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魔高还是道高
龙鳞骑兵2015-10-25 06:264,412

  第二十二章:魔高还是道高

  帝国最北边有四大行省,自东向西依次为并辽省、直隶省、天陕省以及西海省。四大行省如下弦月般构成了帝国的北疆,直接与天狼国接壤。但是,并辽省一带山脉绵延森林广布,西海省则地近沙漠,两处北方都是几百上千里了无人烟之地,因此戍守压力并不太大。

  直隶省背靠天山山脉,京师所在地,躲在天陕省背后,其安全只能用“固若金汤”四个字来形容。天陕省则不然,虽然有北四镇天险护持,但也正因为这里是南与北、草原与中原交通的唯一途径,因此承受的军事压力极大。帝国镇北军的戍卫力量和机动兵力,更是全国范围内仅次于京师禁军的强悍力量。而这支力量现在几乎完全由镇北将军控制。可想而知,镇北将军的生日,在天陕省是有多么的重要。

  燕帝出行要五百人左右的护卫队,以及四百人左右的乐队和仪仗队,还要有侍女、牵引的虎豹随行,总人数不下千人。镇北将军的阵仗相比而言要小得多,至少现在排在柳府外面的,只有三百余身着全体亮银甲的侍卫。因是去赴宴,所以柳尧臣并未着甲,而是一身淡红的双襟长袍显得分外精神,腰间一条御赐的玉腰带,更彰显他的权势。他此刻面带微笑的走向一个青年将领,正与其一起走出府门。

  “仲信!真是想不到三个人里面竟是你最先回来的,呵呵,老夫高兴啊。今日与我同乘一舆吧!”

  身边的那个将领,大概三十多的年纪,一脸的干练。他拱了拱手道“柳帅客气了,信何德何能,怎敢和柳帅同车啊!”

  柳尧臣笑着指了指他道“唉,你小子就是这个样子,不论什么事情都不肯逾矩。那你就在旁边乘马吧,公义和子剑午时左右就到。先去凤来楼露个面,晚上再回这里喝酒,不醉不归!”

  那将领一急,忙道“柳帅,我酒量真是不……”

  “少给我说不!今天醉倒了,就在老夫家里睡下!你呀和公义一样,就没有一点子剑的洒脱对我脾气。哼,走!”柳尧臣在那辆宽大的靛青色马车里一座稳,三百多人的庞大队伍便轰隆隆的招摇过市了。

  “旁边骑马那人是谁啊?”在金水河另一边的“美金水”客栈里,王龙拉了拉小五的胳膊看热闹似的问着。小五哦了一声道“刘仲信!是号称‘镇北四将’之一。”

  “‘镇北四将’?我怎么只听说过邵公义和李仁煌啊?另外还有两个?那剩下的那个是?”

  “见识短!”栽到小五的拿手强项里面,怎能不趁机卖弄一番“镇北四镇,金城——李仁煌、弘铁——邵公义、御同——刘仲信、宣武——张子剑。这四人都在柳尧臣手下,合称‘镇北四将’,不过,其中邵公义和李仁煌的名声非常大,好像是朝中派刺史前来查验防务时,哪个刺史看了他二人的防务很完备。于是就说出了‘镇北二将东仁西义’的话出来。也算刘仲信和张子剑运气差。没被那个刺史挑中,一个不懂军事的文官单看防务能看出什么来”

  “哼!见识短!”王龙闻言忽然笑道“这你都不知道,还敢自称百事通?要想知道为什么邵公义和李仁煌名气大,让我来告诉你吧。五年前天狼国发兵四万全力攻打金城。这事你知道吧!”

  “这我倒知道,不过,火骑军每年都来,大仗小仗也没几年消停的。可是有四镇天险在这里,他们还能有什么办法!那句古诗怎么说的?‘不教胡马度阴山’。”

  “呸!见识短!再坚固的天险也架不住人攻啊!守将如果是个没本事的,你给他个什么险他也守不住。当年,李仁煌麾下只有一万多边军,但愣是挡住了四万火骑军两个多月的进攻!你当他是个花架子?”

  小五这时也不禁有些动容,要知道,那是以一敌四的硬仗,仅凭一万多边军竟然抵挡了两个月之久。他问道“那当时为什么不给李仁煌增援呢?”

  “增援?你别忘了五年前这天陕省还不是柳帅一人当家!”

