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人文社科>不笑烟花只笑禅——李叔同的人生感悟 副本>目录
第七章 心想事成未必是幸事“心想事成”是每个人都由衷盼望的美事,但是,弘一大师却指出:心想事成未必是幸事。 他曾写道:“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行,偶一恣行而获小利, 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事事顺遂,固然能让人开心过日,但是每天都过得风平浪静,久之是否也会变得麻木, 而不觉珍贵了呢?万一有一天变故发生,更是毫无防御应变的能力,岂不马上就被打得遍体 鳞伤,回生乏术了?凡夫之人,免不了在认知上会有所不清,无法判定何者真正对自己有利 ,何者有害,平日固然须多读书,多吸收知识,多思考事事物物的前因后果,让自己尽量免 于落入愚痴陷阱,至于人力无法预知判断的事,便只有仰仗佛菩萨于冥冥之中来加被了。
以弘一大师的观点来看,当一个人思虑不周,或是无法控制自己时,他可能会因为“失 言”、“失谋”、“恣行”而遭殃。若是他说了不该说的话,竟然没有引起别人的反感;作 出错误的决策,事情竟然也行得通;没有深思熟虑,贸然行事,竟然也能让他得到一些利 益 甜头……对于这样的人,我们不但不要羡慕他“运气真好”,反而要为他担忧,不幸的命运 正在前面等着他。因为他势必会以他偏差的经验,对自己内心喊话:“用不着担心害怕的, 我以前就曾经是这样,不是都活得好好的,什么问题都没有吗?”于是明明知道,“盗铃” 是不对的,他却要说服自己相信,只要把耳朵掩起来,自己听不见铃声就没事了。而当有一 天,情势逆转,幸运不再,他必然无法承受、更无法面对“自己是错的”这个事实。在这个 时候,他捅下的娄子,就恐怕不是轻易可以了结的了,真个是“船到江心补漏迟”!
修行的过程,其实就是身口意业净化的过程。我们一生当中,不可能从来不曾“失言”、“ 失谋”或“恣行”,若是因此而遭到别人的反击、批评甚至遭受到名誉金钱的损失,则千万 要静下心来,当做是在人生的学堂上,学到了宝贵的一课,从此引为殷鉴,避免再犯同样的 错误,生命境界的提升,便是由此开始。若是不此之图,反而想要巧辩、掩饰自己的缺失, 甚至诿过于人,则卑劣的行为即由此而生,终其一生,都只能停留在“小人”的层次上。
弘一大师经常告诫自己的学生,懂得常常自我反省、修正自己行为,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 是一 个多么重要的基本涵养。具备如此涵养的人,当他的言行举止,偶有失当,却无人提醒时, 他仍能借着自我省视,将偏差的走向,随时调整过来。当有人反击、批评,甚至蒙受损失时 ,他更能虚心检讨,力求改进,而不把精神力气浪费在反驳、狡辩或是如何报仇之上。若是 人人都能具备这份涵养,我们的社会必将日益和谐、安定、幸福。