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成功励志>本杰明·富兰克林财富成功思想全书>目录
第十九章 财富和成功属于勤奋忘我投身于工作的人(1)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公正无私,不偏不倚,而富兰克林对待时间却是那样“斤斤计较”,分秒必争,他曾以“穷理查”之口谆谆告诫人们:“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这是富兰克林一生对科学和人类进步事业孜孜以求、拼搏进取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之所以在许多领域中卓有建树的重要原因之一。
富兰克林堪称美国创新精神的典范一位美国着名记者撰文写道:“华盛顿--美国开国元勋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斐逊、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以及约翰·亚当斯当年均为新生的国家作出实际贡献,但本杰明·富兰克林最突出地代表了美国人勇于创新、充满无穷创造力的民族个性。”
富兰克林自学成才,一跃成为国际知名人士。他同时是发明家、科学家、革命家和政治家。富兰克林出身并非显贵,父亲为殖民时期新英格兰的一位清教徒肥皂商,富兰克林在家排行第十,但后来成为他那个时代最着名的科学家和外交家。他辉煌的一生表明,新生的美国为积极进取的人们带来了发展机会和希望。
他青少年时曾身无分文,一度离家出走,但后来为改变社会而付出了终生努力。他创立了第一所外借图书馆、一所大学、第一个邮局和一个有影响的学术社团。1723年,富兰克林来到费城,从此成为这一第二故乡的忠实居民;当年费城城市规模远比纽约或波士顿大。他发明了双光镜片和无烟燃木火炉,他认为这些科学实验和发明创造是一种公共服务,他从未申请专利,也从未因这些发明而索取报酬。富兰克林的一生证明,发明创造就是寻找变革,不满于现状,努力求得更好的方法。
在1776年北美殖民地宣布脱离英国统治而独立之前,富兰克林与杰斐逊、亚当斯及约翰·汉科克等年轻的同人本着这种探索精神,在大陆会议上着手建立一个新的代议制国家。
在起草建国纲领的过程中,富兰克林充分利用了他进行科学实验和发明创造的经验以及他从物质世界所领悟出的理性。他参与设计了联邦政府体制,各州后来根据这一体制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平分权力。
富兰克林为自己属于“中产阶级”而感到自豪,他把他的发明与着作视为一种方法,即通过欣然接受技术与民主制度来发展与提高中产阶级商人的地位。在他自己的生活及周围的社会中,他凭借信息的自由交流及新思想不受阻碍地传播而事业有成。富兰克林在很大程度上预示了美国的未来。
由于富兰克林有一种把实际事物与乐趣结合在一起的本领──据说这是另一项“美国”特征,富兰克林所产生的影响今天依然存在。他因为要在水中游得更快,为自己的手脚发明了脚蹼。他在国外进口的柳篮中发现带有发芽树叶的枝条,就栽种了美国第一批柳树。据说他是玻璃琴的发明者--这是一种通过敲击转动的玻璃瓶发声的乐器。他甚至还用他新发现的导电方法做一次烤火鸡的实验,但结果却是自己遭受一次强烈的电击。引人瞩目的是,富兰克林还诊断出玻璃和陶瓷工匠铅中毒的来源,用电击疗法治疗痉挛现象,并正确地判断出深色衣服比浅色衣服吸收更多的热量。
美国在整个19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成为革新的温床,因为开国元勋们打下的基础提供了有助于创造性思考的环境。毫无疑问,富兰克林的创新精神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他的创新和他的勤奋努力、善于思索和不懈实践的作风是分不开的。
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公正无私,不偏不倚,而富兰克林对待时间却是那样“斤斤计较”,分秒必争,他曾以“穷理查”之口谆谆告诫人们:“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这是富兰克林一生对科学和人类进步事业孜孜以求、拼搏进取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之所以在许多领域中卓有建树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想成功,必须重视时间的价值在西方,至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在本杰明·富兰克林报社前面的商店里,一位犹豫了将近一个小时的男人终于开口问店员了:“这本书多少钱?”
“1美元。”店员回答。
“1美元?”这人又问,“你能不能少要点?”
“它的价格就是1美元。”没有别的回答。这位顾客又看了一会儿,然后问:“富兰克林先生在吗?”
“在,”店员回答,“他在印刷室忙着呢。”
“那好,我要见见他。”这个人坚持一定要见富兰克林。于是,富兰克林就被找了出来。
这个人问:“富兰克林先生,这本书你能出的最低价格是多少?”
