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父亲的五十大寿
明月万里2015-10-25 03:564,674

  第五十七章父亲的五十大寿

  尽管对父母的低调早有所心理准备,但一回到家里看到那冷清的场面仍让我小小的吃了一惊。

  门没有上锁,这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农村倒也十分正常,大多数的人家也只是把门扣扣上,再挂上个锁头,就是上了个锁也是把钥匙就挂在窗台上,锁上门不过是防止狗和鸡跑到家里偷食,基本上是不用担别有人进来偷东西,就那么大的村子,来几个生人还不早就知道了。再说,就算有人想偷,一般的人家也没有什么东西让人家偷的。

  父母不在家,就连邻居几户都不在人家,只有已经有十岁的飞飞一个人在门前的坪地里玩,一看到我回来了,立即熟络的迎上来:“正槐叔叔,你回家了啊,爷爷奶奶都下地干活去了。”

  得益于姨妈对她那个宝贝儿子的夸奖,我也知道了如何做,连忙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把糖,飞飞没有客气的就接了过来,一边还热情的向我介绍:“正楚叔叔也出去打工了,听说是去了正全叔叔那里。”

  弟弟出去去堂兄那里打工去了,怎么没有听他和我说。再说通过我来广东这一段时间和堂兄的接触,堂兄并不如伯母那样混得好,弟弟跟着他能有什么好的前途?如今我虽然心中狐疑,也只有等父母回来了再听他们解释了。

  我更纳闷的是,我不是早和父母们说了吗,我今天会回家替父亲过五十大寿的。再说了,姑妈那里我也是打了电话的,她还答应得好好的,她要一既当初走了十几里山路来看我和弟弟出生一般,特意来为我们家张罗这一切,怎么就没有人来?

  这时已经是在中午时分,在姨妈家里只吃了一点早餐,这时候早已经饿得饥肠鹿鹿,只得就着早上剩下的剩饭剩菜自己装上了吃,快吃完的时候,母亲提着一篮子菜回来了。

  “都是你爸爸,和他说了多少遍了,明天过生日家里总会来些客人,至少也和准备点肉菜吧,可他却说,他要靠他的儿子。你看,你这一来,家里什么都没有准备。”

  烟酒我是从城里带了些来,鲍鱼海参也带了一些,铺开摆上两三桌应该是够了,但鸡鸭鱼什么的却是要另买,我们这里的集市昨天刚开过,这时候要买只好赶到临近十里外的集市去买。现在已经是中午了,只怕再过一阵子就要散场了,我只得叫过了一辆摩托车,拖着整夜未睡的疲惫身子赶去集市筹买各种菜肴。听母亲的那些话,父亲是以我为荣的,这一刻,我就算累一点又算得了什么。

  伯父刚见到我显得很热情,就连甚少对我理睬的伯母都难得的露出笑脸说:“还是在外面打工的日子过得好啊,正槐这两年没有回家,人长白了,又长胖了。我们家正全啊,也是在外面打工的命,一回到家里就会瘦下来……”,伯母又絮絮叨叨的开始夸耀堂兄的各种各样的好,而我只有苦笑着应承着,却是不停的打着呵欠,就想找个地方躺下来。

  父亲一回到家,我就拿出来买来的棉大衣。父亲和母亲一看商标上的价格立即就发出了惊异的叫声:“这么贵的衣服,你也舍得买?那可得我们要赚多久才能赚得到啊。我们干农活的,也不要这么好的了,凭白的浪费了钱。你还年轻,正该留着钱干自己的事情才对。”虽然如此,父亲还是很快的脱下了身上的早已泛白的外套,来回在门前踱来踱去,不住的打量自己。

  自从小刚也上了大学,而且听说在广东打工也在一个工厂当了个组长,青松变得更张扬起来,经常会在各种场合叙说小刚在广东打工的各种经历。父母也问过我的经历,但多数被我一句话搪塞过去了。我在广东的经历并不美好,让我编个美好的故事哄父母开心我确实做不来,但我自己的那段辛酸的故事已经够不幸了,我不想再让父母为我*心。

  青松这时刚好踱到我们家门前,父亲立即少见的抬高了声调:“如今我也有你那样的火龙袍了,我们家正槐刚买的,如今到了冬天我就不要再怕冷了。”

  青松装作很无意的瞄了一眼:“和我那件是差不多,去年我家小刚又帮我买了一件,要两百多呢。”

  “哪里,我这件可要六百多呢,这孩子,自己的父母,要他不要买什么东西,他偏要买这么贵的东西,凭白的糟踏了钱。我们干粗活的,穿这么贵的简直是浪费了嘛。”自我懂事起,倒是从未见过父亲如此的高调和张扬过。青松听了父亲的话,略愣了一下,立即找了句什么话走了。

