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又说:“曾小姐虽然切出来的东西很精准,却浪费了大量的原料。所以,我们扣了你的分。不知道这个解释,你们满不满意?”掌声立刻响了起来,大多数人点头称赞。
曾家的人迫于无奈也只能强装大度,鼓了鼓掌。
最后结果,李展颜和曾玲珑打了个平手,并列第一。
不要说其他人,李展颜自己都很惊讶。
上官又寒却像是早就预料到了这个结果一样,神态自若地对李展颜说:“看来,你去查过了我没有明说的第六点要求。”
“嗯,那也是曾玲珑的缺点。”李展颜点了点头。
“如果按照第六点,最后一项不是也应该李展颜分数更高吗?所以应该李展颜赢了,评委明显偏心。”路西法十分不满。
“差不多就行了。”李展颜安抚他。
她要是赢了,曾家的人还不疯了一样来找她比试?那她就真的永无宁日了。
上官又寒说为了庆祝李展颜得了第一,请大家吃海鲜。又憋了几日的李展莫和灵芝王一听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真的?”
上官又寒瞥了他们一眼。
“我们两个的食量可不小,你确定能让我们吃饱?”灵芝王又确认了一遍。
“保证让你们吃饱。”顾宜渊笑嘻嘻地插话。
李展莫和灵芝王转头面对面看着,举起双手,十指紧扣。
“爷爷,我们终于能吃个饱饭了。”
“是的。老天有眼阿。”
“噗,你们两个活宝。”李展颜忍俊不禁。
上官又寒把他们带到了海边。海鲜源源不断地从刚刚返港的渔船上卸下来,运到码头上。
难怪,顾宜渊那么有把握说,一定会让李展莫他们吃饱。这就是‘靠海吃海’。
李展颜害怕他们两个太过分身体受不了,拽住正摩拳擦掌的他们低声说:“人类世界的海鲜里面可以有寄生虫的。要是吃太多,就算是我们的身体也会受不了。你们两个给我悠着点。”
“知道了。”灵芝王和李展莫异口同声地回答。
白灼大虾,炝炒花螺,清蒸鱼,生鱼片,爆炒鱿鱼,炭烧生蚝,各种各样的海鲜玲琅满目。
做这些的厨子又是上官又寒这个挑剔的人亲自选出来的,所以火候拿捏地极其好。
香气扑鼻,鲜甜多汁,吹着海风,真是快活过神仙。
灵芝王和李展莫拿起白灼虾,立刻被烫得甩开了。只是两个人又不甘心,重新拿了起来扔到嘴里,龇牙咧嘴在嘴里用舌头顶来顶去许久,还不曾凉下来,最后硬生生整个吞了下去。然后被那一路烫着的滑下去的感觉刺激得要死要活。
所有人都被他们两个的滑稽样子逗笑了,或拍桌子,或摇头,连吃都顾不上,只顾着笑了。
“不要意思,让你们见笑了。”李展颜红着脸悄悄在下面狠狠掐了一把李展莫。
“不怪他们,主要是太好吃了。我都恨不得一口就全部吞下去。”顾宜渊好不容易止住笑说。
“避风塘炒蟹,请慢用。”服务员朗声说着,提醒大家避开让他上菜,同时也报了菜名。
“诶?这个名字好奇怪。”
“听着像是地名。”
“嗯,过去台风侵袭的时候,为避免出入香港的船只遭到台风侵袭,政府修建船舶躲避台风的港湾,这种地方就被人叫做避风塘。后来,渔民即便是没有风浪的时候,也会驾船来到避风塘,支起炉灶,用渔家特殊的烹调方式,经营特色美食。最出名的就是“避风塘辣椒炒蟹”、“避风塘草虾”、“避风塘炒面”、“避风塘蛋黄蟹”等。”
旁边有个老人家忽然兴奋地插话:“我小时候就见识过。真的很热闹。夜幕降临,许多渔船张灯结彩,成群结队停靠在岸边,人们在摇橹的小艇上享受美食,还有人来表演歌舞赚钱,就跟现在的娱乐一条街一样,繁华得不得了。”
“现在还有吗?这里就是避风塘?”李展颜惊讶地问。
“这里算是一处。但是避风塘这个名词在餐饮届已经不是一个地名,而是代表了一种风味。是粤菜中的常见做法。主要精髓,在于其中的蒜蓉。”
大家低头一看,便看见红艳艳的螃蟹壳上沾了一层细细的金黄蒜蓉。蒜香味混合着螃蟹的香味扑鼻而来,令人垂涎三尺。这只螃蟹足有脸盆那么大,看着很惊人。
“你们试试看。”上官又寒抬起下巴指了指那一大盘螃蟹,“这个菜,不适合狼吞虎咽,要细细品尝。”
他后面这句话是说给李展莫和灵芝王听的。
李展颜夹了一块蟹腿。
果然,虽然是普通的蒜蓉,味道却很特别。蒜蓉经过长时间大火翻炒,甘口焦香,脆而不煳,蒜味与辣味、豆豉味结合,达到了一种奇妙的平衡。姜葱蒜蓉的香味浸透蟹肉,让螃蟹的甘甜细嫩,味道更加和谐,香辣浓郁,可口到了极致。
“有蟹黄比干干的蟹肉要香诶。真是越吃越开胃。”陆梓弈不住地点头称赞。
“好吃,比一般的炒螃蟹都好吃。怎么做的?”李展颜只觉得满口蟹肉和蒜香,舍不得停下来,含糊地问。
上官又寒叫人把大厨请了上来。
大厨笑嘻嘻地介绍:“一般来说好,做避风塘炒蟹一定要两斤以上的肉蟹,蟹肉的味道才足够鲜甜爽口。”
其他人一听立刻啧啧咂嘴交换着惊奇的眼神。两斤以上的螃蟹,在座的也只有上官又寒有那么豪了。
“但是即便是最好的螃蟹,也不一定做得出最好的味道。我的师傅,就是做避风塘炒蟹的顶尖高手。”
“啊,是谁呢?”
厨师看了一眼上官又寒。
上官又寒垂下眼睛,不置可否。
厨师便说:“就是上官少爷的父亲,上官城先生。号称美食届的鬼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