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边境风云
内部不和,有想法的外人一定会来找麻烦。
本来边境就不一定平静。
桓玄率军东进,雍州虽有郭铨镇守,秦国却没放在眼里。豫州全军覆没,魏国更是看到了开疆拓土的希望。后燕国力尽管不济,君臣上下也在蠢蠢欲动。
无他,皆因宋珺死了。
秦国数万将士殒命于宋珺之手,尸积如山,血流成河,宋珺成了大秦君臣挥之不去的阴霾。尽管两国贸易如火如荼,但表面臣服的内心,无不想着报仇雪恨的那一天。
连续几年的休养生息,大秦渐渐恢复生机。报仇之念虽烈,然宋珺余威尚在,终不敢轻举妄动。
宋珺死讯传来,大秦国内一片沸腾,报仇之声立即甚嚣尘上。
长安,未央宫。
姚兴端坐其上,静静地听着群臣争议。
晋王姚绪神情激动道:“大秦国力日增,颓势已去。今宋珺已死,桓玄谋反,正是我大秦一雪前耻的大好时机,请陛下准老臣所奏。”
兵部郎边熙附和道:“晋王所言极是!百姓复仇呼声一片,民心不可违。我大秦正该夺回雍州,虎视荆豫,图谋江南,以成千古霸业。”
镇殿将军赵曜怯怯道:“宋珺死了,还有飞豹军在啊!”
“你是被宋珺吓破胆了吧!赵将军,你豪气全无,还是告老还乡,颐养天年去吧!”姚绪讥讽道。
赵曜脸色微红,蠕蠕道:“晋王休要取笑!末将也非怕死之人,实在是为大秦着想。况且,宋珺死没死还不一定呢!”
大殿里立即没声音了。
其实这个问题大家都清楚,只是谁也不想也不愿提及。赵曜这么一说,还是冒了很大风险。
少顷,边熙涨红着脸道:“赵将军此言,也太涨宋珺威风了。殊不知,他身中剧毒,如何还有可能生还?就算能勉强活下来,也是废人一个,何惧之有?”
陇西王姚硕德理了理银冉,慢慢道:“边将军,何必要自欺欺人?赵将军说的难道不是实话?如果宋珺真的死了,为何晋国那边一直没有传来他风光大葬的消息?本王断言,宋珺还没死。”
“没死怎么了?没死也是个傻子。连一个傻子都怕,什么事也别干了。陛下,时机不容错过,老臣主张立即进军洛阳。”姚绪很没好气地瞪了姚硕德一眼,对姚兴道。
眼看两个老头儿又要PK,姚兴沉着道:“诸位爱卿各有道理!依朕看来,宋珺真死的可能性不大,但康复也不可能。目前国内都强烈要求出兵,朕以为可行。尹爱卿,你说呢?”
一直闭眼作养神状的尹纬这才睁开眼睛,扫了众人一眼,慢吞吞道:“前车之辙,后车可鉴,皇上可别好了伤疤忘了痛。如果皇上执意东征,老臣实在不忍看到大秦因此引火烧身,祸延百姓。请皇上恩准,老臣告老还乡。”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尹纬在大秦,不亚于周朝之姜尚,刘备之孔明。其经天纬地之才,赢得了姚兴及臣民的一致赞誉。一国宰臣以辞职抵制出兵,不能不让众人静下心来认真思索。
姚兴更是一怔,他没想到尹纬又一次反对对晋国动兵。
上一次,还不知道有一个宋珺,尹纬就极力反对,结果也应了尹纬所言。现在他又反对,看来这事真的有点悬。
可是,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真的太可惜了。
“尹爱卿,何故如此?”
尹纬淡淡道:“古往今来,成大事者,无不眼光远大。贪图小利,只顾眼前,如何能够长远?晋国目前的确可图,但宋珺是一头正在沉睡的老虎,一旦醒来,试问在场将军们,你们谁能抵挡?好吃的东西吃进去,你们必然不肯轻易吐出来,其结果,你们慢慢想吧!”
姚硕德接口道:“尹相言之有理。老臣以为,此事还须三思而行!”
姚绪不以为然道:“我们打下一片,巩固一片,等到我们站稳脚跟,宋珺能奈我何?”
众人纷纷附议。
姚兴看看几乎孤立的尹纬和姚硕德,没有言语。
尹纬知道姚兴心意已决,拱拱手道:“皇上既然下了决心,老臣也不好再行阻挠。老臣临行前献上最后一计,想独吞晋国,莫若蛇吞大象。还请皇上派人出使魏国,大秦或可保全。”
说完,也不待姚兴发话,飘然而去。
尹纬的决然,令众人目瞪口呆。
姚兴黯然神伤,没料到老相国以这样的方式抗议出兵,难道自己真的错了吗?
