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
小隐山人2015-10-25 04:103,202

  第十三章偷得浮生半日闲张克成看了打造好的几件工具十分高兴,当即奖赏众人10两银子(张克成不知此时钱价一两纹银可换3贯铜钱),然后在兴高采烈的大伙恭送下,和陈风他们一起回到窑场。

  这时陈景已带人将原料也拉来了。“张公子,烧碱、石灰石各1200斤,砂石未称估计不少”陈景一边檫汗一边表功。

  张克成亲自动手和陆豹、陈风等人一起把原料配好,众人一同堆入窑内点火烧了起来……

  炉火熊熊,映红了张克成的脸庞,也燃烧起希望、燃烧起奇迹……

  透过观火口,张克成看到原料已熔化成溶浆,迫不及待地拿起吹管搅出一团溶浆吹了起来,他一边吹一边拉、拽、滚,溶浆在不断地改变形状。终于一个勉强能看出摸样的玻璃花瓶,在众人目瞪口呆中出现了。

  “哈哈,我成功了!”张克成不由自主地抱着陈风、海波跳了起来。

  “不可思议、真是不可思议。什么东西这么好看,像水晶一样……”陈景、陈风和众人一时都反映不过来。

  “不过公子,这花瓶的样子也太难看了吧……”陈风回过神来喃喃道。

  张克成顺手赏了他一个爆栗“懂不懂,这叫艺术、是抽象艺术”。

  “啥叫艺术?啥叫抽象?艺术就这样难看?”陈风摸着头,颇为不解。

  “嗨!说了你也不懂。这东西叫玻璃工艺品。”不过,张克成也是知道真正的艺术活,还真不是自己能来得来的。只好让陈景喊来几位陶瓷师傅,指点着他们了几样:花瓶,盘子各种人物、动物造型的装饰品等。

  陈景、陈风、海波看看这个、摸摸那个兴高采烈地跑来跑去,爱不释手。

  张克成和陈景商量到“拿出两座窑专门烧玻璃,要尽量安排老实本分、有家室在此地的人来干,最好找武大叔安排几个武家村民过来,让陆豹专门负责这件事。在烧制时要尝试分别加入不同颜料,花样要多。另外,安排做2个上径2尺5寸、下径3尺5寸、高3尺的漏斗,再做一个双滚筒的轧板机,扎出无色的平板玻璃来,”

  “要平板玻璃干什么?”陈景有些不解。

  “以后再告诉你”张克成接着说“再找几个镏金师傅,今天晚上召集所有的能工巧匠,把东西做出来,你安排一下犒劳大伙,要对他们好一些。另外打赏众人20两银子。”

  “好,晚上我安排醉仙楼送些酒菜来。”陈景急急忙忙的安排下去。

  ……

  看着这遍地五彩缤纷的玻璃制品,张克成心中不仅感慨万分,嗨,自己来到这个时代总算又干成一件事了,以后会怎样呢?还是走一步算一步吧。

  张克成让陆氏兄弟和海涛留下,自己和陈景、陈风等拿着几件玻璃制品回到陈家大宅。

  回到陈宅已是掌灯时分,陈老爷、陈夫人、明珠、李国章夫妇还在等张克成回来用饭,可一看到这些在灯光下熠熠闪光的玻璃制品,即使老两口见多识广,也不由被它们深深震撼。闻声从帘内出来的明珠和冯香梅,更是惊奇的叫出了声。

  陈老爷问道“老夫还是在皇宫里见过蒲家进贡的外番琉璃(那时国人称玻璃为琉璃),可真是希奇无比。但哪有这般瑰丽多彩,不知贤侄从何处弄来这么许多物件?”

  “这是我按照我师傅所传秘方,让咱们家作坊刚刚制作出来的,这东西名叫叫玻璃,以后我们还会制作更多花样、也会更好看。我已安排陆氏兄弟暂时负责此事。”张克成回答道。“不过我们的玻璃制造技术决不能泄漏出去,伯父伯母,最好是也建一座土楼,把所有的制造玻璃的工匠和家眷,都集中住在一起生产玻璃,也可防人窥探。”张克成又建议道。

  “以后咱家还要建火药场、火枪制作场等作坊,土楼要多建几座,最好把河东的作坊都移到寨南山脚下。另外生产规模一旦扩大,人手一定不足,伯父最好还是写信让维义哥从建康多招些人手,这两年江北饥谨,建康、临安多流民,一定可以招到有技艺的工匠。再说以后练兵能从北方流民中招,忠诚度和战力也要强一些。”张克成又向陈老爷建议。

