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煦笑了笑:“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在统一天下、横扫九州的同时,大军铁甲每到一地,便会强迫当地的武林门派、江湖组织把本门派的武功绝学都写下副本,交给朝廷;如若不然,直接剿灭之,将其独门武功搜罗一空。因此,木姐姐你此时才能在这里看到天下各门各派的武学典籍十之八九都汇聚于此。当然,这里面的有些门派都已烟消云散了,都是因为当时拒不合作而被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剿灭了,不过他们的独门武功典籍却能保存在了这里。当时,由于少林寺乃是中原武林的泰山北斗,太宗皇帝便亲自拜访,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进行劝说,当时少林寺的方丈灵门禅师思索再三,明智地选择和朝廷合作,将少林寺的七十二绝技写下副本交给朝廷,但没有交出《易筋经》。由于少林派主动配合朝廷,给天下的其他武林门派做出了很好的榜样表率,因此太宗皇帝也对此进行了破例,让少林派单独地保留了《易筋经》。少林派之后,便是丐帮。但丐帮不好控制,因为丐帮的成员和组织分散天下,帮派的绝学降龙二十八掌和打狗棍法,只被朝廷得到了打狗棍法,因此丐帮目前一直游离于朝廷的掌控中,后来太宗皇帝和历届先皇看丐帮确实是忠于大宋的,所以朝廷也没有对丐帮赶尽杀绝。至于木姐姐你所在的大理国的段氏门派,也是个特例。毕竟大理国并未被大宋吞并,因此大理段氏的一阳指和六脉神剑自然都没有流入天机堂。但当大宋铁甲席卷天下的时候,大理段氏为了获得大宋的信任,为了保全本国独立,主动把段氏的其他武功典籍也交给了天机堂,除了绝密的一阳指和六脉神剑。这也是大宋和大理一直能保持良好关系的基础。当然,这个秘密,只有朝廷的天机堂和天下各门派的自家掌门知道,在江湖上一直是个秘密。朝廷和那些门派的掌门都保持着默契,都不对外泄露风声。这也是天机堂和那些门派极少数高层缔结的盟约。毕竟,这个惊世骇俗的秘密暴露了后,天下武林可真的要天翻地覆了。朝廷要的只是这些门派能安分守己、规规矩矩,而那些门派要的只是能求存延续,所以双方都不会主动说出去的。”
木婉清已经惊愕得不能自已了,同时脑中也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原来如此……”
赵煦点点头,继续道:“天机堂虽是太祖皇帝所创,但第一任堂主却是太宗皇帝。太宗皇帝是太祖皇帝的胞弟,在执掌天机堂后,他迅速扩大了势力,除了掌管大宋的半数兵马外,太宗皇帝还能号令中原武林,手握江湖上的十数万之众。可以说,当时的太祖皇帝是大宋的地上皇帝,而太宗皇帝却是大宋的地下皇帝。在这样的情况下,太祖皇帝对太宗皇帝产生了猜忌之心,而太宗皇帝也生出了僭越之心,其实他也无路可退。一旦交出天机堂主人的职位,他就无法自保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深宫大内便发生了‘烛影斧声’和‘金匮之盟’两件事。太宗皇帝随后又派出天机堂高手,暗杀了太祖皇帝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稳固了皇权。这些绝密事件都记载于天机堂的绝密档案里,是我大宋皇廷历代皇帝的秘密。事关赵氏颜面,自然是不会记入史册的。当时的宰相赵普虽然不知内幕,但他毕竟也是天机堂的创始人之一,因此也猜出了太宗皇帝的手段。后来,太祖皇帝的弟弟魏王赵廷美密谋反叛,又被太宗皇帝罢官驱逐并派天机堂高手暗杀于房州。赵普担心殃及池鱼,便主动告老还乡,这才避开大祸。而天机堂的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任主人,自然分别就是真宗皇帝、仁宗皇帝、英宗皇帝、神宗皇帝,第六任主人便是吴王赵颢,第七任主人就是木姐姐你了。本来,这些内幕绝密都是不告诉外人的,但我现在无法兼任天机堂主人的职务,身边又没有可信之人,天机堂的权力又如此之大,交给外人我实在不放心,便只好交给木姐姐你暂时掌管了。所以,这些我大宋皇廷的绝密事情,我也都对木姐姐你开诚布公。”
木婉清听得不寒而栗,她隐隐感觉自己在这个漩涡里已经越陷越深了。
