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路选择了,就不再有回头的余地,不要忘了,你早已不是皇后之尊。】
想不到第一次与朝臣的见面,就是这样剑拔弩张。
第二天早朝,闵子荆提了西征的事,并任命了一名武将作为征夷大将军,收服西边的几个小国。看样子,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加入夺取天下的战争之中了。
朝中文官有大半都是反对的,并纷纷劝阻,理由无疑是什么劳民伤财、胜算不足。的确,在前一次的战事中,项国想要向南入侵宁国,以遏制其日益强大的势头,然而三位猛将都折在了当时的连城将军,也就是夏歌薰手中。
这说得那位新受封的征夷大将军脸上很是无光,他从来就是看不起这些只会耍嘴皮子的迂腐文人,正要发作,闵子荆忽然抬手,向一旁的内监使了个眼色。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天下纷乱,南有强敌,战事不利,乃危急存亡之秋。遂今封夏氏止音为军师祭酒,兼任监军,赐金牌,位低者不得僭越,不得直呼其名讳。钦赐。”
内监绵软的声音过后,群臣皆是面面相觑,心想这夏止音是谁,为何从未听说过?
正当他们惊诧的时候,沉稳有力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迈过高到膝盖的门槛,一步一步走上前来。
众人回首,只见来人一袭月白锦袍,连束发的冠冕都没有佩戴,只是随意的束着发,哪里有点上朝的样子,说是闲云野鹤还差不多。不过真正令他们惊异的,还是脸上的琉璃面具,不露真颜,偏偏以华彩为面,看不出年纪。
“臣接旨,谢陛下隆恩,定不负所望。”刻意改变了声音,还好没有露出破绽。双手接过圣旨,夏止音继续向前,走到百官之前的空位才停下脚步。她听到身后纷纷的议论,不屑的轻哼,以及各种猜测的言谈,她并不理会。
军师祭酒充其量也只是谋士,手上并没有实际的兵权,在军营里是没有决定权的。但现在同时出任监军,还有御赐金牌,情形就大大的不一样了,她现在手中的权利,几乎与将领并驾齐驱,还真让夏止音有点“受宠若惊”。之前的谈话里,夏止音就觉得这个男人不简单,如今他将自己推到风口浪尖,无非就是想要借机试探,看她究竟有没有能够为他所用的能耐吧。
“军师不以真面目示人,是什么意思?”听到声音,夏止音侧目,之间一个三十出头的官员从武将那边出列,来到了正中,正是征夷大将军方宇成。刚才被群臣说得面上无光,现在又无端冒出来一个军师,他终于忍不住要发难了。
“臣曾经历一场变故,容貌尽毁,只觉得朝见陛下、与诸位同处,当注意仪容。如果大人想看,也无妨。”说着她伸手按上面具的边缘,做出了摘下的动作。
“不必。”方宇成制止了她,“我是个粗人,不会说话,冒犯了。”话是这么说,却一点歉意也没有,显然是不服气。想了想,他又道:“军中的事,臣认为自己与两位副将商谈就足够了,军师大人兵书看得再多,没有上过战场,也是白费力气。”
“将军是觉得我只会纸上谈兵,不懂得实战么?既然如此,我们比试一下如何?”
一听到比试,方宇成立刻就来劲了,因为他迫切的想要得到一个机会来证明自己。“怎么个比法?”
“你我各自领一百人,排一个阵型,三天后对阵,那时就可以见分晓了。”
“这个方法甚好,朕准了。方将军你就暂时借一百人给夏军师吧。诸位爱卿有什么异议吗?”闵子荆坐在高台上,很是满意,正好,他可以借此探探夏止音的底细。方宇成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群臣则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也没有人提出来要反对。
“方将军的人自然是维护自家将军了,难保对阵时全力以赴,还请陛下恩准,让臣从金吾卫哪里借人吧。”
这话一出,众人哗然。金吾卫是什么人?他们在皇宫内苑当职,负责保护皇帝与后宫的安全,多是由贵族子弟担任。这些中纨绔子弟虽然不多,但毕竟是美上过战场、养尊处优的少爷,若是要东真格的,怎么会是普通士兵的对手?这军师,未免也太狂妄了吧!
“准。”
散朝后,群臣都是三三两两走在一起,唯独夏止音一个人落了单。从身边经过的时候,方宇成冷冷的的哼了一声,势在必得的样子,她也不在意,只是默默的走着。
………
首先是前面几章,因为写得匆忙,有很多错别字,刚才某夕已经修改了一遍,请大家多多包涵。
然后就是情节,细微之处多有仓促,以至于反过来推敲觉得逻辑上不合,于是我又修改了一遍。
还有就是请大家千万不要太考究,这是一个架空的朝代,于是我把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许多东西都糅和进去了。譬如说人名,赫连是个少数民族的姓氏,源于匈奴,我只是觉得好听,于是就用了。又譬如说官职,汉代的、唐代的都有。
最后,新文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