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运作
黎民2015-10-27 13:554,535

  叶远空闲时喜欢和常健东拉西扯地说事,一次他突然问道:“常律师,你不是说过哪个什么酒业公司也是你顾问单位吗?我正好想买一些酒送礼?咱们现在找那个老板怎么样?有你的面子优惠不成问题吧?”

  常健心想:如果能够把两个顾问单位串在一起,也许是件好事,就答应带叶老板去尚林那里。到尚林那里后,常健只充当介绍人的角色,说自己是两方的法律顾问,大家都是朋友,任由两个生意人自行谈交易。

  尚林和叶老板先是把对方恭维一番,然后又共同夸赞了常健几句,便言归正传。“尚老板的货色品种齐全呀!”叶远边看边说。

  “是的,不过一些绝版品牌存货不多了。”

  叶远说“这个酒我想要两件!什么价?”

  尚老板说:“我总共也只有三件货,原打算留存给它继续升值的,如果你真想要,让利到880元一件,我可是忍痛割爱了。”

  “看在常律师的份上,660元一件,怎么样?”

  “人家可是卖上千元的,我正是看在常律师的份上优惠给你了。”

  叶远说:“780元,怎么样?我不计较了。”

  尚老板说:“860元,大家发得顺,就这样啦!”

  接下来的几个品种,也是经过讨价还价,最后,两个老板都比较心满意足。由于尚林还要和常律师谈别的事,叶老板便满载而归了。

  尚林要和常健谈的,竟然也是住房的问题,他说:“老常,和苏佳的事停下来后,我认真地检讨自己,发现这几年有一个重大失误,就是光顾生意而忽视了生活;我现在住的仍是单位的房改房,条件太差了,还比不上经济适用房,而且经济适用房也轮不到我们住,只好自己想办法。”

  常健说:“最近我发现一些所谓的经济适用房,比商品房还高档,无论是地段、方位、环境,还是建筑风格和质量都不错,能住进去的人,经济状况与我们不相上下,有的人甚至把它出租、转卖。”

  “我没有这个本事,准备买一套新房,是别人转让的市场运作房,又说是什么全额集资建的,请你帮我把一把关。”

  常健问:“是现房还是期房?什么时侯可以交付?”

  尚林说:“过几个月就可以交房了!这价格、地段、楼层、方位很合我心意,唯一担心的是法律风险。你看订这个合约有无问题?”

  对方草拟的《合约》共有六个条款:

  1、甲方于年月日将位于A市东区岭子路23号8栋8楼1单元3号四房二厅(134平方米)房屋一套,以每平方米3800元的价格出让给乙方,合计人民币五十万零九千元整。

  2、双方签订合约后乙方先付给甲方三十万零九千元整,剩余款项由甲方负责利用公积金通过银行按揭方式进行贷款,待手续办完后甲方交给乙方,由乙方负责每月向银行归还贷款。

  3、房屋过户(约五年)所需的手续费,除契税由乙方负责外,其他费用甲、乙双方各负责一半。

  4、在乙方付给甲方三十万零九千元整之日起,A市东区岭子路23号8栋8楼1单元3号房屋产权归乙方所有,甲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再做处理;在房屋完工交付使用后,甲方应在5日内将房屋交给乙方,房屋所有的物业费、卫生费及管道天然气费由乙方负责。

  5、在房屋未过户前,有关房屋产生的一切手续由甲方负责代办。

  6、本合约经双方签字后,不得以任何理由违约。

  常健看完《合约》后说:“这种交易不合法,风险很大。”

  “怎么讲?你指哪些方面?”尚林傻乎乎地问。

  常健反问道:“第2条,甲方负责利用公积金通过银行按揭方式进行贷款,由乙方负责每月向银行归还贷款。这个行得通吗?到底是谁的房屋?”

