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连年南侵,武迫建炎帝赵构飘泊东海,寄社稷天下于一舟。
御前带刀侍卫吴央,忍无可忍,告别赵构,亲上前线督军去。
正月26日,吴央对送她的邓小乙,吩咐了一番后,下了轻舟,登陆温州。再次,踏上“一剑一马走江湖”的征程。现在的她,再不是四年前初出闺楼的少女,已经是历尽风雨沧桑的大姑娘了。身份上,乃朝廷要员。如今,成了手握生杀大全的钦差大臣,代天子督军。她先住进港口客栈,也休息,也对张俊明查暗访。
三年秋,张俊奉命驻守在越州阻击金军。其实张俊心里并不乐意,因为他知道对手兀术,是一员能征善战的骁将,多次打败过宋军,让他孤军留下阻击金国的王牌军,很是胆怯。
腊月底,张俊听到临安陷落,立即率张家军从越州向明州撤退,随之进入明州。原指望能赶上皇家船队,随皇上一起逃难。一问才知道御舟已经于除夕一早离开明州,已无海船供他使用,却收到皇上留给他的手诏。他再次感到无奈,只得硬着头皮被迫准备迎战。
张俊在金军到来之前,在明州作了三项战斗部署。一是侦察敌情,二是争取民众支持,三是构筑战阵。
由于张军部署得当,乡军、乡民踊跃而奋勇配合。宋、金两军于城西17天中,展开了四番激战。第一战在高桥。高桥名副其实,是一座高高拱起的石桥,始建于宋太祖建隆元年,距明州城西门约20里。高桥,毗邻一片藕塘。
明州宋金对抗战,虽然战役不大,却系建炎三年唯一的一次,以宋军为胜方的战役,成了有名的高桥之战。
高桥之战,让鄞西一座原本默默无闻的高桥,名闻天下,并成为明州惟一的一座,被载入史册的石桥。接着,三战仍然在高桥,二战、四战在西门城下。
初八,三战时,张俊闻报,不仅金人援军即将开到,兀术也正准备亲临,赶紧对刘洪道说:“圣上有旨,命我前往台州从扈。”
16日,明州黑暗的日子。有条件、有实力抗击金军的明州城,在坚守17天之后,终因张俊、刘洪道弃守,陷落。城里抵抗的军民逃出城东南,有的抱着木头浮江而走,有的淹死在江里……
——————————————————
这,就是“高桥之战”中的张俊。吴央要对付的第一个,宋军主力将领。
我们从明州对抗战中,不难看出,张俊算得上一名骁将,有勇有谋、知兵善战。如果他坚守明州,或许能够延缓明州陷落的时间。然而,我们不要忘了,一是兀术率领的是十万大军,二是张俊领命的是率部“随扈”。敌我双方兵力悬殊,战而无望不说,如果拼死守明州,敌人分兵跟踪建炎帝,追杀到台州、温州怎么办?问罪的时候,他,人在哪里?况且,他也没有能力阻挡兀术,继续沿海岸掩杀。恐怕,他只能一路走在敌人前面,既“随扈”,又避之,让皇帝自求多幅。呵呵……
吴央登陆温州,张俊已经屯兵温州。而兀术,据报准备撤离台州返回临安。其部下分别占领临安、越州、明州。不会再南下温州了,因为心里堵的慌。无论他怎么“搜山检海”,连赵构的一根汗毛也摸不着。
——————————————————
四日后,吴央前往张俊军营。
“制置使都统大人,门卫报,上柱国吴大人到。”田师中报。
“吴央?快,随我前迎。”张俊立马起身,快步前往营门。自安阳一路来,他可太清楚吴央能耐了。
“啊哈,吴柱国,贵客、稀客呀,末将张俊恭迎大驾,快快有请!”
吴央一抱拳,表示谢了。径直往里走,毫不客气。她的品级,自然高他一大截。
张俊领她都统营帐,主宾就坐后。“吴大人,什么风把你吹来啦?”
“怎么?无事就不欢迎?自安阳节度府,到南京天申宴,你我亦可算老相识了吧!”
“那是自然。末将能够认识吴大人,乃三生有幸也。”
“张都统客气!将军勇武知兵,身经百战,乃陛下信赖之大将,前途当无可限量,就看将军能否把握时机了。”
“吴大人乃陛下身边红人,末将还指望大人在陛下面前,多多美言。”
“好说!那要看将军是否给吴央薄面了。目前,你麾下有多少人马?”