“1美元25美分。”富兰克林不假思索地回答。
“1美元25美分?你的店员刚才还说1美元一本呢!”
“这没错,”富兰克林说,“但是,我情愿倒给你1美元也不愿意离开我的工作。”这位顾客惊异了。他心想,算了,结束这场自己引起的谈判吧,他说:“好,这样,你说这本书是最少要多少钱吧。”
“1美元50美分。”
“又变成1美元50美分?你刚才不还说1美元25美分吗?”
“对。”富兰克林冷冷地说,“我现在能出的最好价钱就是1美元50美分。”这人默默地把钱放到柜台上,拿起书出去了。这位着名的企业家、科学家和政治家给他上了终生难忘的一课:对于有志者,时间就是金钱。
利用好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一天的时间如果不好好规划一下,就会白白浪费掉,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就会一无所成。经验表明,成功与失败的界线在于怎样分配时间,怎样安排时间。人们往往认为,这儿几分钟,那儿几小时没什么用,其实它们的作用很大。本杰明·富兰克林告诫我们:
“记住,时间就是金钱。假如说,一个每天能挣10个先令的人,玩了半天,或躺在沙发上消磨了半天,他以为他在娱乐上仅仅花了6个便士而已。不对!他还失掉了他本可以挣得的5个先令。……记住,金钱就其本性来说,决不是不能生殖的。钱能生钱,而且它的子孙还会有更多的子孙。……谁杀死一头生崽的猪,那就是消灭了它的一切后裔,以至它的子孙万代,如果谁毁掉了5先令的钱,那就是毁掉了它所能产生的一切,也就是说,毁掉了一座英镑之山。”
富兰克林的这段名言通俗而又直接地阐释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想成功,必须重视时间的价值。
时间的价值完全体现在如何使用上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出过一个意味深长的谜:“世界上哪样东西最长又是最短的,最快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又是最值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这是什么?
答案是--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远无穷无尽;最短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它使许多人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对于在等待的人,时间最慢;对于在作乐的人,时间最快;它可以无穷无尽地扩展,也可以无限地分割;当时谁都不加重视,过后谁都表示惋惜;没有时间,什么事情都做不成;时间可以将一切不值得后世纪念的人和事从人们的心中抠去;时间能让所有不平凡的人和事永垂青史。
时间到底是什么呢?时间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时间是生命;对于从事经济工作的人来说,时间是金钱;对于做学问的人来说,时间是资本;对于无聊的人来说,时间是债务;对于学生、尤其是中学生来说,时间是财富,是资本,是命运,是千金难买的无价之宝。
富兰克林认为:时间比金钱更重要。金钱能够储蓄,而时间不能储蓄。金钱可以从别人那里借,而时间不能借。人生这个银行里还剩下多少时间也无从知道。因此,时间更重要。
在一个人的年幼时代,总觉得自己拥有非常充裕的时间,再怎么浪费也用不完!可是,这个世上是绝没有免费的午餐的,等我们将来某一天觉得时间是如此宝贵之时,就悔之晚矣!这种心态与消费财产是一样的,当一个人拥有一笔莫大的财产时,他会不知不觉地大手大脚地耗费,但是,等到有一天,当我们发觉这笔财产已被耗费得所剩无几时,想要再珍惜它就已经为时晚矣,这怎么可能还有挽救的余地呢!我们对财富的消耗,由于它是一种有形的东西,还能引起我们的警觉,但是,时间却是一种无影无踪的东西,如果我们不时时提醒自己,它消逝得会更快,而且根本不会引起我们的警觉。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情形还非常之多。
回顾历史,在威廉三世、乔治一世等时代颇具盛名的英国财务大臣劳伦斯,在生前就曾经说过一句话:“切莫为一便士而笑!为一便士而笑的人,就会为一便士而哭。”这位大臣自己的行为也验证了这句话的千真万确,他还身体力行地为两个孙子留下了一笔庞大的财产。那么,这句话是否也适用于时间呢?完全适用。让我们将之稍作更动:为一分钟而笑的人,就会为一分钟而哭。所以,10秒、15秒的时间尽管十分短促,但也切不可轻易忽视。如果不珍惜10秒、15秒的短暂时光,一天之中的无数个小时就会被白白地浪费掉,一年下来,浪费的时间就无可计数了。
