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人文社科>不笑烟花只笑禅——李叔同的人生感悟 副本>目录
第三章 对学生实行人格感化的教育1915年,李叔同应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首任校长江谦之聘,来该校教授图画、音乐。同时,应 浙江师范学校校长经亨颐之邀,到该校当音乐、美术教师。同时兼任两个学校的课,李叔同 奔走于宁、杭两地之间,通常是半个月住南京,半个月住杭州。两校都请助教,他不在时由 助教代课。据说李叔同曾欲离开杭州,专任南高师教职,无奈,他的好友浙江第一师范舍监 夏NE626尊先生恳切挽留,因此他仍两地奔波,有时一个月要坐好几次夜车。
当时的新式学堂首重“英、国、算”,因此教英文、国文和算学的教师往往最有权威。 但无论是在南高师,还是在浙江第一师范,音乐、图画教师却最有权威,因为执教者是“凡 事认真”的李叔同先生。
一位南高师的学生曾经回忆道:每次上音乐课,未及铃响,李叔同先生已端坐在讲台上 ,讲桌上端放着点名簿、讲义、备课本,钢琴启盖,乐谱打开,黑报(上下两块,可以移动 )已经清楚写好授课内容……上课铃响以后,李叔同“站起身来,深深地一鞠躬,课就开始 了”。在授课时,李叔同也一丝不苟,教唱歌,若音调或拍子稍有不和,就非得重唱不可; 教弹琴,若指法或节拍有所凌乱,他必定轻缓而坚决地说:“蛮好,蛮好,请再弹一遍。” 直到完全准确,才算通过。
在这“温而厉”的氛围中,素喜打闹、偷懒的学生,也变得循规蹈矩。上其他课,学生 往往在摇过预备铃后才推推搡搡地走进教室,上李叔同的音乐、图画课,却总是铃未响而人 满堂。其实,李叔同上课,从来都没有疾言厉色的斥责。即便偶有不快,也只是在脸上稍有 愠色,连说几声“没有关系”之类的话,也就烟消云散了。
李叔同先生授课最具权威,也最引人入胜,还因为他有不凡的人品与学识。在上海,他诗文 兼通,有“才子”之名。在南洋公学时,他的英文非常好。在日本专攻音乐、绘画,还曾创 办春柳剧社,主演过小仲马的《茶花女》。他在南高师教图画、音乐,而他所懂得的又不仅 仅限于图画、音乐,他的诗文胜过国文先生,书法也不亚于习字先生,英文更令英文教师“ 汗颜”。有人赞李叔同:“这好比一尊佛像,有后光,故能令人敬仰。”他在浙江第一师范 的弟子、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则强调李叔同老师的人格力量,认为他是“实行人格感化的 一位大教育家”。
李叔同不仅以人格征服学生,也同样征服自己的同事——包括其中一些非常傲慢的人。当时 , 与他同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的日籍老师,教授图画手工,为人傲慢自负,根本不把 自己的中国同行放在眼里,不过唯独对李叔同似乎是敬畏有加。
有一次,几名学生找到本田老师,想向他求取几条字幅。不巧的是,本田的办公室中没有备 好的笔墨,大家便建议他到李叔同的办公室中去,借用那里的笔墨。没想到,本田对这个提 议很是谨慎,开始并不同意,直到有人说李叔同已经出校,暂时不会回来,他才勉强同众人 到了李叔同的办公室,但还是专门安排人负责望风,并且一再叮嘱,只要李叔同一回来就马 上通知他。大家都感到不可理解,问他为什么。本田一脸严肃地说:“李先生可是个艺术全 才,书法、绘画俱佳,音乐也独具造诣,而且连日语都说得那么好,他的办公室我可不敢擅 入,笔墨更不能擅用了。”虽然他这么说,但学生们却不理解,因为在他们眼里,李叔同一 贯温和友善,素来目中无人的本田更不应该这么畏首畏尾啊。本田的字幅才写完,外面忽然 传来了喊声:“李老师回来了,李老师回来了!”
本田闻听,慌忙扔下手中的笔,一溜烟地跑回了自己的办公室,负责望风的那个学生却一脸 坏笑地走了进来。原来,李叔同根本没有回来,那个学生只是想开个玩笑。
李叔同的个人修养和人格魅力不仅征服了当时的人,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