  听到这里,小五恍然大悟。按照朝廷传统,天陕省也和其他行省一样,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但凡重大兵力调动必须经由兵部行文,燕帝下令。金水城距离京师两千余里,就算是八百里加急,往返也要将近一个半月了。再说,京城里面还有一帮文官老爷们瞎咋呼。说什么武将拥兵自重,有谎报军情的可能。所以,最终是直到两个多月之后朝廷才正式下令,从甘疆省和天陕省的其他戍军中抽调两万兵力增援。

  王龙越说越得意,简直就像个说书先生一般卖弄起来。小五不禁急道“那后来怎么解得围啊?”

  “别忘了,还有那邵公义!邵将军当年才刚刚军校毕业,到了弘铁堡后担任百夫长,他刚到弘铁堡上任就得到了金城告急的消息。可当时三百人之上的调动就得朝廷允许。这邵公义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知怎么说服了当时的弘铁守将,三百人以上不准动,他就私自召集三百人,和他一起驰援金城!呵,那可真是英雄出少年啊!就三百轻骑兵,统帅还是个刚刚军校毕业的新兵,愣是和李仁煌里应外合把四万火骑军击退了!邵公义也因此大功晋升,几年之内做到了弘铁堡的参将。这你都不知道,哼哼!”看着小五有些目瞪口呆的表情,王龙志得意满的哼了好几下,双手抱胸一副欠揍的表情。

  “才三百多人,是怎么做到的?““额……具体的,我忘记了……”

  “忘记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额……呵呵,我没事和展大哥聊天,那李仁煌和邵公义都是军校出来的,他们的战例都上了军校的教材。所以展大哥就说起了。”

  “哦,原来是‘展大哥’知道的啊?”

  “喂!什么意思?刚才我要是不说,你知道是谁知道的?谁还不知道展大哥知道的让我知道就是我知道,你知不知道?”

  “行了行了,知道什么啊?别嚷嚷了,干正事!”一看王龙的无赖气又要开撒,小五赶紧转移了话题。不过心中还是好奇难忍,心想“完事之后,一定找展大哥问问,那邵公义怎么就靠三百多人击退了四万敌军的?”

  王龙闻撇了撇嘴,道“现在就到那个街口下手么?”

  小五摇了摇头“展大哥说等到柳帅的马车从凤来楼回来,卓儿会给我们信号。那时候他们警惕性最低。再趁乱动手。”

  ……

  “七师弟,你说道高呢?还是魔高呢?”一个黑袍男子坐在临窗的酒楼上,一边饮茶一边问向旁边的一个年轻人。阳关透过雕窗投到屋子里,在他的脸上映出了斑驳的影子,看不清面容。那年轻人闻言抬头,伸了个懒腰,那张脸赫然便是金城那神通广大的“哨兵”,只见他微微一笑道“二师兄这个可问住我了,老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可传到道家嘴里就成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呵呵,魔高还是道高?恐怕不到最后,谁都分不清楚啊。”

  那黑袍的中年人微微颔首,看了看街上声势浩大的三百多护卫,又扫了一眼旁边黑压压的人群。目光微凛道“那三个家伙,如今怎样了?”

  “吃了上次一个亏,这次他们谨慎多了,我现在也没弄到他们的消息。不过,若是他们真想从柳尧臣这里入手,无论如何今天是最好的机会。怎么?二师兄还要帮他们?”

  中年人摇了摇头,道“大师兄当初的意思,无非是留着他们将来给百越王找些麻烦。可是,现在北边还没有消息,也无从把握时间。这个节骨眼上还是不能太阻碍百越王。上次黑豚没发现我们,不代表这一次不能。由着他们去吧。”

  那年轻人抿了一口茶,晃了晃头,道“看来,二师兄今天兴致很高啊!”

  “哦?何以见得?”

  “若非如此,你怎会拉我来看这‘道魔相斗’呢?”

  中年人闻言大笑道“好你个老七啊!哈哈……恩,马上我们也要去京师了,这天陕省的势力按照大哥的意思统统都会让给黑豚。哼,今天我就是想看看,这黑豚到底有多大本事,是道降魔还是魔惑道!这出戏,可有点意思啊!”