很多人常在不知不觉间就将时间全部浪费掉了。很多人常会坐在椅子上,伸着懒腰,心里则在想着:“该开始做什么好呢?时间这么少,做什么都不够……”可是,当他真的有大块的时间空下来时,这个人却还是什么也无法开始做,结果却让时间白白地耗费掉了。大体上来说,这样的人的一生将一事无成,他无论是求学还是工作都不会有什么大的成就。
许多人努力工作,并想通过节俭来储蓄更多的钱,但他们却浪费了很多时间。比如,在百货商店里,很多购物的人,他们花了很多小时仅仅就是为了节约几块钱。他们可能节约了一点点钱,但却浪费了很多的时间。
你能够通过节俭来变富,你也可以通过吝啬来变富,但这要花很长的时间。比如,花2个小时和320美元坐飞机或2天时间和48美元乘火车都可以到达加州。穷人用金钱衡量价值,而富人用时间衡量价值。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穷人选择乘火车的原因。
在很多情况下,穷人和中产阶级之所以整日要为生活而苦苦奋斗,就是因为他们把金钱看得太重了。他们紧紧握住手中的钱,为钱努力地工作着,勤俭地过着日子,他们不惜花费大把的时间到处寻找买打折商品,尽可能地省钱。很多这样的人想通过吝啬变得富有。但是最终有一天,他们有可能会变得有很多钱,但他们依然很吝啬。
当然,节约和勤俭应该提倡,但变富的计划的关键是价值。而且,很多人都认为价值是用金钱来计算的。实际上,价值是要用时间来计算的--正如富兰克林所强调的:时间比金钱更重要。
有效地利用时间、珍惜时间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在你的生活中确立一个目标,一个符合道德标准的目标,并且尽心尽力地去实现这一目标。
一个人没有奋斗目标就是在浪费时间。毫无目的、漫不经心地看手中的书,是多么浪费时间!毫无目的地从一个店铺逛到另一个店铺,从一条街转到另一条街,是多么的徒劳无益!确定目标能节省大量时间,能使人在生活中走上正道,每当他遇到一些事务,他都知道怎样从中选择有益于他的目标的事,避免与他的目标不相符的事。人们发现,工作最多的人往往时间最富裕。这是因为他们有明确的目标,他们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正确地安排了他们的工作,而不是在犹豫不决中浪费他们的时间,更不会成为“客观条件”的玩物,任其摆布;他们总是自己创造条件,并按照自己的生活目标而行事。
一个虽然在生活中确立了目标、但却不忠实于这一目标、不努力去实现它、不去做与目标相符的事的人,其实也是在浪费时间。
没有目标和不忠实于目标都是窃取时间的小偷、浪费时间的罪犯。
珍惜时间并不意味着不停地工作,或干脆放弃休息,而是指很好地利用休息和空余的时间,以使我们能更好地工作。正如富兰克林所说:“想要有空余时间,就不要浪费时间。”如果我们把空余时间花费在无所事事上,那么它既不会有利于我们,也不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益处。
如果我们把一些时间花在有益的游戏、体力活动或体育运动上,那它就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益处,就会使我们获得力量,去实现我们的目标。
时间的价值就像金钱的价值一样:完全体现在如何使用上。舍不得花费时间去获取更多的幸福,去使更多的人幸福的人,就是虚度年华。为了拥有更多的时间,一定要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具体可参考下列建议:
1、每天都列出计划确定每天的目标,养成把每天要做的工作排列出来的习惯。你可以把明天要做的最重要的,比如6件事,按其重要性大小编成号码。明天上午头一件事是考虑第一项,先做起来,直至完毕,再做第二项。如此下去,如果没有全部做完,不要于心不安,因为照此办法完不了,那么用其他办法也是做不了的。
2、最充分地利用我们最显效率的时间如果我们把最重要的任务安排在一天里你干事最有效率的时间去做,我们就能花较少的力气,做完较多的工作。何时做事最有效率呢?各人不同,需要自己摸索。
3、运用科学的方法如果我们不知道记忆的规律和方法,我们将事倍功半;而如果我们了解记忆的奥秘,就能事半功倍。如果我们不明白学习是为了创造,科学全在于创新,只是拼命追求考试成绩,拼命掌握传统教科书,不注意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那么,我们将来在科学上很难有什么创造。如果我们不懂得打破限制性思维,不愿意向一些聪明的外行人讲述我们的科技活动,甚至不愿意和同学进行交流,那么我们获得灵感与启示、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也会因此而少;如果我们不知道知识并非总是越多越好,而去拼命掌握那无用的或者用处不大的“死知识”,就会浪费宝贵的时间与精力,错过“最佳年龄区”……总之,倘若我们缺乏正确的方法,那我们多少会自己埋没自己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