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回 凹槽人像捕猎池 门内海水去何方
常乐山人2017-01-02 12:003,845

  时隔五十六年,这座海底遗迹再次迎来了远道闯入的客人。

  一切准备就绪,人熊和短腿大踏步走到门前,大喝一声双手用力,猛地一拉,伴着石头摩擦的声响,大门缓缓打开了,他俩赶紧闪身躲到侧面,一挥手,那些水手纷纷将手中的火把向里扔去。

  老爷子几个则死死盯住门口,火枪统统拉栓瞄准,可是,里面除了火把的光闪全然没有任何动静。

  又等了一会儿,当再次确定里面火光正常没有异响后,大家按照前中后的老阵型缓缓走了进去。

  刚穿过大门,人熊几个就停住脚步,老爷子在当中环视四周,里面竟然并非甬道之类的结构,而是由撑顶的两排石柱分成了三个部分,进门的区域便是正中部分,石柱与门外的那些同宽,就像一路延伸过来,而另外两部分估计是平台向外延伸的石壁内侧,也就是凸型的两侧。

  “东家,这里顶子陡然变高,火光不及,咱们要不要用火龙冲看看。”

  “嗯,石碑洞里的事情到现在还心有余悸,顶上真不知道爬着什么,只是这里纯粹是人工建筑,不像石碑洞里那样天然坚固,会不会轰塌了?”

  “不会,这些火龙冲可是赖鱼叔叔偷偷给的,日本人把这个改良了,光闪增大但爆炸威力降低了很多,那次洞里用的也是这种,连块石头都没炸下来。”

  于是,所有人都离开了中间部分躲在石柱下,赖鱼和短腿一人一边,举起火龙冲对着顶部交叉射了出去,这样可以将整个顶部划过,而下面的人分成三波,负责观察三个角度。

  这下清楚了,顶部保留了原始的状态,没有人工穹顶,也没有任何生物,只是一水儿红黑色的石壁,但是负责左右两个角度的人却说,看见了人像!

  “将火把插在这里的柱子上,两侧都要,咱们先去看看那些人像。”

  老爷子带着众人向左手的一侧奔去,走进一瞧,人像比人熊还高一头,但雕刻的非常简单,面部没有眼睛和鼻子,只有向上咧起的嘴角似乎低头在笑,双手双腿也只是在石头表面凿出线条而已,但巨大的阳具特征分明就是门外石壁上海龟驮着的那些男人。

  而它的对面则是一个矮了一头的女人,同样的特征明显,也是低头在笑,这样的人像每隔五步便有一对,只是男女位置互换而已,顺着它们低头的方向看去,两排人像之间竟然有一个凹槽,展臂宽,一臂深,雕凿规正,从一个巨大的正方形池子下部斜着延伸出来。

  整个池子明显高于凹槽,深度差不多半人高,底部与斜着的凹槽口平齐,里面曲里拐弯的凿成一条连续的弯道,乍一看就像迷宫,但没有分叉,同样臂展宽度,侧面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孔洞,大的如拳头,小的只有拇指直径。

  人熊趴在边缘用火把照着,观察了一会儿回头说。

  “东家,容我下去,我好像看到那里有道门。”

  老八赶紧拦住人熊,先用长棍子探下去杵杵底部和四周,确认无事这才放心。

  老张头和李老却一人一边蹲在凹槽两侧看着池子,小声比划着,就听到一阵咯吱声,人熊拉开了一道长方形的石门,依旧是展臂宽,一臂高,只是,从这里看出去,左边可以看见不远处的平台,前方是巨柱区域,上部则是外面石壁的下边缘。

  “东家,这玩意是干啥的?”

  “嗯,人像在笑,但可以是欢迎也可以是嘲笑,因为没有具体动作无法分辨,池子里拐着弯像是迷宫,但是如此结构怎么感觉这么眼熟?!”

  “捕猎!”

  “老哥哥,啥意思?”

  “东家,若是咱们单单从这个结构分析,难道不眼熟吗?老张头提醒我了,你看,这原理,可是石山地区的羊圈?咱们捕老鼠不就是这种缩小版吗?都是有进无出啊,只是羊圈进去如同回家就没事了,这里似乎还要让猎物沿着凹槽继续前进。”

  “不不不,人熊刚才探出去了,这里明明是在平台的高度,而且,你看这凹槽和弯道,根本就是给游水爬行的生物准备的,大海茫茫,也只有海里的生物才可能……”

  “呵呵,东家自己已经说出来了,若海面正好在这个高度呢?”

  “我的哥哥,那这些先民何苦再修建深入水下的台阶呢?”

  “东家,老汉我倒认为完全有可能,轮回大潮并非固定,能退也能涨,钱塘江便是涨,这里便是退,难道不能改变?而且,东家可知疍民?”

  “听说过,那种常年生活在水上的族群?”

  “对,我们琼州疍民最多,他们习俗奇特,不上岸,选择浅海地区建成海上连屋,最早甚至以船伐搭棚相连,一生居于海上,而我第一眼看见那些远方的巨柱,就感觉那里若是露出海面,便是天然的停泊和居住的场所。”

  “张爷,您的猜测也太过大胆了吧,难道这些先民平日生活在巨柱区域的海上,轮回大潮来了,水位骤然升高到这个位置,再引诱海洋生物进入,那为了什么?难道平日海里的生物还不够吃?”