“原来万余,明州折损数百,又补上了,还万余。莫非,大人要调兵?”当着部下,倒是没有隐瞒兵马人数。
吴央看了一眼在座的杨沂中、田师中,没有回话。张俊会意,示意退下。
待剩他们两个,她道。“无事不登三宝殿,我自然是有事而来。我喜欢直来直去,此次前来就是为调用你的兵马,你可支持?”
“这个……大人可有陛下手谕,或者御营司军令?”
“就是说,如果没有,我休想调用啰?”
“大人为难末将了,没有军令,我哪敢擅自调兵遣将啊!”
“哦?你不敢?明州对知州刘洪道假传圣旨。然后放弃抵抗,撤军台州,致使明州陷落,生灵涂炭的是谁?”吴央往茶案上,重重扣下茶盏。
“吴大人!说话要有证据,可不能信口雌黄哪,末将可承担不起啊!”黑脸更黑了。
“证据?刘洪道就是证据。以你为榜样,你前脚拔营,他后脚开溜。好个守将,好个知州。建炎朝廷有你们这样的‘忠臣良将’,不兵败如山倒才怪。”
张俊蔫了。心下暗忖,没准刘洪道就在他手里。再说,他乃万人阵前,单退直取大将苗傅的主。在此一对一,未必是他对手。扣押他?御前红人哪,除非今后依然落草去。
须臾,张俊单跪抱拳于前行军礼“大人,大人开恩哪!末将也是无奈之举。倘若兀术援军源源不断开来,末将如何守得住?再说,末将乃随扈之军也!”
“你,起来吧!我们好商量。”张俊听出了希望,赶紧起来,吴央示意他坐下。
“张将军,明州之战,由于你布防得当,外加乡兵乡民踊跃配合,毕竟坚守了17日。高桥之战,虽然你以三倍的兵力,对付敌人4000人马,战役不算大,但明州高桥之战,毕竟是去冬我军唯一的一次胜战。将军,亦可谓不负朝廷。就是说,算弃城逃将,还是算有功之将,全凭将军一念之间。”看他双眉靠的很近,即眉宇狭窄,外加两眼外侧下拉,一看就是个自私自利而小肚鸡肠,外加阴诈的主。吴央就不信,这不管用。
“大人,只要大人成全,末将豁出去了。末将麾下兵马,但凭大人调遣。”他算是明白了,一直在海上飘泊的人,竟然能够对明州战况了如指掌。这不明摆着刘洪道在他手上吗?再说,早闻他能掐会算,有先知先觉之特能,在五军中传得沸沸扬扬、神乎其神。与这样的人过不去,找死差不多。
“谢将军爽快!我要你九千兵马,杨沂中、田师中随军。我估计金人不会到温州了,而金军未撤离前,陛下是不会登陆的。所以,你是随扈主将,目前不能离开温州。你留三千兵马驻防温州够了。就算万一金军会追来,你打不过,躲避总会。三五个月后,田师中归师还你。至于杨沂中个人,我要他回到护国夫人梁红玉部。你现在马上集中兵马,要将你的精兵强将给我,并且,你的兵马是朝廷配付军饷的,你将九千人三个月的军饷,交给杨沂中代收。另外,我不会让你扛擅自调防的责任,你也扛不起。兵马集中后,会给杨沂中,我调兵的手书。一人做事一人担,责任算我的,有功算你们的。”
“末将遵命!这就去调兵。”言罢匆匆出去。
吴央慢慢喝茶,接着起身尾随,倒要看看,会不会甩什么阴的花样。老老实实差不多,否则,立马宰了他。朝廷的军队朝廷用,她问心无愧。
很快,九千人马集合到位。待张俊下令归她节制后,她昂然立军前“将士们,我命令你们去完成一项特殊使命。杨沂中统制为主将,授予先斩后奏权。田师中统制为副将,积极配合。出发!”然后,她掏出事先备好的手书,交付张俊过目后,交给杨沂中,再对杨统制吩咐了几句。
“张都统,谢了,告辞!”一抱拳,翻身上马,离去。
吴央追上在城外等候的两统制,下马,交代了一番,又单独对杨沂中吩咐一番。
“柱国大人请放心,陛下对我说过,大人曾经为我请求陛下,关照培养我。在下一直铭记在心,今生定当以大人意愿为意愿,以报答于万一。”
