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成功励志>本杰明·富兰克林财富成功思想全书>目录
第二十章 财富和成功属于勤奋忘我投身于工作的人(2)4、区别紧迫性和重要性紧急的事不一定重要,重要的不一定紧急。不幸的是,我们许多人把我们的一生花费在较紧急的事上,而忽视了不那么紧急但比较重要的事情。当我们面前摆着一堆问题时,应问问自己:哪一些真正重要?把它们作为最优先处理的问题。如果我们听任自己让紧急的事情左右,我们的生活中就会充满危机。
5、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完成最重要的任务重要的不是做一件事花多少时间,而是有多少不受干扰的时间。全力猛攻,任何困难都可迎刃而解;零打碎敲,往往解决不了问题。记住:一次只能考虑一件事,一次只能做一件事。
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做些有用的事富兰克林说:“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良好的品格,优良的习惯,坚强的意志,是不会被假设所谓的命运击败的。”“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体力;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勤勉就是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动。”达·芬奇说过:“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乔·雷诺兹说:“如果你富于天资,勤奋可以发挥它的作用;如果你智力平庸,勤奋可以弥补它的不足。”西班牙小说家塞万提斯则告诫我们:“不要睡懒觉,不和太阳一道起身就辜负了那一天……勤奋是好运之母,反过来,懒惰就空有大志,成不了事。”
勤奋,是懒惰的反义词,是成功的基础,是传统的美德。勤奋,一是脑勤,二是体勤。最宝贵的勤奋,不光是肉体上的勤奋,而是精神上的勤奋,勤奋靠的是毅力。
懒惰的心理主要有如下表现:
一是思想方面的懒惰。懒惰的人常有明日复明日的思想。明知道这件事应该今天完成却总期待着能够明日去做。例如,有懒惰心理的学生在完成当天作业时,常找出各种理由拖拖拉拉,边玩边学,时间晚了,就想明天早晨早点起床再完成,而第二天又起床晚了,上学后,又有了新的任务,这样明日复明日,学习成绩可想而知。懒惰的人常有依赖别人的思想。
二是行动方面的懒惰。思想的懒惰必然导致行动上的懒惰。懒惰的人明明知道某件事应该做,甚至应该马上做可却迟迟不做,或硬挺过去;做事时总是无精打采、懒懒散散拖拖拉拉;做事不积极、不主动、不勤奋。
一个人要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拼搏向上,这样的信念是不可或缺的,妄想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别人的援助,通常只会落得一场空。
唯有勤奋才能使一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享受到人生的欢愉。圣保罗告诉我们:“这是对你们的要求,谁要是不工作的话,他也不应该吃饭。”看起来这真是至理名言。就像2000年前一样,任何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只有劳动才有资格活在这个世界上,谁要是在这一点上讲什么条件,那么就请他到其他星球上去生活吧!
劳动分很多种,脑力劳动比起体力劳动来,显得更为有用。你可以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内选择自己想干的事业,所有的职业或许对这个社会来说都同等重要。即使你碰巧继承了一大笔财产,你也要做点什么事情。要想得到健康和快乐,你就必须劳动。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即使你能呼风唤雨,这对你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相反,这是一种对社会和你的子孙后代的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即使你没有子孙,你也应该要求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富兰克林告诫青年人,在人生的最初就养成一个勤劳的习惯,在思想和行为上摒弃懒惰。在每一个国家,总有这样的信条:一个人要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拼搏向上。这样的信念是不可或缺的,妄想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别人的援助,通常只会落得一场空。
那些不凭借自己的劳动过活的人,会不断受到来自同类人的竞争。他们每一天都要面临被驱逐出局的危险,他们的饭碗朝不保夕,整日生活在一种无休止的担惊受怕之中。
