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燕王朱棣(下)
百晓生2017-06-09 21:323,688

  燕王府比白小易预期的要小很多,才过了两道门就进入了内堂。府内的杂役下人也不是很多,倒是有不少的士卒和来去匆匆的将领,看样子,燕王把自家的府邸当成了半个军部使用了。

  “也不知这里的下人会不会有敌国的探子呢?”白小易没心没肺的猜想着,不过他又摇摇头,“听闻燕王手下高手众多,敢在燕王眼皮子低下做手脚的,想必也都成了死人了吧。”

  众人进入内堂后,一桌丰盛的酒席已经准备完毕。燕王还十分大度的让白小易这个刘军师的高徒也落座共饮,而朱高炽,则自然是在一旁作陪的。

  举杯换盏,众人寒暄几句后,燕王将话,引入了正题。

  “小王自幼就听闻军师诸多功绩,十分钦佩。今日能亲眼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呵呵,王爷谬赞了。当臣子的,为陛下尽心尽力实属本分,没什么好夸赞的。”刘伯温轻抿了一口酒,意味深长的说道:“反而是王爷你,自幼就随着徐达、李文忠等几位将军行军打仗,却是在陛下的众多皇子中,最得军心呐。”

  “哪里哪里,父皇子女众多,我又不是嫡子,大小就不受父皇喜爱。不然,怎会让我镇守这北平府呢?”

  “此言差矣,陛下自由就是穷苦出身,戎马半生才打出了这片天下。陛下曾对老臣说过,燕王殿下,是他诸多子嗣中,最像他的那一个,所以需要多加磨练,他日才能当大用。”

  “父皇当真这么说过?”说到这,燕王眼神中流露出异样的光彩,连紧握的酒杯都不住颤抖起来。

  “那是当然,老臣怎敢欺瞒殿下。”

  “甚好!甚好!”燕王脸色激动,连连称好。“来军师,我们满饮此杯!”

  说罢,一仰头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众人纷纷举杯饮酒。唯独黑袍僧人姚广孝,一直呆坐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口口问心,宛若一尊泥菩萨一般,稳坐如山。只是方才听到刘伯温说起当今皇上对燕王的评价时,眉头不自觉的皱了一下,而此时,正眼神玩味的打量起这个昔日的同门故交。

  “刘先生,此番受陛下所托接引万魂归京,乃是功在社稷的大好事,可为何没有钦天监的随从保护,而是带着一众游方道人深入险地,万一出了什么差错,岂不是辜负了陛下的一番期望。”

  黑袍僧人不咸不淡的调侃道。

  “呵呵,没想到道衍大师对我们的事如此上心,在下深感不安。”老道士斜瞥了一眼姚广孝,“此番北上,一开始是受了开平王遗孀所托,所以我们本打算低调行事,免得惊扰沿路州府百姓。后来能得到陛下首肯,也是意料之外的事了,所以并未有钦天监的随从保护。再者说,我们一行游方的道人,也不会招惹什么麻烦,除了不久前,遇到了一伙自称天师楼的狂徒半路出来生事,其他都很顺利。”

  说到天师楼的时候,朱棣和姚广孝的脸上都出现了不自然的表情。

  “呵呵,军师见谅。天师楼是本王招纳的一些奇人异士,因为不知道刘先生一行人的身份,才惹出了一场误会。本王已经训斥过他们,日后他们自当给先生赔罪。”

  “无量天尊,无妨无妨。刘某也不是小肚鸡肠之人,只不过,王爷身为贵胄,招揽这群精通阴阳之术的异人在手下,所为何事啊?”

  “这……”

  燕王一时语塞,一旁的黑袍僧人接过话头。

  “阿弥陀佛,刘先生应该知道。自开国以来,战祸不断。民间各地都有妖魔横行,祸患一方。燕王组建天师楼,为的是有一个官面上的机构,可以处理民间的奇闻怪事,免得百姓受苦。某些方面来说,跟京城的钦天监和隶属于锦衣卫的玄阴阁,有着相似的职能。只不过呢,天师楼的人,本就是玄门中人,没有太多的规矩禁忌。相较于朝廷制下的钦天监和玄阴阁,做起事来更加的方便。”

  “哦…原来是这样…”刘伯温特意拉了个长音,意有所指,“难怪他们行事风格如此嚣狂,还望燕王殿下多加约束,免得日后给王爷惹出祸端。”

  “是是是,本王谨遵先生教诲。”

  见这个话题越聊越不对味儿,姚广孝抬眼看到了白小易,随即话锋一转,问向了刘伯温。

  “阿弥陀佛,这位小施主气度不凡,想必就是刘先生的高徒了吧?”

  白小易一口酒差点没喷出来,啥?他气度不凡?这老和尚说话真虚伪,他这种市井无赖一般的人,怎么看也跟气度不凡挨不着半分关系。可面对这个场合,还是人家的地盘,白小易很识相的抱拳行礼,并还以腼腆的微笑。

  “哦?能得到刘军师的真传,想必这位小兄弟,必然身怀绝技吧?”

  燕王很精明的顺着话题延续了下去。

  “王爷过誉了,草民自幼出身市井,承蒙恩师栽培,否则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样子呢,并未有什么绝技在身。”

  “诶…此言差矣。”燕王豪爽的说道:“古语有云,英雄莫问出处。能得到刘军师的真传,即便是块顽石,也能雕琢成璞玉,您说是不是?”

