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人的认识活动所需要的情绪表现。如表现在人们认识事物过程中的良好情趣上。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有兴趣,表明他愿意更深入、更多地认识对他有意义的这个事物。学龄初期儿童兴趣活动的特征是,兴趣已在孩子期就发生与发展;但兴趣多限于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上,而且,兴趣缺乏动机,并容易转移。
在中央电视台《新世纪科学论谈》节目第二期中,袁隆平院士回答了一位女士的问题:你是新中国成立前教会学校上的中学,你是怎样决定学农的?袁院士很爽朗地回答说,在中学时学校组织学生参观了一个农场,那个农场里满地里都是红的、绿的花果,使我大为兴奋,于是对农学发生了极大的兴趣,1951年就考取了西南农学院。
兴趣,是一个人走进成功大门的钥匙。孩子能不能成功,关键是他的兴趣能不能早一些被发现,而且被大人所注意。考试的分数不能代表孩子所有方面的能力,兴趣是很重要的,它是事业成功的基础。
孩子入学后,在学习活动中,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使他感兴趣。因此,使孩子对全部学习内容都感兴趣,并轻松自如进行学习,就需要调动孩子的意志活动参与,使其运用意志活动努力迫使自己去学习不感兴趣的课程。具体方法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广泛兴趣:家长、老师要争取孩子对多数课程都有浓厚的兴趣。兴趣,反映着人对客观事物积极的认识倾向,因此,兴趣能推动人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所以,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与取得的学习成绩密切相关。
孩子兴趣的指向性,受先天素质的影响,如有的孩子喜欢上语言课,而有的却对算术感兴趣。兴趣的后天培养、教育能起重要作用,如学校老师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即可把孩子的兴趣吸引到学习上来,家长可用新颖的文具把孩子的兴趣吸引到作业上来,这样,就很容易培养起孩子的学习兴趣。有人观察到,在孩子所处环境中,成人的学习态度,对孩子的学习兴趣有很大影响,如父母爱学习,常谈学习的重要性,善于给孩子买些有益的书籍等,孩子对学习便会产生热情,对各门学业会倾注很大兴趣,所以父母要善于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不过,如何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往往是家长们在管孩子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大难题。
一个人总会对某一些事情发生兴趣,这是必然的,但对哪一个具体的事情发生兴趣,则是偶然的。比如,一个孩子总会对这事或那事发生兴趣,这是必然的,但是孩子是对书发生兴趣,还是对打球发生兴趣,这也多少有些偶然性。
说是偶然的,并不意味着只能听其自然,不能进行控制,相反,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有意识地促使事件向预定的方向发展。照此看来,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小得你认为他还是一个小糊涂虫的时候,在你认为孩子对书还一无所知的时候,你就让他多多接触书,让孩子对书产生兴趣,这是一个让孩子爱读书的办法。
“先入为主”在培养孩子的兴趣上,也是一样起作用的。如果有意识地让孩子先爱上书,使其兴趣先在书不在其他。或许,日后想要孩子不爱书,都成为不可能的事了。相反,如果无意间使孩子爱上了游戏机,日后想要孩子不爱游戏机而爱书,就又成为不可能的事。
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教育孩子爱书,或许也有一个最佳时机。家长应有意识地抢占“先机”,这样才能有主动权。
很多年轻的妈妈爸爸只重视分数,忽视了对孩子兴趣的启发和培养。国家教委提出将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就是强调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兴趣,把他们培养成具备多种能力的未来建设者。
一个小女孩,偶然发现蚯蚓断成两半后,两半都在蠕动,感到特别好奇。她把断了的蚯蚓分别搁进两个有土的花盆里,想观察一下断了的蚯蚓还能不能活。妈妈非常生气,说:“一个女孩子,摆弄什么泥巴,没出息!”随后就把有蚯蚓的两块泥巴扔出门去。你看,这么一骂、一扔,可能就给未来的中国断送了一位女科学家!
第四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车亮,是拥有许多专利的小发明家。起初,什么东西拿到手里他都想拆开来看看。他爸爸不责怪他,只是说:“你怎么拆的,就怎么再装上。”车亮看爸爸严厉的样子,拆玩具的时候就特别小心,每拆下一个零件都按顺序摆好,拆完琢磨明白后,再一一装上。就这样拆了装,装了拆,成了个小发明家。才上小学,他已经获得了三项国家专利。
当然,作为父母,不能只欣赏孩子的兴趣,还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不管你对孩子的兴趣持什么态度,你都要以极大的热情发现并支持,使其发展成为一种能力。
国际象棋大师谢军的脱颖而出,与她的母亲尊重孩子的选择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那年,谢军面临着要么去棋队,要么继续上学放弃下棋的选择。她想上学更想去下棋,因为只有她自己知道,只要往棋盘前一坐,她就会无比地畅快、兴奋。而妈妈,这位毕业于清华大学自控系的电子工程师,为独生女儿考虑更多的是她的学业和前途。作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妈妈,既不愿因家长干预断送一个确有天才的棋手,也不愿女儿为此耽误一生。
于是,母女间进行了一次很严肃的交谈,那时谢军才12岁。“你很喜欢下棋,对吗?”小谢军看着妈妈,从没见妈妈这么严肃过,有点儿害怕,但依然点点头。“那好,不过你要记住,下棋这条路是你自己选择的,既然你选择了下棋,今后,就要对自己负责任!”
试想,如果当年妈妈硬逼着谢军读书,压制她对国际象棋的爱好,那么,现在谢军也许已经成为一名学者,而我国就会少了一位出色的世界冠军。谢军的身后,有一个伟大的母亲!
没有兴趣,就没有记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这是教育孩子的一个根本着眼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