  “既然如此,我们还是找一个登高望远的好去处,细细观赏为妙。”

  两人对视一番,不禁哈哈大笑……

  ……

  时光轻轻地流逝,大街上人来人往,叫卖声,吆喝声不绝于耳。对于寻常百姓来说,柳帅过寿是一件大事,可也不是能让他们放下生活的大事。该吃要吃,该喝要喝。没人会傻傻的等上一天,就为了看看柳帅的仪仗。时近未时,太阳还正在中空。柳尧臣的马车这么早就回程,大家略略有些惊异,但并没有多少人再来围观。因为,人们的热情少了,柳帅的护卫也少了。回程的护卫人马还不到去时的五分之一,想来是其他人马先行散去了,这可确实没什么看头。

  仅仅五十多人拱卫着宽大的靛青色马车,正沿着大街缓缓地走动着。身着重甲的护卫们步子并不大,每一下都铿锵有音。长枪斜背着,也失去了上午那刀矛如林的感觉。走得懒懒散散,旁边的百姓看得也懒懒散散。可突然,大家的兴致就高了。

  一辆失控的马车正沿着大街飞驰而来!没有御手,没有征兆。发了狂的两匹马突然冲出,马蹄飒飒、车轮滚滚一路横冲直撞。两旁的百姓们顿时惊慌失措,瓜果百货抛洒一地,连那些离得甚远的人都狂呼大叫的跑开了。可走在大街正中的靛青色马车却没有躲,那些身着重甲的侍卫们也没有躲。不但没躲,反而迎了上去。堂堂镇北军统帅的仪仗,若是对付不了两匹疯马,真就要找块豆腐撞死了。

  六十多卫士立刻向前,井然有序的排成四行。前排蹲地,长枪放平,其余三排枪尖斜指,摆出一个迎击骑兵冲击的长枪阵。密不透风,行动如墙。不过发狂的马匹却对其视若无睹,马蹄狂乱,三息之间便硬生生的用血肉迎上了和钢铁之墙。

  轰然相撞。伴着嘹亮刺耳的嘶鸣声,两旁百姓霎时的一阵惊呼声。只见两匹御马浑身孔洞,鲜血横流的躺倒在地。马车也由着惯性侧翻在一旁,好像撞到了一个摊子,四五个大油罐的碎片散落满地,亮晶晶的油四处滚淌。

  危险来得快,去得也快。眼见安全的百姓们有的以手抚膺,有的对着油罐大呼可惜,有的对着满地鲜血和那森森然的长枪阵大呼过瘾。众侍卫一见没有危险,立刻散去阵势,搬开马车。忽然,一声破空之音呼啸而至。这些进入柳府担任侍卫的都是百战老兵,立刻发觉这是利箭来袭,有人行刺!一道红光闪过,“轰”的一声!那满地的油都被一支火箭引燃了。大火正在侍卫人堆里面燃起,顿时又引起一片大乱。两旁百姓争先恐后的窜进街旁的屋子里,侍卫们一边拍打着身上的火焰,一边紧张搜寻着刺客的位置。

  怎奈,这油水引燃,又岂是那么轻易熄灭的。有些侍卫已经发出烧伤的惨叫。正当侍卫们焦头烂额之时,两旁屋顶上,忽然站出两人,兜头就往下泼水。油火被水一冲顿时散了。众侍卫立即攥紧了长枪将马车团团围住。良久,不见再有敌袭,这才分出一部分人向前搜索,其他人则收着枪肃立一旁。一会儿,前方搜索的人没有发现刺客,闻讯而来的巡城司捕快,又把现场团团围住。

  众侍卫直到此时,才不禁松了一口气,暗自庆幸,若是那阵大火没被及时熄灭,刺客趁此机会或突袭或放冷箭,那后果可当真不堪设想。众人纷纷仰首对屋顶的两人道谢。可不经意间注意到其他人的样子又忍不住对屋顶泼水的两人笑骂起来。这泼下的水是救了火,可是这水真不一般,竟然是纯黑的墨水!五十多具亮银甲都成了黑铁甲!

  众侍卫们正在自嘲着狼狈,捕快们正在紧张的寻找线索,百姓们正在心有余悸的探头探脑,那两个泼墨灭火的壮士不求闻达也已经不见了踪影……就在这纷纷乱象间,没人发现,漆黑的侍卫中多了一个同样黑漆漆的人影,那人影颀长的身子,穿着一如他人。他趁着乱象正慢慢的向马车旁边挪着步子,黑漆漆的脸上露出了两个深深的酒窝……

继续阅读:第23章:柳暗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凤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