  伯父也立即发觉了父亲身上的异样,一听到了父亲说的价格,立即露出了震惊的神情,然后马上露出了一脸气愤不己的神情:“你一个干粗活的买这么贵的衣服干什么,好端端的糟踏了钱。你看我身上这套军用大衣,你侄女帮我买的,如今穿了五六年了还那么好。”

  父亲露出一脸不自然的神情,好象做错了事的孩子:“我又不是天天要干粗活,再说了,这件衣服穿着冬天就是不冷,不干活的时候穿着不会碍事的。”

  虽然我回来时伯父显现出了不一样的热情,但听到他这种口气,我仍是忍不住有些想法,连忙出言道:“谁说那些好衣服就是有钱人穿的,咱一不偷二不抢,一辈子穿一两年好衣服又怎么了。”

  伯父咧咧嘴,显然对我的反驳很是不满,但似乎找不出什么话来说我,有些动气的走开了。不久便听到了伯母尖刻的声音:“看他们家那样子,就穿上件几千块的衣服还不是农民。以为出去打工赚了几个钱就了不起了,就要来摆阔了吗?以为自己多读了几天书就有身份有地位了,我们家女儿还是高中没有毕业就做了文员。”

  我从来不以为自己多读了几年书就以为自己高贵了,虽然我十分痛恨我的乡亲们的这种生活方式,但我从来不否认自己的农民的出身。我只是想买件好一点的衣服让父母穿在身上,感受一下做儿女的一份孝心。难道这也是错了?

  只有根嫂摸了摸母亲身上的衣服布料,啧啧的称赞:“好衣服摸起来就是舒服,还是一分钱就是有分货。婶婶,你们辛苦了这么一辈子,好不容易把他们兄弟两个培养成人,如今他们又这么听话和孝顺,你这一辈子也算值了。只是我们家飞飞,虽然没了爸爸,十岁的人了还一点都不懂事,我还不知道自己以后的日子如何过呢。”唏嘘之间她似乎又回想起了丙古在世时对她的她,不禁神色有些黯然。丙古已经去年三年了,一直有人劝她招个男人上门,一起把孩子拉扯大,但她似乎一直沉浸在对自己的自责和对丙古的思念之中,一直没有同意。

  父亲生日这天,我和母亲一早就张罗着准备菜饭。我们也不打算惊动太多的人,但父亲的生日,除了我们这些做儿女的应该记得外,其次就应该是他们的一奶同胞的兄弟姐妹们应该记起了。

  虽然姑妈答应一早就过来帮手,但还是到了十一点多钟才到。父亲难得的张扬一次,拿出了我买的衣服,姑妈只淡淡的说了句:“娘家的侄子有出息,也是我的光彩啊。当初你爸爸说你读不起这个大学,还不是多亏了你姑父和你伯父各自借了三千块钱给你读书。如今你也算出息了,可不要忘记以前吃过的苦头啊。

  我心中一愣,我作为当事人,怎么就不记得他们曾经借过钱给我读书了。貌似姑父和伯父那时候的意思都是一脸的读书无用的神情,就算父亲张罗办酒的时候,他们都是不得己来赶场的,他们又怎么会借钱给我们呢。他们那时候不是私下议论说,读大学借的钱以后还不起的吗?想了很久,我想,或许他们把他们让我们全家出苦力帮他们家夯砖的钱当作借的了。经历了这么多年的事情,我对这些事情已经淡然了,再说了,她今天是来为我父亲祝寿的,我心中虽是不悦,但还是随便应了声便欲走开。

  但姑妈似乎仍是意犹未尽,继续拉住我说:“娘家侄子就和自己的儿子是一样的啊。你表哥虽然没读多少书,但如今也挺受老板的重视,听说再过一段时间就要升他做师傅了。”

  父亲这时也陪着笑脸过来:“是啊,我们家那个外甥我看出是有出息的人,为人灵活又乖巧,就是书读得少了点。”虽然姑妈的话在我听来,根本是在夸自己的儿子的成分居多,而夸我的那份更象是为自己借钱给我们表功。但在憨厚的父亲的心里,却是真心实意的为自己的外甥有出息而感到骄傲。

  姑妈却不依了,立即反驳父亲:“书读得少了又怎么样了,我们家得成在他们车间是书读得最少的,但却是最得老板和工友们喜欢的。你们不知道,他们那些工友们想停下机器来休息,却又怕老板骂,都想不到办法。结果得成马上就说,你们想休息是吧,你们想休息就去休息得了。这里我来弄。他们全部停下了机器歇了下来。结果听到机器没有响动的老板立即出来察看,却看到得成一个人将机器拆了,并和老板说机器坏了,他在修机呢。老板不但没有骂他,反而夸他做得好呢,那些读书人知道这么做吗?”