懒惰是成功的绊脚石,在充满困难与挫折的人生道路上,懒惰的人习惯于等、靠、要,从来不想去求知、发明、拼搏、创造,最终只能是一事无成。只有勤奋、刻苦、好学、上进,朝着预定目标孜孜以求,才会达到光辉的项点。因此,我们要努力养成勤奋的习惯。
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墙上有这样一条训言:“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要利用时间抓紧学习,而不是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打瞌睡。
有的人会这样说:“我只是在业余时间打盹而已,业余时间干吗把自己弄得那么紧张?”爱因斯坦就曾提出:“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一位哈佛大学的教授指出:只要知道一个青年怎样度过他的业余时间,就能预言出这个青年的前程怎样。
20世纪初,在数学界有这样一道难题:2的76次方减去1的结果是不是人们所猜想的质数?很多科学家都在努力地攻克这一数学难关,但结果并不如愿。1903年,在纽约的数学学会上,一位叫做科尔的科学家通过令人信服的运算论证,成功地证明了这道难题。
人们在惊诧和赞许之余,向科尔问道:“您论证这个课题一共花了多少时间?”科尔回答:“3年内的全部星期天。”
同样,加拿大医学教育家奥斯勒也是利用业余时间作出成就的典范。奥斯勒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就是成功地研究了第三种血细胞。他为了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读书,规定自己在睡觉之前必须读15分钟的书。不管忙碌到多晚,都坚持这一习惯不改变。这个习惯他整整坚持了半个世纪,共读了1000多本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闻名于世的约翰霍普金斯学院的创始人、被英国国王册封为爵士的威廉·奥斯勒在年轻时,也曾为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一次,他在读书时看到了一句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这句话是:“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事,而是做手边清楚的事。”明天再美好,也不如抓住眼下的今天多做点实事。
本杰明·富兰克林有一次接到一个年轻人的求教电话,并与他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当年轻人如约而至时,本杰明的房门大敞着,而眼前的房子里却乱七八糟、一片狼藉,年轻人很是意外。
没等他开口,本杰明就招呼道:“你看我这房间,太不整洁了,请你在门外等候一分钟,我收拾一下,你再进来吧。”然后本杰明就轻轻地关上了房门。
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本杰明就又打开了房门,热情地把年轻人让进客厅。这时,年轻人的眼前展现出另一番景象--房间内的一切已变得井然有序,而且有两杯倒好的红酒,在淡淡的香气里漾着微波。
年轻人在诧异中,还没有把满腹的有关人生和事业的疑难问题向本杰明讲出来,本杰明就非常客气地说道:“干杯!你可以走了。”
手持酒杯的年轻人一下子愣住了,带着一丝尴尬和遗憾说:“我还没向您请教呢……”
“这些……难道还不够吗?”本杰明一边微笑一边扫视着自己的房间说,“你进来又有一分钟了。”
“一分钟……”年轻人若有所思地说,“我懂了,您让我明白用一分钟的时间可以做许多事情,可以改变许多事情的深刻道理。”
富兰克林说:“把握今日等于拥有两倍的明日。”珍惜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也就珍惜了所拥有的今天。人生要以珍惜的态度把握时间,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做起。
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并积极去努力富兰克林强调积极的努力和实干精神,反对投机取巧的心理。他曾撰文写道:
“在我们中间,有不少能工巧匠和劳动者,受到了一夜暴富的空想的蛊惑,荒废了自己的本行,几乎毁了自己和家庭。他们鬼迷心窍地寻找幻想中的宝藏,在树林和灌木丛中游荡,寻找一些记号,半夜里,他们带着铁锹赶到有希望的地点,神魂颠倒地干着,由于害怕传说中守护宝藏的厉鬼,他们的每个关节都在发抖。他们刨出一个大坑,挖出几车土,但是天哪,什么匣子或铁罐也没有!也没看见盛着西班牙古金币的水手的箱子!他们以为在行动中出了什么差错、说错了什么话或违反了什么清规戒律,让神灵生气了,让宝贝沉得更深了。
