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从认识陈旭直到此刻回忆陈旭为止,只要想起,便会在脑海中用大男孩儿来称呼他,而不是男生。
此刻,认识安平之前,所有失恋的日子,清晰地在脑海中浮现。
那是每一天都被思念跟痛苦煎熬的日子。
封面上张国荣的脸,幻化作陈旭率真阳光的面庞,就在眼前。
大三那年的秋天,为了毕业之后能再多一条求职之路,吴玉利用课余时间报了校外一所专门培训平面制作的学习班,在那里结识了陈旭。
培训班是在晚上授课,每天晚上六点半到八点半,两个小时,两节课。
上课的第一天,面对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性格内向的吴玉,选了班级没有人坐的最后一排角落位置,在培训老师刚刚说完“开始上课”后,班级门口一个风风火火俊朗阳光的大男孩儿一声“对不起老师,我迟到了”打断了全体老师跟同学的注意力,男孩儿在老师跟全体同学的注视下调整着呼吸。
男孩儿高高的个子,长得英俊挺拔,一身红黑相间厚厚的运动服,衬得他本就青春的脸更加朝气蓬勃。那朝气蓬勃的脸上,是一脸阳光帅气的微笑,微笑里写满了歉意,年轻的女老师没有丝毫责怪,和蔼亲切地点点头,笑着说,“那就快点坐后面,下次早点。”
男孩儿夸张地对老师行个小学生的鞠躬礼,然后匆匆往后面一扫,目光落在吴玉身上,吴玉被男孩儿看到自己时,那眼睛突然的亮光一闪晃跳了心,赶紧低下头,男孩儿却丝毫不犹豫地向她身边走来。
男孩儿坐下后向吴玉探过身子,嘴几乎贴在了吴玉的耳朵上,吴玉的耳朵,能清楚的感觉到男孩儿因说话而带出的口中的热气,那热气让吴玉有些晕眩。
男孩儿用只有蚊子才会发出的声音对吴玉说,“你好好记笔记,明天好借给我用,我来晚了,没带本跟笔。”吴玉躲闪间匆匆点下头,脸突然就红了,男孩儿却好笑地问吴玉,“抬头听讲啊,脸红什么?老师已经开始了。”
那个培训班为时三个月,可对于吴玉和陈旭来讲,却短得就像三天。
培训班结业的那天,是在一个漫天飞雪的日子。
整整下了一天的雪,在晚上上课前,终于有了停止的迹象。偌大的校园,处处被厚厚的白雪覆盖,几乎看不到其它的颜色。
夜晚的校园的天空上,月光随着飞雪的止歇,一点点亮起来。
那最后一天上课的整整两个多小时里,吴玉一直沉浸在离愁中,在老师还没有说完简短告别的话时,吴玉黯然神伤地举了手,以有事为借口想先逃离那令人感伤的分别时刻。
吴玉穿着红红的羽绒服,步伐慌乱、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一片洁白之中,孤单单地抱紧书包取暖,低着头,任树上偶尔被风吹掉的成片的雪飞落在发丝上、肩膀上,无心理会。正悲伤间,后面响起陈旭急急地呼唤,“小玉!”
这是陈旭与吴玉自相识以来,第一次这样称呼她。
吴玉惊异地回头,陈旭正裹着没来得及拉好拉链的白色休闲棉衣,气喘吁吁地站在自己身后,还是初见时那阳光般的笑容,只是声音有些喘,“你干嘛先走不等我?”
于是,在明亮的月光照射下,那个大雪纷飞后满目皆白的校园,一红一白两个影子,相互注视着。
吴玉不知该如何作答,她们本来每天放学后,也是各走各的,于是吴玉只是呆呆地看着陈旭。
陈旭终于把呼吸调整均匀后,阳光的脸上依旧挂着笑容,“同学三个月,今天最后一天,你都不留个电话或地址给我吗?”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只火红的纸鹤,“喏,这个打开后,里面就是我的地址跟电话。”
吴玉带着犹豫伸手接住纸鹤,抬眸间,陈旭不知是不是被冻得发红的脸上,所有的尴尬一下子退却,再次露出阳光般的笑容,陈旭把书包塞到吴玉怀里,嘴里吵着“都怪你,冻死了”手上迅速拉好拉链,再接过吴玉递过来的书包,一接一递间,两人的手不小心碰到,陈旭玉笑下没有动,看着吴玉触电般缩回了手。
当晚,吴玉欣然接受了陈旭的邀请,两人一起去吃火锅,陈旭请客。
吃饭聊天的时候,两人才知道,他们居然同在一所大学,但并不同系。而自从参加培训班以来,陈旭是住在亲戚家,所以三个月来,他们没有同过路。
就在这一日,陈旭在把吴玉送到宿舍楼下时,终于鼓起勇气,在吴玉转身要上楼的那一刻,急急的说了一句:“我喜欢你!”
