠地瞪了一眼苏锦言,又转头看了看杨氏,怪异地问;“你要谢锦言什么?”

  杨氏敛起笑:“谢他的母亲当年没有斩草除根。”

  苏锦言听得愣住了,不知道她说的是什么意思?难道说,母亲当年做过什么对不起小姨的事情吗?他偷偷瞅了一眼母亲,发现她变了脸,怒容满面。

  不等她开口,杨氏嗤笑了一下,轻哼一声从容地走了。

  “贱人!”

  看着她消失的地方,苏夫人恨得咬牙切齿,看得苏锦言心里又是一惊,感觉越发强烈。苏夫人的怒意越来越强,苏锦言感觉到一股寒意,只能在心里自求多福。

  “你这个逆子!”

  苏锦言眼前一道阴影一晃而过,结果脸上就传来火辣辣的感觉,苏夫人一掌结结实实地扇在他的脸上,留下了五个红色的指印。

  苏夫人絮絮叨叨地骂着儿子,全然没想到这里还有第三个人。杨氏其实还隐在假山后,将这一幕听得清清楚楚,心里忽然有了一个好主意,可以报复嫡姐的好主意。

  晚上,西南院的下人都睡下了,万籁俱静。有一人悄悄走到院子里,将一张信纸绑在信鸽的腿上。她看了看漆黑的夜色,轻轻将手里的白色信鸽放飞。

  去吧,让他知道,让他快来吧。

  看着信鸽消失的地方,杨氏唇角浮上一抹笑。

继续阅读:第十九章 访客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钗头凤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