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雨暴风狂战正酣
小隐山人2015-10-25 04:113,765

  填河的工作虽然暂时停止了,但海东军的其他各项攻城准备却依然热火朝天地开展着。

  既然是武海军担任了攻城的总指挥,张克成在下午提过建议以后就没有再做其他的具体安排。他希望通过这次对卢容县城的攻击,着实地锻炼一下海东军将领和战士的攻坚能力,为以后更大的战斗奠定基础。

  现在海东军刚刚组建不久,虽说已是初具规模,也经历了几次规模不算太大的战斗,但能单独领军的将领却是十分低缺乏。武云峰、张达、樊纲历经磨难、身经百战的老将只是年龄都有一些偏大,接受新知识、新事物要保守一些。

  张克成若是要分出一支独立的兵马出战,首先能想到的人选就是善谋谨慎的武云峰,而张达、樊纲、则是第二三位的人选,所以他这次带领武海军、武海涛远征的目的就是要他们在身边多多锻炼、锻炼。

  行军打战,知将、用将是为帅者的第一要务。因为毕竟元帅所有的战略、战术意图,都必须通过具体的人去执行、实施;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能力侧重的将领对具体的战略、战术意图的执行能力和结果也将是不相同的。

  若是个智勇兼备、又能审时度势者,加上有点好的运气,那就堪称名将了。毕竟名将是一种珍贵的稀缺动物,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第二天天刚放亮,天空灰蒙蒙的,风中飘荡着一丝鱼腥的味道。

  武海军和几位攻城副指挥重新视察了南北门的进攻阵地,刚回到城南营垒的指挥大帐,开始对今天攻城的讨论,就看到张克成在亲卫的簇拥下走了进来,武海军与诸将急忙迎上前来行礼道“末将等正在召开战前会议,请大人示下……”

  “你们是正副指挥!而我只是来观战,这次没有带嘴巴过来,不干扰你们的指挥,你们都不要有心理负担。”张克成回了礼,一边笑道,一边在沙盘的旁边找了一张凳子坐了下来,让武海军与诸人继续讨论。

  张克成自陈家寨组军以来,着力推动海东军基层武官在行军、训练以及作战前后都要开展认真的战术讨论、动员,以及战后经验教训的总结,并在身体力行的同时,要求诸营将领都不折不扣地完成他的要求。这样做,除了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减员与损失外,还有一个深层次的目的,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将基层武官迅速地成长起来,形成完善、并且可靠的指挥体系。此外,基层武官们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彼此间进行充分的交流跟接触,而交流充分的集体生活,能使彼此间更了解,更相互信任,有助于使得整个海东军的中低层武官中形成一个更有凝聚力的团体。

  张克成有着后世参军、军校就读的经历,知道集体生活对于军人的重要意义。利用一切手段促进集体生活,培养将领和士兵的团队意识,并严厉压制老乡主义与小集团主义的冒头,对加强内部凝聚力、大幅度的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每次都利用军队的扩编机会进行重组,打乱来自不同出身兵源的约束。

  这些办法到目前看来是行之有效的,如果没有这些技术上的手段,要培养出最为优秀的中低层武官集体来,那就必须经过长期的战争锻炼与残酷淘汰的手段,那样自然就会对主将提出更为苛刻的要求。

  今天他就是让武海军锻炼独立指挥的能力。

  武海军有些担心地看了帐外的天空一眼“筑台设垒的工作还要加快,再调哨两人马上去参与配合!土坡上要铺上草席,避免人踩上去打滑。上午就要把三磅炮架上去,主攻方向要架设五磅炮!各营现在要做好准备,子时(中午12点)火力准备、未时(下午13点)开始全面进攻!”

  事实证明,张克成提出的推车填河的办法是十分行之有效的,不仅填河的效率提高数倍,同时虏兵的伤亡也大为减少。同时,安南战俘对于海东军这种能够为俘虏着想的人道做法十分认同和感激,干起活来也积极主动了许多。

  天空中开始飘落雨丝,淅淅沥沥的小雨使地面变得异常的湿滑。不过下雨也有好处,在雨中弓弦变得没有了张力,使射出的箭支变得飘飘摆摆,失去了威力。虏兵们冒着小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填河工程。到了天将近午时分,南北城门前的护城河就被填平了。

  武海军又命令虏兵们把十数辆巢车和望楼车推到距离城墙不到百米的地方,四十多名亲卫营战士爬到上面,用火枪压制守军的三弓床弩,掩护在城门两侧的夯土垒台工程。

  所谓巢车,是一种宋时一种专供观察敌情用的瞭望车,车底部装有轮子,可以推动,车上用坚木竖起两根长柱,柱子顶端设一辘轳轴(滑车),用绳索系一小板屋于辘轳上,板屋高9尺,方4尺,四面开有12个瞭望孔,外面蒙有生牛皮,以防敌人矢石破坏。屋内可容纳两人,通过辘轳车升高数丈,攻城时可观察城内敌兵情况。“望楼车”。这种车以坚木为竿,高达数丈,顶端置板层,方阔八尺,车底有轮可来回推动;竖杆上有脚踏橛,可供士兵们上下攀登;竖杆旁用粗绳索斜拉固定;望楼本身下装转轴,可四面旋转观察。这种望楼车比巢车更高大,观察视野开阔。现在经过改进,这两种车瞭望塔都改为固定的,四周也蒙上了钢板,里面的空间也足可供四名战士使用。

