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议政殿
皇帝静坐于群臣之上,两眼肃然,完全没有因为郑元青一事乱了阵脚,反之还从容不迫的看着眼前这些争论不休的臣子。是以,那些原本还以为这件事是皇帝徇私包庇的臣子纷纷打消了念头,统统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后继事宜处理之上。
此时,一男子站了出来道:“陛下,刑部侍郎如此亵渎职责包庇罪犯,按律应当严惩不贷,如若不然,众愤难平,长兴王的在天之灵亦难安息。”
此言刚落,便有一群人上前附议,令皇帝有些头疼欲裂。当然,脸色最难看者,却属赵国公莫属。一个郑元青已经够他烦心的了。再者虽然时隔多年,长兴王依旧深受百姓爱戴,此刻将长兴冤案翻出来不是火上浇油么?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亦如当下人人皆道贤昭将军与昔日长兴王容貌如出一辙,可这终究只不过是人们的一面之词。且说如今时隔十余年,谁又能确保那人就是郑元青。须知昔日可是陛下亲自监斩,难不成大家以为陛下还会看走眼不成?”说完,赵国公愤怒的望了一眼方才附议的臣子,瞬间不少人纷纷退却下来。
“臣等不敢!”说完,所有人都退了下去,然而始终都有一人站了出来一动不动,静静的望着眼前的皇帝和赵国公。此人,正是叶明。
赵国公提起叶孟,无非就是想借他叶家来堵住悠悠众口,再借皇帝之威振退群臣。只可惜,赵国公还是棋差一着。如今这覆水难收的局势,又岂是他三言两语就解决的了的,到头啦不过是弄巧成拙罢了。
果然,此时只见皇帝沉眼望着叶明:“护国大将军有何话说?”说完又趁所有人不注意将目光在赵国公身上停留。看来这个老东西也是活腻了,居然想拉他下水。难道他以为只要和自己站在了同一条船上,他就可以逃过一劫了么?真是个老糊涂!当然,最不识好歹的还是这个叶明,十多年前就让他下不来台,想不到如今又橫插一脚。
叶明握了握拳头,再一步上前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臣认为此事决然不可姑息,何况此事已经传遍皇城内外,必然是要给全城百姓一个满意交代。”
满意的交代?“那请大将军告诉朕,朕要如何做方能令朕的所有子民心服口服。”
皇帝说完,叶明只感觉身后一阵唏嘘。皇帝此言明显是赤裸裸的恐吓,让所有子民纷纷心服口服,这不是痴人说梦么?口服是易,心服是难,毕竟人心隔肚皮。这种子虚乌有的事,皇帝可不是夸夸其谈,他这是要趁势给自己一个下马威,知难而退。
只不过皇帝已经骗过他一次了,这一次他又怎会罢休?
“臣只不过是行军打仗的一介武夫,却也知古往今来的冤假错案中亦有多少偷梁换柱,李代桃僵的猫腻。是以臣斗胆恳请陛下明察秋毫,莫让贼人逍遥法外,也不要方外之人无辜蒙冤受害。”
说完,叶明侧脸扫了一眼身旁的赵国公,只见赵国公明面上是平静无波,然之袖子里的手却是气的瑟瑟发抖。此时,又有一个声音插了进来。
“叶大将军慎言,父皇金刚慧眼,七窍玲珑之心怎容你如此质疑?”
说话之人,正是一直在旁却默默无闻的看热闹的太子林怀成。说来这林怀成可不想新官上任三把火,反之行事还极为低调,做起事来也是好不含糊,完全令人挑不出一点瑕疵。而他此时跳出来,也是最佳的时机,正也是顺了皇帝的意愿,堵了叶明的嘴。须知叶明方才所谓的‘偷梁换柱’、‘李代桃僵’完全就是在影射皇帝啊!
果然,林怀成一击瞬间就引起了共鸣。瞬间又有好些文臣站了出来,隐隐的在数落叶明‘失言’、‘亵渎明君’之罪,瞬间将话题拉了个十万八千里。只不过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最后还不是得回来面对?
想到这里,皇帝忽然计上心头,顿时暴怒起身,冷冷的对着叶明呵斥道:“大胆叶明,如此目中无人,该当何罪?”说完心中却是铺好了退路,此时此刻叶明只需在说一句话,他就可以拂袖而去,既然不用失去叶家这条臂膀,亦然不用面对郑元青的事情。而且郑元青这件事并非死角,他要得只不过是时间罢了。
见这般的热闹,原本愁云满面的林怀德也站了出来:“叶大将军目无圣上,按我宫廷律法,应当杖责八十,以儆效尤!”说完就迫不及待的要向皇帝请命,须知他可是看叶家不顺眼很久了,如此良机,怎能错过?