  我这样的读书人确实不知道这么做,更何况,这和我一直恪守的职业道德和父亲一直教育我的做人要讲良心相去甚远。但父亲许是被姑妈的抢白激住了,根本没有想起表哥这样做有什么不对,也是甚为称赞的说:“是啊,是啊,得成就是头脑灵活得很,我早就知道他有出息的。”

  到了十二点的时候,姨妈和两个舅舅都先后到了。他们对父母穿在身上的衣服都小小的惊异了一下,然后便装作无视的说笑打牌去了,或许他们今天来到这里,只是为了尽一个为人兄弟姐妹的义务而己,根本不觉得应该对父亲这个寿星公说点什么。

  父亲许是年轻时干活用力过度的缘故,反应有些慢,但他又急于想在亲戚们面前表现出他今天终于有所成就的一面,结果却弄巧成拙,不小心把堂姐那个三岁的女儿当作了姑妈的孙女儿,还很亲热的叫着小女孩的名字:“春梅,来,公公拿糖来给你吃。”

  这却怪不得父亲,他们两家的小孩就是在广东出生长大的,到今年才带回来。再说了,冬天里小孩穿那么多,谁分得清是谁家的小孩。

  但伯父似乎找到了借口数落父亲:“真不知道是哪年的蠢油蠢盐生出你这么个蠢子出来。连个人都分不清。”

  伯父以前就是一直这样态度对待父亲的,父亲也似乎把伯父的这种无礼的话当作了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但如今听在我的耳里,却百般的不是滋味,我斟酌了一番,尽管伯父今天是来为父亲祝寿的,我仍是忍不住反唇相讥道:“是啊,我的爸爸是蠢,可他生的儿子却不比人家谁家的蠢,麻烦你要骂人的时候不要当着人家的儿子这样骂。”

  伯父显然不会想到一向甚为恭顺的父亲,竟真的会生了我这么个敢当面顶撞他的儿子,足足愣了有数秒钟,不知道如何来应答,这时姑妈叫他过来去打牌,才让尴尬的场面有了收场。

  父亲的生日宴会维持了一个看似繁华的热闹场面,我料想中的亲戚们大多来了,包括根嫂和乙古家,以及村里几户和父亲关系还不错的人家。也算是坐满了两桌。尤其是我的姨妈和姑妈们,这时终于想起了今天他们来的目的,使着法子说着各种违心的奉承之语,父亲显然对别人的这种奉承很是受用,少见了喝了一杯白酒,满脸通红的说:“我都说不要办酒的,是正槐说五十岁了,要找各位亲戚们来坐一坐,倒是给你们添麻烦了。”

  亲戚们吃完了饭立即就走了,母亲却捏着几张钞票不满的说:“这些亲戚怎么都这样,我们那几年那么紧,出去的人情都不是这么一点,尤其是你姐,还亲姐弟呢,你过个五十岁,她才给了六十块。她儿女不是挺有出息的吗?她们两口子五十岁的时候,虽然他们没有办酒,我们都是给了一百的呢,就是小妹这会做得不错,给了两百呢,也不枉了她读初中时一直对她的照顾了,人家嫁到城里的,就是会做人啊。”

  母亲或许早听出了姑妈借母亲身上的衣服来夸奖自己儿子,贬低我这个所谓的大学生不如他那个宝贝儿子灵活的了。如今他们都走了,终于找个机会找父亲来抱怨。

  “理他们那么多干什么,今天他们能来捧场,已经是卖了我这个没有用的人很大的面子了,”父亲根本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只要咱们的儿子有出息,知道孝敬我们,那就足够了。”

  酸楚之余,我感到了小小的欣慰,就算为了父亲能象今天这样扬眉吐气,我也得更加的努力啊。

  离家的时候,我掏出了一万块钱递给父亲,让他把这几年欠下的账还上。父亲却只收下了三千块钱,将其它的七千块退还给了我,还有些不安的说:“家里的事情你就不要担心,做爸爸的这么多年来拖累了你们两兄弟。如今家里的账都还清楚了,更不能再拖累你们了。你人自己留着钱干自己的事情去吧,不要担心家里。”我只得心怀感激的收下了这七千块钱,然后在县城开了个户头,心里想着,从此之后,我也应该算是有存款的一族了。

继续阅读:第58章 余方成的婚礼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穷二代的成功路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