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世间好物不坚牢
世说心语2018-04-07 23:324,209

  卓清涟看着赵吴钩,“会不会他没有死,”

  赵吴钩像被踩住了尾巴。“不可能。”

  “那是我亲自检验的。没有心跳,没有脉搏。”

  赵吴钩急冲冲看向卓清涟,“换你你能活下来吗?“

  “你!”卓清涟气急败坏。

  赵吴钩一向自诩武功高强,如何允许别人这般质疑。两只牛眼看着卓清涟,直要瞪出来。

  李蓬莱按住赵吴钩肩膀,眼睛看向卓清涟,“现在不是吵架时候。”

  “有人向我云家堡挑衅,堡主不在,我们再窝里反,不是让对方欺到头上么?”

  赵吴钩甩开李蓬莱放在肩上的手,将身子转向一边。

  卓清涟一声冷哼,袖子一甩,将头转到另一边。

  李蓬莱倒也着实是一方人物,心机智慧不是赵吴钩和卓清涟可以比的。

  他也不看二人,向身后侍卫传令。

  “传我号令,从现在起,全堡戒严,不允许一只苍蝇出入。”

  “是!”

  云家堡一共大堡三十七,中小堡七十二,每个堡上均设有练兵台,藏兵房,还有瞭望台。

  每个堡一步一垒一士兵,昼夜巡查,秩序井然。

  如今更是全堡戒严,那向云家堡挑衅之人,即便是插翅,也难踏入云家堡一步。

  李蓬莱看向赵吴钩,

  “赵吴钩听令。”

  赵吴钩转过身来,“是!”

  赵吴钩虽然是神通第一,但终究是为堡中服务。

  在正经时刻,李蓬莱的号令,他是必须要听的。

  “你亲自前去监督,将堡中之人依次核查。有可疑之人,身份不明之人,立刻带到我面前。”

  他眼睛看着赵吴钩,“宁可错杀十个,不许放过一个。”

  “是”

  赵吴钩领命离去。

  赵吴钩离去,李蓬莱看向卓清涟,“清涟,你也去,不要出现丝毫疏漏。”

  卓清涟应一声“是”,腰身一扭就离开了当下。

  此刻的云家堡,固若金汤,即便是惯来南征北战的君天宸,也不得不承认,这云家堡,是个硬骨头。

  美好的时光总是转瞬即逝,不想让它到来的时间,却总是过得那样快。

  第二日,夜~

  夜深的没有月亮。

  云家堡士兵来回巡视,每个人俱保持十二分警惕。

  云家堡内部,赵吴钩坐于凳上,面色微微泛白,仔细注意一下,竟能看到他腿微微颤抖。

  林之沐喝一口盏中之茶,不动声色观察着赵吴钩,以及堡内的其他三人。

  赵吴钩连李蓬莱、叶廷贤都不怕,他所怕的那人,究竟是何来头?

  云中堡之内没有人说话,林之沐偷眼看一眼君天宸。

  见他没有看任何人,只是喝着盏中之茶,让人看不出半分思绪。

  直到有士兵拖着长长的一声,“报~”

  赵吴钩眼皮重重一跳,他坐直了身子,“何事禀报,快说。”

  那士兵跪着身子,“第三号瞭望台士兵全被扔下台,全部当场死亡。”

  赵吴钩站起身来。

  他看着那跪着的士兵,“来者何人。可有报上姓名?”

  那士兵抬起头来,“来人自称铁楼兰。”

  果然是他!

  赵吴钩一下被抽走了精气神,“果然是,要来复仇了吗?”

  李蓬莱截住赵吴钩的话头,“你先下去,我们马上到。”

  李蓬莱看着赵吴钩,“十年前你能打败他,今日依旧能。”

  “莫忘了,他可是你的手下败将。”

  “你明知道,十年前~”

  赵吴钩看到李蓬莱的眼神,忽然止住话头。

  “该来的躲不了,我赵吴钩纵然是技不如人,又岂是关键时刻打退堂鼓的小人?”