然而,林怀德的投机取巧并没有得到皇帝的许可,反之皇帝还置之不理。他虽然有想打叶明板子的冲动,但此刻他却不能。要是他因着这一点口角是非就打了战功赫赫的大将军,别说军心会不稳,就怕连民心也要动荡了,须知如今可是多事之秋,丝毫马虎不得。
见时机已到,皇帝再次怒拍龙椅站了起来,正准备按原计划那般拂袖而去,却见叶明突然跪了下来:“叶明为官多年,于君无补,于民无益,食君俸禄,却不树寸功,今日更是惹得陛下龙颜大怒,实在是无颜面对大将军这个名号。所以臣今日当着诸位大臣的面恳求陛下准许臣告老还乡,衣食我母,奉行孝道。”说完,一个响亮的响头在大殿之中空然回荡。
皇帝一笑,叶明这是图穷匕首见,要逼他一逼了么?
“大将军之请,朕不允。别说当下的建安国情容不得大将军离去,就连我建安告老还乡的条律也是如此。花甲,才是告老之年,大将军的路还很长。”
见皇帝如此一说,林怀成等人也就焉了下去。叶家,也就这点能耐,但这点能耐也不容忽视。建安可以换一个叶家军主帅,但不能换来叶家军数十年来的军心。这种得不偿失的事情,谁也不屑去做。
此时,群臣全然不顾叶明方才失言之罪,纷纷规劝叶明断掉告老还乡的念头,然而叶明却丝毫不可能动摇,跪在地上纹丝不动,如坐金钟。
“叶明多谢陛下诸位大人好意,只是叶明去意已决,还请大伙成全!”
“去意已决?叶大将军所为何故?”林怀成笑问。他可不认为叶家这是要退出朝野,分明是要以退为进。而且就从叶家这段时间的表现来看,那里有鸟尽弓藏的意味?从平乱到靖难,这是要名留青史的节奏啊!
对上林怀成邪魅的笑意,叶明更是从容不迫,若是没有点心理准备,他就不会闹到这大殿上来了。
“太子殿下有所不知,近日臣常与先父与梦中相遇。梦中先父长谈昔日与臣母教养哺育之恩,自言逝者已矣,唯望我好好奉养母亲大人。念此臣也是心酸不已,当年臣乃是丁忧之身,却摒弃先父神灵于不顾,更是将臣母丢于家中吃斋念佛,日益消沉。所以请大家务必成全我的一片赤诚之心。”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叶明此煽情之言亦然引起共鸣。这些个文臣道没什么,倒是那些个武将个个热泪盈眶。向来乡愁最忧心,情分最值得牵挂。叶明是南征北战之人,正是知道了这些将士对亲人的不舍,方才出此下策。
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此刻大殿之上亦然不乏潸然泪下之人。甚至还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将也随着叶文跪了下来,也请告老还乡,奉行孝道,可把皇帝气的不轻。若是换做平日里,他早就眼不见为净了,奈何这个带头搞事的人确实叶明,这就让他难搞了。
此时,文臣是插不上话了。却不知何时人群里又冒出来一个人,对着叶明就是一阵同情,还直言叶老太爷大义,这倒没什么,可那人最后的一句话是可谓诛心!“叶老太爷在天有灵所知大将军有此番作为,相必也该瞑目了,只不过叶将军丁忧之期抛弃令尊和令母就是不对了。”
此言一出,群臣咋舌,不敢言语,纷纷看着坐上的皇帝。
此刻,皇帝呼出的气息,吹起了他凌乱的胡须。这个人表面上是指责叶明不孝,但谁都知道当年叶明丁忧之期正逢北魏王挥军南下,西夏从中作梗导致建安腹背受敌,州郡沦陷。然而此时是他无奈之下的一封圣旨强行让叶家三子官复原职,捐躯赴国难。所以,这个人指责的不是叶明,而是自己。
而此时,皇帝也惊然回过神来。叶明所谓的与先父梦中重逢之言完全就是瞎编乱造,而这个无事生非之人怕也是叶明有意安排。叶明这是在变相的告诉自己,这是皇家欠他的债。
“大将军无需多言,此事日后不必再议。如今各国矛盾一触即发。朕离不开大将军,建安也离不开大将军。”说完见叶明依旧毫无动容,眉头又是一皱道:“大将军所表之情朕也是深有感触。这样朕即刻草拟诏书,加封叶大将军之母为我安国夫人,当是朕给你,给叶家的补偿!”
没一会,公公就将笔墨与玉玺拿了上来。皇帝当着众臣子的面下笔行书,气势那叫一个磅礴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