两个相互爱慕了三个月的年轻人,顺理成章的热恋了。
然而就在毕业的时候,陈旭讲他要先听从父母的安排,先回家乡工作,但一年之后,一定会到D市去找吴玉。
分开的一年间,两人只有飞信传书,在字里行间表达着思念之情。陈旭没有失约,一年后,终于说服父母,如约来到D市与吴玉团聚。但重聚一年后,相爱的两个年轻人,没有逃脱“年轻时,我们不懂爱情”那个古老的话题。
在陈旭再一次择业面临是留在用人公司D市的分部,还是去北京所在的总部的时候,没有征求吴玉的意见,而是兴奋的直接告诉吴玉,他要选择总部去发展,吴玉只淡淡地说了句“恭喜”,第二天便提出了分手。
不是不可以跟随陈旭远走,也不是简单地为择业没有事先跟她商量而负气,吴玉只单纯地认为陈旭不够爱她,面对即将的第二次分离,陈旭根本没有考虑到她的感受,也没有发出随他而去的邀请,“他心里没有我,或不再有我了。”这是吴玉单方面的理解。
陈旭在吴玉跟他提出分手时惊讶不已,一再的追问为什么,却怎么也没有要到一个答案,吴玉拒绝任何回答,她总不能说“我觉得你根本不爱我”吧?!
陈旭伤心的远赴北京,一年间,不停的给吴玉写信、给吴玉用各种方式留言,但都没有得到吴玉任何的回应。
一年后,吴玉再次自己公司的楼下,下班的时间见到专门来等她的陈旭。
与相识时是同样的季节。
秋日的五点钟,天还很亮,天空也如相识那天那么湛蓝,但那所有的光亮,都被陈旭身后所倚靠的高楼全部挡住,那天吴玉看到他时,他在一片楼群厚厚的阴影下,双手插在泛白的牛仔裤口袋里,背靠墙边,单脚抬起向后支在墙上,人不太精神,仿佛脚下如果不这样找个支点,似有站不稳的可能。
陈旭瘦了,脸上笑容仍在,只是没了阳光,多了些忧郁。
陈旭讲是回D市开会的,这次回来,是想最后问次吴玉,到底还有没有可能重新走在一起?
吴玉拒绝了陈旭一起吃顿饭的邀请,只回了陈旭一句,“北京更有发展前途。”转身留给陈旭一个漂亮又貌似潇洒的背影,从此后,吴玉再没有了陈旭的任何消息。
在吴玉眼里,她的初恋美好而忧伤,对于那样的结局,她从不曾仔细想过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分手后,也拒绝跟任何朋友提起她真正分手的原因,陈旭是朋友在她面前禁忌的话题,无人敢碰。
吴玉只想找一个人,安安静静地成个家,过平淡如水的日子,那样可以省去失恋的烦恼与痛苦,她参透人生似的以为,女人这一生,无非是恋爱结婚生子,然后日复一日地过着周而复始的日子,放眼周围,大家也好像都是这样生活的。
因而才听从了忠姐的安排去相亲,认识了安平。
安平温暖的笑容,抚慰了吴玉因爱情而受伤的心,安平的温文尔雅、淡定从容,让吴玉觉得心里踏实,让吴玉没来由的就有一种安全感,一种永远不会担心失去的安全感,而那安全感,正是那时的她所最需要的。
她怕极了失去。
失去……
回忆至此,画上了句号,陈旭那阳光帅气的脸,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仍是手中包着日记封面的张国荣甜甜的笑容。
吴玉没有翻开这本日记,不想看到里面那只依旧火红的纸鹤,因为直到现在,她也仍然没有再看一眼那纸鹤的勇气,轻轻将日记也放在茶几上,再继续翻动其他的小物件,每一件礼物的背后,都有她跟好友之间友情背后的小故事……
箱子里的每件物品,在吴玉时而微笑、时而感慨的全部一一看过之后,重新整理。
这一次,吴玉把天哥今晚送的镜框放在了最底下,其它物品依然按原样放好,最后,把天哥妈妈送的手镯放在了最上面。
她现在知道了,那个手镯的确如她猜测的那样,是天哥家只传媳妇的传家宝,而天哥在对娶她无望后,才决定把手镯送给她,用天哥前几天送给她的话说,“那是送给我心里的妻子,娶不成你,你在我心里也是我的最爱,而且是唯一的!”
在关上箱子之前,吴玉最后看了一眼玉镯,心里猜测着跟这镯子的缘分,到底是有还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