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和张书白赶到杀猪地点的时候,猪已经被绑好,抬到案子上了。是一只长白猪,身长,腿短,全身长满稀疏的白毛,没有一点斑点。不知道为什么,李逸和张书白看到那只猪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白的耀眼。难以想象,印象中,猪这种邋遢的生物不应该有如此干净洁白的毛皮才对,可是眼前这只即将赴死的猪却异常干净,就要富人家里养的宠物猪一样。
张书白拍了拍李逸的肩膀说:“沙僧,我们去送你八戒师兄一程吧!”
李逸冲张书白咧嘴一笑,“师兄,你走好。”说着冲张书白的后脑勺狠狠的甩了一巴掌。
张书白愤怒的冲李逸吼道:“沙僧,你疯了,竟敢打为师。”
“去你的吧!瞧你胖的那熊样,还唐僧呢,整个一猪八戒二代。”
张书白气结,一百八十公分的他竟然有近三百斤肉,演猪八戒还真是不用化妆。
“哎,那两个小伙子,过来搭把手。”就在李逸和张书白闹腾的时候,专门请来的那位杀猪的屠夫冲李逸和张书白喊道。
李逸很认真的往身旁身后看了看,装作很疑惑的样子寻找屠夫说的那两个小伙子,企图用装傻来躲过一劫,说真的,杀猪嘛!李逸也就是嘴上说说,他还真不敢,连靠近点他都觉得恶心。可是张书白却在这个时候很不合时宜的拍了一下李逸的肩膀,“小伙子,别瞅了,叫我们的,你真的就那么不相信自己的性别?”
无奈,李逸只能跟张书白一起去给屠夫搭把手。那个屠夫看起来五六十岁,中等身材,眉头总是皱在一起,看起来十分严肃。据说他姓马,祖传的手艺,从小就跟着父亲走村窜巷的杀猪宰羊,学成之后也干了不少年,只是后来嫌收入微薄,就转行做了建筑工人,不过要是有相熟的人再去找他帮忙,他也从不吝啬力气。
村里几乎没有壮年男子,先前几个在张保卫家帮忙的妇女把猪赶过来就走了。马屠夫把猪绑好之后,恰好看见李逸和张书白走到自己面前,便很不客气的把手中的杀猪刀递给张书白,让张书白去磨刀。李逸见状,很和时机的给马屠夫上了根烟,两人坐在一旁指挥张书白磨刀,气得张书白差点拿刀砍他们。
李逸说:“大爷,你也不收个小徒弟,这天寒地冻的,吃得消吗?”
世人都喜欢听好听话,杀猪的还收徒弟,那钉鞋不都得找秘书啦!不过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李逸一句话说的马屠夫得意洋洋,老脸都笑成一朵狗尾巴花了。
“这天儿冷的,我倒是真的不愿意出来,只是现在的年轻人都嫌这活儿脏,不愿意干。”
“也是。”李逸不敢顺着马屠夫的话往下说了,再说他担心马屠夫非要收他做徒弟,“今年杀猪的多吗?天寒地冻的,我一个人在家过年,担心过年买不到咱自家养的放心猪肉。”
听了李逸的话,马屠夫猛吸了两口烟,蹲在井栏旁,似乎心情很凝重,良久才说:“多,今年特别多。不过虽然多,却都是自己用,拿来卖肉的,几乎没有,你应该不太好买。”
“嗯?”李逸疑惑,怎么杀猪的多了,自己还买不到,什么情况?“怎么回事儿?大爷。”
“唉。”马屠夫长出了一口气,“今年老天爷特别不开眼,一冬天带走了不少老人,哪个村都得死上四五个。王庄的王喜才、王大宝、王小宝,曹庄的曹赖子、曹根成,小楼村的白毛、梦安生,都和我爸是一辈人,本来也都七八十岁了,算是高寿,谁知道说走都走了呢,连我爸也没喝上腊月初八的米粥。有人死了就得办丧事,咱们这儿的风俗就是甭管红白事儿,都是自己杀猪,家里没养猪的,就买头活的回来,你想想死了那么多人,杀猪的少得了吗?”
乖乖,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李逸原以为只有自己村里接连死了四个老人,虽然离奇一点,但最起码靠点谱,符合悬疑剧情,要说周围几个村每个村子都死上四五个,那就不是悬疑剧情了,成了玄幻剧情了,阎王爷乱改生死簿啊!吓得李逸两腿直哆嗦。
良久,李逸突然想起,既然只要办丧事就会找马屠夫杀猪,说不定他还真知道些什么,于是想了想,对马屠夫说:“大爷,那么多丧事杀猪,你不害怕啊?”