  三号瞭望台,李蓬莱等人赶到。

  一个蓝衫宽肩之人站在风口,直到他们到齐,放在转过身来。

  李蓬莱随眼看了一眼藏兵室,那里大门大开,显然,里面藏身的士兵已被这人丢到了台下。

  “铁楼兰”李蓬莱声音带着冰冷,“那些士兵可都是你一手培养起来的,”

  “你这般做法,不会令士兵们心寒吗?”

  铁楼兰是上一届“神通第一”,一招般若掌,可谓冠绝天下。

  十年前,他和赵吴钩的比试,几乎是没有丝毫悬念。

  但偏偏,铁楼兰输了~

  输在当年还名不见经传的赵吴钩手里。

  卓清涟前进一步看向那蓝衫之人,“所有比赛,皆是愿赌服输,难道堂堂铁楼兰铁关主,竟然连输都输不起么?”

  夜色下,铁楼兰笑了。

  “自然是愿赌服输。”

  铁楼兰笑得异常爽朗,他视线看向台上诸人,“所以我十年来不曾踏入大理一步。”

  “而今,”他的笑声戛然而止,他摸着下唇胡须,向前一步看向众人,“十年时间已到,我铁楼兰要拿回本该属于我自己的东西。”

  夜风划过,吹动铁楼兰须发,“今日之事不过示警,一月之后,十年之约既到,我铁楼兰会光明正大从云家堡大门而入。”

  说罢,再不管神色各异的诸人,从云家堡一跃而下。

  君天宸和云中歌一决高下之日,只剩了十天时间。

  距离云家堡十年大比,也只剩了一月。

  是以今年赶往云家堡之人,为历来之最。

  云家堡按例,在四月初便打开古堡,为前来参加比赛之人腾出住宿地方。

  君天宸、林之沐、李布衣被安排在最大的古堡。君成、丫头也住了进来。

  这日,林之沐和君天宸正自下棋,却见李布衣拿了一朵花满面春光走了进来。

  林之沐瞥他一眼,看一眼傻乐的李布衣,“踩到桃花了,这么开心?”

  李布衣笑着开口,“这么好看花,我还真是第一次见。”

  “香的很呢。”

  那艳红的花就往鼻尖凑去。

  林之沐扫他一眼,只见他手中拿着一朵艳红色小花,端的是明艳无比,让人惊艳。

  林之沐笑笑,将眼睛重新放到白子上。

  忽然想起了什么,重新向李布衣手中的花看去。

  却见前面君天宸一颗黑子已经朝着李布衣手中的那多艳极的花打去。

  李布衣惊呼一声,赶紧放手。

  那朵明艳的花就这样掉到了地上。

  “你做什么?”李布衣吃痛。

  却也不敢埋怨,重新去捡那朵红花。

  林之沐将李布衣提起来,看着这个一脸白痴的李布衣,忍不住的被气笑,

  “罂粟毒花,你是嫌活得太长?”

  林之沐看着李布衣,“这个花你从哪里拿来的?”

  那花掉落在地,只见这明艳的花,花心是黄色,丝丝细黄,包裹黄色花心的是深红色花蕊,再外是大片红色花叶,两层花叶包裹着两层花心。

  极致的美丽,极致的绚烂。

  就像是最美的美人蛇,在极致的欢愉中就将人拆吃入腹,血肉不留。

  李布衣白了面色,“那湖前面,好多这样的花。”

  林之沐正提着李布衣,就听得外面有人喊着,

  “有人疯了。”

  林之沐看一眼君天宸,见他放下手中黑子,抬步走了出去,遂也带着李布衣跟在后面。

  古桥前的湖面上,有人在水中,有人在桥上。

  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朵明艳无比的花,笑容古怪。

  李蓬莱、卓清涟等人匆匆赶到。

  他们正在前厅会客,只希望云家堡在这期间不会再出什么差错。

  更希望堡主能够及时回来,主持大局。

  本自安排事务的四人,尚来不及喘一口气,就听到士兵前来汇报。

  “启禀各位关主,毓秀湖边出事了。”

  李蓬莱等四人赶到之时,君成丫头已在君天宸授命之下,纷纷动手,将那在河里痴笑之人拍晕了提上来

  古桥上横七竖八躺了一大堆昏迷之人。

  水面上躺着大朵大朵的罂粟之花。

  李蓬莱面色大变。“怎么会这样?”