但不大一会儿,群臣对尹纬所言纷纷表示赞同。
两家联合出兵,你宋珺再有能耐,也不敢怎么样吧。
当年宋珺放了秦国一马,为的是牵制魏国。现在秦国联手魏国,宋珺又该如何出手?
国与国之间谈不上友谊,只有利益。为了国家的利益,当年的死敌依然可以变成朋友,自古皆然。
秦国有心,魏国也正有意。
晋国这块肥肉,大家吃才能大家香。
十六岁为王,二十六岁为帝的魏国太祖皇帝拓跋珪生来就是开疆拓土的主,在平定北方后,无时不在惦记着晋国,碍于宋珺的威猛和秦国的牵制,迟迟没有行动。现在机会来了,那还不满口答应?
经商议,秦国取雍州,魏国占豫州,然后图谋南进,饮马长江。
战争乌云笼罩雍豫。
雍州刺史郭铨、新任豫州刺史刁逵闻报,知道大事不好,急忙给桓玄送去一封十万火急的战报,请求增援。
但是,桓玄的心全在建康,而且,如果这时候抽调兵力救援,谁知道刘牢之会不会背后插上一刀。
管不了那么多,占了建康坐上宝座再说。到时候再行举兵北伐,青史上不也是浓重一笔?
回信,坚守待援。
刁逵接到信,脸色比哭还难看。
我手下就这千多广州兵,新兵还没招上来,你叫我如何坚守?还是老朋友呢,你不如直接让我战死得了。罢了,这个鬼地方,一年到头兵荒马乱的,也没什么油水,谁爱来谁来,大不了我回广州去。
他可不知道,卢循正在他的署衙里办公。
郭铨脸色也不好看,不过,他是战将出身,比刁逵沉得住气,但想法大同小异。
坚守可以,待援怕是指望不上。实在抵挡不住,还能等死不成?
襄阳太远,要有援兵,只能来自襄城。
郭铨指望不上是因为襄城只有五千兵,但最终没有指望上却不是人多人少的缘故。
襄城太守就是大名鼎鼎的吃了败仗丢了豫州的庾楷。
投奔桓玄后,桓玄还算讲义气,让他做了襄城太守。虽然没有以前的官大,起码还是一个官。
但庾楷并不感恩。
从一个刺史,变成一个太守,庾楷不能没有失落感。他是真后悔当时为什么要跟着王恭树反旗造反,落了个失地丢人的下场。
满以为跟着桓玄能再上台阶,满以为雍州刺史的位置非自己莫属,到头来郭铨当了刺史,自己却是一个太守。
自己当刺史的时候,郭铨算哪根葱?
情何以堪啊!
桓玄走的是哀兵必胜路子,秦国也是如此。
领兵的是姚绪,打头阵的是清一色洛阳战死将士的兄弟子侄,总兵力五万人马。
可以说,这是一支复仇之师,是一头恶虎带领的一群瞪着血红大眼露着利齿的恶狼。
郭铨带的也不是弱旅,大多是经历过战火考验的老兵,甚至还有不少参加过洛阳大战。
当年宋珺打姚崇的战法是先取襄城,层层阻截,然后决战洛阳。姚绪也有样学样,派赵曜直接围了襄城,将襄阳和洛阳一肩挑了。
洛阳成了孤岛。
经过两天的血战,也没见庾楷来援,郭铨终于顶不住了。
不是他不想打下去,实在是一万人马少了对方太多。
那就撤吧。
姚绪戎马一生,人虽粗犷,但很会打仗,使了个围三阙一,放了郭铨出城。
郭铨明知是计也不能不带着八千人舍命出城,沿途百般小心,还是中了埋伏。
没办法,硬着头皮还是得冲出去。五千人好不容易突出重围,奔到襄城。
这回可安全了。
到得城下,果然城门大开,几个士兵在城门口候着,似乎庾楷早已料到郭铨会兵败来投。
众人喜颠颠地就要进城,突然,一个守门士兵大喊道:“弟兄们快跑,庾楷叛变了!”
喊声刚停,背后就被人捅了一刀。
众人大惊,赶紧后撤,但来不及了。
城墙垛后站起数个秦兵,举躬就射。城门里又冲出不少秦兵,追着就是一场好杀。晋军猝不及防,当场死伤上千。
显然,是庾楷投降,秦军设伏。
郭铨气得脸色铁青,却也只能率众仓皇逃命。
原来,姚绪派赵曜一围襄城,庾楷便不战而降。部下多人不服,也被庾楷无情斩杀。然后他与赵曜设下圈套,引诱郭铨进城,准备全歼晋军。多亏了那个不愿投降的弟兄喊话,才免了一场厄运。
郭铨闷着头往襄阳撤,没想到又碰上了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