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正确面对孩子的说谎问题
冯雪钰2018-01-09 16:491,795

  说谎是不诚实的前奏。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诚实正直。但儿童说谎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孩子说谎的目的说来天真可笑,有的是因为做错了事以后,为了避免批评和惩罚有意说谎,有的是由于孩子的知识经验有限,对某事物不理解而无意说了谎,有的是为能得到家长或老师的赞扬,还有的则是模仿别人的样子觉得好玩。凡此种种,都说明孩子不是天生就有说谎毛病的,当说谎在儿童身上还没有形成一种瘤疾时,是完全可以纠正的。

  说谎的孩子往往有较强的虚荣心,缺乏承认自己某些缺点错误的勇气。他们不能面对现实,总想耍“小聪明”,用说谎来掩盖错误。明白了孩子说谎的原因,家长处理时就不能一概归结为孩子的品德问题。这时父母要及时鼓励孩子大胆承认错误,切不可厉声斥责或打骂,对有意说谎的孩子应该严肃地告诉他说谎的后果和危害,及早防止形成不良品德。对无意说谎的孩子,父母要帮助他分辨事实真相,澄清错误的概念,同时防止无意说谎的孩子利用说谎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成为有意说谎。当孩子勇于承认错误时,要立即给予充分的肯定。

  平时,家长要教育孩子不向人家要东西,不随便拿人家的东西,还要对孩子进行诚实教育,可讲些孩子们喜欢听的故事,如“狼来了”“鼻子怎么变长了?”……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故事,来帮助孩子培养诚实的美德。总之,要使孩子成为有用之才,就要把诚实看作孩子的立身之本。要让他们知道,只有诚实的孩子人们才会喜欢。

  生活中经常出现这种情景,孩子在玩耍时,无意中弄坏了东西,或者闯了祸怕挨大人的骂,常想把错误掩饰起来。孩子无意中折断了花盆里的花,为了怕大人发现,他们通常会把折断的花扔掉。打翻了墨水他们会把墨水瓶藏起来,再把洒了墨水的地方用报纸或别的东西盖起来。父母发现了问他们:“是不是你把花盆里的花折断了?”或者:“墨水瓶是不是你打翻的?”孩子联想到挨骂,就会说谎:“我没有”,或者:“不是我打翻的!”或者:“我不知道。”

  当然,孩子的这些谎言是很容易被父母识破的:“不是你折断的,家里还能有谁呢?”“墨水不是你打翻的,家里还能有谁打翻,还把报纸盖上呢?”

  孩子不敢公开承认而说谎,使大人苦恼、痛恨。因为任何一个做父母的都知道说谎是最不好的习惯,最坏的习惯,甚至是道德所不容的。小事说谎,虽不值得追究,但可怕的是一旦放过怕会养成孩子说谎的恶习。所以父母总是从小就教导孩子不要说谎,而遇到自己的孩子说谎就非常气愤。总想好好地教训他一下,于是就狠狠地责备、骂几句,想使孩子有个惧怕,以后不敢再说谎。

  而事实却正好相反,父母责骂得越厉害,孩子为了不挨骂,遇到了闯祸了或做了什么错事,就又说谎。

  从前有一个孩子顽皮得很,上课不认真听课,下课不做功课,结果考试次次不及格。父母又要看成绩单,孩子怕挨骂就把成绩单的分数涂改成及格,有时实在无法涂改,他就说成绩单丢了。父母一看就知道成绩单的分数是涂改过的,便质问:追根到底是多少分?为什么要涂改?或者怎么丢的?是多少分?父母发现一次责骂一次,但到时候儿子仍然涂改或谎说成绩单丢失了。父母气得咬牙切齿,对儿子毫无办法。而且由对儿子成绩的不满,渐渐转变为对儿子说谎的愤恨。那么这件事情的发展,责任究竟在谁呢?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基·诺特分析儿童说谎的原因说:“说谎是儿童因为害怕说实话会挨骂,而寻求的一个避难所。”这话千真万确。孩子一方面被教导“不要说谎”,另一方面却又有会因说实话而挨骂的经验。这种矛盾是造成孩子为自卫而说谎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在通常情况下,是大人给孩子造成了不得不说谎的形势。

  因而,杜绝孩子说谎的最佳对策是不追究,让孩子消除说实话的顾虑,而自觉地不去说谎。从上面所举过的前两个事例来说,当父母发现孩子折断了花时,可以说:“花儿开得好好的,可以供观赏,花也是生命,以后再不要折断了。”或者:“幸好墨渍渗透得还不多!”这样消除了孩子对自己做错的事,或闯下的祸会被挨骂的顾虑和惊怕,就不会再说谎,反而会反省:“当时应该据实向父母讲清楚,父母会原谅我的。”

  总之,孩子说谎是时常发生的事情,要想杜绝孩子说谎,养成孩子诚实的习惯虽然至关重要,但确实不易。它要求父母有耐心,且热情开导,消除孩子对说实话的顾虑。当然,父母也绝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孩子说谎不闻不问,听之任之。那样,又会变成放纵。孩子只会越说越厉害,直至走上邪路。

继续阅读:第四章 用恰当的方法揭穿孩子的谎言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爱的教育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