  “好。我这就写信。以后作坊和商社你就都掌管起来,我写信和他们说”陈老爷答应道。

  “姑丈,这几年局势动荡、战事不断,朝廷支出捉襟见肘,许多军器制作院和工匠营都是入不敷出,裁减人手,也可让三少爷、四少爷(陈维仁、陈维智)和三老爷从临安、泉州、广东多招一些。我也写信让父亲从建昌军挖些人来。”李国章也不禁建议道。

  “好,我一并写信给他们,同时让维义、维仁、维智回来一躺,让子安和他们说道说道,合计打算一番。另外,陈安你安排陈府内外,自你以下,所有的管事、用人、家丁护院,让他们都要听子安调遣。”陈老爷高兴的说道,他这是彻底要放权了。

  张克成有对陈安道“陈伯,酿酒作坊的管事陈春是你儿子吧?你让他明天一早来找我一下”,“好,明天一早我就让犬子前来听公子吩咐。”陈安连忙答应。

  “玻璃生产出来不能在本地出售,免得泄露秘密”张克成又对陈景说到“等玻璃生产出来先发广州和泉州,就说是从西洋过来的,运到南洋和倭国出售,回程时再安排从安南、占城拉铁矿石、从倭国拉硫磺和硝石、铜。”

  陈景连忙答应马上安排。

  “没看出来哦,子安弟不仅能文能武,还会制作这么漂亮的物事,不知这世上可还有子安弟不会的东西。”冯香梅玩笑地看着明珠打趣地说道。

  “香梅姐过奖了”张克成一边施礼回话,一边腹内暗讥:我可不会生孩子。

  “看,你们只顾说话,子安可是忙活了大半天,也该饿了,快用饭吧……”老夫人心疼地说道。

  “吆,姑妈偏心,怎么不说我饿了呢。”冯香梅撒娇道。

  陈夫人夹起一块鸡肉填到冯香梅嘴里“饿了,吃吧,看堵不住你的嘴”

  明珠却不说话,只是不停地偷偷看张克成几眼。

  ……

  “杨柳春风三月三,画桥芳草碧纤纤。”

  三月三是宋代的上巳节,这天正是陈家寨庙会,南船北马,尽管是春插前期的大忙日子,但是人们还是都停下了手中的活儿,来欢度这个传统的节日。

  这一天也是唐宋时期的情人节。当东方慢慢地透出一抹红晕,镇上便噼里啪啦地响起了欢快的爆竹声,整个小镇开始沸腾了。

  红男绿女,老老少少,身着节日的盛装,像彩蝶游移般,从四邻八乡汇聚到陈家寨码头草市。张克成也给猎豹队放了一天假,武海涛、武大牛、武二狗等受伤的年轻村民,伤已痊愈加入猎豹队。不过让海涛、大牛他们郁闷的是,还要接受几个小屁孩的指导,做不好还要以关禁闭相威胁,看看这事给弄的……不过在练骑射时,那就风水轮流转了,武海涛、武大牛硬是*着这些“毛蛋”们摔得土头灰脸,也算报了一箭之仇。

  一队队(按张克成的要求:二人成列,三人成队)身着簇新青色制服的小伙子们,成了草市上一道靓丽的风景,引得花团锦簇的村姑们频抛媚眼,甚至有人将花篮抛向他们。

  庙会上街头客商集拥、人头攒动,人山人海,商贩云集。各种小吃遍布街中,诸种土产杂陈其间。耍猴的,舞刀枪、玩棍棒的,打莲花落、唱道情的,卖药算卦的,玩杂耍的……吆喝声、叫果子声、锣鼓声,还有孩子们手里的铃铛声,混合成一片,就是在二三里外也听得见。

  镇东庙前有一处平地,但见香客摩肩接踵,面容虔诚,烧香的、烧纸锭的,火光熊熊,浓烟升腾。坐落在草市东头的齐云禅寺门前更是人潮涌涌,庙堂内灯烛辉煌,香烟缭绕,钟馨聒耳,一片伽蓝香气。

  “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张克成和李国章带着女扮男装的明珠、秀萍和香梅走在如堵的人潮中不禁感慨道。

  明珠知道秀萍对张克成一往情深后,为感谢武家的援手之恩,明珠和秀萍结拜了姊妹。这天经不住秀萍的纠缠和香梅的撺掇。只好请求老夫人同意去逛庙会。老夫人也希望明珠能和张克成私下多些接触,便同意了,只是嘱咐张克成、李国章要好生照看。于是三人一起女扮男装和张克成、李国章来到庙会。

  “是啊,‘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子安你看,泉州的歌妓也来了。”李国章指着码头附近的云集的香船画舫说道。

  “子安哥,我要糖葫芦”一对柔软偎上了张克成的臂膀,秀萍嗲声要求。

  看见明珠略带期盼的眼神,张克成急忙过去买了五串“每人一串”。秀萍又要求“我还要糖人”

  ……

继续阅读:第14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塑大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