  老爷子皱起眉头一言不发,一会儿工夫突然点点头。

  “老八,你想错了,按照这个思路,这些海洋生物必然沿着凹槽游向某个地方,而我们此行是为了寻找什么?那个所谓的长生白山,这也在正门的大海龟背上看见了,再加上,咱们在这岛上并未发现有人类居住的遗迹。”

  “我和人熊在巨柱区域探查的时候,完全是天然的模样,既然这座遗迹可以沉入大海得以保存,若是还有其它建筑,也应该同样可以留下,若是遭到人为破坏,不会只有这里保存完整,所以,这座海岛也许真的仅仅是一处极其神圣的场所,只有特殊的日子才会使用。”

  可是,猜测归猜测,就算再天马行空终归还需要验证,眼下只有知道凹槽尽头到底是什么,才能确定这个结构的作用。

  “好了,这边算是清楚了,去另一边看看,刚才放火龙冲的时候同样看见了人像,估计是对称的凹槽。”

  果然,右边的部分与这里完全相同。

  “东家,咱们要不分成两路,一路走中间,一路走左侧,看看尽头到底如何。”

  “不,你忘记了,石碑洞其实就是个诱捕的场所,只是那里是暗的,这里是明的,我想通了,如果不是你李爷和老张头猜测的那样,难道还是人在里面游不成?”

  “咱们现在人手不过十八个,分成两队明显单薄,单单是前中后的阵型都无法顾及上下四周,还是集中在中间区域推进,走一段确定安全后再向两侧探查,这样伸缩着前进,诱捕?哼哼,若是先民留下的遗迹第一次被打开我倒不担心,只是这里至少被打开了两次,有了石碑洞的教训,我可不愿意成为别人设计好的饲料!”

  于是,众人重新回到中部排列阵型,前队推进,中队戒备,后队固定火把搬运物资,就这样,每穿过五根石柱便暂停修整,分成两队探查左右两侧的凹糟。

  “东家,咱们走了这么长时间,老汉有个疑问一直没说,你没有发现这里与门外的区别吗?”

  “老张头,但说无妨。”

  “门外的地方,从地上到石壁,包括那悬崖均密布海草。正如东家猜测的,那些巨大的石柱如此密集,肯定是阎王海的真凶,但乱流在如此深度的海底到底如何,我不知道,可是断然不会缺了鱼群海类。”

  “但你二位难道没有察觉,这门后的区域是不是太过干净了?刚才咱们探查了两侧区域,我发现只有底部长有海草,但也远远没有外面那么密集,更奇特的是,你们看看这些石柱,在一人高的地方之上,哪里还有什么附着物?!”

  “而且,大海里,并非只有那些鱼群贝类,还有好些细小的海虫,若是海水这么大规模地退去,怎么这里连个尸体都没有?难道东家所说的火山石,真的能够严丝合缝到滴水不进?”

  “再者说,就算火山石建造的遗迹确实密封,但海压何其巨大,我们最好的海捞手也只能下潜六丈,用你们学问人的说法就是20米左右,这个深度,若非长年训练,冒然下去人都会压死,老汉我估摸了一下,悬崖绝对超过百米,这么大压力,就算火山石的大门再封闭,水也肯定会慢慢渗入进来,终归会把这里填满。”

  刚听到这里,老爷子的脑袋便冒出一阵冷汗,他是学过西学的,知晓压力的可怕,若是这样推测。

  “老张头,你是说,这里应该充满了海水,但轮回大潮来的时候,这么个近乎密封的环境断不可能迅速干涸,可是,从一开门这里就如此空空,那海水都去哪里了?”

  “东家高见,老汉就是一直存在这个疑问,以石柱为参照,固定高度之上鲜有海草苔藓,又没有任何异味,这么偌大的满水空间,若是在岸上,早就臭死人了,而且,就算石柱上的附着物,也远远少于外面,所谓流水不腐,便是这个道理,我敢肯定,流速绝对非常之快!只是,它们流去了哪里?为何无法填满此处?!”

  “是啊,老张头说的有道理,这么看来,这里的环境确实非常蹊跷,是我疏忽了,竟然没有发现这座遗迹的内外反差这么巨大。”

  “东家,依我看,还得赶紧往前走,只有到了尽头才能全面了解这里的结构,而且,咱们并不知晓轮回大潮到底能够持续多久,若是如那演丰玗一般只有六个时辰,咱们现在已经过了快两个时辰,时间紧迫啊!”

  “好吧,依老哥哥的,咱们加速前进,人熊,出发!”

  一路向前,沿途总共休整探查了五次,经过二十五根石柱后,前队突然止步,不是因为没路了,而是中部直到两侧凹槽的整片区域被分割成了集中的三条道路,而道路之间与外侧都是深渊,众人一看,这可算是通过深渊将左右凹槽彻底隔离开了。

  每条道路入口处,两侧分别摆着两座人像,一站一跪,雕刻的风格与之前的没有区别,只是站立的人像嘴巴下咧如同发怒,胸前突起一块儿形似立掌,似乎在告诫来者禁止入内,跪着的人像长长地伸出头部,近乎与地面平行,只是头顶上多出了一个细长的凸起。

  而仔细分辨,三条道路的人像大小不同,正中间的最大,左边的中等,右边的最小,站在人像旁看去,一小段平路后便是向下的台阶,底部是深渊隔开的三座独立石屋,方方正正,当中那座的顶上雕琢着一只海龟,左边那座同样是海龟,但个头明显小了几圈,右边的顶上仅仅是个圆蛋的形状。

  “东家,这是啥意思?海龟进屋了??”

继续阅读:第23回 石屋惊现怪虫花 危难重现五雷决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混沌云朝山前传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