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公元581年9月 敦煌粟特文第八封信札
伽蓝青灯2015-10-27 12:113,996

  封皮:写给史国君主(基什族长)公元581年9月隋开皇元年

  致尊敬的基什族长(Kesh),祝福您向您致敬(对那个)希望看到您健康(和)安全、幸福、无恙、心满意足的人来说,那(每)一天都会是个好日子。以Huns使者(名义)向您布告,如果您,能就近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对神灵(致以敬意)那样。

  (沮丧的)说,我们Huns目前了,(但)请看在索格底亚娜(Sogdianan)多年的情谊上,继续协助(我们)对于汉人的复仇。(更不用说?威胁)欧哥纳(honkirnaur)依旧掌控你们的命运。

  鲜卑人还是失败了,(好在)我们的族裔鞑靼(突厥)帝国保持着对于新兴(汉)帝国(隋)的威慑。我们所掌控的鲜卑(Siberal)贵族后裔,都(存在于)六柱国将军府,宇文凯?(宇文恺)是其中之一。(多年来)基什族人(史姓)掌控者帝国的军马场和驿道的修建……基什(Kesh)族人史射勿曾经(管理过,Reguliiat)鄂尔多斯南部马场,目前已经入仕汉帝国。他(史射勿)儿子史柯耽具备语言天赋,(未来)前途无量,应是我们(栽培)的对象。

  隋帝(杨坚)好大喜功,大兴土木(PáĪąčė),宇文恺(Yuwenkai)早已汇报过。他的(宇文恺)天赋有了充分用武之地,朝廷的(大兴土木)必然【赋敛重税】,【征发民丁】,(这)会为汉帝国埋下(隐患)。

  (何不)让Kesh族人(史姓)配合此?以提高帝国运输为由,建议隋(廷)大建驿站车路,赋税加于百姓。同时,提高粮食漕运赋税,大肆修建由蓟州通往上虞的内陆运河。

  (汉人)贪婪,(宫廷台阁)营造,漕运驿站,土木之费……公饱私囊,务必成风,奢靡之音,遍布四处。[庾子山言:且圣人之化,自近及远,由内及外,是以京师者风俗之枢机也,四方之所面内而依仿也,加之士民富庶,财物毕会,难以俭率,易以奢变,至于发一端,作一事,衣冠车马之奇,器物服玩之具,旦更奇制,夕染诸夏,工者矜能于无用,商者通货于难得,岁加一岁,巧炫之性不可穷,好尚之势多所易,故物有未弊而见毁于人,人又循旧而见嗤于俗,富者竞以自胜,贫者耻其不若]……百姓怨声载道

  请)不要忽视鄂尔多斯这一地理位置存在,处于突厥-中原联系的交接点。(有利于)我们族裔协同联系。

  再次致敬尊基什族长,史国的主人们——时时想念回到你们位于撒马尔干南侧的沙赫里夏勃兹(Shahri-Sabz)

  隋开皇元年六月,隋文帝杨坚下诏:“此城(长安)从汉,凋残日久,屡为战场,旧经丧乱。今之宫室,事近权宜,又非谋筮从龟,瞻星揆日,不足建皇王之邑,合大众所聚,今区宇宁一,阴阳顺序,安安以迁,勿怀胥怨。龙首山川原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定鼎之基永固,无穷之业在斯。公私府宅,规模远近,营构资费,随事条奏。”而已太子左庶子宇文恺的设计构思最为巧妙,杨坚决定采用他的方案全面兴建大兴城。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就此拉开了序幕;而宇文恺作为建筑史上殿堂级别人物,也正式走到台前。

  三个月后的一天,正在工地上忙碌指挥的宇文恺,早已经忘记了吃午饭的事情。文帝对于大兴城的建设格外重视,也特别期待能早日移住过来,因此工期格外紧张。他下令征发了关陇地区几近三分之二的壮丁于此,日夜劳作,辛苦异常。