  尚林不以为然,他说:“开始办房产证是甲方的名字,五年后才能过户,这是有政策依据的,合约第3条也已经写清楚了。”

  “先不说五年之后能否过户!我担心你住不进去。除非是一手交钱、一手交房,不然我劝你不要贪图便宜,否则有可能发生类似苏佳的案件。”

  “有那么可怕吗?”如同煮熟的鸭子将要飞走一样,尚林很宛惜。

  常健解释道,《物权法》规定不动产所有权的确定,以政府主管部门的登记为准,《合约》规避法律,防君子可以、但防不了小人。机关、单位带有福利性质的住房,政策规定五年之后才能上市,因此变数很大。有的人以转让住房“名额”牟取暴利,房价上涨后又反悔要打官司,闹得不亦乐乎!这些人患得患失、斤斤计较,贪得无厌、永不知足,最好不与他们做交易。

  尚林接受常健的意见,不再与“房改房”、“集资房”、“市场运作房”、“经济适用房”的业主打交道,把目光转向商品房的一手、二手市场,与一个名叫杨庆的私营企业老板挂了钩,欲买他的一套房屋。

  杨老板的房也很合尚林心意,据说他夫人已经看过,两口子希望常律师以法律顾问的身份帮把好关,想尽快把楼房弄到手。

  常健不仅买过房,也卖过房,还帮人家打过房屋买卖纠纷的官司,处理过转让“集资建房”、“市场运作房”的情况,他察觉这房地产市场有许多奇怪的现象,有了房的人,住得很宽敞、很舒适的人,再继续弄房子很容易;住房困难户、拆迁户、经济条件差的人,搞套房子却很麻烦。

  一些双职工的家庭,原先只有一套房改房,后来又说是可以集资建房,建成不久,再来一套“市场运作房”,双职工的双份,小孩参加工作、则另有他(她)自己的,加上其中一些人趁房价低时曾经买有商品房,他们就住不了那么多,有的是没有那么钱弄房子了,因此就转让名额、指标。

  无房的人一般经济上都不大宽裕,也没有本事搞到“经济适用房”,贪图便宜就愿意买别人的“集资建房”、“市场运作房”名额、指标,用自己的血汗钱帮别人“供房”。因为房地产价格的波动,久不久房主要加价,不加钱他就不配合办过户手续,未入住的甚至是不交房;由于大家当初规避法律,不受法律保护的“协议”等于一纸空文,吃亏的往往是弱者。

  据说“经济适用房”最近发现一些所谓的问题,有媒体报道:部分人被查出不符合居住“经济适用房”的条件,按规定必须要搬家。但是,如果政府方面按原价收购还不行,考虑物价因素等等,不仅不能算房租,应该要补差价给退房者,称这样才公平合理。对此,常健无法理解。

  常健还巧遇过一个由房屋纠纷升格的刑事案件。

  郊区一家农户离乡村公路很近,一辆外地载重汽车“轰隆隆”的经过后,被几个农民追赶着拦住,说是搞坏房子了。车上的人觉得奇怪,他们的车没有碰撞房屋,怎么可能搞坏了!就回头去看个究竟?

  大家认真看了现场,发现那家农户的房屋地基有些沉陷,一个房间墙壁上有新的裂痕,原因不详。农民说是载重汽车的震动造成的,这房屋已经成“危房”了,今后还怎么居住?开车的人要赔偿一切经济损失。

  “索赔”一方说:市区的房屋上百万元一套,我们郊区的房价也低不到哪里?因此评估损失费五十万。双方经过反复协商,车上的人凑了一万元现款,押了两个人的身份证件,立了“尚欠人民币二十九万元”的字据才得放行。大家还当场口头约定:这个事情就以私了的方式来解决,第二天中午在A市火车站旁边的货场把帐结清,然后吃个便饭才散伙。

  第二天,当几个农民按约定的时间、地点前往收帐时,被公安人员逮住了;车主一方控告他们敲诈勒索,家属想通过律师把人捞出来。

  对于这个案件,常健认为:载重汽车经过农户旁边造成房屋地基沉陷、墙壁裂痕是有可能的,但一间土房值不值得三十万元却是个问题!即使都有,如果通过法律途径处理,就不会有那么大的麻烦。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常健没有受理这个案件,但是记忆犹新。

  对于尚林的事,常健认为并不复杂,帮点忙也是应该的。

  按约好的时间,常健跟尚林去了他看好的楼房实地查看。这房屋坐落在城中区东风路8号元兴花园,6楼四房二厅有电梯,杨老板开价90万元。

  杨老板自我介绍,这套房屋原来是买给老父亲二婚时使用,为此他前几年被评为A市的十大孝心人物;后娘因故离婚后,老父亲跟他一起住,房屋就闲置下来,现在遭遇经济纠纷,急着用钱,打算把它卖掉。

  常健问:“杨老板,你这经济纠纷打官司了没有?”

