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报案
黎民2015-10-27 13:543,888

  次日上午,常健先到省工商局,接待人员看过“隆发公司”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后,说这公司资金才800万元,已经下放A市管理了。

  转去A市工商局那里,常健很快就拿到一份《电脑咨询单》,上面记录有隆发公司的企业住所地、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资本、成立日期等情况,与其营业执照复印件一致。但是,没有上一年度“通过年检”的记载,同时又标明未注销。常健感觉这个企业已不正常经营,李芳的事有点悬!

  常健是这样考虑:先要弄清楚隆发公司是否有“C市浆纸厂”的工程,然后看能否与其协商解决问题;如果不行,还得到C市去打官司,因为合同已经明确约定有“地域管辖”的条款。他准备与秦玲商量一下行动计划,便给她打了电话:“老同学,现在讲话方便吗?我想给你汇报情况呐!”

  秦玲哼哼哈哈的,一点也不客气:“哎呀!汇报什么?还不是听你的嘛!大律师就别跟我客气啦!”一阵笑声也从话筒里传了过来。

  “好!好!不客气!”常健只好调整自己的心态。

  秦玲的女中音又追了过来:“我方便得很,有什么你说吧!”

  常健仍是汇报的口气:“我去工商部门查过了,有个隆发公司,与你舅娘的材料也对得上号!但是,它去年没有年检,可能是不正常经营了。”

  “我就怕但书啦!这个公司到底还存在吗?”

  “工商的查询结果是尚未注销,舅娘最近不是还去找过他们吗?”

  秦玲说:“这农村傻大妈的,也许人家糊弄他呢!”

  常健说:“我认为关键是他们有没有工程的问题。”

  “老同学,你就直接说怎么办吧!”秦玲急了。

  “我想去一趟C市,搞清楚这个问题才好决定怎么办!”

  “那你就去吧!不用请示汇报的,说过一切都拜托你啦!”

  “舅娘不是已经去看过了吗?我想让她带我去呢!”

  秦玲说:“她带你?你带她吧!一起去是应该的。”

  常健决定与“舅娘”第三天就去一趟C市;秦玲听常健说开车去、当天来回,就说要请假陪同前往,大家约好了发车时间、登车地点。

  第三天一大早,常健开着自己的“吉利豪情”小轿车,接上秦玲和她的舅娘,沿高速公路直奔C市,打算以速战速决的方式解开疑问。

  据李芳说,C市浆纸厂离市区很远,快到海边了,附近有个大港口。

  常健按“舅娘”的指引,下了高速公路未进市区而转向港口的二级路,走着、走着“向导”也搞不清怎么走了?大家只好不耻下问,久不久下车问一问路人,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想快、也快不了。好不容易才找到浆纸厂的大门口,保安却不让他们进去;常健拿出《律师证》不行,秦玲又亮出《警官证》,方被告知“省领导视察刚刚到本厂,等他们出来后,才能接待来访人员。”

  “舅娘”一到厂门就已经表现过自己的英明,几次说了“就是这,我来过的”这样的话;秦玲和常健懒得“表扬”她,只是问她当初是怎么进去的?谁知她说“没有进去里面,人家带来前说好是我们开工才能进去的。”

  一个多小时后,一个由警车开道、押后的“中巴”车队出来了。

  常健他们办了登记手续,保安用电话与厂部联系好,说是进去可以找基建处的秦副处长接待。常健开车进了大门、一边对秦玲说:“老同学,是你们老秦家的人,跟你一样是副处级,正好是对等会见呀!哈!哈!”

  秦玲半认真地答:“我是公务员、一级警督,怎么能与企业干部相提并论!他那个副处长,肯定没有行政级别,也就是叫叫而已。”

  据说这个浆纸厂是省里的一个大项目,属于引进外资性质的,尚未投产,因为建设工程还没有完工,估计不会是“舅娘”工程队的问题。常健他们说着就到了厂部办公大楼,并与基建处秦副处长顺利地接上头。

  秦副处长听了常健的简要说明后,即时发话:“隆发公司从未参与我厂任何工程的招标,双方也没有签订过土方工程合同。这事已经有人来查过。”

  常健、秦玲和“舅娘”大吃一惊,不约而同地问:怎么回事?

  秦副处长淡淡地说:“是公安机关来查的,好象涉及诈骗吧!”

  李芳发急了:“隆发公司的人带我来过这里,我已经交了二十万元的工程质保金呢!一直还没有得做工程,这个事情怎么办呀?”

  秦副处长不为所动,见怪不怪地说:“我知道另有一帮人不光交了二百万元的质保金,而且把机械设备和大队人马都带来了;我们不清楚怎么回事?他们又找不到主,耗了一个星期,最后还不是撤啦!”

  李芳接着又傻傻的问:“是隆发公司骗人或者是他们被人家骗了?”其实无论是何种情况,对她都是没有好处的。

  秦副处长无所谓地答道:“是不是隆发公司骗人我不大清楚,但被骗的肯定不是隆发公司。因为那一帮是外省人。”

  “这样吧!秦处长,反正我们已经来了,还要打官司呢!你们帮出个证明怎么样?”也该常健说话了,秦玲仍当是专心听课的“小学生”一样。

  秦副处长直直地反问:“出什么证明?”

  常健继续说:“就是说明隆发公司在你们厂有没有工程的问题。我可以开给律师调查的手续给你们,也算公事公办嘛!”