“诚实的彼得·柏克兰,徒劳地寻找这种宝藏已经很久了……让他想想,在作坊里挣的一分一厘正在积少成多,几天过去就相当于一块金币了;也让费伯想想他钉进去的每颗钉子、刨出的每一片木屑的价值吧!这类想法会让他们勤勉。其实,他们有可能在一定时间内致富。为了那种可笑的胡思乱想,一天天泡在乔治的酒店里,和无所事事的星相预言家一起策划怎么去寻找那些从来没有被埋藏的东西,也不管家里离开了他们这些主心骨怎么胡乱应付生计,就在深更半夜离开妻子和温暖的床(假定是在所谓关键时刻,无论下雨、落冰雹、下大雪还是刮大风),风风火火地跑去挖那永远找不到的东西,就算不送命,也把自己弄的衰弱不堪、好些日子不能工作,这是多么荒唐啊!的确,这是真正无与伦比的傻瓜和疯子。”
富兰克林自己就是一个实干家。在印刷所打工时,他迅速、出色地掌握了专业技能,凭实力成为领高薪的工头。在上班时间,他以最高的效率工作,在工余时间他抓紧时间读书。他用自己挣的钱买机器设备,筹办自己的印刷所,并且在竞争中获胜。从小到大,在印刷所工作、博览群书、笔耕不辍,使他成为极其娴熟的印刷技师和出色的写手。创业初期,他插手印刷所和报纸的一切事务--撰稿、编辑、策划广告、排字、印刷、修理设备……那些简陋的印刷机难免会出一些故障,他就是通宵达旦地工作,也要争取解决故障、按时完成业务。他没有时间去娱乐场所,没有时间和人闲聊,没有时间钓鱼打猎,只把少得可怜的闲暇时间用于读书。总之,他一直在行动。他在科学上的贡献更是举世瞩目。如果没有实干精神,他无法作出这么多的贡献--他揭示了电的本质,提出了“正电”和“负电”的概念,用普罗米修斯式的行动揭开了雷电的秘密,在光学、热学、声学、数学、海洋学、植物学等方面都有造诣,还发明了避雷针、新式火炉、电轮、三轮钟、双焦距眼镜、自动烤肉机、玻璃乐器、高架取书器、新式路灯……一个人身上集中了如此之多的成就,实在令人惊讶。
迪恩·法拉说:“工作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权利,至今仍保存完好,它是最有效的心灵滋补剂,是医治精神疾病的良药。这从自然界就可以得到体现。一潭死水会逐渐变臭,奔流的小溪会更加清澈。如果没有狂风暴雨,没有飓风海啸,地球上全部是陆地,空气静止不动,这样的世界就毫无生趣。在气候宜人、四季温暖如春的地方,人们十分惬意地享受着生活,自然容易无精打采,甚至对生活产生厌倦。但是,如果他每天要为自己的生计奔波、与大自然作激烈的搏斗,他就会精神抖擞,经受各种锻炼,发展出最强的力量。”
富兰克林编着的《穷理查历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劳动是幸福之父。”一个无所事事的人,不管他多么和蔼可亲、令人尊敬,不管他是一个多么好的人,不管他的名声如何响亮,他都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生活就是劳动,劳动就是生活。热爱自己的工作、尊重劳动是保持良好品德的前提条件。只有热爱工作、尊重劳动,才能抵御各种卑劣思想、腐朽思想的侵蚀,才能抵抗各种低级趣味的引诱。
先制定明确的目标再逐步去实现富兰克林说:“与其说人类的幸福来自偶尔发生的红运,不如说来自每天都有的小实惠。”“无论想干好什么,都要事先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详细的计划。”这启示我们:如果我们想通过一种方法取得成功,我们首先必须建立一个坚定明确的目标,并且争取每天进步一点点。
设想你迫切要到达某个城镇。你开着车,脑海中自然刻画出你想抵达的目的地,而且你会直接沿着这个方向架车前去。如果你对自己选择的道路并不确定,那么你可能会转错弯,沿着错误的方向走下去,但是最终你会找到正确的路,并抵达目的地。当你脑海中已经形成了目的地点。沿着正确的路去寻找,你就一定可以到达。
在你没有抵达目的地之前,你并没有坚定明确的目标。当你很容易就可以在脑海中形成自己的目标或是目的地,一旦你发现自己迷路了,你会返回并找到正确的路线。对我们来说也是这样:如果我们想通过一种方法取得成功,我们首先必须建立一个坚定明确的目标。
怎样树立一个坚定明确的目标呢?是不是听起来很容易?其实并不容易,至少刚开始比较难。你是否曾经为自己制定这样的目标,如一夜之间立即赚到100万美元?假如你能够想到,你就会使之成为可能。但这通常并不容易。完成这样的心愿就好像跑马拉松,显示跑完1英里,然后是2英里,再是3英里,随着跑完的路程不断增大,最终跑完全程到达终点。
为什么树立一个坚定明确的目标如此重要呢?有三个原因:
第一,内在精神是你行事的积极因素,而外在精神却是消极因素。人世间,任何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都是并存的,这样才能完成一个巡回或是循环,否则事物就是静止的。我们对一种事物存有正面的意识,同时一定也存在与之对应的负面意识。所有的事物都遵循着这条法则,正面的控制和负面的影响。但是人们往往把他们颠倒,外在精神观察着世界,揭示世界上的冲突、竞争、阻碍、不可能以及与之相似的各种环境。为什么?因为没有目标,人们迷失了方向,开始毫无目的地徘徊,于是接受了所有的事情。脑海中形成或反映出的固定目标要有外在精神履行相应的职责,鞭策外在精神步入正确的道路。这种职责不需要你付出什么努力,它不但主动融合内在精神的正面特性,还主动使你与正面的环境和个体相互吸引,就好像铁砂与磁铁相互吸引一样。这就是为什么必须树立坚定明确目标的第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