“好!去吧。”然后看着他们远去很久,才独自离开。
——————————————————
栖霞县,应天府建康治域。自宗泽逝世后,岳飞-岳鹏举,驻防建康。三年夏,奉命驻防汴京。去秋,汴京一线失守,奉命退守建康一线。之后,即去冬11月,朝廷前军都统制岳飞,应建康知府杜充之请,与同时奉命的,杜充军都统制陈淬,共同抵抗金军,战于马家渡。陈淬败走后,岳飞虚晃一枪,不知去向。他没有脱离“驻防建康”区域,御营司也不能把他怎么样。
此后,鹏举率部蛰伏山中,秘密练兵,长达数月。
吴央离开温州,即赶往九江,找刘光世。以其出身将门世家,不但不能使祖宗蒙羞,反而应当添祖荣光为切入点,暗示他这种时机就要到了,从而使之临时调防。给他的,依然是以她个人名义的调军手书,言明有功他们的,她负责奏报。有责任,她一力承担。
栖霞寺,岳飞将军帅帐。二月中旬,上柱国莅临帅帐,即吴央到。
“妹子,总算把你盼来了。”鹏举一脸兴奋。
稍事兄妹寒喧后,鹏举汇报了,自去年三月,临安别辞别后,近年来情况。
建炎元年,南京(商丘),鹏举与吴央、良臣、红玉,会晤梁园,商议之后诸事。按照预定方案,当年的朝廷御营五军,前军都统制岳飞,率部前往东京开封府,与宗泽合军,联合抗金。
建炎二年八月,宗泽逝世前,病重之际,鹏举向宗泽透露了他们的“梁园之议”。言之吴央认为宗泽麾下的朝廷精兵,不能让杜充此等纸上谈兵的庸才,给废了。宗泽认为十分有必要,便在杜充到达前,将其麾下十几万精兵,归属鹏举,让鹏举先行安扎江宁(建康)。然后,宗泽在明知朝廷准备安排杜充接替他,还故意在遗奏中,推举杜充,吴央也“演戏”,哭诉宗泽临了老糊涂。出演“双簧”,保护鹏举。杜充接管汴京后,果然第一件事情,就是奏请岳飞调防江宁。因为,杜充认为,岳飞是个“刺头加杠头”,不好指挥。
与刘光世相反,刘部总是多报兵员数字,岳部却少报大半兵员数字。
之后,经二年秋冬,三年春季,残酷的宋金对抗战,前军岳飞兵马,兵力剩下五万余,正好与他上报朝廷的兵员数字差不多。
三年三月在临安钱塘,吴央以“代送家书”名义,实为给鹏举手书。主题内容“今秋冬,不作无谓牺牲。保存实力,转春有大用。可隐蔽屯兵栖霞、幕府山中,只练不用。”相约四年二月中旬左右,她会亲临栖霞寺,与之会晤。
鹏举阅信,返回江宁后,亲临幕府山与栖霞山一线,探察了一遍。其中包括燕子矶、龙潭、黄天荡,及其燕子矶渡口,以及瓜洲渡、西津渡、马家渡等。
马家渡战役后,撤军幕府山,隐蔽驻扎主峰北固峰下,幽深的石洞附近。金军撤离江宁(建康)后。安营扎寨栖霞寺附近,帅帐设于寺庙内。吴央所料不错,战火纷飞,寺庙果然冷清。
鹏举先后将杨沂中、田师中所部,刘光世部,协助隐蔽安扎于燕子矶附近山中,临水域训练。
“妹子,情况就是这样。是不是你说的‘大用’时机到了。愚兄可是早就等的心痒手痒了。”
“现在还不清楚,目前时机未到。”
言罢,与鹏举商议,急训一万水军,征收两岸所有舟船,一切秘密进行,带她周边走一趟,截出局部军事舆图等等事宜。即,拿出方案,逐步落实实行。
——————————————————
韩世忠,一边命中军、后军,发兵太湖、赣水一线,围追堵截,尤其阻截太湖,及其赣江接长江,沿岸渡口,绝对不能让敌军在此渡江。自己于二月下旬,急率近8000水军,发战舰长江口,溯流而上。夫妇决定,务必比兀术,先期赶至镇江。
三月上中旬期间,鹏举探子报,韩梁大军抵达扬子江。吴央急忙要鹏举,带她秘密前往镇江,探看虚实。果然,扬子江停泊许多舟船。临岸一看,大声惊叫:“艨艟,蒙衝斗舰,蒙衝大舰!”