其实,马屠夫年轻的时候是个很开朗很健谈的人,不过后来生活压力大,妻子过世,儿子也不争气,让他去上学,他就打架早恋,让他去当兵,他又受不了,当了逃兵。渐渐的,马屠夫的眉头就皱在了一起,再加上他常年杀生,身上的煞气比别人重,而且今年又刚死了老父亲,因此看起来异常严肃。不过,李逸的问话让马屠夫有种想要打开话匣子的感觉。人是群居动物,就永远也不能离开集体,一个人的时候,总会胡思乱想,越想越消极,越想越烦闷,到人群里去,说说笑笑,人也就会开朗很多。马屠夫的心事埋在心里太久,又没个人可以闲话,自然消极烦闷,想要寻找倾诉对象,这个时候,李逸这个懂事儿的小伙子就是最佳人选。
李逸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虽然不知道马屠夫的经历,但是老话说的好,“树老根多,人老话多。”只要对脾气,还怕马屠夫和自己没话可说?
过去说城里人互相之间交流少,“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而今的农村也差不多了,劳动力都天南海北的打工挣钱去了,老年人行动不便,聚在一起也难,所以交流渐渐少了。也就只有婚丧嫁娶的时候,亲朋邻里才有机会聚在一起,聊聊家常里端,讲讲轶事传奇,其中要数丧事前一天夜里,最适合将轶事传奇。马屠夫耿直,看不出来李逸是想调查死人的事,只当是李逸想要听故事,而自己又隐隐想要倾诉。
“呵呵。”马屠夫干笑了两声,接着说:“过去农村里哪有买肉的,都是自己养猪养羊,然后等到过年杀。只要一进腊月,周围几十个村子忙不到头,遇到实诚人非留着喝酒,一喝就到夜里十一二点,也没自行车,就一个人翻山越岭的走回家,你说我怕不怕?”
“翻山越岭?听说山上那片坟地挺紧张的,你竟然敢夜里翻山!”李逸想不到马屠夫竟然提起了那片坟地,李逸震惊不已。
说起山上那片坟地,还真有文章。
李逸和张书白所在的村庄石头庄和张庄之间有一座山,山倒是不高,占地也不广,顶多算是个小丘陵,不过因与大山相连,也被冠以山的称呼。这座小山有个特点,全是页岩,不长树,也不长草,但是山东面有很多坟。解放初期一直有一段童谣,“张庄的闺女李庄的汉,石头庄的山东面坟一大片。”说的是张庄的女孩子长的漂亮,李庄的男孩子孔武有力,而石头庄就数山东面的坟地最出名。为什么叫一大片呢?就是数不清,太多,也太乱了,没人知道到底有多少座坟。据说后来有个老太太不服气,非要去数一数,这位老太太是卖碗的,她知道自己一共有多少只碗,就拉了一车碗到坟地去,一个坟头上放一个,最后数数自己剩下多少只碗,计算出一共有多少个坟。结果大概是六千多座坟,具体数字因为年代久远,没人记得了,而且因为张庄出了个大官,这个大官的祖坟就在那片坟地里,于是张庄的人再死了,就争着抢着埋进那片坟地,期望子孙能出大官,时间一长,又添了不少坟,以前统计的数字也就不那么准确了。
坟多只是其中一点,另一点就是经常闹鬼。远的不说,说一则最近的。零四年的时候,有开发商看中了这座小山,准备搞个休闲娱乐山庄。山庄建设期间,开发商担心当地居民会偷东西,尤其是电缆线和变压器,所以专门在变压器房旁边盖了个保安室,安排一名叫王军的当地居民住在里面看守。王军身高体壮,四十来岁正是黄金时段,人很老实,曾当过兵,有些身手,一般人三五个进不了身。王军住进保安室之后,十分谨慎,每天都把门锁的死死的。第一夜相安无事,第二夜,就听到有女人在窗外面哭,第三夜,一觉睡醒之后,发现被子不见了,遍寻整座山,最后发现在一座坟上盖着,第四夜,没人知道发生的什么事,因为天亮后王军就被送进了医院,还没来得及说发生了什么,人就疯了。
后来山庄试营业期间又出过几场子事儿,甚至后来闹出过人命,开发商没办法了,只能放弃已经建成的休闲娱乐山庄,灰溜溜的走了。类似的事情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周围几个村子的村民对那片坟地是敬畏有加,家家都严格约束自己的孩子,孤身不得前往坟地玩耍。李逸也是接受这种教育长大的,因此对马屠夫说翻山的事儿很是向往,内心也蠢蠢欲动,总感觉马屠夫肯定遇到过什么,非要问个究竟,竟忘了调查死人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