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然能够恢复记忆,爷孙二人惊诧不已,本以为会终此一生傻里傻气,随在二人身边,做一个不问世事的‘小男孩儿’,未曾料及,却莫名其妙恢复正常。皆在高兴之际,玲儿忧心忡忡,所为之事正是分离。莫然属于江湖中人,因为救她来此,如今身体康复,必会离开。适才感觉有人相伴的快乐,匆匆便要挥手道别,启齿难言的情意困扰心间,自然也就愁眉苦脸。为此,沉默寡言,悒悒不安,许多时候故意避开犀利的目光,独自站在远处,静静望着那个背影。
一年了,来到菩提崖一年了,在此期间,记忆深处一直有人在微笑、招手,在呼喊少年的名字,那就是天涯一角的姐姐。在这一年当中,为了安慰受伤的灵魂,玲儿化身姐姐相待,然而莫然心中却容不下佯装的亲情。一定要问玲儿在心中算什么,兴许自己都不明白,只是颇有感觉,玲儿和问若雪一样,恐怕今生今世难以忘却。
经过此劫,莫然大有感悟,当下不再急于替莫晓晓赎身,其实替她赎身纯属多此一举。当今世道,强者为王,必会雄心勃勃,所向披靡。既然有人对自己不仁,何必再义。青楼本就不是良所,一并除去方解心头之恨。
正如黄大仙一言:我要撒手会众生,上苍能奈我何?居然上苍无视善者苦难,只好逆天而行。
观世间万象,多少恶人为非作歹,种下诸多恶因,最终并未得以恶报。试问!谁敢相信因果循环?谁敢相信报应不爽?唯独,握上一柄锋利之剑,方可让不平等在自己面前变得平等。要做到这一切,绝非易事,断然需要付出忒多。
当日乌啼岭一战,只能证明一个问题——剑法不佳,同时敲响了警钟,若要保护身边的人毫发无损,必须淬砺剑法,绝对做到势不可挡。
一年来,莫然不曾习剑,且又受伤刚愈,而今握手像是生疏了几分。长剑出鞘,特别的剑身令他张口结舌。这已经不再是一柄完好无损的剑,剑身留下许多缺痕,其中一处磨损过半,固然便是和青衣汉子最后一击所致。当日长剑与铁棒相抗,一股重力促使两武器双双受损。
力!自从握剑那一刻,莫然甚是在乎手中力量,现在看来,多有不足,更是导致受伤的关键。
凝神打坐,气运丹田,向着曾经所学慢慢进入练习。就这样,莫然迎着全新计划迈出第一步,接下来的日子,全身心投入修习。
一声厉喝,迅捷迈出数步,举剑过顶,重重砍下。一方剑气当空飞出,如烟如雾,吹向地间,地面顿现一条沟壕,清晰可见。
莫然抬起伤痕累累的长剑,审视半晌,闭上双眼。
到底是何缘由?为何苦苦练习,剑气仍旧如此薄弱,内功不够?力量欠佳?
为了达到目标,甚至于废寝忘食,整日领悟剑法的奥秘,然而终是不能精进。
莫然睁开眼睛,满脸疑云,当下练习的招式以及内功,完全是当初唐勇和问长云所教,但达到这种不高不低的程度以后,似乎再无上升趋势。莫然极其懊恼,狠狠将剑插入泥土,索性瘫坐地间,眺望对面雄伟的山峰。
问顶武林之颠比登天还难啊!
莫然摇了摇头,兀自看着远方。
山风拂过,吹得草木摇摆不定,一片绿叶悠悠掉下,不差累黍,掉入衣襟当中。一丝凉意霎时伴胸,且又稍觉痒感,多有不适,伸手去掏,触到那本被遗忘的古卷。
与其于静坐发呆,还不如瞧瞧这本缺页残书,看它记载的内容与师傅所教究竟有何区别。
想到此处,莫然拿出古卷。
剑道第一重,筑基引精。
剑为习之道,道中有艺,艺中含道,道艺相生,定与基相连,筑基修剑,奇方妙法,稳力气乃必须,运用自如,方可握剑于手,引三基至精。
“稳力气乃必须……引三基至精……难道我的基础没有打好?”
必然不会,过去的十年间,莫然习剑努力,不失为亡命之徒,基础绝对牢固,万万没有任何不足之处。自我审视一番,很快否定这种猜测。
剑道第二重,资质决深。资质!当年流落青州城外,正是因为资质尚佳被问长云收于门下,其中关窍自是清楚不过。
剑道第三重,力剑合一。无疑,笃定不是受此因素。
第四重,虚气灌剑。
虚则实,实则虚,亦虚亦实,亦真亦假,虚气乃内气,实属内功,亦称内力,引体中之力灌手,逼于剑中,幻有形化无形,无中生有,有中生无,实为剑气。
“亦虚亦实!亦真亦假!幻有形化无形!”
忖度半晌,倒也明白其意,目光投落古卷。
剑道第五重,精炼道艺。
剑与道,剑与艺,林林总总,归根结底,乃剑之一术,称剑术或剑法,武艺之中,任何一技莫不有道,精为深,炼为磨,精炼乃升化道艺,习得其精,终悟其道。
五重已过,大都一目了然,从而所得结论有二。其一,古卷记载的只字片句并无差错,与自身修习不径相同,只是颇为抽象,笼统概括习剑之需。其二,根据自身判断,并未发现任何端倪,以自己对剑的理解,定要探出究竟,恐怕难上加难。
当下并未深思熟虑,继续翻至古卷第六重。
神思入剑
神为人本,思为人念,剑握手,神思相随,剑离身,神思相控,弃万念而神归一处,视万物为心中一思,剑。
“神思相控,神思能够控剑?”
莫然瞠目结舌,半信半疑,视线自然而然转移到旁边的长剑之上。此刻,并非神思控制了这柄剑,而是这柄剑控制了神思。强烈的求知欲冉冉升起,莫然无法按捺激昂的情绪,握剑于手,腾空而起……
菩提崖,清风阵阵,一道白影飘落飘起,阳光猎猎,炫得剑芒闪闪。落叶纷飞,旋转扑腾,紧紧围绕白影而舞,一本残缺剑谱静躺地间,不知是清风还是剑气余威吹开了封面,露出一柄惟妙惟肖的长剑。
偶获古卷,因太多繁缛事务没有凝神一睹,疏忽大意也就罢了,却还视上乘之物为断编残简。误入深山,遭受大劫洗礼,算是走投无路,恍惚期间,终于如梦初醒,领悟其中道艺。
自从参照剑道修习以来,莫然的剑法发生了极大转变,一柄长剑的威力赫然大增,不禁心中狂喜,继而变得更加努力,为此,暗下决心,定要淬砺剑法、深悟剑道,催出一方惊天动地般剑气。兴奋之际,竟然搁置第六重不习,由第五重——精炼道艺开始苦练,有此一举实为上佳,太久没有握剑,巩固一番大是有益。
观莫然习剑,不难发现,早年的努力无人能及,按常理,修习至今应当高出一筹,然而始终停滞不前,细细想来,实则神思导致。
身在问剑山庄之时,心中只有一事,那便是习剑。离开一月,再次返回,因问若雪之事心烦意乱。踏上江湖,亲情占据整个心灵,继而如坐针毡,神思难聚,不能突破第六重。
放眼中土武林,持剑武者数不胜数,根据剑道记载评估,达到第六重之人寥寥无几。纵然是问长云,也在十年前才突破此重,时至今日,停滞第七重,迟迟无法迈入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