  秦副处长勉强答应:“好吧!你给我手续,我跟我们法律顾问商量一下,还要请示领导,恐怕你们要耐心等待呢!”

  常健、秦玲和舅娘连忙表示恭敬:“没关系”、“麻烦你了”、“谢谢啦”一串不整齐的连珠炮也放出去了。

  在等候秦副处长的过程中,常健对秦玲说:“隆发公司做这事,说轻是商业欺诈,说重是经济诈骗、单位犯罪。回去看还能否找到人再说吧!”

  秦玲无话可说,舅娘却天真地问“什么是单位犯罪?”

  常健答:“单位做了不合法的事情,有时也构成犯罪。这是法律规定,有空你要跟秦玲学习一点法律知识,不然今后还会上当受骗的。”

  舅娘看到秦玲已是忧国忧民的样子,也就垂头丧气了……

  半个多小时后,秦副处长交给常健一份书面《说明》,清楚地打印有“G省隆发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从未参与我厂任何工程的招标,双方没有签订过土方工程合同;我厂也从未将任何土方工程、发包给该公司及其下属作业队施工”落款处加盖有C市浆纸厂的公章。常健、秦玲和舅娘再次表示谢意。

  回程的路途上,大家的情绪都比较消沉。常健原来曾经有过进市里找一找表姐、表姐夫的念头,他没想到时间被忱误了那么多,此刻也就没有那个心情了!可是,没料到还有一串串倒霉的事情在等着他们。

  刚离开浆纸厂的不久,常健就发现汽车左前轮漏气,不知道是被什么东西剌破的。回头见后面有个修车小店,他勉强把车倒回去补胎,因为换备用胎也同样麻烦。舅娘说搞不好就是他们干的好事,有些人就靠这一手吃饭;秦玲说就算是他们干的,现在也不能说他们,还要求他们帮忙呢!常健由她们议论,该干啥、还干啥,花了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又重新上路了。

  在高速路进出C市的路口,一大批车辆被交通警察拦住,说是要让省领导的车队优先通过。常健琢磨应该是视察过C市浆纸厂的那一批人,也不知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恰巧与他们遭遇,又耗了半个多小时。舅娘说都是因为补胎,不然肯定已赶在前头;秦玲说就象在市区里遇到红灯,碰上一个还照直走,很可能就是一路红。常健没有参加讨论,他考虑的是案件如何办?

  常健接受李芳案件的第四天上午,与她一起去寻找隆发公司;没想到在原址已不见公司的招牌,李芳更加着急了。常健劝她:“这个时侯急也没有用!你不是说最近还与他们联系过吗?你好好回忆当时是什么情况?”

  李芳坦白说:“我是电话和他们联系的,没有亲自来。”

  “那你再打电话试试看!不要惊动他们,先问他们搬到哪里了?”

  李芳打了几个电话,好不容易才通了一个手机,据说是“安副总”什么的,回话说公司已经搬到青竹路250号。常健和李芳又找到那里去,是一个单位的旧厂房,挂有隆发公司的老招牌,但人影都不见一个,附近好象没有人烟;李芳再打刚才的电话,却已经关机,大家都成“二百五”了。

  经与秦玲商量,当天下午,常健轻车熟路地带李芳去新城区公安分局报案,进入经侦大队的门口时,恰巧见到上次接待王立的警官。

  那位警官记性真好、反应也快速,他认出常健,以为是来催问王立案件的,就说“律师同志,这是刑侦案件,没得那么快呐!”

  常健只好先来个将错就错:“有什么情况?还需要我们协助吗?”

  李芳显然是过于敏感:“呵!要抓他们啦?”警官和常健当即吃了一惊。

  警官盯着李芳问常健:“这是王立的什么人?”

  常健肯定不能说是舅娘,赶紧调整心理:“也是报案的,不是王立的什么人,另一单事情。”接着把有关材料拿了出来。

  警官无奈地接过材料,看着、看着却冒出一句扣人心弦的话:“原来是隆发公司、李金那一伙人!这个案件不是已经立过了吗?”

  李芳紧张得除“呵”外,已无第二声。

  常健跟着李芳又大吃一惊,他问:“什么时候的事?”

  警官动作麻利地打开桌子上的电脑,一会儿才回答:“过了快半年啦!”又说“你们办个报案手续吧!我们可以并案处理。”

  常健把脑袋凑了过去,从电脑屏幕里看到《在逃人员登记信息表》,公安机关已在网上通缉李金那一伙人,他才想起C市浆纸厂秦副处长讲过的话。

  在李芳配合警官做询问笔录的过程中,常健浮想联翩、感慨万千:王立被骗,对方是个人,伪造公章以单位签订合同的名义。

  李芳被骗,对方是一伙人,他们有个合法的公司,也是以签订合同的名义,虚构事实进行诈骗,企业法人同时涉嫌犯罪。

  还有一帮人,被骗得把机械设备都拉到C市浆纸厂了,这损失就更大,恐怕他们尚未明白是“合同纠纷”还是“合同诈骗”呢!

  李金一伙人被公安机关立案、通缉后,竞然还敢跟受害人玩捉迷藏游戏,这些诈骗分子也太猖狂了!可是“G省隆发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的招牌怎么还在挂呢?是放长线钓大鱼?还是根本就没人管这事?

继续阅读:第128章、酒楼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职业生涯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