  阮新标等安南将领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两种原来只是用来侦察、瞭望的工具,竟然可以作为射击的平台使用。不由得心下大为慌张,急忙组织安装在城门楼的三弓床弩进行反击。由于宋军在巢车和望楼外侧覆了钢板,使得大多数弩箭失去了效力,还惹来巢车望楼上的特战队员的重点照顾。在四十多个*作手被击毙以后,不论阮新标等人如何地威胁利诱,安南士卒还是对三弓床弩望而生畏、裹足不前。

  武海军选择南北城门为攻击重心,填平城濠,在作为主攻方向的南城门楼子两侧堆积了数座可以搭设攻城云桥的土台,差不多将上千守军都吸引到南城来防守……

  在巢车和望楼上特战队员的掩护下,十五六座高高的土台已*近了卢容城前近百步的范围,高度也已经超过城墙近两尺以上,亲卫营和武海涛的特战队员已开始登台射击,对暴露在城墙上的守卒开始点名,掩护着将弗朗机火炮安放到上面。

  城门被堵死,从城门洞里攻不进去,撞车一时间也无法撞塌包覆青砖的坚固城墙。在武海军的指挥下,海东军除了利用从里州运来安南军遗弃的攻城器械外,就地取材,赶造大量的比卢容城头还高出丈余的鹅车。

  所谓鹅车,其前身是洞屋,洞屋也称洞子,如同一小屋,外面蒙上一层铁皮,底下有四轮,能够有效保护士卒攻城。后来洞屋又与云梯整合,形如鹅状,也就是鹅车,可以兼顾防守与攻击。

  在传统的城防体系之中,砖木结构的城楼是城墙上最为重要的指挥、屯兵、防御、瞭望、射击阵地。一般说来,只要城楼不失,即使狭窄的城墙段暂时失守也是很容易被反攻夺回来的。但在十多门五磅火炮面前,卢容南城门上的两层砖木结构的城楼就成了致命的弱点。

  未时已到,在纷纷细雨之中,土台上、巢车里的火枪大抬杆先后开火,在城外阵地上的床弩、蝎子投石弩配合下,将卢容南北城墙上的守军都赶到、压缩在城楼门子里露不了头。

  东门守军是校尉陆逸斐,他是阮新标的亲信,此时看到南城危急,急忙驱赶着四百多名东门守卒前往支援。不料他这样做却是正中武海军的下怀。

  卢容除了原来八百多名守军和阮新标带来的一千余名正卒外,还有五千余名辎兵。卢容城里虽然有近三千户的居民,其实真正能征募上城头防守的丁壮也就三千余人。

  也就是说卢容守将阮新标与县令蒋凤林在城里最多只能组织出不到一万人的守备力量出来,引诱尽可能多的守军赶到南北两城楼支援,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消灭守军的有生力量!显然武海军是想利用两个城楼敌兵相对集中的,这个有利海东军攻城作战的战场,将南北城变成绞杀卢容守军的屠杀场,从而达到降低巷战时守军反抗力度的目的。

  看到东门守军冒着密集的雨点和子弹,不管不顾地冲进南城门楼,武海军得意地笑了笑,这才下令所有的三磅、五磅火炮同时开火。顿时数以百计的炮弹不断地呼啸着飞向南北两座城楼,不到一个时辰,卢容南北城门楼子就轰然倒塌了。

  数以千计躲在城楼里的城防守卒,将近半数给掩埋在城楼废墟里。即使是侥幸活下来的守军,等他们从泥水中仓促逃出生天,也被设在土台、鹅车里的火枪和大抬杆射杀得惨不忍赌。看见时机已经成熟,武海军又不失时机命令城下待命的战士们架设云桥、云梯冒雨强行攻上城头,趁乱掩杀守军兵卒……

  雨下的越来越大了,硝烟弥漫在卢容城头久久不愿散去。纷落的雨水混合着血水汇成一条条细细的涓流,冲刷着卢容城墙,把长满青苔的谈绿色墙体,染成了粉红色……

  卢容守军的抵抗意志不弱,截止到一个时辰以前守城的信心也是很十足的。不仅是城里的驻军,就是普通老百姓普遍也认为,大宋军队要攻下如此坚城,没有两三个月的时间是不可能的。但谁也没有见过如此猛烈的火力和如此惨烈的伤亡,除去袭扰、填河、冷枪冷炮的时间不算,宋军的总攻也就用了大半天的时间就攻进了城中。

  阮新标、潘子琪和县令蒋凤林、还有急着赶来送死的陆逸斐,都在卢容南北城楼被猛烈地炮火击变成了肉饼,使得武海军设想中的激烈巷战也化作了乌有。成群结队士气已经崩溃的安南士卒从城墙、兵营、和各个准备巷战的防御工事中走了出来,交出兵器听候发落。当然也有一些机灵的脱去军服换上平民百姓的衣裳,躲进了民宅。

  那些征募的丁壮们,更是见到势头不对,扔下了手中的兵器,偷偷溜回了家中。

  这次攻坚作战对海东军来说,更像是一次真枪实弹的攻城实战演习,也只有经验不足的新卒在攀登城墙时因城墙雨中湿滑,摔下受伤的稍微多了一些。随着城门洞被扒开,更多的战士冲进了城中,意犹未尽的战士们开始了挨门挨户的搜索、鉴别。

  ……

继续阅读:第28章 东风劲吹战鼓擂(四)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塑大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