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荷尧小学(一)
禹嘉2015-10-27 12:583,061

  但后世毕竟不同于现在,何三妹提的这个问题也有道理,在目前制度并不健全、大伙的素质跟不上的时代,完全照搬后世的企业工会模式,效果不见得会好,搞不好便流于形式了。这与他的初衷是相悖的。

  他沉吟半晌,一时就有些为难。

  没来荷尧之前他自然没料到还有何三妹这等人物,这女子见识、胆魄都胜过旁人甚多,正是能够独掌一方的干练之才。只要稍微学习一下,将整个水泥厂交给她打理也毫无问题。这样的人才可真难得,只可惜,那残废的右脚限制了她,虽然许慎言并不歧视残疾人,终究是有点不便啊。

  搞工会组织却不用那么辛苦,正是适合何三妹的岗位。许慎言虽不知道她以前打抱不平的光辉业绩,但从品性而言,她就是工会负责人最好的人选。

  他想了一下,问道:“那么给你换一个岗位可好?”

  何三妹说道:“多谢许相公关心。不过三妹思来想去,也不会做其他事,反而是这个替工人讨公道的事,最合我意。我还是负责这个工会好了,只要你敢授权,让我不进水泥厂,也能在工会里说上话,那就行。无非是不拿薪资罢了。”

  “不拿薪资,那怎么行?那不成了白使唤人了吗?再说了,你没钱怎么生活?”

  何三妹笑道:“二哥养我啊。二哥在你这里赚了这么多钱,养我完全没有问题的。”

  何正林哭笑不得,说道:“你就知道赖二哥,也罢,谁让我最疼你呢。不过先说清楚啊,你没嫁之前,我养着你,等你嫁人以后,我可不管你了,到时让我妹夫来背你这个包袱吧。”

  何三妹吐了吐舌头,笑道:“等那一天来了再说吧。说不定到了那时,我嫁得远远的,都不在荷尧了呢,以后想赖二哥都赖不成了。”

  许慎言沉思了一会,说道:“我倒是有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你们都知道,我不仅办许氏工坊,还办了一个学院。目前学院已经运转了一年半了,效果非常好。我想着怎样将这个学院的规模再扩大。但是光是把学院本部扩大已经不太现实了,附近的适龄儿童基本都已经入学,再远一些的,一个是宣传还没到位,另一个来回很不方便,如芦溪、上栗、荷尧、老关等地,根本不太可能让那么小的孩子过来读书,所以扩大的规模很有限。我之前就构思过,准备在荷尧建水泥厂的同时,再建一个荷尧小学。但是这个荷尧小学的性质跟萍城理工学院不一样。萍城理工学院第一、二期学员,都是些年纪较大,接受能力较强的少年人,学习起来很快,再通过半工半读的形式,在生产中实践知识,对他们的成长作用非常大。但第三期学员就不一样了,都是些年龄较小的学员,学习周期要长一些,并且不能参加半工半读。

  “荷尧小学的性质就跟学院的第三期学员差不多,但还是要有区别。这个区别就是,荷尧小学只招收六到十岁以下的学员,同样按年龄分为四个年级,当学员达到十四岁的时候,必须经过考核,优等生可以到萍城理工学院来继续学习,采取半工半读的方式。非优等生则丧失继续学习的机会,只能放弃或者进入工厂工作,当然,对这部分学习了知识的人,工厂可以给予比一般工人稍微优厚一点的待遇。

  “而且,我们也不一棍子打死所有人。那些放弃或进入工厂的学员,可以通过自学,重新参加考核。我们每年可以给两次机会,持续两年。若是连这四次机会都抓不住的话,那么就确实没有办法了。这些就是我的一些构想,你们认为怎么样?”

  贺小勇道:“这个想法很不错,我认为在萍城理工学院本部,也可以实行这样的制度。将后面招收的学员分开,正好老教学楼也无法容纳太多人来上学了,新的教学楼又已经建好,新招收的第四期学员可以全部放到新教学楼去。等他们年龄大些的时候,考核通过的,才能进入老教学楼继续学习。不能通过的,就采取刚才那个办法。至于第三期学员,那就不要再去动了。”

  许慎言点头道:“不错。这是个好主意,第四期学员六月份就已开学,得通知王兄尽快予以调整。”

  何三妹说道:“听你们说起学院说得这么热闹,我倒是很想去看一看。”

  许慎言笑道:“原本就是要让你去看一看的。等你心里面有了数以后,荷尧小学以后就要由你来负责了。”

  何三妹吓了一跳,指着自己说道:“我?许相公莫不是开玩笑?”