  燕王对着刘老道就是一通恭维。

  “无量天尊,王爷客气了。贫道已经远离庙堂,那些军机权谋的本事就不再传授给徒弟了,免得他步了我的后尘,走上一条不归路。现在的我,只是个游方道人刘基。神机军师刘伯温,早已在十年前,就病死了。”

  话说到这,场面一时显得有些尴尬。

  “刘先生,不知此番回京后,有何打算呢?是留在京城,还是……”

  燕王试图把话题再次移开。

  “此番能将众将士的英魂接引回京,一方面是为了故人完成一个心愿,同时也为大明江山,增添一份气运。而之后嘛,我会带着徒弟,游历天下,做一个捉鬼降妖的游方散人,为这天下百姓,再尽些力。”

  “那不知,刘先生可否愿意留在北平府,为本王出谋划策呢?”

  燕王眼神深邃,期待的盯向老道士。

  “承蒙殿下厚待,贫道已经厌倦了庙堂纷争,只想做个闲云野鹤,还请殿下体谅。”刘伯温委婉地回绝了朱棣的拉拢:“道衍大师精通权谋之术,又通晓阴阳,想必足够为殿下排忧解难,贫道留在殿下身边,唯恐陛下会心生猜忌,还请殿下谨慎行事。”

  原本被拒的朱棣心中还有些不快,可听到刘伯温最后这句话,才突然想到其中的病结,故而再也不谈此事。

  这一餐饭吃的可谓是提心吊胆,再好的佳肴,都变得食之无味。酒席之上众人看似把酒言欢,可实际上,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暗有所指,处处蕴含着玄机。好不容易熬过了一个时辰,师徒二人在终于顺利的离开了燕王府。

  看着师徒二人上了朱高炽的马车,姚广孝上前一步凑到燕王身边,低声说道。

  “殿下,看来此人是无法化为己用了。要不要……”

  “不用,以我对父皇的了解,刘伯温假死避祸,欺瞒了他这么多年,这笔账是一定会算的。恐怕他自此回京,是有去无回了。”

  “那他那个徒弟……”

  “哼!区区一个市井小民,何足畏惧,仍凭他自生自灭吧。”燕王阴沉的面色稍微缓解,转头对姚广孝说:“道衍大师,听闻天机阁当代执事已经下山历练,不知能否寻得此人。若能得到此人相助,大事必成!”

  “请殿下放心,我这就差人去办……”

  日头偏斜,夕阳的余晖给这座北平府镀上了一层璀璨的淡金色。城中西南角的三更客栈内,苏阳正坐在院子里,看着西面的那一抹余晖,手中拈动着棋子,身旁的火盆内,是一封已经烧成灰烬的密信。

  不多时,一阵轻盈的脚步声响起,一袭紫衣裹挟着幽香飘然而至。

  “公子,该喝药了。”

  温婉的女声听上去如此悦耳,一名紫衣少女端着药碗,凑到了苏阳身侧。女子的容貌并不惊艳,可却透露着一股子空谷幽兰的独有气质。

  “柔儿啊,药放在那吧,我过会儿再喝。”

  苏阳依旧是往常的样子,儒雅地说道。

  “不行,这药必须趁热喝,蜜饯我都为你准备好了,多大的人了,竟然还怕苦。”

  少女有些嗔怒的催促道。苏阳无奈地摇摇头,接过药汤闻了闻,眉头不禁皱了起来。

  “苦口良药,公子,你的身子需要调养,这药是孙婆婆亲手调制的,固本培元。”

  苏阳皱着眉,把药汤一口气灌了下去,随即立刻抢过少女手中的蜜饯塞到了嘴中。

  少女脸上露出了甜美的笑容,帮自家公子整理了一下身上披着衣物。

  “柔儿啊,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公子哪里话,柔儿自幼家破人亡,若不是公子收留,柔儿早就被野狼野狗调走了。能为公子分忧,是柔儿唯一能为公子做的事了。”

  “对了,你跟孙婆婆学艺术,学得如何了。”

  “孙婆婆可是药王谷的医仙,我虽然只学会了不到三成的功夫,可是陪公子闯荡江湖,也是足够了。”

  “哼,就会吹牛,那怎么不见你给公子熬一碗不苦的药呢?”

  紫衣少女不屑撇撇嘴。

  “公子,是你自己怕苦,干吗为难柔儿呢。”

  “好好好,只要柔儿记得多准备些蜜饯,公子也就忍了。”

  苏阳温柔的打趣道。

  “对了公子,听说燕王府的铁骑从关外带回来好多道士,听说是什么奉了皇命,引万魂归京的道人。其中,是不是有公子之前提到的你的那个兄弟啊?”

  紫衣少女一边收拾东西,一边随口问道。

  “消息我收到了,是他们没错。”

  “那,要不要我找人带个话,把他们接来客栈住。我也想见见公子口中的白兄弟呢。”

  “……”片刻沉默后,苏阳开口道:“现在还不是时候。柔儿啊,帮我收拾东西,明日我们出发前往京城。”

  “啊?这么急?”

  “嗯,时机到了,我要去那送一个人,同时,去会会那个方孝孺。”

  “是。”

  紫衣少女也不多问,转身进了内堂。

  “小易啊,不要怪阳哥儿,很多事,到时候你就明白了。”

  夕阳渐渐落下,夜幕,降临了。

继续阅读:第36章: 归途(上)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异闻录之阴阳录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