赵煦没有看到木婉清的异色,接着道:“不过,以皇帝之尊去统领武林门派和江湖势力,毕竟有诸多不便。当时,太宗皇帝也不放心把天机堂交给皇亲国戚或达官贵人,担心天机堂会被用来对付自己,他看出陈抟先生乃是世外高人,淡泊名利、清心寡欲,对功名利禄都毫无兴趣,因此便委托陈抟统领天机堂。陈抟先生道行高深,曾被太祖皇帝赐名为‘希夷先生’,后来自号扶摇子。他在天机堂的数十年间饱览天下武学和三教精义,集结三教奥妙独创出‘八荒六合唯我神功’,最终在阳间享年整整一百一十八岁,才羽化成仙。在陈抟先生之后协助英宗皇帝和神宗皇帝掌管天机堂的,是陈抟先生最小的弟子张伯端。张伯端八岁便被陈抟先生收为关门弟子,可见他天资异柄、悟性极高。在天机堂内的数十年间,张伯端也同样饱览天下武学和三教精义,并将天下各门各派的武学秘籍尽皆铭记于心。陈抟先生羽化之际将‘八荒六合唯我神功’秘籍焚毁,但张伯端却默记下了神功残本。张伯端后来在四川碰到另一位道家大师刘海蟾,经刘海蟾的劝说和提醒,为光大道教,张伯端化名逍遥子,创立了逍遥派,试图与佛教的少林派分庭抗礼,并尊奉扶摇子陈抟先生为逍遥派开派祖师。刘海蟾虽是汉人,但他常年在塞北活动,传播道学、教导世人,在辽国极有德望,深受辽主器重,还官至丞相。他从张伯端这得到很多中原武学,后来在辽国遇到俊杰的青年,便收之为徒并传授中原武学,但嘱咐他们终身不得杀害汉人,并要致力宋辽永世和平。几十年后,我的父皇神宗皇帝驾崩,那老太婆趁机垂帘听政,她也知道天机堂的存在和天机堂的力量,不放心把天机堂让张伯端这个外人掌管,加上张伯端也有去意,因此在我登基的第三年,老太婆驱逐了张伯端。张伯端离开天机堂后,云游四海、弘扬道法,被誉为‘紫阳真人’,他又默写出天机堂内的大部分武功秘籍,作为逍遥派的武学典藏。但由于他是道家中人,对佛学并不感兴趣,因此没有默写出少林寺的七十二绝技和佛家武学,同时他还集百家门派之精义,独创出生死符、小无相功、天山六阳掌、天山折梅手、北冥神功、凌波微步等道家的逍遥派绝技,最后在阳间享年九十九岁,才羽化成仙而去。所以,逍遥派对于我们天机堂来说,只不过是一群叛徒罢了。但天机堂之所以没有剿灭掉逍遥派,就是因为那老太婆垂涎逍遥派的‘八荒六合唯我神功’,试图以此神功返老还童。可笑的是,这老太婆独揽大权后为了安抚赵颢,便让赵颢成为天机堂的第六任主人,这却给赵颢提供了反她的大好机会。”
木婉清若有所思:“就是那个‘八荒六合唯我神功’?”
赵煦点点头:“是的。八荒六合唯我神功乃是扶摇子陈抟先生所创,此功确有返老还童、重获青春的奇效,陈抟先生也因此而活了近一百二十岁,厌倦人间才羽化而去。逍遥子虽只获得神功残本,但也活了九十九年。这门神功却是一门纯阳至刚的内功,并不适合女子修炼。扶摇子的徒弟是逍遥子,逍遥子又收了几个徒弟,其中最得意的弟子叫无崖子,无崖子有个师姐叫天山童姥,一直致力于对八荒六合唯我神功的改良。太皇太后那老太婆妄图长生不死、永掌大权,便在暗地里和逍遥派达成协议,让天山童姥潜心改良神功,换来天机堂和逍遥派和睦相处。我虽然并不知道那天山童姥改良后的神功是真是假,但这老太婆却着了赵颢的道,在修炼最关键的时刻被赵颢给趁机胁迫。嘿嘿,他们斗得你死我活,反而白白地便宜了我们。”想到这里,赵煦感到又侥幸又得意,然后补充道,“逍遥派几十年前发生了内讧,分裂出一个星宿派来。这个星宿派不服天机堂管辖且祸乱江湖,我们已经命令逍遥派早日清理门户了。”
木婉清忍不住轻轻叹口气,她此时深深地觉得,这个武林、这个江湖,可真是高深莫测。
赵煦又问道:“木姐姐,你应该曾听说过江湖上有一个慕容世家,家传一门‘斗转星移’的绝学吧?”
木婉清点点头,她想起了那个慕容复公子,忍不住惊讶:“慕容复难道也是天机堂的人?”
赵煦道:“其实这慕容氏与天机堂也颇有渊源。在五代末年,慕容氏中曾出了一位大将,叫慕容彦超,勇冠三军、威镇四方,他的族中更是有一位武学奇才,叫慕容龙城,创出了“斗转星移”的高妙武功,当世无敌、名扬天下。慕容龙城聚集慕容氏族人,试图恢复燕国,将“斗转星移”传授给了几位精英青年,这其中有一位青年叫慕容延钊。慕容延钊当时和慕容彦超、慕容龙城都在后周太祖郭威的麾下为将。慕容彦超试图重建燕国,叛周自立,结果战败身死。慕容龙城要求慕容延钊效仿慕容彦超,拥军自立、匡复燕国。但慕容延钊深感燕国气数已尽,恢复燕国无异水中捞月,继续拼斗下去反使得生灵涂炭,因此不愿意随着慕容龙城光复燕国。我大宋太祖皇帝发动陈桥兵变时,慕容延钊当时是后周大将,手握重兵,但他没有割据自立,而是投靠了太祖皇帝。慕容龙城因此而大失所望,最后郁郁而终。慕容延钊在太祖皇帝成立天机堂后,为表忠诚,主动献出了慕容氏的家传绝学‘斗转星移’,获得太祖皇帝的信任,成为我大宋的开国大将。木姐姐,‘斗转星移’的武学秘籍也在这天机堂内,就放在了那‘慕容氏’的标签下,你若有兴趣,也可以学习。后来,张伯端就职于天机堂,自然也学得了‘斗转星移’,他又根据天机堂内的天下武学典籍,结合‘斗转星移’的精义,最终创造出了可以模仿天下绝大部分武学招式的小无相功和可以化解天下绝大部分武学招式的天山折梅手,成为那逍遥派的镇派武学。”
木婉清此时的心里也只剩下了无尽的感叹:“原来是这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