  许慎言道:“当然不是开玩笑。原本我是准备让陆家兄弟来负责这个事情的,既然意外发现了何三小姐,那何三小姐就跑不掉了。这个壮丁我是抓定了。”

  何三妹不知道抓壮丁是什么意思,不过饶是她一向心气极高,自诩聪明,骤然要负责一个学校,心中也是惶然不安,说道:“我怕是做不好。”

  许慎言道:“不需担心。陆家兄弟都有女朋友,都是第二期学员中的佼佼者,不久后都会跟过来,以后只怕就是定居在荷尧了。她们也全部都会进入荷尧小学,协助你办好这个学校。同时,学院本部也会派老师过来支援,每一批都会有五十人之多。他们都是些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人,有这么多人来帮忙,你还担心什么?”

  何三妹惊叹道:“你到哪里找这么多人来的?先前你说会有六十名技术员,现在又有五十名老师,我发觉这些人才到了你这里,就好象是无穷无尽一般,永远不愁没有人用。”

  许慎言略显骄傲地说道:“说到底,我并不是一个商人,而是一个教书匠。教书育人,培养人才,才是我最大的本事,做生意挣钱,不过是我的副业罢了。”

  贺小花在一旁撇撇嘴说道:“你就显摆吧,你无非就是自夸,你没将挣钱当做正业,结果依然挣了这么多钱,显得你很能呗。瞧你这个得瑟劲。”

  一句话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许慎言摸了摸脑袋,很是尴尬,说道:“你这丫头,也不知道给我留一点面子。”

  贺小花说道:“我一向是有什么说什么,不象你这么多歪心眼。”

  许慎言觉得很冤枉,自己什么时候有过歪心眼了。不过招惹贺小花可不是明智的选择,所以他选择了王顾左右而言他,说道:“何三小姐,刚才我介绍了这么多,你的意见如何?”

  何三妹说道:“光听许相公的描述,便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我这方面自然不会有问题。不过我还是想问一下,刚才许相公提到会调五十名老师过来,这么多人手,那教学规模岂不是极大?招生对象是哪些?能不能招到足够的学员?”

  许慎言道:“何三小姐问得不错。之前我们谈判的时候也提到过,荷尧水泥厂招工面会要扩大到湘东、麻山、腊市这些地方去,这些地方离荷尧略远一些,工人自然是不能常回去的。那么这些工人家中的子女也得有人照顾,怎么办?荷尧小学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凡是这些工人子弟入学,只要符合条件,我们都要优先安排。我们必须解决工人们的后顾之忧,他们才能安心做事。

  “在我许慎言办的学校里面,学习、食宿全部都是免费的,这些工人子弟既能够得到学习,又解决了食宿问题,岂会不愿意?所以生源问题你不用担心,按照我的调查,附近几个村镇,至少会有六百名适龄学生,按四十人一个班的话,最少要开十五个班。而等到第二年、第三年,学生的人数还将不断增加。每个班安排两名老师,这很正常。我们不能算得太死,不能等招了足够的学生,却发现没有足够的老师。以后学生人数增加,老师的人数还将变化。这些老师在学院里面同时还是学员身份,也是要继续学习的。因此他们每三个月一轮换,每次轮换时,每个班的老师换走一名,保留一名,这样可以保证教学计划的延续性。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锻炼老师,也可以保证教学,一举两得。”

  何三妹道:“许相公的计划永远都是那么周详。”

  许慎言道:“再周详的计划也得要得力的人去执行。如果执行的人不得力,那么计划越周详,出现的问题就越大。因为一步错,步步错,错到后来,就会跟原先的计划南辕北辙。所以选择这个得力的人很重要,何三小姐显然可以担负这个重任。”

  “谢谢许相公的信任。这事我接了,定不会辜负你的信任。”

  许慎言道:“我就是因为清楚何三小姐的能力,才委以重任。”

  “许相公不以小女子身有残疾而看轻,当真让人感动。”

  “何三小姐身体虽有残疾,心却有玲珑七窍,不是那等凡俗女子,更兼善心一片,许某自然非常敬重。”

继续阅读:第114章 荷尧小学(二)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明朝官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