  “这些花是怎么回事?”

  没有人回答他的话,君天宸冷冷看向李蓬莱,“云家堡湖面出现大量罂粟之花,致使多人至幻,李关主,你不觉得应该给本王一个解释么?”

  朝廷禁养罂粟之花,将罂粟花视为花种之毒。

  而今云家堡出现这么多罂粟之花,更是国法不容。

  更何况,亲眼见证着一幕的,是君天宸。

  君天宸负手看着那一片红的河面,“这片湖给本王挖开。”

  李蓬莱面色惨白,没有回话。

  “君成,”君天宸转身面向李蓬莱,“拿着本王调令,到附近郡县调集人马过来。”

  “你亲自监督,明日太阳出来之前,本王要看到这里的全部罂粟。”

  李蓬莱面色惨白了一片。

  他听到君天宸的话自上传来,“任何危害大元江山之举,本王绝不允许。”

  “是!”君成领命离开。

  李蓬莱看着君天宸,双手抱拳,面色带着竭力平定的苍白,

  “齐王殿下明鉴,我们也不知何以这湖面之下会出现这罂粟之花。”

  “这事关云家堡数百年声誉,请齐王明鉴。”

  君天宸转头看向林之沐,“查,云家堡何时种植罂粟毒花,所植罂粟毒花送往何处,给本王查个一清二楚。”

  林之沐点头,“是!”

  君天宸看着前面的李蓬莱,“现在起,谁也不许靠近湖面一步。”

  “如有人违背,责任全归云家堡。”

  李蓬莱抱拳,“是。”

  君天宸正自转身之际,忽听身后一个女声传来。

  “谁也不许动这湖面一下,谁敢动这湖水,先从我身上踏过去。”

  卓清涟手执长鞭,威风赫赫站在古桥之上。

  卓清涟有着自己的思量。

  那天,她亲眼看到公子桥下烧纸,所作所为异于常人。

  赵吴钩又看到公子立于湖面,如果不是公子神志失常,那便是公子定然知道这湖下秘密。

  如果和公子有关,那云家堡该如何自处。

  所以,卓清涟今日无论如何都不会从桥上让开。

  林之沐看着有些胡搅蛮缠的卓清涟,“清者自清,浊者浊。”

  “卓姑娘不想查明真相,还云家堡一个青白吗?”

  卓清涟目光隐忍,她看着另一头的林之沐,薄唇只吐出两个字来——“不让!”

  林之沐嘴角牵起一抹冷笑,她接过丫头手中长剑,“听说卓姑娘自律第一,武功自然不会差了,那林之沐今日便向卓姑娘讨教。”

  她看着卓清涟,亦是丝毫不退,“若林之沐战胜,卓姑娘你让也得让,不让也得让。”

  林之沐站在桥的这边,卓清涟站在桥的那边。

  二人眼中都带着超乎常人的坚定。

  卓清涟手中长鞭一甩,“林姑娘若是输了,便要齐王之人退出云家堡。”

  林之沐看一眼君天宸。

  见他遥遥看着自己,向她点头。

  林之沐看向卓清涟,点一点头,“可”

  (今天看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薄薄的一册,应该很多人看过,我也就少说两句,和大学时候看的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不一样,《我们仨》是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是生活中最美的烟火气息。我看的现当代的书不多,以前一直以为我们仨应该像香樟树那样,描述的是友谊,倒是没有想到写得是钱钟书、自己和女儿圆圆。这本书不忍心看快,因为穿过薄薄的纸张,扑面而来的,是让人难以割舍的亲情。我们所向往的生活,所企盼的爱情,所迎接的亲情,不就是有一个知冷知热,对自己好一点的人么?

  在书的最后,杨绛先生写道: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那我们就且行且珍惜,珍惜身边之人,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关心多一点体贴吧。致亲爱的读者,晚安。)

继续阅读:第41章:不识庐山真面目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木已“乘”舟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