  远远地,只见工部尚书巨鹿郡贺娄拉直一位年轻人,深一步浅一步的向宇文恺奔来。宇文恺一抬头看到贺娄,行政级别不知道比自己大了多少,便连忙主动迎上前去,关切问道:“尚书莅临,安乐(宇文恺字)未能远迎,请勿怪罪”,贺娄上气不接下气的说:“这位后生叫做史舸耽,他父亲史勿射是我的好朋友。你前些日子不是说拜托我找到一位精通西域语言文字的能人,以便你翻译那些异族建筑文献么?他们史姓家族源自西域,这位年轻人更是精通各种胡人语言文字,应该能助你一臂之力”。宇文恺笑道,“多谢尚书惦念此事,我都忙得有些忘了。感谢感谢,帮了我大忙了”。贺娄也不多说,转身离开工地现场了,留下了这个手足无措的年轻人给大建筑师。

  宇文恺放下手头的工作,先是打量起这个年轻人:虽然自己也是鲜卑宇文氏出身,外族特征远没有这个小伙子那么明显。乍看上去,与那些在中原经商的九姓胡并无二异,白皙的皮肤却不相配的生出络腮的胡子,头发卷曲,双目深陷,鼻梁高耸。极力抿着的嘴唇掩饰不住内心的紧张,双手不住的碾着衣角。

  宇文恺微微一笑,率先发话:“你好,我是大兴城整体构建设计人宇文恺。为了让兴城突显出不同的建筑风格,我想在北城引入浓郁的西域风情建筑,让圣上足不出城,就能遍览天下景致。手头仅有的一些资料,不知道是西域何种文字写就,可是愁煞我也。有你的帮忙,但愿能解我燃眉之急”,年轻的史舸耽慢慢抬起了头,见到一脸英气的宇文恺心中不禁一震,用不太标准的汉语回道:“能为营造兴城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我的荣幸。有什么要求,请您尽管吩咐。先把那些文献给我看看吧。”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内,史舸耽夜以继日、用心翻译,终于不负宇文恺的嘱托,不仅将文献上的文字一一详细诠释出来,而且还能从自己的立场提出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深得宇文恺的欣赏。更让他感到意外的是,他发现史舸耽同样具备建造设计和大局观绘图的天赋,个别细节构思的巧妙和精致甚至还在他之上。这让宇文恺如获至宝,除了正常的工地指挥之外,他将大部分业余时间都花在和这个异族小伙子讨论专业方面。真乃将遇良才,惺惺相惜。逐渐的,宇文恺获知了史舸耽天赋异禀的原因——他的父亲史勿射曾经作为西域驻突厥工匠大造在鄂尔多斯草原工作多年,难怪与隋朝工部尚书贺娄相识。家族遗传优势,还更胜北周武将后裔的宇文恺。

  这日,史舸耽少见的来到了工地现场,主动找到了忙得不可开交的宇文恺,动情的说道:“父亲来信,让我完成本职工作后,早日返回鄂尔多斯。特地来向你告别,今日一别、不知何日能再相见”,啪的一声,宇文恺手中的施工图卷竟然掉到地上。这突然地离别,竟让他毫无准备,有太多的意见还没有交流,有太多的火花还没有碰撞。

  拉着史舸耽的衣袖,宇文恺带着他来到工地的一个角落,从怀中探出一个机巧玩意儿,依依不舍得说道:“舸耽,这是我早些年自己手工制作的,仿诸葛武侯构造的指南车,也可以作为识别方向之用。我分外珍惜,时常随身携带。今日一别,如你所说不知何日再见。为兄将它赠予你,希望你能喜欢并且保藏”,一番话说得史舸耽泪如雨下,感觉场合不对,他还是用袖口迅速拭去。连忙低头也从怀中探出几卷书画,递与宇文恺,同时表白道:“这些日子,与哥哥日夜探讨未来大隋朝皇朝构造设计。弟弟日思夜想,昼夜勾画,画得这十卷图纸,也赠予哥哥,但求抛砖引玉之为”。宇文恺双手颤抖的接过这沉甸甸的画卷,以这些日他对史舸耽本事的了解,他的心血之作定会价值连城、与日月同辉。

  亟不可待,宇文恺速速打开这十卷设计图,用手边的石头一一压盖好,生怕被风吹走。磅礴宏大、极其精美、标注详致的十幅构图展现在他面前,非呕心沥血难成此作。再抬头看看史舸耽那日益削瘦额面庞,暗黑无神的双眼,宇文恺霎时明白了这些天他所付出的艰辛。

