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人文社科>不笑烟花只笑禅——李叔同的人生感悟 副本>目录
第十四章 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
弘一大师主张“吃亏是福”的处世原则。他曾这样写道:“古人云:‘我不识何等为君子, 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古时有贤人某临终 ,子孙请遗训,贤人曰:‘无他言,尔等只要学吃亏。’”,“凡事最不可想占便宜。便宜 便 宜者,天下人之所共争也,我一人据之,则怨萃于我矣,我失便宜则众怨消矣,故终身失便 宜,乃终身得便宜。”,“受得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
只要与人相处,就免不了会有长短比较。言语上爱占上风的人,总不免喜欢自我吹嘘、 自我膨胀,言谈之中尽是自赞毁他之语。这样的人往往自以为聪明,处处占便宜;但事实上 ,却是他自己在扯自己的后腿。等到人际关系落到一败涂地之后,他还会以为人家是嫉妒他 ,见不得别人好。而过度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则凡事就会算计:我从这里可以得到多少好处 ?于是,只顾着自己吃肉,却忘了好歹也要留一点汤给别人喝。这样下去,怎么能够不集天 下之怨怼于其一身呢?
弘一大师曾给弟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一世为人做得还算不错。当他重新投胎之时,阎王还让他开条件,看他想要做一 个什么样的人。他说:“我也没有什么奢求,我的条件很简单:‘小小良田五百亩,一妻一 妾美又贤,父为宰相子状元……”
当他说到这里时,阎王起身打断他的话:“有这么好的事情,我还想要呢,你来当阎王好了 !”
大部分的人总觉得:“我要求得并不多。”但是不知不觉间,却是已经意图要占尽天下的便 宜了:读书时要独占鳌头;找对象时要才貌双全;在事业职场上更希望扶摇直上,占尽天时 、地利、人和……若是一生真是如此平顺,难免志得意满、目中无人,回过头来,他会看不 起那些命运多舛、时运不济的人。因为以他的高标准来看,一个人若是人生拓展不顺,必然 是因为怠惰愚笨或是前世造了什么孽,罪障深重!这样,他自然很难有同理心去体谅别人的 困难处境,更不要说发挥慈悲心去帮助别人脱离身心的困境了!但是若是这么一个“大人物 ”出现在我们生活周遭,大家眼睁睁看着天下所有的好处便宜都让他占尽,能随喜赞叹者恐 怕少之又少;相反的,招来尖酸不平反应的可能性恐怕要大出许多。须知,天下的利益好处 就只有这些,当你多占了一分,也就意味着别人少了一分。除非你是真正脚踏实地货真价实 地付出,那么得到你应得的代价,自然是没有话说;否则同样的努力,同样的付出,凭什么 你就比人家占便宜,在因果上来说也是让人无法平心静气来接受的。
不过,事实上我们确实也曾见过,有一种福报特别大的人,似乎只要有他在,自然所有的便 宜都归到他的身上,别人能沾到一点光彩就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大家却认为那是理所当然之 事。依佛法来说,那必然是他前世辛勤付出、与人为善、广修功德累积得来的大福报、大威 德,任何人都无须难过不平或忌妒。若是你也想要自己成为那样的人,方法很简单,就是用 毫不执著无碍的心,立刻把所有的好处便宜都让给别人,内心更能清楚观照,世间无常,人 生苦短,今天就算拥有了全世界,又能保有多久呢?倒不如把到手的便宜欢欢喜喜地布施出 去,这才是真正有大智慧大福报的人!
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间叫做娑婆世界,明明白白就说清楚了,这是一个“堪忍”的世间。许 多时候,我们必须要去面对很多自己不喜欢面对的人与事。甚至更为不堪的,不仅止于“不 喜欢”而已,挫折、凌辱、打击也常是我们一生当中必须要修学的功课。只是当年岁日长, 从生命的经验当中,我们学习到如何尽量避免,不要让难堪的处境发生的智慧,更不知不觉 培育出一份胸襟,不能天下所有的好处都由我一个人来占尽;凡事爱与人计较,一点亏都不 肯吃的人,很可能到头来只有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人的一生过程中究竟在哪一个阶段最肯“受气吃亏”呢?以正常的生命成熟成长角度来看, 当年岁越长,人格愈臻成熟,对于人情世事愈为通达,对于包容那些给我们气受的人、让我 们吃亏的人,应该能有更大的度量与承受的雅量。但是经过长久的观察,却发现这样“想当 然尔”的推断并不正确。若是一个人虽然年岁日增,但是他并未在“自我修正”上用心,心 心念念所思维的乃是如何增加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分量,不论是从钱财的较量、权力的拼比、 别人的认同甚至知识的广博,不论有没有真材实料,总希望所到之处都能一言九鼎,人人仰 望;若是竟然有人不把他放在眼里,甚至批评贬抑给他气受,面子上挂不住的结果,必然风 度尽失,许多难看的态度、难听的言辞必然倾泻而出,到头来招致更大的难堪,更确切的恶 评,想要不受大气则难矣哉!
年岁越大,维护面子的决心愈强,受气的耐力则明显的是愈来愈差!但是修行的功夫就是必 须在这样的情境中来磨炼。
事实上,佛菩萨的圆满人格都是从“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淬炼之中,培育而成的。正因为 我们与生俱来的习气,便是喜欢让人奉承,让人另眼相看;最好不必付出什么,就能坐享人 家的尊敬服从,还有偌大的丰硕成果让他享用,世间并非没有这样的“幸运儿”,但是追究 到因果的源头,必然是他过去曾经为众生付出,认真地扮演好他生命中的角色,努力走过所 留下的痕迹。而凡夫众生往往所见短浅,所追求的并非是无上佛道,所在意的只是当前不要 受气、不要吃亏。
而弘一大师则主张,眼前若是不想吃大亏,就必须先忍受吃点小亏;不想受大气,就要忍受 小气。若是不能忍,有一点小阻碍就激烈反应,吃一点小亏就吵闹喧嚷,很可能赔上的是自 己的形象、人格与他人的尊敬。
“不占便宜、肯吃亏”不仅是就世间法上的一种警惕;以此出发,不知不觉中培养出忍辱的 胸襟,不与人计较得失的涵养,回归到佛法,即是修行境界的提升,实际上也就是菩萨道的 确切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