他们终于,想出解决万一“火箭燃帆”,无帆不能行的问题了。蒙衝,有风可借风帆而行。无风可靠“多浆”而人工使之快速行船。
惊叫完,须臾又惊叹“韩世忠,梁红玉,天纵英才也!”
鹏举被她的一惊一乍,弄的一头雾水,不停地瞪眼挠头。吴央便对他讲解了,有关“艨艟”之种种。她一边讲解,一边指着江面上的艨艟大舰,上下比划着说:“艨艟”,也叫“蒙衝”(简体字“蒙冲”),具有良好防护性能的进攻性快艇。
蒙衝,古代战船名。一种蒙盖着生牛皮的小型战船。
东汉刘熙《释名、释船》记载:“外狭而长曰蒙衝,以冲突敌船也。”
蒙衝结构,一般分底舱、战舱,两个部分。
底舱,为“斗舱”造型。即甲板以下,包括吃水部分,为“斗”型,故而也叫“蒙衝斗舰”。
斗型底舱,周边表面,蒙盖着一层生牛皮,用钉铆上。因而外观,象满是铆钉的鼓身,或满是铆钉的大门一般。
甲板上的浆舱、战舱,设置中间。两头,是露天迎战甲板。
底舱之上,浆舱底部的船身两边,各设五个眼口,为五根橹桨的放、收之眼口。一排五根橹桨之上,设有五个对应的小口,作为摇橹水兵的瞭望窗。以及,一些弩窗矛穴。
是故,蒙衝有三个特点:一以生牛皮蒙背,具有良好的防御性能。二开弩窗矛穴,具有出击和还击敌船的作战能力。三以橹桨为动力,具有快速航行的性能。关键是无风、无帆也能快速行船。
“蒙衝大舰”,比较大型的舰艇。当然,就不止五桨、五窗,而是对应船身大小长短,相对增设。因而,七八浆至十几浆的都有。而且你看,还是双层甲板,双层舱。下舱以浆兵为主,上舱为主战舱,可以居高临下也,妙哉!
据东汉建安13年(208年)“赤壁之战”记载,东吴大都督周瑜,以“蒙衝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点火后突入曹军船阵,一举烧毁了曹军舰队。
赤壁之战,中国军事史上,以“蒙衝”突击的一个典型战例,也是首列。
大宋水军,之前战船,都是大中小的各种大舶船、小舟船。全部是船体为全木结构的,尖底帆船,底舱为中间宽两头窄的造型,而非“斗”型蒙衝斗舰。
“嗯,蒙衝斗舰,不怕火箭燃帆了,真棒!”吴央总结道。
“愚兄明白了。看来他们准备水战长江了,我们是否也参与他们大江之战?”
“现在还不行,时机未到。大哥,从现在起,你要多派几个探子,时刻关注镇江一线之江面动静。一旦兀术大军开到,你派人通知刘光世、杨沂中两个,就他俩本人,进住栖霞寺。然后,我们四个人,要前来隐蔽而观战。嗯,只限观战。一旦良机形成,我们马上开会,研究、部署对策,准备迎战。与会人员,就我们四个与邓小乙。无论邓小乙是否及时赶到,都开始布兵埋伏。届时,还以烟花弹升空为号,同时突袭,包抄而战。必须一举全歼,兀术大军。”
“是,遵命!”鹏举激动的,脸都红了。“妹子,我猜主战场在黄天荡!我们探察黄天荡时,我就想过。黄天荡乃死港,若是红玉他们困敌黄天荡,我们再包抄而战,便可一举成功!是不是。”鹏举热切地望着她。
岳飞就是岳飞啊!吴央心叹。她不置是否,表示默认。转移话题道:“大哥,烟花弹还有吧?你离开南京前夕,我要你带走一箱的。”
“当然有,我们只是在临安钱塘行在,用了一个。为了确保防潮、防火,我用一大张牛皮,制作了一个皮囊,将烟花箱包裹着的。”
她对他报以甜甜地微笑,表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