  一股暖流在胸中涌动,一阵热泪向眼眶上涌,宇文恺结结巴巴的说道:“这……这让为兄说什么好”,史舸耽也慢慢蹲下身来,用手指向这些换卷说道:“前三幅是我根据大哥的构想,在岐州北设计的宫殿群,我称它为‘仁寿宫”,恭祝圣上仁慈安康、寿比南山之意。在夷山堙谷建立宫殿,崇台累榭,宛转相属、环环相扣,整个宫殿区以水渠围绕,园中有宫、宫中显园;再两幅,是针对大哥提到的颇为发愁的渭水多沙、深浅不常、漕者苦之,我设计的‘广通渠’,引渭水,自大兴城东至潼关三百余里,漕运通利,关内富庶可期;最后五幅图,是大哥曾经提到的,未来有一天计划重建东都洛阳,我设计的洛阳城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的详细构图。东城墙长7312米,南城墙长7290米,北城墙长6138米,西城墙长6776米,总计周长27516米,合55里。平面呈南宽北窄的不规则长方形。全城亦是由宫城、皇城、郭城所构成。洛水由西而东穿城而过,把城分为南北二区。由于洛阳地形的关系,弟弟不建议南北中轴线采用完全对称的布局方式,其宫城和皇城建于西北部,但整个规划力求方正、整齐,仍与大兴城相似。宫城名紫禁城,内有乾阳殿、大业殿等数十座殿、阁、堂、院,富丽堂皇。其中以乾阳殿最为奢华,可为皇帝举行大典和接待重要外国使团之用。殿基高九尺,从地至鸱尾(房脊两端的兽)高一百七十尺,十三间二十九架,三陛轩。文掍镂槛,栾栌百重,楶拱千构,云楣绣柱,华榱璧珰。其柱大二十四围,倚井垂莲,仰之者眩曜。南轩垂以珠丝网络,下不至地七尺,以防飞鸟。四面周以轩廊,坐宿卫兵。殿庭东南西南各有重楼,一悬钟,一悬鼓,刻漏即在楼下,随刻漏则鸣钟鼓。宫城正门则天门,门上飞观相夹,门外即朝堂”。

  一番解释下来,让人叹为观止。宇文恺难以想象如此年纪的青年,竟然有如此气势磅礴的大局观,同时又不失细节的巧妙,连宫殿的名称都那么富有新意。一般的溢美之词,难以表达他的赞叹之情,要知道在杨隋代周的这些年中,宇文恺始终高居整个帝国的顶级建筑大师之最,没有之一。

  真可谓山外青山楼外楼,一位来自民间的兴胡之后,竟然有这般本事和造化,甚至连宇文恺本人也自愧弗如。一番仔细审视之后,宇文恺突然心生一问,便向史舸耽询道:“如此奢华般的构造,不知要花费支度多少银两?征发多少壮丁?漕运几许巨木?劳民伤财,怨声载道”,话毕,连连摇头。

  这一问,大大出乎史舸耽意外,面露窘态,但还是勉强回道:“设计勾画之人,未曾思考费用劳役之事,但求达到心中最完美境界。大哥,隋朝国力强盛,仓禀溃烂成糟,钱贯穿引之绳多为腐朽,富庶至极。宫室营造,花费一些并无不妥,也是展示国力、风化驯服外域使者的方法之一。况且建造都城,乃一劳永逸之作为,与青山同在,比日月之光辉。沧海桑田,荫及子孙千秋万载之功业。您觉得呢”?

  宇文恺陷入了思考,些许之后,点点头表示认同史舸耽的说法。谁知,一语成谶,短短的36年之后隋朝覆灭,帝祚成空。但是,让史舸耽和宇文恺名垂千古的是,盛唐乃至大宋,都在沿用着隋朝的宫殿和东都洛阳建筑群。千古功业,与世长存。

  一盏浊酒西风烈,漫天的绚烂晚霞之下,两个依依不舍得身影如黑点一般,渐行渐远……

  

继续阅读:第18章 公元690年10月 敦煌粟特文第九封信札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匈奴之器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