  杨庆答:“打过了,一审、二审、再审,已经搞了好几年。”

  常健直截了当:“你打蠃、还是打输了。”

  杨庆遮遮掩掩:“有输,有蠃。”

  “这房屋是否抵押或者被查封?”

  “目前没有,过户后就更加没事。”

  尚林插话:“杨老板,这是我的法律顾问,帮我把关的,你可别介意。”

  杨庆说:“这律师够认真负责呀!我可能也要请一个法律顾问。”

  常健知道对方在讨好自己,他不为所动:“这房屋的房产证呢?”

  杨庆说:“已经给过尚老板一份复印件。一般情况下,人家看房是要先交看房费或者定金的,你们看三次了、我至今没有收一分钱。房产证的原件在我家里,如果要看,你们最好交定金、签个协议什么的。”

  杨庆这人是农民出身,据说祖上有人曾经行过医,近年发掘了家族失落很久的秘方;因为其父亲也是农民不曾从医,解释为“断代”别人好理解。他通过推销“祖传秘方”系列产品,结识了不少达官贵人,风光一时。

  常言道:人不可貌相。杨庆不是一般的人物,在A市混了十几年,已经本土化、市民化了,他懂得房产交易的潜规则。尚老板也是典型的生意人,几次看房似乎占了人家的便宜,因此常健有点不大好*作。

  杨庆以退为进:“怎么样?你们信不过我就算了。”

  “别!别!咱们再商量商量。”尚老板有些着急。

  常健机灵一动:“杨老板,你认为要交多少定金?”

  杨庆老道地说:“百分之十,九万元,以后算作房款的。”

  “尚老板,你带钱了没有?”常健转头又问尚林。

  尚老板说:“没有专门带钱,身上只有几千块钱。”

  “人家杨老板哪里看得上你那几千块钱,下次筹备好现款再来吧!”常健给尚林打了一个眼色,就准备撤退了。

  尚老板有点明白常健的意思,他装模作样地问:“杨老板,这附近有什么银行?下次我带存折或银行卡来,你也准备好,咱们直接转帐。现在假钞多得很,抢钱的也不少,转帐最安全、稳妥。怎么样?”

  杨庆说:“附近有工行和中行,我再等你们一天时间、过期不侯。”

  尚老板信誓旦旦:“杨老板你放心,明天上午我肯定会同你联系;大家可要讲诚信,也就那么一天的时间。”

  在返回旺旺公司分店的路途,常健说:“老尚,你可真是财大气粗,品味越来越高,还好意思经常哭穷?我看你是穷得只剩下钱了!”

  尚老板也幽默地答话:“我哪里算是有钱?前几天经过宠物市场,看见一条小狗蛮可爱的,就问主人多少钱?人家要我开价,我说一万元怎么样?对方说如果是这个价钱,它还想买你呐!气得我火冒三丈!这算什么回事了?有一些国宝级的稀罕动物,真的比人还金贵呢!”

  常健说:“好,别扯远啦!我看这房子不大保险,不说办完过户手续,也许未等到你搬进去,法院就已经把它给查封了。”

  “你的意思是不能要?”尚老板马上心情不爽。

  “如果你要,只能先付定金,签好合同就搬进去,合同的时间可以写早一点时间;办好过户手续后,你再付清全部房款。”

  “行!按你的意见,我和杨老板谈谈,不过他好象急着要钱呢!”

  常健说:“你不要替他考虑,各打各的算盘吧!”

  第二天,尚林告诉常健不幸的消息:“杨老板的房子刚刚被法院查封了,他说你真够厉害、会帮人把关,打算也请你给他做法律顾问,你和他联系吧!他妈的,我最近运气不好,这房屋问题又泡汤了!”

继续阅读:第152章、再审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职业生涯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